生不用封万户侯——拍马屁的学问

生不用封万户侯——拍马屁的学问

首页角色扮演皇图沉默单职业更新时间:2024-05-11

清代笔记作品《笑林新雅》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个京官要到外地去任职,离京前去和他的老师告别。他的老师说:“外面的官不容易做,应当谨慎些。”那人说:“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逢人就送他一顶,应当不至于有关系不融洽的人。”老师生气的说:“我们以正直的原则侍奉上级,给别人做事,为什么需要这样呢?”那人说:“天下像老师您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人,能有几个呢?”老师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他说:“你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那个人出来后对别人说:“我原有一百顶高帽子,现在只剩九十九顶了。”

这个京官,就是一个高手。不知不觉中就给自己老师送上了一顶高帽。大概喜人奉承,是人之天性。恭维的话谁都爱听,也不独这一位高风亮节的老师。与戴高帽相对应的,另有一个名词叫拍马屁。相传在大草原上的蒙古同胞,在互相见面时,遇到对方的马膘肥体健,都要上前摸一把马的屁股,感受一下肥壮的马臀部,然后夸赞一声:好马!习惯成自然后,就算对方的马病怏怏瘦弱不堪,也要拍一下马的屁股夸赞一下,以博得马主人的欢心。久而久之,拍马屁就成了一句人所共知的俗语。拍马屁与戴高帽一起成为为人处世,升官发财所必修的课程。

少拍我

南宋庆元年间,权臣韩伲胄赴宴经过一处山庄,看到人工布置的竹篱茅舍,随口感慨:“好一派田园景象,唯缺鸡鸣狗吠之声耳。”不料过了一会儿,忽听草木丛中传来了“汪汪汪……”的狗叫声。仔细一看,原来是随行的工部侍郎赵师择蹲在那学狗叫呢,逗得韩伲胄哈哈大笑。赵师择就此赢得了“狗叫郎中”的美称。不过,赵大人也没白辛苦,不久之后,他老人家就荣升了工部尚书,也没白叫。

虽然赵师择已经够不要脸了,不过无耻界另有高人。明代正统年间的工部郎中王佑,投靠在著名的死太监王振门下,谄媚无耻,祸国殃民。古人历来以须眉为美,夸一个人是男子汉大丈夫,往往就称之为须眉男儿。不过王振是太监,自然没有胡子,颇为遗憾。王佑察言观色,把自己的下巴也给剃得干干净净。王振见了也奇怪,有一天就问王佑:侍郎你怎么没长胡子呀?王佑厚颜无耻的回答说:爹爹你没长胡子,儿子我怎么敢长呢?

智化寺刻着王振像的石碑

赵师择、王佑这种低三下四,毫无骨气的拍马屁行为,仁人志士历来是不耻为之的。文化人嘛,讲究个清高。高帽要戴的不留痕迹,马屁要拍的恰到好处。郭文豪那样赤裸裸的喊赛过我亲爷爷是等而下之的。拍马屁总要拍的清新脱俗,才不没落了文豪的身份。比如著名的铁齿铜牙纪晓岚,有一次,乾隆五十大寿,纪晓岚为乾隆献上一副对联,上书:“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九万里;五十年圣寿,自前兹往,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这对联的马屁水平就挺高。上联是称赞清朝的疆域空前的大,暗指无边疆域;下联说乾隆还有九千九百五十年的命,合起来刚好是一万岁,寓意万岁万寿。合起来万寿无疆,平时听惯了奉承话的乾隆皇帝看了也不免龙颜大悦,这马屁拍的实在舒服。

不过这对联虽然马屁水平挺高,立意却一般。一股子媚上之意扑鼻而来,挡也挡不住。另有文采水平更高的人,文字上毫无媚骨,却把马屁拍的恰到好处。北宋文豪范仲淹,担任杭州知府时,经常照顾提携城里的文武官员。有一位担任巡检职位的苏麟,不在杭州城内,每次有好事都没轮上他。好不容易有一次苏麟因公事来杭州城内拜见范仲淹,就塞了个纸条,上书:“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两句诗毫无媚骨,而且文采斐然,把范仲淹比作日月,别人都能很容易的接近你,就我离你太远。每次有好事都轮不到我。真是可惜呀。诗句只用了两个比喻,什么话都没说,但又什么都说了。这才是高手。范仲淹自然看懂了苏麟的言外之意,很快就苏麟就得到了提拔。

范仲淹

苏麟的文采虽好,但只是灵光一现。流传于世的,也只有这两句诗。真正把马屁拍得不落痕迹,清新脱俗;又流传千古,声名远扬的,那非顶级文豪不能为之。大名鼎鼎的青莲居士李白诗仙,就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名句:“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这话让人听了十分舒坦,又不落俗套。原文是这么说的: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翻译过来就是,我(李白)经常听天下士人说,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什么样人的人能让人敬仰到如此地步呢?原来是如此这般,怪不得天下人都要投奔你。

意思是,这话不是我李白说的,是我听说的。天下人都这么说,你也就认了吧。这马屁如泰山压顶一般迎面而来,让你推都推不掉,只能笑纳,这才是马屁的境界。

韩荆州,指韩朝宗。唐睿宗和唐玄宗年间的著名政治人物,没事爱提携后辈,颇有美誉。李白才华没得说,高考却差点儿火候。就想走韩朝宗的路子,希望得到韩朝宗的引荐。所以才写了那篇著名的《与韩荆州书》。文章中先给韩荆州送上一定高帽子,然后再拍几下马屁,随后才介绍自己,希望得到垂青。全文写的不卑不亢,气势雄壮,毫无媚骨。不然也不会被收录进《李太白全集》里了。

读书人的理想,从来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诗词歌赋只是消遣而已。李白文采出众,政治抱负也相当高。立志“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只可惜在韩朝宗看来,李白性格张扬,锋芒太露。这性格做诗仙是再好不过的,入朝为官就难免四处树敌,步履艰难。因此韩朝宗用沉默回应了李白,也算是成就了李白诗仙的一生。

诗仙李白

若要立志为官,刚出道时一定要低调。名声太盛未必是好事。后世的柳永,就是因为名声太大,有水井处就有柳词。柳永的大作传颂到宫里,连宋仁宗都听得多了。以至于后来柳永参加科考,宋仁宗对他之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心态十分不爽,专门把他卷子抽出来:“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就此柳永的政治生涯被判了死刑,只得“奉旨填词”,四处流连在烟花之地。虽然在文学史上留下重重一笔,毕竟和他自己报国的理想越来越远了。

李白性格就是如此,杜甫吹嘘他是“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狂的没边,真入朝当了官,也难有什么作为。真正天子叫他来了,李白哪敢不上船。天宝元年,唐玄宗诏李白入京,李白高兴的屁颠屁颠的:“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看吧,今天老子也应诏入京了,我这种天才怎么会是草野间的普通人呢?

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诏李白入京,其实跟李白的政治抱负没什么关系。天宝年间的唐玄宗,已经不是开元初期那个励精图治,雄才大略的帝王,而是一个扒灰的昏君。贺知章举荐说李白写得诗词不错,唐玄宗就把李白叫过来填个词取个乐而已。李白入在长安呆了两年,正事儿没干过,倒是奉旨写了不少《宫中行乐词》这样的诗词,直接拍唐玄宗的马屁,拍的那叫一个文采斐然。但是李白毕竟是有抱负有底线的文化人,老这么拍马屁毕竟心里不爽。这种不爽积压起来,也就更加放荡不羁。喝多了脚一伸让高力士脱靴,这事儿李白也干得出来。得罪的人多了,人人都说李白坏话,唐玄宗再喜欢李白的诗词也扛不住呀,最终还是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来长安城两年,李白什么政治抱负都没施展,就这么不爽的回去了。临行前留下了传颂千古的那首《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韩朝宗对李白的判断是准确的,这位大诗人锋芒太盛,若是举荐他来做官,肯定要得罪不少人。李白那一顶世间顶级的高帽,在韩朝宗这里没起什么作用,也算是聪明。

王佑这样的无耻之徒,拍马屁上位也就算了。李白这样的诗仙,想做点什么也要先拍马屁,那才是真正可悲的事。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