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闻成都丨川西草木物候记⑱:枸酱,一场拐枣引发的战争

语闻成都丨川西草木物候记⑱:枸酱,一场拐枣引发的战争

首页角色扮演花心若琉璃更新时间:2024-08-01

荷花

□孙海 文/图

小暑季节,盛夏时光。天气越发闷热起来,四川大学华西校区中西合璧的古老钟楼下,池中亭亭荷花玉立,散发沁人清香。钟楼倒映于池水之间,桥下莲叶田田,荷花袅袅。在这座钟楼之上,题刻有这样一联:

念念密移,古今一瞬;隆隆者灭,天地孰长。

赏荷,无论古今,总是成都人夏日里不变的风俗和习惯。唐宋之时,成都人最佳的赏荷之地,却是在这座城池的中心,就是今天的天府广场一带。那时这里是一泓五百余亩碧波荡漾的湖水,名叫摩诃池。五代时,蜀国巍峨的王宫,便建于这大池之畔。

传说中,五代后蜀之主孟昶,平生极是怕热。于是,他命能工巧匠于摩河池上,建起一座水晶宫,此宫极尽机巧,尽用开阔琉璃镶嵌,内外通明,宫内布置喷水机关,可于周边喷水数丈,可观赏还可降温,于是孟昶盛夏时便移居此处。孟昶之妃花蕊夫人,极是乖巧伶俐,又文采斐然,于是极受孟昶宠爱。入夜时分,摩河池上,水晶宫中,灯火辉煌。但见夜空疏星点点,水中莲花浮动,身边佳人相陪,水殿风来暗香满,夏夜竟是如此的曼妙。于是孟昶提笔写下:

起来琼户启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

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

四季轮换,阴阳消长,那一年的盛夏夜晚,当孟昶挥笔写下这诗句时,他并不了解将来的亡国结局,更不知精致如斯的水晶宫、莲叶招展的摩诃池都会消逝于川西物候变幻的时光中。

玉簪花

花中闲远风流

花叶玉簪花

城南,桂溪生态湿地公园。七月上旬,花叶玉簪花再次盛开。一枝高高的花葶从卵状心形的碧绿叶丛中抽出,花葶的上端有十数朵洁白的玉簪花,又两三朵簇生挤做一处。粗壮的花葶上数朵玉簪花绽放,花冠口处微微露出六枚雄蕊,丁字状着生的明黄色花药极为醒目,一枚纤细的雌蕊柱头从雄蕊中间远远地探出头来。闷热的夏季,洁白的玉簪花总能给人带来丝丝凉意。花叶玉簪花有着绚丽斑斓的叶片,除了观花,成片栽植时,叶片也极为耐看。

相比起园林常见运用的花叶玉簪花品种,如今反倒是中国传统的玉簪花更为少见。玉簪花正得名于未开时如白玉搔头之簪,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玉簪处处人家栽为花草……六七月抽茎,茎上有细叶,中出花朵十数枚,长二三寸,本小末大。未开时,正如白玉搔头簪形。”这个白玉搔头之簪的典故其实最早来自于汉武帝的妃子李夫人,据说她因妙丽善舞,极受汉武帝宠信。一日李夫人偶然取玉簪搔头,却因仪态极美而后宫佳人尽皆效仿,玉簪花的花名也是自此传说演化而来。

玉簪花

玉簪因为它洁白无睱的花朵,给人以素雅清高的风貌,金末文学家元好问在《乌夜啼·玉簪》词中写道:“花中闲远风流。”在百花之中既有闲静清高的名声还能如此风流的花,大概便是玉簪了。传说中王母娘娘和天上的仙女在瑶池醉宴,因为饮醉了,不小心将自己发髻上的玉簪从天宫瑶池落到了人间大地,这根从天上下凡的玉簪就幻化成了玉簪花。北宋王安石曾作《玉簪》诗称赞:“瑶池仙子宴流霞,醉里遗簪幻作花。”

中国产的玉簪属植物多数见于长江流域诸省,最主要的有两种,分别是玉簪花和紫萼。玉簪花和紫萼都是原产于中国久负盛名的传统花卉,相比起洁白的玉簪花,在城市绿化中,紫萼较为多见,顾名思义,紫萼的花萼是紫色,开出的花朵紫红色,就连它的花药都是紫色的。只是无论体形还是开出的花朵,紫萼都比玉簪要小了许多,而且也没有什么香味。

18世纪末,玉簪花传入到了欧洲,因为玉簪花耐阴,花叶美观,十分适合成为庭院地被观赏植物,于是玉簪花很快成为了一种极受欢迎的花园植物,今天已被园艺学家开发出了数千个观赏品种,并栽植于全世界的花园之中。

金银莲花与荇菜

美味的水生时蔬

金银莲花

7月盛夏,春熙路太古里人流涌动,热闹繁华。隔着一道杏黄色的院墙,是繁华闹市中的佛门净地大慈寺。高大青翠的香樟树的掩映下,庙宇庄严肃穆又安静详和。庙宇的廊下,摆放着几只大石缸,石缸之中金银莲花正在水面静静绽放。

金银莲花,不开花的时候,有着如睡莲一般的心形叶片,而它的名字中又带着莲花,于是让许多人总觉得它也是一种睡莲。只是当它开花时,才发现它们的花朵和睡莲完全不同,这种可爱的水生植物会开出白色的小花,边缘和花冠的腹面生长着流苏状的绒毛,花心喉部明黄色。花瓣洁白,喉部金黄,金银搭配,相得宜彰,难怪它有着金银莲花的名字。

虽说,金银莲花和莲花、睡莲同样都是水生植物,不过,它们之间却没有什么亲缘关系。莲花来自莲科,睡莲来自睡莲科,金银莲花来自睡菜科荇菜属,是多年生的浮水植物。金银莲花的叶比较有特色,它们如睡莲一样的近圆形的革质叶片漂浮在水面上,叶片有一个V字形的深缺口,白色的小花从绿色的叶底伸出水面,看上去小巧别致,显得格外精神。

金银莲花来自睡菜科荇菜属,广布于世界的热带至温带地区,因为模式标本采自印度,所以它也叫印度荇菜。荇菜属的植物大约有二十余种,除了镶金带银的金银莲花,还有一种熟悉常见的荇菜属植物就是荇菜自己,因为花冠金黄,荇菜又被称为金莲花。在花期的时候,荇菜会开出金黄色花冠的花朵。每一株荇菜都会开出许多的花朵,虽然单朵花的花期非常短暂,通常只能够开放半天的时间,但荇菜的整个花期可以从暮春起一直开过整个夏天,花期长达4个多月。

荇菜

由于荇菜对水生环境的适应力很强,可以占据一大片的水面,所以当它们在花期的时节,波光鳞鳞的水面上,碧水浮叶之间,许许多多的荇菜花朵金光灿灿,十分的美丽。荇菜亦是古人眼一道美味的水生时蔬,荇菜可食用的部分是它们的根茎和嫩花茎。晋朝时,陆机曾说“煮其白茎,以苦酒浸之,脆美,可案酒。”新鲜采摘的荇菜,鲜嫩多汁吃起来有一种脆生生的感觉,称得上是佐酒的佳肴。有一首唐代的诗歌这样写道:“荷梗白玉香,荇菜青丝脆。腊酒击泥封,罗列总新味。”

荇菜

不过,荇菜之所以为人们熟知,却不是因为能吃,而应是来自于这首《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这一首被传唱了数千年的动人情诗,在流经了千年的历史长河后,至今依然让人心动神驰。

拐枣

灵魂深处的甜蜜

成都拐枣树街

拐枣树街靠近太升南路,是一条宁静的小街。据说,清代此街住有一曹姓进士,其宅院中有一株百年树龄的大拐枣树,于是小街便以树得名。如今拐枣树街上,曹姓进士的老宅院和院中的拐枣树都早已消失于时光之中,不过长约两百多米的小街两侧,仍然种有不少枝繁叶茂的拐枣树。

盛夏季节,拐枣树街上的拐枣树,悄悄地结出了一树青涩的拐枣。树下行人来来往往,小鸟在枝叶间钻来钻去,弯弯扭扭的拐枣果实垂挂在枝间,鸟儿们开开心心的看护着树上的美食,耐心的等待着它们的成熟,过了这个夏天,便会迎来鸟儿们最盛大的宴饮节日。

拐枣树在初夏开花,只是也许是因为它们花朵的长相十分普通,它们的花开季节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拐枣树的花很小,每一朵小花也极不显眼,既没有让人惊艳的颜值,更没有让人着迷的色彩,许多小花热热闹闹的聚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很大的聚伞圆锥花序,整个花序着生在小枝的顶端或枝腋,盛花期时,绿色的花序在枝头显得极为壮观,散发出的淡淡香气吸引了无数的蜜蜂围着它们嘤嘤起舞。然而就算如此,它们却很难吸引住树下路过的行人抬起头来看它们一眼。

拐枣花

拐枣树的花期并不长,花期后,拐枣树很快结出了一树的扭曲的果实。相比起极为平淡的花朵,拐枣树的果实却很奇特。约摸在中秋前后,人们不难在这条小街上捡到一串串树枝状的成熟的果序枝,它们歪歪扭扭,顶端挂着一颗颗褐色的小球,整体上既没有规整的性状,又没有美丽的光泽,看起来甚至有些丑陋。

这些长得极其随心所欲的家伙就是拐枣树的果实,连接枳椇果实的果梗扭曲形成了一个鸡爪子状的符号,加之拐枣树的叶片有点形像枣树叶片,难怪它们有了拐枣、鸡爪果这类的名字。值得一提的是,拐枣可食用的部位并非它们的真正的果实,而是它们肥厚的果梗,也就是连接果实与植株之间的如鸡爪子状那段弯弯扭扭的茎。拐枣的果梗在丑陋扭曲的外表下,却有着极为甜蜜的内在灵魂。枳椇的英文名便是Japanese raisin tree,意思就是日本葡萄干树,形容它们的味道如同葡萄干般甘甜。拐枣的果梗含糖量极高,可以鲜食,也可用来制糖或者酿酒。

成熟拐枣

四川人吃拐枣的历史极为悠久,汉代许慎撰《说文》,提到枸是树木,果可为酱,是为枸酱。枸酱在今天已经难觅踪影,但还能从《汉书》中可以感受一下枸酱的美味:“枸树如桑,其椹长二三寸,味酢。取其实以为酱,美。蜀人以为珍味。”

蜀地美味的枸酱被后人多考证为由拐枣制成的果酱。这种来自蜀地的美食还曾为华夏一统立过一功。《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番阳令唐蒙奉命出使南越,南越王宴请唐蒙。宴席上,唐蒙品尝到了蜀国产的枸酱后觉得非常好奇,因为蜀国远离南越,当时道路又不通,蜀地的枸酱是怎么出现在千里之外的南越国呢?于是唐蒙私下做了一番详细的调查,得知枸酱是被蜀商卖到临近的夜郎国,然后再经一条北牂柯的河流运往南越国都番禺城。回到长安后,唐蒙上书汉武帝,可以先招抚夜郎为州府,再从夜郎国北牂柯河南下攻打南越。汉武帝觉得唐蒙说得很有道理,后来,武帝发兵十万,分兵五路攻打南越,其中一路就是从夜郎国招抚而来的军队,他们直下牂柯江,最终,国家重新统一。

拐枣树甜蜜扭曲的膨大果梗顶端挂着的一颗颗小球才是它们的真正的果实,拐枣的果实为球形核果,成熟时为黄褐色或棕褐色,如果将干巴巴圆球形的果实剖开,可以见到里面有3个小室,每一室内都结着1枚暗褐色或黑紫色的种子。当然,对于一个极具经验的吃货而言,却没有那么多的麻烦,拐枣这些圆球一样的核果会被毫不在意地扔掉丢弃。然后,只需闭上眼睛,用舌尖细细感受来自拐枣灵魂深处的甜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