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魑魅魍魉
读音:[ chī mèi wǎng liǎng ]
原为古代传说中的鬼怪。指各种各样的坏人。
出处:《左传·宣公三年》:“螭(魑)魅罔两;莫能逢之。”
2. 牛鬼蛇神
读音:[ niú guǐ shé shén ]
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出处:唐·杜牧《李贺诗序》:“鲸呿鳖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3. 为鬼为蜮
读音:[ wéi guǐ wéi yù ]
蜮:传说中能含沙喷射人影,而使人致病的动物,比喻阴险毒辣的人。指象鬼蜮一样阴险狠毒,在暗地里害人的人。
出处:《诗经·小雅·何人斯》:“为鬼为蜮,则不可得。”
4. 妖魔鬼怪
读音:[ yāo mó guǐ guài ]
妖怪和魔鬼。 比喻各种危害人民利益的邪恶势力。
出处: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我家东人好傻也;安知他不是个妖魔鬼怪;信着他跟将去了。”
魑魅魍魉
(拼音 chī mèiwǎng liǎng)原指古代传说中的鬼怪,现指各种各样的坏人。魑魅魍魉虽说是妖魔鬼怪,但真要深究起来,却好像又不是这么简单。
“魑魅”和“魍魉”是两个词,魑魅是指古代传说中山泽的鬼怪。魍魉是“山精”,是木石之怪。最早出处见《左传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魉,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