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千年古风吹拂京都,这座位于日本关西的历史皇城,依旧保持着独有的传统与内敛。这座依照唐代长安城兴建的城市内,有赫赫有名的千年古寺,也有独特魅力的东瀛神社,有承载历史的园林庙宇,也有神奇灵验的虔诚信奉。
行走在京都的寺庙与神社之间,带上一本御朱印帐,书写古老的文字,盖下历史的朱印,品味日本千年皇城蕴含的光彩。
砚池新浴灿生光,御朱印帐最初是寺庙参拜的见证,进而成为人们祈求幸福的见证。在日本,收集的御朱印越多,也就意味着积攒的福气越多。来到京都最古老的天龙寺,湖水恰似一池古墨,静静的书写着历史,也记录着时光。
在日本,早在江户时期(17-18世纪)就开始有收集朱印的传统,朱印帐也随之出现。历经千年,御朱印帐延续至今,仍保持着古朴的装订与押印墨书方式。各大寺社会推出印有自家徽记的御朱印帐,此后到达日本的寺社后,都可以请僧侣或神职人员进行押印。
这本御朱印帐是在我们在天龙寺请得,传统古典的装裱方式,烫金天龙寺徽记,押印了印章和寺名,散发出淡淡的古墨清香。天龙寺的御朱印帐为2000円,押印500円。御朱印帐和押印的价格并不统一,其他小寺社押印有300円,也有复杂的或大型的押印价格自定。
押印过御朱印,进入到天龙寺。作为日本最古老的寺庙之一,由皇家庭院改建而成的天龙寺,延续了最古老的园林景致。入寺时看到这位匠人用细耙将碎石梳理的平平整整,出寺时则看到他用齿杷将庭院犁出层次。
在以高科技著称的日本,庭院却依然沿用最古老的方式打理,每个动作都一丝不苟,每个步伐都不疾不徐,没有将就与妥协。静静的看着他梳理庭院,仿佛回到千年以前,在古墨轻磨间留下精致的时光。
天龙寺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874年,公元1339年在离宫的基础上改为禅寺。主殿为全木结构,需要单独购票才可以进入。天龙寺是京都西郊游览的必经之处,乘坐岚山本线到达总站岚山站即到,随后还可以看竹林小径和野宫神社,同时也是京都春季赏樱、夏季避暑、秋季观枫的好去处。
从岚山返回,来到八坂神社已是晚间。新年之际这里正在举行袛园万灯会,整座神社灯火通明。可惜御朱印时间已过,只得第二天又特地来押印。
这里简单讲一下日本神社与寺庙的差别,佛教从中国传入日本,进而兴起寺庙。神社则为日本独特神道,神社中供奉可为圣人、可为神兽、可为某种物品(如野宫神社的姻缘石等)。日本的寺庙大多收取门票,占地面积大,有主殿。神社可全天免费进入,建筑结构相对简单,主祭方向多样(一座神社可保佑缔结姻缘、身体健康、产子平安、交通安全等多个方向)。神社醒目特色是门前会立有千本鸟居,据说进入鸟居就来到了神界,后文中伏见韬荷大社的千本鸟居世界知名。
回到八坂神社,由于坐落在古代京都最繁华的袛园,著名的歌舞伎街道“花见小路”就在于此,在串串灯光的映衬下,可以说越夜越美丽。因此八坂神社人气旺、香火旺,是京都知名神社之一。
八坂神社完全模仿中国唐代的建筑风格,袛园殿串串排灯下,能看到两只生肖鼠与“开运招福”“京都袛园”“八坂神社”汉字组成的画面,这都是源于中国上元节(元宵节)的观灯习俗。
与上元节观灯一起传入日本的,还有新春夜市游园活动。唐代上元节为国家法定假日,也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所在(《长安十二时辰》就是以上元节为背景)。日本的新春虽已改为公历元旦,但闹花灯的习俗至今保留了下来。灯火通明的照耀下,通街的夜市好不热闹,假期中的日本人都到这里游玩,各种日本美食好吃不贵,游园也不忘大饱口福。
尽管经过一夜游园,第二日仍乐此不疲的来到八坂神社,只为了能押印御朱印。早晨来祈福的人就很多,押印也排起了长队。八坂神社御朱印为“袛园社”,手书500円、用纸300円,有特别朱印可以选择,以及其他小神社的用纸朱印可以购买。
御朱印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神职人员用毛笔手写,即为“手书”;另一种是将御朱印写好或复印好在一张白纸上,需要回去自己粘贴,称为“用纸”。我们这次在京都主要选择手书御朱印,虽然价格高,但感觉更有意义。此外,神社之间也会互相联系,大神社也会代售小神社御朱印。
选择了本社御朱印,在神社印章之外,还盖有徽章印记。在千年的演变中,御朱印并非一成不变,有些神社会推出一些别出心裁的新颖设计,是否收集主要看心情咯。
从八坂神社出来,继续步行上山打算前往清水寺,期间偶然发现高台寺。与大名鼎鼎的清水寺相比,即便就在人声鼎沸的二年坂、三年坂旁边,高台寺的游人也并不多。日本战国时代,丰臣秀吉逝世后,德川家康为了收服其旧部,花重金修建清水寺,为丰臣秀吉正妻颐养天年。清水寺环境清幽,是集当时日本园林精粹之所在。
与周边的八坂神社、清水寺相比,高台寺显得低调而内敛。佛塔前俯瞰京都,竹林间走进清幽,高台寺给人带来清雅与安心。
高台寺收集到三枚御朱印,大门内、寺庙中、佛堂里,由一位老先生和两位年轻女居士手书,字体一脉相承。三枚御朱印都很有意义,不求名利,追求心灵的宁静。
走出高台寺的安静,新春之际,伏见稻荷大社成为京都最热闹的所在。不仅因为伏见稻荷大社主祭商业兴隆,更是由于这里有世界知名的千本鸟居,几乎所有来到京都的人都会到这里参观。
从地铁站出来直至伏见稻荷神社,一路上开满了商店和新春庙会的摊位。在祭台前摆满了各种商社、株式会社的岁旦祭献品,希望新的一年生意兴隆。
由于香火兴旺,伏见韬荷大社单独开辟一间大房用作新春押印。御朱印没有想象中的复杂花哨,一方朱印和工工整整的社名,或许正体现了日本商业社会的严谨与务实。
伏见稻荷大社供奉狐神,神社后山有颇为壮观的千本鸟居。相传千本鸟居内是神界所在,红色的千本鸟居源于中国牌坊。作为主祭商业的神社,几个世纪来不断有商业企业纳奉,将整座山连成了千本鸟居的世界,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日本旅行的一张名片。
千本鸟居随处是景,最好清晨前往。我们7点到达伏见稻荷大社,金色阳光给千本鸟居打出美丽的侧逆光,避开人群的熙熙攘攘,宁静之中仿佛真的进入神道境界。一路上山,千本鸟居忽而高大、忽而婉转,呼吸着山间清澈的空气,慢慢将心灵放空。
京都的神社多种多样,清晨看过大气的伏见稻荷大社后,又来到京都御所旁的护王神社。京都御所曾是日本天皇的居所,一座神社竟然开在皇宫旁,可见其不凡的地位。护王神社精致古朴,供奉主神为灵猪,进门推过转经石后,要净手才能参拜。神社主祭保佑腰、足健康,因此来这里祭拜的大多数为中老年人。
主殿前双手合十许愿后用力摇晃麻绳,让顶部的铃铛哐啷作响,便完成了祈福。然后去主殿旁的神石前排队,站在神石上默默祷告,保佑腰、足健康。
护王神社很多日本人前来祈福祭拜,尽管神社规模不大,押印却要排队。神社的朱印厚重苍劲,如果有腰、足不适的朋友,到京都旅行不妨前去祈福,保佑安康。此外,神社还能盖到两个独有的纪念印章。
削简龙文见,临池鸟迹舒。十四世纪,足利义满幕府将军靠在阁楼栏杆,听着池边清脆的鸟鸣,品评着手中的朱墨生光,可曾想到过数百年后会有来自全世界的游人,参观这座他修建的金阁寺。
金箔包裹的三层阁楼,即展现出华贵与不凡,又融入到远山近水之中。站在金阁对岸,一张明信片照片轻松拍摄完成。金阁寺又名鹿苑寺,是因建造者足利义满幕府将军的法号而得名。
或许是金阁太过耀眼,寺内似乎并无其他太多值得关注的地方。来到寺院出口才看到御朱印押印所在,红色方形朱印为鹿苑禅寺,手书金阁并印金阁图章。
藏于京都市区内的壬生寺,因新选组而出名。新选组是幕府晚期支持幕府的武装组织,壬生寺是其重要驻地,曾有过一段轰轰烈烈的历史。在日本,近年来新选组的漫画开始流行,让这座寺庙火热了起来。
壬生寺供奉地藏神,御朱印为地藏尊。每年壬生寺会举行“壬生狂言”活动,以一种奔放夸张的形式诵读佛经,如今已成为日本诵佛的一大流派。
壬生寺供奉地藏神,寺庙内建有一座造型独特的壬生冢,寺内至今埋葬着新选组部分主要成员。
一本御朱印,一段京都游,在丹青泼墨间品味日本独特历史文化,在神佛祈祷中寻求身心平静安康。行走在京都寺庙神社,徘徊于千年历史之间,每座历史建筑都是日本文化、园林艺术、佛道修行的传承。
京都是一个去了还想去的城市,下次我将继续带着御朱印帐,去收集更多的朱印沉香,去探寻更多的心灵初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