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
天水总有说不完的故事。
我的朋友老王对此却嗤之以鼻:那你来讲讲白音山是咋回事,别望文生义的给老子扯什么白娘子和观音菩萨,人家远在青城山,和你们有个毛关系。
好吧,我觉得老王说的对。
海拔两千多米偌大一座山,只靠几个毫无说服力的民间故事背书,未免显得我们天水人太没水平,不够深刻!
今天就本着捕风捉影的科学探索精神来好好研究一下白音山到底是咋回事,要扯就扯远点,既然是山,那不妨从专门说山的《山海经》谈起。
之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简单介绍了《山海经》的起源,出人意料的反响还不错,在此推荐给感兴趣的朋友批评指正。
最早有明文记载的《山海经》是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整理完成的,共计二十二篇,约32650字。后来班固在《汉书·艺文志》只收录了比较靠谱的十三篇,并没有把他也搞不明白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
两晋时代的大学者郭璞又挑挑拣拣的拼凑了一部分,于是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五藏山经五篇、海外经四篇、海内经四篇、大荒经四篇、补海内经一篇,共计十八篇。
从年代顺序上看,《大荒经》记录的是远古人类从非洲开始的迁移史,《海经》记录的是华夏先民在渭河流域的定居史,《山经》记录的是尧舜禹时代大洪水前后的历史,这就是为什么民间说山海经得反着看的原因。
如此大的时间跨度,可见《山海经》绝对不是一次写完的,而是由不同时代、不同作者,或者说不同的探险家,长久累积而成的集体成果。
在古代写书可是件大事,不像现在,狗屁不通的都敢上网写爽文。
要知道尧舜禹诺大功业,其形容词不过一个大字。
古人们可没有闲情逸致去弄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写到书上,像山海经这种自然科学的百科全书更没有理由去瞎编。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山海经并非独立存在,而是针对当时的地图《山海图》编撰的说明书。
想理解《山海图》,不妨先看看大明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
在这幅绘制于四百年前的地图中,亚洲欧洲和现在差不多,然而越到周边越不靠谱,北极和南极简直没法看,大洋洲也没有,只有一块小小的鹦哥地。
海洋里还有各种各样的怪兽,有些可以辨认出来大概是座头鲸之类的动物,有些实在看不明白画的是什么玩意。
尤其是左下角那个:西南海外有兽焉,四足双翼,在犀牛东南,反顾仙劳冷祖岛之南。你瞅瞅这和山海经的修辞方式有什么区别。
在亚欧交界的黑海与里海附近,还有两个我们非常熟悉的地名,一目国和女人国。
一目国就出自山海经:一目国在其东,一目中其面而居。
女人国在中国文化中更是随处可见,《隋书》《唐书》《资治通鉴》等等都有相关记载,只是具体位置一直存在争论。
地图中女人国的位置就是现在的阿塞拜疆,介绍还是妥妥的山海经风格:旧有此国,亦有男子,但多生男即*之。
这就是当时用东西方文明最先进的科技绘制的世界,认知程度又能比四千年前的《山海图》先进到哪去?
相对于有了成熟数字体系的《五藏山经》,更加古老的《海经》很明显就是在看图说话:
呕丝之野大踵东,一女子跪据树呕丝。
大人国在其北,为人大,坐而削船。
黑蛇青首,在犀牛西。
这些东西只能是看着静态的山海图才能写出的话,否则又是活人又是动物的,怎么可能永远跪着呕丝,或者坐着削船呢?黑色的蛇在犀牛的西面,又有什么实际意义?
山海经的真实性毋用置疑,只是年代久远遗失了山海图,再加上以讹传讹,才造成了根本看不懂的天下第一悬案。
现在我们能做的只有猜猜猜,但猜也是有技术含量的!
山海经的主线故事从《海经》开始的,最早是三大家族的谱系,先后是炎帝、帝俊、黄帝。
之后是与三大家族毫无关系的四帝体系,按时间顺序,帝尧最先、其次帝喾、再次帝丹朱、最后帝舜。前三帝都没交待清楚子孙后代,最后的帝舜却传承有序。
到了大禹治水的时代,当领导的依然是帝舜的后代,但具体到了哪一代含糊不清,其中提到了一个帝,只称帝不称名。
再然后就是围绕帝命禹治水、禹*某某某的故事。但这时的禹没有尊号大,估计《山海经》第一作者群就生活在大禹尚未加冕为王的夏朝前夕。
故事的主线到大禹的后代建立夏朝后就结束了,但也记载了类似天命玄鸟,降而生汤之类商朝起源的传说,所以第二个作者群应该在商朝初年之后。
仔细区别《五藏山经》和《海经》《大荒经》,从世界观到写作方式等等全方位的截然不同,只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商朝初年的地理和炎帝黄帝,以及大禹治水时的地理截然不同。
很多专家学者耗费毕生心血想把山海经里的山川河流和现在的地理位置对应起来,甚至有个美国人信誓旦旦的说他发现山海经和北美洲地形完全吻合,还写了本书叫《几近褪色的记录》,副标题是《关于中国人到达美洲探险的两份古代文献》。
但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大家,他们无一例外都失败了,还有些人因为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事实,整个人都不好了。不骗你,研究山海经的十有八九都是疯子。
当然我不是疯子,精神状态也很稳定,大家尽管放心。
现在的山川河流是从未休止的地壳变动和频繁剧烈的地震运动塑造的产物,早都和山海经的时代不一样了。
就拿黄河来说,从公元前602年至1949年的2500多年间决溢1590余次,较大的改道26次,超级大改道5次,对地貌的影响有目共睹。
而且我们亚洲地震,未必美洲就不地震,沧海桑田恐怕不仅仅只是中国专用的吧。
既然全世界的地理地形早都面目全非了,还要拿着四千年前的地图生搬硬套,那么这些专家学者的毕生心血注定都要白瞎。
天圆地方并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华夏先民眼里的世界就是这个模样:天象一个圆罩子似的扣在方形的大地上,圆形的天里面有方形的地,地和天之间是四海,四海以内所有的陆地统称为海内。
山海经中的《海经》部分,描写的就是天圆地方,四面环海的古中国地貌。
距今一万多年前,冰河期结束,冰雪融化携带的冰碛物形成堰塞体阻塞了长江黄河各处峡谷,新疆和蒙古草原的积水只进不出,形成了古瀚海。
四川盆地群山环绕、完全封闭,流水在盆地中汇集成一个巨大的内陆湖泊,和洞庭湖、鄱阳湖一起,称为古蜀海。
北方张家口的地势溢出,整个东北和内蒙古都淹没在数米深的浅海平面下。
东边的古渤海,海岸线远达今天的河北省沧州一带。
按山海经里的说法:黄帝大战蚩尤时,曾派应龙在三峡筑起堤坝蓄水,等到冬天用冷热法撑开堤坝,洪水一泻千里,冲垮了蚩尤的军队。
考古证实宜昌大溪文化红花套遗址中六十米的高度上都被水冲刷过的痕迹,云池遗址也发现了汉堡包形状的两层扇形冲出堆。
黄帝的后裔共工与颛顼争帝时,在黄河中游郑州一带也使过这招,效果非常好。共工的后代相柳想照猫画虎对付虞舜,结果被禹击败。
禹开壶口,引导瀚海沿黄河东流入东海,开涂山引导长江到淮河,瀚海变干出现蒙古高原,四川变干出现成都平原,这就是为啥这些地方的先民遗址都不早于四千年的原因。
多说一句,也有人认为当时的长江是自东向西流动,通过南涧海峡注入地中海,和现在的流向完全相反。
时间来到了公元前1920年,一场猛烈的大地震把黄河拦腰截断,汹涌的河水在青海省循化县积石峡一带,形成了一个纵深1.3公里、高于河道210米的超级堰塞湖。
九个月后,堰塞湖蓄水量达到恐怖的120-170亿立方米,这是什么概念?被称为二十世纪最大的科技灾难的驻马店板桥水库溃坝事件,蓄水量大约7亿立方米,仅仅只有积石峡的二十分之一。
积石峡堰塞湖是人类诞生至今最大的一次洪水,高达22.5米的巨浪,以3.5 万立方米/秒的速度破堤而出,下游2000千米范围内的任何物体,包括山川、峡谷等等,瞬间被推成一片平地,整个北方大地都淹没在茫茫汪洋之中,史称九州阏塞,四渎壅闭。
华夏先民根本无法抵抗这样的灭顶之灾,幸存者们只能往高处走寻找新的定居点,在之后长达两百年的迁徙中,华夏文明几乎不复存在。
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部分,描述的就是被洪水淹没和渐退的世界。
当时许多山都被洪水冲刷的草木不生,或者直接就泡在水里,像一座座孤岛。但迁徙的人们把途径所有高于水面的陆地统称作山,所以山海经原文里没有岛这个字。
经过大禹的勘察,天下有名的大山是537座,总计行程需要64056里,合现在39074华里。散落于大地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所以称之为五藏。
五藏山经中出现最多的是积石山,多达十四次之多,各个方向都有。积石泛指堰塞湖,《史记》中也有导河积石的说法,足见大洪水的真实性。
母系氏族社会结构在大洪水中被全面瓦解,取而代之的,是通过治水而崛起的以男性为主导的国家雏形,华夏文明建立的第一个朝代夏开始,山海经的故事到此告一段落。
战国中期,齐国稷下学宫编撰过一部叫做《管子》的地理调查报告,其中地数篇的内容和五藏山经最后一段一模一样: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其出水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山,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山。
不管谁抄了谁吧,结果完全一致。而且两本书的学术思想也高度相似,都是站在国计民生的高度,考察对山川矿物、植物动物等资源的利用。
除此之外,先秦文献里没有一家是介绍这些的,唯有管子和五藏山经一脉相承,互为佐证。
我们完全可以肯定,《五藏山经》就是大禹时代集体总结的地理资源考察报告,完成时间应该在四千二百年之前,大洪水之后。但当时还没有文字,所以只能口耳相传。
西周是文字的成熟期,山海经也开始了从语言到文字的转化过程,五藏山经的一里,既不是一夏里250米,也不是一商里320米,而是一周里415.8米。
我们的信史是从西周末年的国人暴动开始的,这也是华夏文明第一次文化浩劫。之后犬戎入侵,周王室东迁,老子卸任国家图书馆馆长,东周胡乱解读山海经的现象就已经很严重了。
春秋时孔子周游列国,整理了部分原稿带回鲁国研究,但出于儒家崇古的目地,他把许多上古历史事件提前或者融合在了一起,比如尧舜禅让和太康失国等等。为了能对上时间线,又把只有十个月的夏历改成了十二个月的周历。
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并没有对山海经下手,项羽攻破咸阳后却*光了秦国所有官吏和学士,又一把大火烧光了阿房宫(或者是咸阳宫),也烧光了先秦时期的所有文明积累。
包括山海经在内,哲学、农学、史学、玄学、天文学、冶炼学以及医学在内的所有典籍几乎被焚毁一空,华夏文明断层。
汉武帝求仙问道,从民间收缴了大量残存的《山海经》,但并没有整理就束之高阁,时间一长竹简的绳子开始断裂,成书变成了散简。成语韦编三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当时一枚竹简大概能刻十几到二十几个字,也就是几句话的内容,再用绳子按顺序编起来就是一本完整的书。
可问题是竹简上边又不标页码,把散简一枚一枚捡起来重新整理的时候,必然会出现顺序不一定对的大麻烦,这就是所谓的错简。
比如你捡起的是第九十九枚,可你也不知道该把它放哪才对,结果接到了第八枚的后面,那内容肯定就跟不上了。
不光只是山海经,《道德经》、《黄帝内经》等等许多古籍都有很严重的错简问题。
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两次重拼散简,后来郭璞按自己的想法又打乱重拼了一遍,所以山海经越来越不靠谱。
比如五藏山经只看方向,笼统的按山势排列,但谁都知道山脉肯定不会只朝着一个方向延伸,这就导致各山之间的里程小计,和最后的合计根本对不上。
南山经从鹊山开始,明明是九座山2650 里,可最后又说自招摇山起,有十座山2950 里。
还有西山经实计2817 里,原文统计 2957 里,误差-140 里。西次二经实计4670 里,原文统计 4140 里,误差 530 里等等,没一篇能对上号的。
更倒霉的是郭璞还没来的及补窟窿呢,五胡乱华又开始了,衣冠南渡,华夏文明再次断层,《山海经》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整理工作只能草草结束。
就这样吧,爱咋咋地~
我们现在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很尴尬的局面,说它不对吧它真实存在,说它对吧又牛头不对马嘴。
太多是似而非的记录前后矛盾,扑朔迷离,这就让解读山海经变成了一件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但好在我们不用研究全本的《山海经》,只找找白音山的话还是有办法的。
首先我们可以确定五藏山经是以万山之祖昆仑为中心点,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延伸的四大山系。
多出来的中山经是后来增补的,专门介绍太行山山系,和我们关系不大,首先排除掉。
这里的昆仑肯定不是现实中的昆仑山脉,山海经描述了两大区域三个时间段的地理地貌,对应的昆仑也有两个概念。
在记录人类从非洲开始迁移的《大荒经》里,昆仑专指非洲东部靠近赤道附近的金字塔群落,相关故事请参考下面这篇。
在记录华夏先民在渭河流域定居史的《海经》里,昆仑专指秦岭山脉。
事实上早在秦始皇之前,秦岭一直被称为昆仑。秦岭矗立在秦国都城咸阳之南,所以又被称作终南山、或者南山。在战国时代另一本地理书《禹贡》中,中国山脉是三条四列的布局,秦岭被列为中条。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秦岭,天下之大阻,秦岭才有了正式的名称。
狭义上的秦岭,仅限于陕西省南部、渭河与汉江之间的山地,东以灞河与丹江河谷为界,西止于嘉陵江。
而广义上的秦岭,是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山脉,西起甘肃省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向东经天水南部的麦积山进入陕西。
现在我们有了大致的方向,既然天水在秦岭以西,那么有可能提到白音山的必然是在记录西部山脉的《西山经》里。
西山经东起华山,北抵宁夏盐池,西达新疆阿尔金山,共计七十七座山,一万七千余里。是记录奇奇怪怪的动植物最多最杂的一部,也是范围最广研究难度最大的一部。
按山势走向,西山经分为四部:
西山一经共有十九座山,其中我们非常熟悉的有华山和嶓冢之山,
西次二经共有十七座山,西次三经二十三座山,这两篇和我们关系不大,排除掉。
西次四经有十九座山,最后三座全在天水以及附近,按顺序是邽山、鸟鼠同穴之山、崦嵫之山。
这里有个明显的排列错误,从秦岭向西,第一座华山没问题,到天水后邽山、嶓冢、崦嵫谁先谁后也可以商榷,但肯定应该是鸟鼠同穴之山收尾。因为鸟鼠同穴之山是渭河的源头,陇西的鸟鼠山,怎么说都比天水更西!
好在我们已经有了大概的范围,华山海拔2154米、邽山1895米、嶓冢1951米、鸟鼠山2423米。白音山高达2002米,所以肯定会出现在西山一经和西次四经的三十八座山中。
除了方向,串起西山经群山的还有另一条暗线,渭河!
渭河,古称渭水,是黄河最大支流。在甘肃境内流经渭源、陇西、武山、甘谷、麦积区,过小陇山后在宝鸡市陈仓区风阁岭镇林家村入陕境,经过22个县市区,中下游流过八百里秦川,从潼关县秦东镇花园口汇入黄河。
山脉和河流密不可分,大部分的山脉本身都会在顶部形成一条自然的分水岭,雨水与山中所积蓄的地下水会顺着两侧的山脊流下,在山脚下形成溪水河流。
这些河流的两侧往往会形成天然的道路,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的古道总是沿着河流延伸的主要的原因,尤其是在大山的深处。
即便是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大多数的公路、铁路也都是顺着河谷修建。无论地形有多么复杂,全是如此。
即使河流的两侧是悬崖峭壁没有道路可以通行,人们也可以沿着两侧的崖壁开凿石洞、插上支点、铺上木板形成道路,也就是所谓的栈道。当然这是极端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并不需要这样。
还有一个用水的问题,人类择水而居,无论迁徙还是定居都离不开水,沿着河流前行可以随时补充淡水。
你看丝绸之路上有很多地方其实并不存在天然的障碍,完全可以选择直线,走最短的距离,但实际上还是会走一些弯路,就是为了解决水的问题。
天水古称陇右,陇就是陇山,现在的六盘山。西汉地图以东为左、西为右,陇山以西的地区称做陇右。
从秦岭到天水的渭河古道,被险峻的陇山切割的艰险异常。直到1976年,天水人才修通了第一条公路,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所谓蜀道之难与陇山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
陇山的问题说起来很麻烦,我直接跳到结论部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留言探讨。
水系即通道,自古以来连接关中和天水的古道只有三条:
一是关陇古道,沿发源于陇山东麓的汧河河谷南行,汧渭之会后到达宝鸡。
二是萧关古道,从陇东高原南行,沿发源于陇山东麓的泾河河谷进入渭河腹地,这条路也是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
三是北洛河古道,要绕过陇山沿陕北高原南行,实在太远,忽略不计。
由此可见,西次四经最靠谱的路线应该是第一条关陇古道,按现在的行政区划,位置在秦安与陇县之间,三国时代著名的街亭就卡住在这个点上。
首先是秦岭以西,其次是渭河流域,最后是天水范围内,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山其实并不多,我们再来梳理一下。
1又西四百八十里,曰大时之山,上多楮柞,下多杻囗,阴多银,阳多白玉。涔水出焉,北流注于渭。清水出焉,南流注于汉水。
2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嶓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嚣水出焉,北流注于汤水。其上多桃枝钩端,兽多犀兕熊罴,鸟多白翰赤鷩。有草焉,其叶如蕙,其本如桔梗,黑华而不实,名曰蓇蓉。食之使人无子。
3又西二百六十里,曰邽山。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蝟毛,名曰穷奇,音如獆狗,是食人。蒙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其中多黄贝;嬴鱼,鱼身而鸟翼,音如鸳鸯,见则其邑大水。
这就是最后的结论,一目了然,白音山就是山海经中的大时之山!
我挨个盘点一下,先从无可置疑的邽山谈起:
天水古称邽,和卦字一样,同样起源于大地湾先民用土圭测量日影的过程。
秦国人沿用了这个名称,在今天水市区西北20公里的凤凰山下设立了邽戎邑,统一六国后改称邽县,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县之一。
据说秦始皇曾把一支祖居天水的皇族迁到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为了区别,天水改称上邽,渭南称为下邽。
字典和百度里的邽只注有一音ɡuī,但在关陇方言里均读ji。1978年渭南把下邽镇改为下吉镇,就是这个意思。
至于嶓冢之山,那名气就更大了,所谓嶓冢导漾,东流为汉,意思是说大禹从嶓冢山疏导漾水,东注汉水。
幡冢就是齐寿山,位于天水市秦城区东南60里处,是西汉水的源头,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自古就有齐寿山不大不小,压着三江河垴的说法。
漾是嘉陵江上游支流青泥河的古称,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沔是上古时代人们对古汉水上游河段甚至整个汉水的别称。
汉水是我国最古老的河流,比黄河的诞生还要早七亿年以上,因为走势和银河的方向一致,所以人们用云汉代指天空,这也是我们民族名称的由来。
屈原认为,嶓冢和崦嵫是一回事,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意思是青春转瞬即逝,时不我待,崦嵫就是太阳落下去的山。
也有人说崦嵫就是弇兹氏,姓风,中国第一个姓氏。据说她发明了用树皮搓绳子的技术:单股的绳称作玄,两股的称作兹,三股的称作索、或者素,所以后来的人们也称她为素女、素王、九天玄女等等。
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并不靠谱,弇兹氏应该起源于东夷,风姓随着秦人的祖先一起被流放到甘谷后,和当地的伏羲信仰结合在一起,直到《吕氏春秋》才有首次有了风姓伏羲氏的说法。
多说一点,道教有五方鬼帝分别治理五个冥界入口的说法,也就是俗称的鬼门关。分别是东方鬼帝蔡郁垒,治理桃止山。北方鬼帝张衡、杨云,治理罗酆山。南方鬼帝杜子仁,治理罗浮山。中央鬼帝周乞、嵇康,治理抱犊山。西方鬼帝赵文和、王真人,治理嶓冢山。
最后是大时之山,大字始见于甲骨文,《说文》: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也通太或泰,读音也会跟着变,都属于正常操作。时字的意思是,四季的流转。
大时之山,或者说太时之山,以山海经命名的套路肯定还有个与之相对的小时之山,就和西山经首的太华之山和小华之山是一个系列。
从地理角度看大时之山位于渭水南面,古汉水北面的分水岭上,和白音山一致。
当然名称总有个转化结合的过程,就像嶓冢鬼门关,改称齐寿就好听多了。大时之山之所以改名为白音山,很大可能是因为阴多银,阳多白玉这句话。
远古时代生存环境要多恐怖有多恐怖,大旱大水大疫大兵就没断过头。就像我们今天希望通过老鼠和狗的行为变化预知地震一样,先民们在灾难来临的时候也会纪录下出现的异常的东西,希望归纳总结出可能作为预兆的灵怪,
山海经中几乎所有的征兆关系都出现在《五藏山经》中,其中白是出现最多的字眼。
音字是最早的汉字之一,言字中间加一点,表示消息。
所以要把白音山理解成白(玉)银山,还是白(恐怖)音(消息)山,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当你头昏脑涨的坚持看到这里时,奇奇怪怪的没用知识又增加了不少。其实看书的乐趣就在这里,犄角旮旯好玩的东西很多很多,就看你会不会留意。
比如西山经之首的华山上还盛产一种叫作洗石的玩意,表面上看是洗澡的时候用的搓澡石,但郭璞注:澡洗可以磢体去垢gou圿jia。没错,就是天水人常说的搓狗甲。
其实渭河流域大部分地方都这么说,狗甲狗甲,非常古雅。
再比如我们常说的砥砺前行,砥砺的意思是黑色的磨刀石,原产地就在齐寿山,是不是也可以当土特产推广一下。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我真心觉的这句话很扯淡,读书与不读书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别,如果非要说有的话,那可能就是:经常看书的人总觉得自己和不看书的人没什么区别。
有的人爱打麻将,有的人爱玩游戏,有的人爱看电影,有的人爱胡溜达,而爱看书,并不见得比其他兴趣爱好更高雅更牛逼。
如果读书不开心,那就别读了,你的爱好不在这里不用强迫。去旅游、去摄影、去看电影、去听音乐,这些和看书没什么区别。
什么腹有诗书气自华,都是假的,硕学大儒总是其貌不扬,风流才子往往书柜生尘。
也别把读书和道德水平联系到一起,君不见复旦女博士劈腿四男举世皆惊,富士康打工妹出轨四男估计连举市皆惊都到不了。
女博士就一定比厂妹道德水平高吗?不见得,这世上多的是无情读书人,仗义屠狗辈。
除了养家糊口的专业读书人以外,其它都是爱好,爱好哪有这么多三六九等的鄙视链。
张彦远说:若复不为无益之事,则安能悦有涯之生。我们做的都是无益之事,自己开心就行。
千万别有什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类的期望,否则这书也就成了教科书,从此不读也罢。
书中读不出颜如玉,读不出黄金屋,读不出浩然之气,读不出世间至理。
读书唯一的作用是不管能不能改变世界,起码别让世界改变你。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堪其忧,不改其乐,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你看同样是穷,读了书你就知道,
君子固穷,如此而已。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