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者:Captonblaed 文章转自78DM
时代背景
(“开菊”为Kaiju(怪兽)的音译,纯属个人恶趣味)
洪荒时代的入侵
公元前2.5至2亿年,位于二叠纪与侏罗纪之间的中生代第一纪,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叠纪时期。
在那个洪荒的古生代,全世界的大陆尚是一块整体——统一的盘古大陆。海水环绕在盘古大陆周围,形成横跨2万多公里的辽阔海洋。
三叠纪时期气候普遍比较炎热干燥,这是由于陆地面积实在太大,导致湿润的海风无法吹进内陆地区。因此,在内陆地区的沙漠面积十分广大。而现在被冰川覆盖的两极,在当时反而是比较潮湿温和的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自从3亿年前的石炭纪开始,地球上的大气含氧比重就达到了空前的高度(35%)。
这是由于植物的生长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大量的碳通过植物的吸收而固化,最终随着死去的植物沉入地下,成为可燃性矿物煤炭。而植物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时,也在大量吐出氧气。由于这个时代分解植物的菌类尚未出现,所以蕨类植物繁盛巨大,并且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急剧减少,氧气含量越来越高。
虽然,在二叠纪末期由于地壳运动、大规模熔岩涌流的缘故,二氧化碳甲烷从地壳内部喷出,改变了大气层的构成,含氧比重这才开始下降。不过真正下降到接近如今的氧气比重水平(21%上下),是到了白垩纪末期小行星撞击后的百万年以后了。
SO,三叠纪时期地球上的含氧量还是极高的。
危机四伏的浩瀚宇宙
在遥远的其它星系中,有一颗名为Anteverse的星球。
Anteverse是一个贫瘠的世界,那里密布乌云与黄色的大气,没有河流只有岩层。而生活在岩层之中的当地土著是一种名叫“先驱”,掌握着极高科技的外星生命体。
这种3米多高、外形酷似水黾的外星智慧生物,长着一对没有眼睑的鱼目,四条胳膊,与人类一样可以直立行走。
就和它那酷似昆虫的外貌一样,“先驱”那几丁质的骨骼也与昆虫一样长在体外,还长有巨大的梭状头冠(酷似异形女王)。
穷山恶水,泼妇刁民。
Anteverse糟糕的自然环境令“先驱”凭借先进的科技去侵略其它星球,以这种殖民掠夺的方式来繁衍生息。不幸的是,这次“先驱”看中了地球。而幸运的是,当时的地球正好处于三叠纪时期。
上面也提到了,三叠纪时期的大气中含氧量较高,二氧化碳比重相对较低。而“先驱”所制造的“开菊”(以自身的DNA通过制毒化学与生物突变技术克隆出各式各样的开菊)无法在二氧化碳含量低下的环境生存。
因此,虽然“先驱”建立了空间桥梁“虫洞”,打通了两颗星球的阻隔。入侵部队却无法适应地球的环境,导致第一次入侵行动以失败而告终。
虫洞
虫洞,又称时空洞,是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多维空间隧道。
虫洞就好像是一根由原子能构成的时空细管,通过折叠时空令两个遥远的空间点重合。“先驱”从自己的母星Anteverse将虫洞链接到了地球,位于关岛附近海底的一条地底裂缝。这条裂缝位于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名为“挑战者深渊”之中。而“开菊”大军,就是通过这条裂缝来到地球的。
“先驱”的入侵由于地球环境的不适宜而*。但亿万年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的频繁活动令地球污染加重,二氧化碳含量节节攀升。种种迹象显示,“先驱”的第二次殖民入侵条件已然成熟。
序幕 旧金山事件
公元2013年,“虫洞”于太平洋海底深处再次开启,沉寂了上亿年的入侵隧道被打开。由于虫洞的开启伴随着印度洋和太平洋两大板块的物理运动,因此“开菊”尚未出现,旧金山先遭受了一场7.1级的地震。
8月11日,第一头“开菊”从太平洋出现并登陆了旧金山。这头从金门大桥附近冒出,几乎踏平了三藩市的“开菊”,一周后一路摧枯拉朽抵达了奥克兰后,终于被人类的核攻击所摧毁。
由于是史上第一头入侵地球的“开菊”,后世为其取了个“斧首”的学名。不过,其更为人津津乐道的外号则是“入侵者”。
“入侵者”虽然死了,但其流出的海量血液携带着剧毒扩散到了空气中,导致美国第六大都市区成了一片不毛之地,奥克兰则直接因为核攻击变成了一座死城。
而此时,尚未察觉到这是一场外星人攻击地球的前奏,认为这是一场突发的变异生物袭击事件,随着“入侵者”的死亡就此结束。
没想到的是,短短数月后,第二头“开菊”出现在了马尼拉。以常规武器无法对应的人类,终于还是如法炮制了旧金山事件的做法,又一次以核弹摧毁了”开菊”。马尼拉也步了奥克兰的后尘,变成了一片焦土(从此之后一直到机甲出现以前,核弹几乎成了消灭开菊的唯一手段)。
开菊
“开菊”是一种硅基生命,以含有硅化合物和氨基化合物构成了其的生命。上面也提到了,“开菊”是一种克隆生物,所有的DNA均来自于它们的造物主“先驱”。
“开菊”与恐龙类似,每一只都拥有两颗大脑(另一颗实际上类似一种球状神经瘤),分别控制行动与感知。而通过高度社会化的虫巢意识,“开菊”之间可以彼此进行交流,甚至制定基本战术,来破解机甲的攻击。
而在“旧金山事件”后,人类从生物学的角度将“开菊”分级,以加以区分。分级的标准是根据体型、质量与综合实力来判断的。一般而言体型越大、质量越大、攻击力越高的“开菊”,等级也就越高。
而目前已知的“开菊”,基本都在2~5级这个区间范围内(电影中不包含回忆,一本正经登场的第三级“刀锋头”,
第四级“病毒”、
“棱背龟”、
“尾立鼠”、
“憎恶”、
“迅龙”,
以及最强的第五级“毒妇”)。
PPDC成立
PPDC是“Pan Pacific Defense Corps”的简写,意为环太平洋联合军防部队。
这是一支结构性质有点类似NATO(北约)的国际性军事组织,成员国大多都是泛太平洋国家、地区,已吸纳了美国、中国、日本、澳洲等21个国家,为实现有针对性地防卫协作体系而建立的国际军事集团组织。其防御范围遍及整个环太平洋地区,目的是遏制、打击以及消灭来自“开菊”的威胁、避免全人类灭亡。
旧金山事件以后,PPDC成立并且在香港建立了第一个基地“Shatterdome”(破碎穹顶)。“破碎穹顶”是制造、维修和保养机甲的工厂,同时也包括驱动装置装配、怪兽研究、作战安排等机构,实际上是兼具了机甲性能实验室的功能。
自2013年香港基地建立以来,全球陆续在8个“开菊”肆虐严重的地区建立了类似的“破碎穹顶”。如果单独一处的力量不足以抵抗“开菊”的进攻,那么其它七处会立即调拨战斗力进行支援。
机甲
机甲理念最初是由科学家卡斯帕·谢菲尔德提出并设计的。能够激发出不动用核弹有效灭“开菊”、这么环保的灵感,得益于谢菲尔德的儿子在自家屋子里玩了一场玩具机器人游戏。
听上去很扯,但这确实是“猎人计划”诞生的起源。为了验证自己的思路并且尝试将其付诸实施,加菲尔德找到了DARPA的脑神经专家凯瑟琳·莱特卡普。
此时正值PPDC初成立,在韩国首尔峰会上谢菲尔德与莱特卡普碰到了对计划感兴趣的斯泰克·彭蒂科斯,三人一拍即合,成为志同道合的伙伴。
而制造机甲的创作思路,则是经分析发现第一波“开菊”的进攻实为自*的实质。在常规武器无效的情况下,核攻击虽然能够击*“开菊”,但会引发体内剧毒体液的大量蒸发、释放,造成周遭环境的严重污染。
“开菊”的身体里含有大量的对人类有致命伤害的氨基化学物质,在地球上活动的“开菊”会于水中排出大量的毒素和辐射。也就是说,放任活着的“开菊”不管一样会污染地球环境。
而一旦死亡后,“开菊”的躯体会自动分解,蓝色的血液蒸发进入大气,与氧分子结合形成二氧化氮,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人一旦吸入这种气体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呼吸道疾病,同时“开菊”的血液也是一种高腐蚀性的强酸。
也就是说,“开菊”就像一举着“向我开炮”旗帜的脏弹,以自*的方式改变地球环境(大气、土壤、水源),来达到灭绝地球生物的目的。使用核弹来对付“开菊”的手段,等于是饮鸩止渴(“开菊”源源不断*无止尽,而人类可能因为各种有害辐射与毒气先嗝屁了)
因此,人类启动了“Jaeger Program”(猎人计划),通过制造与“开菊”匹敌的巨型机甲,以基本不会造成污染的物理攻击*死“开菊”(有争议,保留)。
譬如以等离子加农炮、绝对零度冷冻炮对“开菊”的开放性伤口进行灼烧、冷冻,以此来阻止毒素的分解与扩散。
说白了,就是以猛烈的物理攻击让“开菊”内伤致死。
2015年1月底,史上第一台机甲原型机“育空喧嚣者”在美国完成。3个月后击*了在温哥华出现的开菊“卡洛夫”,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机甲消灭了“开菊”。
由于技术验证机“育空喧嚣者”的旗开得胜(此事件后就退役了,测试阶段致一名驾驶员死亡),欢欣鼓舞的PPDC立即开始进行机甲的量产。从第一批下线的5台,到2019年为止总共制造了33台机甲。
值得注意的是,机甲虽然体积巨大耗能甚巨,但除了第一代机甲和少数第三代机甲外(已知现存),相对后几代的机甲都采用柴电驱动、涡轮驱动等常规动力作为动力源。
有鉴于核动力机甲无法有效规避核辐射问题,这就给驾驶员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主导“猎人计划”的斯泰克将军就因为驾驶一代机甲“探戈狼”才患上的癌症。
也就是说虽然核能驱动虽然免去了补给维修上的繁琐程序,不够由于安全性不达标的缘故,最初使用核动力的机甲其实并不多。虽然第二代机甲就基本解决了核辐射这个安全隐患,不过很快就被更为安全可靠的传统动力所取代。
由于“开菊”没有固定的形态,因此与之对抗的机甲也没有标准的设计模板。除却中国制造的制式量产型机甲“地平线勇士”外,每一台机甲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是为了体现配备和战术的多样性。
但,看似凭借机甲沉重打击了“开菊”的人类,却哪里想得到第一波进攻只是先头部队而已。“先驱”通过第一波进攻反馈的情报数据,不断地修改更新“开菊”的生物特性。
这使得第二波出现的“开菊”更为适应地球的环境,数量也越来越多。仅2024一年的时间,就发生了14起“开菊”袭击。
2020年2月28日,一头迄今为止体型最大的三级“开菊”——“镰刀头”出现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沿海。这头笨重、背着一身甲壳盔甲的鲨鱼头“开菊”突破了美制第一代机甲“忧郁罗密欧”镇守的第一道防线,与守护此战区的美制第三代机甲“危险流浪者”不期而遇。
将人道主义摆在第一位的“危险流浪者”贝克特兄弟无视司令部下达的“守护海岸、优先城市”命令,冲入近海营救一艘陷入危机的渔船。这一导致其与“镰刀头”交战时失去了主场优势,陷入了不利局面。
虽然最终“镰刀头”被消灭,但“危险流浪者”也遭到重创,以安克雷奇事件为开端,正式拉开了机甲溃败的序幕,而在事件中半毁的“危险流浪者”在被简单回收后扔去了奥克兰的“遗忘坟场”。
等于是废弃处理的这台第三代机甲,在一年后被斯泰克·彭蒂科斯将军麾下团队从“遗忘坟场”接收,并进行修复。
“遗忘坟场”是一片面积广阔的机甲墓园,位于加州奥克兰。上面也说过了,由于第一头“开菊”于此处被核弹击毙,整片大地都被释放的剧毒污染,成为一片死地。因此,这里成为了在战斗中严重受损会毁灭的机甲,除了“切尔诺埃尔法”外的所有第一代、所有被毁或是退役的第二代机甲残骸都被扔在了这里。
Drift系统
又称神经搭桥系统,简单来说就是让两名驾驶员彼此之间达到高度的同步,以此来合作驾驶操作一台机甲。
上面也提到了,推动“猎人计划”成为可能的两名领域权威卡斯帕·谢菲尔德、凯瑟琳·莱特卡普在PPDC分别负责研究人形机甲的开发和机甲与驾驶员脑部链接。
脑部链接的关键在于如何为机器与人脑之间搭桥连接。由于有斯塔克的协助,“猎人计划”在尚无实质成果的情况下申请到了一笔又一笔的资金。但此时一边替二人争取经费的斯塔克,一边也在担忧耗资巨大的机甲项目前景堪忧(果不其然,最后猎人计划就死在了钱上)。
“猎人计划”在最初设计时尝试过让单人驾驶机甲。在争取到建造完整机甲的经费后,下一步就是要求真人上机测试了。虽然之前斯塔克亲自上阵并且成功激活了一只机甲手臂,但这回则是要激活一整台机甲。
志愿者从军队里招募,并且通过对身体、心里和精神三大指标的严格筛选,最后选拔出了最顶尖的塞尔吉奥·多诺佛里奥中尉。但实际进行桥接测试却不可谓顺利,电脑数据提示测试驾驶员的多巴胺(脑内分泌物,与情欲、感觉有关)指数狂飙,导致第一次真人测试失败了(具体为何会这样,我只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
由于多诺佛里奥中尉的测试不符合要求,因此由后补的凯西·亚当上尉进行再测试,而进行测试的测试原型机就是第一代的“育空喧嚣者”。
没想到的是,再测试的结果比第一次更糟糕。由于人体与机甲链接后驱动反馈的海量的数据、指令让神经系统无法承受,超过了神经的荷载极限。结果亚当上尉当场精神系统紊乱,“育空喧嚣者”暴走损毁,亚当死在了来观摩的PPDC一众高层眼前。
测试的结果很明显,单人驾驶机甲基本是不可能的。因此,在修复了机甲后开发团队尝试双人测试,通过将两名驾驶员的神经系统相连,来分摊桥接造成的神经压力。
这就是Drift系统。这种类似心灵融合的技术,需要两人的脑意识波长和同步率必须高度的一致,并且彼此分享记忆、感觉、情感甚至本能。说白了,就是把两人揉成一个人,一个成为左脑一个成为右脑。
这对驾驶员本身的素质要求就更高了,两人最好是亲兄弟、父子或是兄妹这种血缘关系。这还不是最难的,同时还必须有高默契度,脾气秉性和兴趣爱好都经过了长时间的磨合,这种状态也能够在桥接时获得极佳的同步率。
当然,身心素质之类也是重要的一环,不过这种可以通过后天进行培养,难度相对并不大。
而由于桥接技术是读取驾驶员的脑电波数据来虚拟出一个大脑意识,再通过机甲的AI与虚拟大脑相连接,完成整个人机相连的过程(不像某些科幻作品里需要插根管子到脑袋里,不过系统要读取脑波必须依靠“脊髓夹”,这是唯一与你的身体接触的部分)。
而桥接状态下经常会因为一方发生“追小兔”(胡思乱想导致脑脉冲频率异样)、“遮羞反射”(隐私的尴尬导致信息处理延迟,影响了行动)、“记忆迷失”(默契度不高的驾驶员之间会发生,类似醒不过来的噩梦,严重会令两人都精神紊乱而死)等突发状况,导致同步受影响、甚至是失败。
反开菊墙
面对“开菊”日趋猛烈的攻击,高强度的作战令机甲损失率剧增,仅仅一年的时间就失去了8台。同时,每年支持“猎人计划”耗费了天文数字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导致该项目日渐入不敷出,简直就是一个填不平的无底洞。
以澳制第五代机甲“尤里卡突袭者”为例,不包括驾驶员的培养,单就机甲的造价就达数百亿美元,是核动力航母的十倍以上。
因此,在认为“猎人计划”已不足以遏制和消灭“开菊”后,PPDC对战略计划做出了调整,资金全都改为投入“反开菊墙”计划了。
面对巨大的恐惧,垒墙几乎是人的本能反应。**预想以厚重无比的海岸线城防来隔离破浪而来的“开菊”,以这种单纯的方式进行死守。如果将“猎人计划”视为人类的反击标志,那么计划失败后人类就只能转攻为守。把宝压在这种之前从无任何成功防御例子的“反开菊墙”上,实属走投无路之下的病急乱投医。
而实际上,“反开菊墙”这种城防概念早在2020年就已经被建墙拥护者提出了,可以说这种主张防守的理念与主张进攻的“猎人计划”是完全对立的(由于存在“死亡冲刺”这个临界距离,机甲与开菊战斗必须主动出击,否则会影响到沿海城市)。一直到2024年“猎人计划”开始走下坡路,以节省资金为噱头的建墙派重新游说PPDC高层,并最终获得支持。
相较之“猎人计划”,“反开菊墙”所需的资金确实并不多,但工程量浩大。所幸当时由于连年的“开菊”进攻造成了大量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流民,为工程确保了较为可观的人力。
因此不难看出,PPDC高层接纳这一计划的原因之一,也是考虑到浩大漫长的工程能够提供够多的工作岗位,虽然这是一份环境严酷、收入低廉的危险工作。
在各个太平洋沿线国家建立厚重无比的“反开菊墙”,这一全新的战略方针被宣传为足以抵挡四级“开菊”的进犯(四级在当时是迄今为止最强的)。由于得到了zhengfu的拥护,“反开菊墙计划”获得了充裕的资金。而受到冷落的“猎人计划”则仅剩下8个月的经费,斯泰克·彭蒂科斯将军不得将残存的4台机甲集合到最后的一处“破碎穹顶”——香港基地。
2025年1月2日一头四级的“开菊”登陆于悉尼湾,在海上收拾掉了迎击它的澳制第三代机甲“火神幽灵”和日制第三代机甲“回声利刃”后,直逼“反开菊墙”。
而令人泄气的是,号称“坚不可摧”的“反开菊墙”连一个小时都没坚持到,就被这头长着尖下巴、高额头、三只眼、名为“病毒”的“开菊”攻破了。
虽然之后由临危受命的第五代机甲“尤里卡突袭者”加入战斗,以六连导弹炸死了“病毒”。
在对“尤里卡突袭者”的一片叫好声中,媒体舆论对“反开菊墙”的价值产生了质疑“花费巨资建造这种泡沫一般的墙壁到底意义何在?”。
“反开菊墙”竟然如此的不堪一击,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由此事件也引发了全球性的民众抗议活动,声援被PPDC切断经费来源的“猎人计划”,呼吁机甲归来。
在这之后,斯泰克·彭蒂科斯将军亲自前往“反开菊墙”建筑工地,游说深陷痛失至亲悲恸中难以自拔的罗利·贝克特回归“猎人计划”。随后所发生的,就是电影《环太平洋》里的故事了……
==========================================================
环2好像近期就会上映的样子23333。
天朝宣传时官方给了十分中二LOW到爆的副标题:雷霆再起……
这名字让我想起唐季礼的那部雷霆战警,瞬间感觉就不好了(那部电影唯一的看点是藤原纪香,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了看。嗯,请文明观球…)。
环1我是非常喜欢的,看了不下十遍都意犹未尽。对于像我这样的一代人,打小就是看特摄片长大的,对打怪兽电影(注意是打怪兽,单纯的怪兽电影我没什么兴趣)有本能的冲动。
再者说,硬邦邦冷冰冰的巨大机甲,真人同步操纵感,边怒吼边挥拳,机甲100%还原驾驶员拳拳到肉的打击感,这种设定本身就足以让人起一阵阵的鸡皮疙瘩。
同时,环1里到处充斥着的各种天朝元素,也让人感到无比亲切23333。况且,还有赤红风暴呢,虽然比较水,但账面上的性能很牛逼啊23333
模型是27号刚收到的快递,当天我就急不可耐的拆盒把玩了一番。因为我实在是很好奇,价格如此之低的R魂到底素质是否和坊间流传的那样不堪?
因为之前有人吐槽过异味的问题,所以拆开吸塑后我特意深吸了一口气……也许是我鼻炎的缘故,并没有嗅到明显的异味23333当然了,一款新玩具模型根据其的材质必然存在诸如漆、油、印刷等释放的味道,毕竟就算是普通R魂也是有味道的。
之前也有人吐槽过手感软,我实地把玩了一番后感觉流浪者的装甲外壳硬拗肯定是拗得动的。原因我觉得有二:一是材质本身就偏软;二是这次的复仇流浪者尺寸做大了(17 厘米,赶上MG了),一样的材质用在不同尺寸的R魂上(过去R魂一般在144HG大小),自然会觉得这次比过往要来得软了。
至于细节方面,我反正很喜欢这次的遍布全身的marking。只是一些装甲上的棱角不够分明,造型手看着也比过往的R魂都要来得粗糙些——这些问题甩锅给大比例也没问题,毕竟体积做大了瑕疵就会明显。
这次的可动性基本上是R魂水准,特别是股关节很好很强大。我特意拆了肩关节来看,关节简单粗暴得让人忍俊不禁。
肩膀的可动设计是不错,就算是哑铃式关节(塑料套件里我最讨厌的就是哑铃式)只要材质够牛逼,也是能出好成绩的。
但整个肩部可动性却是被肩甲给硬生生拖累了,而肩甲又很容易和背部小翼互相摩擦,把万时比较不爽。
不过就可动差而言,还有更糟糕的是颈部和脚踝。尤其是脚踝,这里是影响整体站姿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区域。可惜虽然同样是哑铃式关节,但踝处装甲的干涉太大,一般尸站还行,如果要摆大魄力POSE的话会显得比较艰难。
嗯,脚踝至少还有可动,腰部是连分割都懒得做了,直接与胯部一体化。上半身的可动全仰仗隐藏在胸腔里的关节,而胸腔与腹部又有干涉,所以不用期待神马前仰后合了,角度很浅很浅。
股关节的拉伸机构走的是机动警察的路子,这点非常棒,高跪之流的毫无压力,甚至能做出高抬腿这种空有架势毫无实际意义的动作来。
既然都叫“流浪者”(我其实更喜欢当年HK译的“吉普赛人”)那么等离子加农和链剑肯定不能少。不过武器的更换需要直接把手肘以下拔掉,略麻烦,第一次更换的难度可能会有点高(考虑到松紧度,武器的插孔肯定会略小)。
等离子加农自带了发射特效件,链剑银色涂装也OK。只是由于手肘有左右之分,所以就算入了2套也没法重现双炮、双剑的霸气POSE(严格意义上来讲的话)。
吐槽一下背部小翼,特么偷胶。。。。
这次的复仇流浪者个子太大,导致我每每都以为自己在玩的是奶咖而不是R魂23333。毕竟奶咖的环1就是7寸17厘米左右…不过R魂的整体素质要比奶咖强上那么几根毛……
我觉得R魂这类成品能大幅降价是好事,低价品也有低价品的亮点。之前在别的地方(当然不是78了)看到有回复说“太大了没地方摆”、“把玩几次就腻了所以没入手的价值”不禁莞尔。至于拿海外限定塑料套件作对比来黑R魂版的,就更扯了。一款是成品一款是拼装,比例不同,受众定位也不同,再加上三四倍的价格差距……真的很想问问对方是用身体的哪一个部位在说话23333。
实在没必要,看到低价就搂不住火、高价就欢欣跪舔,这样就很没意思了。
这一期就到此结束了,年后诸事繁杂,吐槽文字比较短,希望大家看得过瘾。
感谢观帖,我们下期再见。
小编语:CC菊苣的机设果然是正点,宅君没看过环太平洋,不过看完这个机设,基本都能大致了解了,然后说回这个R魂的危险流浪者,最便宜的时候淘宝买45鸡包邮,现在75鸡,真的可以说是最便宜的R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