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门
山门建于白云山脚下。清嘉庆年间在神路起始处修建宽约1.5米、高约2米的小石牌坊作为山门,上刻“名山胜景”四字。1987年,县政府投资32万元,在佳吴公路边新修了山门及辅助设施,使之成为管理白云观和导入白云山庙宇古建筑群的附属设施建筑。山门宽阔宏大,古朴典雅,属单檐歇山式古建筑,左右配建接待室、商店、食堂等服务设施。进入山门后又建一现代化公园,曰“滴翠园”。园中筑有假山一座,上有人工水流,名“洗心泉”。还建一凉亭,称“望云亭”。亭顶重檐躜角,基座下的龙头常有流水喷入浅浅的池中。四周铺有鹅卵石通道、绿色的草坪,集山门、园林于一体,把白云观烘托的更加华丽和雅致。但该山门在2000年1月6日被人为点火烧毁。同年,白云山管理办仿北京白云观宫式牌楼造型重新复修山门。主楼冠名取自明神宗朱翊钧颁施本山圣旨所题“白云山”三字,背面刻有时任中共陕西省委*李建国所题“国泰民安”四字;次楼镶刻“双龙守山”、“金鸡报晓”、“玉兔杵药”图。
二、神路
神路是步行登山到正殿的必由之路,经历年不断增建修葺,目前共有700余级,寓有一年朝山可保两年平安之意。神路由本地条石砌成,最陡的第一梯段长百余米,高陡而险峻。1987年,在第一梯段神路顶端新建石牌楼一座,楼高6米,四柱三楼,斗拱、匾、雀替、花板等雕刻形象逼真。站在此处,既是俯瞰山下情景的平台,又是拾阶而上的喘息宝地。
三、木牌楼
木牌楼建于明代,昔日也称山门,高12米,双层飞檐,多层斗拱组合,煞似神话中的南天门。其上26处兽头张牙舞爪,8处挑角风铃叮当作响。其坊檐上书“白云无尽”、“黄河玉带”、“佛法无量”、“神威有赫”四句十六个大字。木牌楼造型美观,色彩鲜艳,雕物形象生动,结构坚固精致,是古代建筑师和工艺美术家的精细杰作。游人登临至此,俯视山下,但见滔滔黄河滚滚南下,左右沟壑岩崖峭壁,使白云观显得更加奇峰突兀;仰望山上,可见白云深处庙群兀显,规模宏伟,气势壮观,白云山光,交相辉映,加之清风徐徐,沁人心脾,使香客信士劳乏尽消,倍增攀登之神力。
四、五龙宫
五龙宫,亦称五龙捧圣宫,是记述真武大帝武当修炼、南岩宫九月九日飞升成圣故事的宫殿。该殿创建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民国十一年(1922)、民国二十五年(1936)先后进行过几次维修,是一座色彩绚丽、庄严肃穆的宫殿。它与两厢配殿(北殿塑北极祖师坐像、南殿塑南极祖师坐像)、倒座观音庙组成一个四合院。宫殿副檐正中悬挂着著名书法家赵熙题写的“五龙宫”金字牌匾。门柱上面,雕刻着一幅精美的“五龙捧圣”图,描绘的就是真武祖师在武当山修炼成真之后,妙乐天尊为试其是否心诚,派遣仙童扮作美女下凡,调戏祖师,祖师将那女子用宝剑刺下悬崖,因自受惊恐,并出于违犯“出家人慈悲为怀”的思想,也跳下悬崖以图自尽,被半空中的五条彩龙捧起,由太白金星接驾于天宫的故事。五龙宫因此而得名。
原五龙宫正殿于2001年11月25日也被人为焚毁。2002年春,白云山管理办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组织动工复修,至2003年秋竣工,耗资30余万元。
五、天门
五龙宫与真武大殿之间,曲尺形排列着四座天门,均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
头天门坐西向东,门前有石狮镇守,两侧建有护法神殿。北殿塑有正乙灵官王善,南殿供奉黑虎玄坛赵公明元帅。
二天门,即从头天门拾阶而上百余米便是。
二天门两侧供有显道神方弼、开路神方相,他们负有保护人们旅途安全之责任。门前原长有一棵栽于明天启年间的古松,名为迎客松。此树树冠如盖,树叶似云,树形古朴俊秀,树枝千姿百态,躬身张臂,喜迎游客,但已于2002年完全枯死。1947年10月,*及随行人员曾在此树下合影留念。
二天门后,是一所宽敞的庭院。南端有建于1989年的点墨廊,廊内石碑两面刻有著名书法家启功、赵朴初、高峡、吴三大等题写的40余幅书法珍品。院子西端矗立着两根石旗杆,是白云观古代石刻艺术的代表。旗杆上刻有“经三十六修而成正道,统八十二化以伏龟蛇”的对联,叙述真武祖师经三十六世才得正果,八十二次制伏龟蛇的神话传说。院子北端是洞口宽阔高大、坚固朴素的白云洞,洞之额头镶嵌石匾一块,上书“大明赦封白云洞”七个大字,相传系真人李玉凤修炼之场所。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成仙的开山道人,便把他住过的山洞称为“真人洞”。洞内塑有李玉凤真人的塑像。
三天门坐北向南,门前一对雄狮傲视天宇,门内,魁武雄壮的陈、郑元帅立于两侧。陈、郑元帅源于明代小说《封神演义》,指“哼将”郑伦、“哈将”陈奇。
三天门前是个小庭院,名曰鬼王堂,因供奉鬼王田子而得名。庭院正中有一座口径3米、高1.5米的焚香炉,每当四月盛会,朝山敬香信士川流不息,香炉内香烟弥漫,终日不息。庭院南侧的影壁正中塑有风神;西侧为田子祠,内供田子,即鬼王田子大帝;祠南为雷声普化天尊殿,雷声普化天尊为总领雷部诸神之神,他由华夏始祖——黄帝担任。东侧左右两个祠堂,主要祭祀白云观自传道以来羽化(过世)了的十七代180余名道士。
四天门又称朝圣门,因位于真武大殿前而得名。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由于它维修次数较少,建筑构件基本保存着明代风格,是研究明代建筑的重要场所。
四天门中为过道,两侧供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保护之神。他们各各身着铠甲,手持若大兵器,双目怒视,张口呐喊,脚下踏着人精等八种怪物。
四天门的垫拱板上绘有“暗八仙”,即八仙过海时汉钟离所执的扇子,张果老所持的渔鼓,蓝采和所提的花篮,铁拐李所携的葫芦,曹国舅所使的阴阳板,吕洞宾所拿的宝剑,韩湘子所用的笛子,何仙姑所提的竹篮等八种法器,暗指八位仙人。
六、真武大殿
进入四天门,穿过戏台之底石洞,登上石阶,顿觉豁然开朗,真武大殿便跃入眼帘。这种欲明先暗、先狭后广的建筑技艺令人叫绝。殿院为四合院,院内殿宇凌空,楼阁崇高;走廊回环,幽径相通;两厢配殿,五祖七真;乐楼左右,药王瘟神;晨钟暮鼓,遐迩闻声;彩绘乐楼,风流余韵;古柏参天,冠盖遮云;二龙盘旗,巡视天空;对狮蹲台,守护殿中;错落别致,古朴幽深。民国三十六年(1947),农历九月九日,*等老一辈革命家转战陕北时,曾在这里看过佳县文艺工作团演出的晋剧《反徐州》。
真武大殿,又称正殿。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是白云庙观的中心,也是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正殿建筑在一座高出地面1米的砖石结构平台上,给人们一种高高至上的神圣感觉。整个建筑,殿堂连接卷棚,深18.8米,宽10米,宽阔高大,浑然一体。仰望殿堂卷棚,重檐八角,气势非凡;彩绘斗拱,富丽堂皇;主脊龙兽昂首,八面威风;殿顶琉璃砖瓦,光彩夺目;门檐浮雕绘彩,栩栩如生。正殿又由前殿和后殿两部分组成:前殿正中摆放一个制作精美的椴木供桌,为摆放供品所用,左右立有回避肃静龙凤扇、金瓜钺斧朝天镫等仪仗器物,显示出真武祖师的帝势威严;后殿真武祖师贴金铜塑像,高座龛中,威震北方。供台上有闪光的长明灯,旋转的万花灯,和洁白无瑕的蜡烛光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金壁辉煌的氛围。威武雄壮的十大元帅站立殿堂两旁,显出神威赫赫。据古建专家考证,后殿属明代建造,为歇山式建筑,其屋顶高耸;前殿为清代建造,属卷棚式建筑,屋顶拱圆,上覆琉璃瓦,历来翻修不多,从建筑格调上,保持了明清建筑的艺术风格。殿内殿外悬挂的历代精制的匾额,具有极高的欣赏、文物、艺术价值。
七、钟鼓楼
钟鼓楼建于明万历年间。
钟楼,位于真武大殿东南侧,系四角躜尖式两层结构(即:下层土石结构、上层木质结构)。楼身呈金字塔型,楣题“金钟自鸣”字样。楼内悬挂巨钟一口,系大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八月铸造,钟实重9999.5斤,传说原本要铸一万斤,是铸造时为避“万岁”之讳而为之。钟声洪大,声音圆润,洪厚响亮。每击之时好似大地亦在震动,声音百里可闻,余音长达数分钟之久。因此,古人曾把“白云晨钟”列为古佳州八景之首(据佳州志载,佳州八景是:白云晨钟、香炉晚照、雁塔凌云、飞来踏雪、南河春柳、横岭秋月、鹿洞寻幽、滴水观鱼)。
鼓楼位于钟楼西侧,两楼遥遥相对。建筑格式与钟楼相仿。楼内悬挂大铜鼓一面。在这里,从古到今,道人总是晨击钟,暮击鼓,故有“晨钟、暮鼓”之说。
真武大殿东、西配殿为五祖祠和七真祠。
五祖祠内供有全真道尊奉的北宋五位祖师,即: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汉钟离、纯阳帝君吕洞宾、海蟾帝君刘海蟾、重阳帝君王重阳。
七真祠供奉的是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的七位高徒马丹阳、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
八、药王庙
真武大殿对面的戏楼东侧,有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小阁,这便是药王庙。庙建于明万历年间,庙内供奉着中国古代两位赫赫有名的医学家华陀和孙思邈。
九、三官殿
真武大殿北,越过通仙桥,丛立着一座玲珑剔透的木牌坊。它体态优美,结构精巧,色彩艳丽,上有雕花闹龙正脊,飞龙凤凰吻兽,仔角梁上装有琉璃护法神,坊楣上书写着“三元考校”四个大字,寓意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考核人在阳间的功过善恶,校对死后阴间应给予的赏罚之意。
穿过木牌坊,就是三官殿。三官殿建于明万历年间。殿内高大的上元赐福天官、中元赦罪地官、下元解罪水官稳坐神台。威武的两大将军立于两侧,日游神温良、夜游神乔坤展翅欲飞。东西两壁彩绘着民间流传的阴曹十八层地狱中酷刑的各式场面。翻腾的油锅、明亮的铡刀、挖眼的小吏、剖腹的小鬼……看了使人不由的毛骨悚然。
三官,本源于原始宗教中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早在东汉时,道教就有“三官之书”一说,认为人患病是因有罪,只要将病人的姓名和服罪忏悔写成文书,一份放于山上,一份埋在地里,一份沉于水中,便是向三官表示服罪,病即可愈。
三官殿的东、西厢为六曹森严殿。“六曹”是阴曹地府的六位判官,在森严殿里协助阎王审理案件,评判死后的鬼魂应得的报应。由于他们负有评判人的善恶之职责,便在殿的南北侧塑有通仙桥、奈何桥、望乡台、业镜台等阴间设施。通仙桥叙述的是一位行善的老人,百年后,阎王念其积下阴德,令金童引路、玉女相扶,从通仙桥走过,或则步入天堂,或则投生豪富之家享受荣华富贵;奈何桥则是通往地狱的必经之路,展示于人们面前的是一个作恶多端的死鬼披头散发,爬在桥上,前有蛇精蟆怪挡道,后有鬼吏持鞭相逼,桥下波涛滚滚,时有死鬼浮在上面;站在望乡台的是一个背负包袱的老者,一生行善积德,善终后,魂赴阴曹,在幽冥界前的望乡台回头张望,只见儿孙披麻戴孝,跪在地上,为老人送终;业镜台上,躺着一个积恶的鬼魂,在森严殿上,阎王根据善恶薄查对他做的亏心事,而他却拒不承认,竭力狡辩,被送于业镜前,镜上清晰真实地反映了他在人间的所做所为,使他有口难言,后悔莫及。明显的对比,告诫人们应行善积德,以图后报。
十、藏经阁
白云观修成后,御马太监叶忠奏请皇帝给白云山道观颁赐经书。大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神宗朱栩钧应允,遂给白云山住持及道众下了一道圣旨,并颁赐御制《道藏》经一套(4726卷)。从此,白云山跨入全国上品宫观之列。为了存放《道藏》,万历四十七年(1619)春天,便动工修建藏经阁,四十八年(1620)秋竣工。藏经阁阁面宽16.2米、深8.8米,属五阁式双层建筑。御制《道藏》便列架珍藏阁上。相传当年九月九日,佳州知州卢扬辉登临阁上,忽见一株灵芝挺出于西南梁间,所以藏经阁又称瑞芝阁。藏经阁对面,有一座碑楼,内竖一通龙头石碑,上刻明神宗颁经圣旨(已有记载,这里从略),下面是明天启元年(1621)葭州人、云南师宗知州李嘉声书写的“敕建藏经阁记”。御颁道经圣旨原件,至今保存完好。御制道经,1947年毁于战乱。现存的《道藏》经书,均系1980年以后新购。
十一、文昌楼
文昌楼创建于明万历年间,民国元年不幸失火焚毁,于民国四年(1915)重修。
文昌楼内供文昌帝君,即文曲星,是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为主宰功名、禄位之神。
站在文昌帝君左右的侍童,取名天聋、地哑,这是由于文昌主施人的年运、贵贱、禄籍,当然就不允许属下随便泄露天机了,所以叫他的侍从知者而不能言,言者不能知。
十二、圣父圣母祠
圣父圣母,是道教对真武祖师的父母亲净乐国王和善胜皇后的敬称。圣父圣母祠位于文昌楼西侧,建于明万历年间。庙虽不大,但它象征的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优良传统却是闪光的、永恒的。
十三、五老祠
与圣父圣母神祠相对的五老祠内供奉着古代神话中的五位天神:东方青灵始老,南方丹灵真老,中央元灵元老(亦说中央黄老),西方皓灵皇老,北方五灵玄老。总称“五老”。
从道教的传说上看,五老是先天地而存在的神,是道教诸神中最古老的神祗之一,而且五老与五行(金、木、水、火、土)有关,是由五行与五方、五色等其他事物比附相配而供奉的神。
十四、玉皇阁
位于五老祠、圣父圣母祠前面的玉皇阁,创建于明万历年间,是白云观的主要建筑之一。
在宽阔平展的院落内,玉皇阁突兀而起。阁身两层结构、三层挑檐,建筑精美,十字脊顶,飞戟刺空;上下门楣,雕梁画栋;左右阁檐,飞彩浮雕;八仙神态,迥然不同;明镜莹莹,浮光辉映;长盘盛果,鲜美如新;灰鸽凝视,凌空欲飞。
玉皇阁下层窑洞内供着太乙真人,又称太乙救苦天尊,即民间传说的哪吒的师傅。
楼上为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是道教中仅次于天尊“三清”的“四御”之一,四御就是辅佐三清的四位天帝。
玉皇大帝只是对天上之神的尊称和法称,有象白玉那样永生永世为天界之神的含义,为管辖一切天神、地鬼,掌握万物生长和人类命运之神。其名称出现于唐代,到宋时得以普及,由于玉皇大帝谁也没有见过,人们只得模仿人间帝王的扮相,故阁内所塑铜像,身着九章法服,头戴十二行珠冠冕旒,手持玉笏,威严肃穆。东西壁画绘有文武众卿,天兵天将。
玉皇阁西南侧有座小庙,叫马王庙,也创建于明万历年间,庙宇虽小,却是汉蒙两族人民友好往来、共建白云观的历史见证。庙观所供的三位主神,与草原游牧生活休戚相关。
玉皇阁对面,是金碧辉煌的九龙壁。它是1988年由白云观监院张明贵倡导、集资修建的。正面的琉璃制作金碧辉煌,九条彩龙腾跃飞舞,光辉夺目,背面的花岗岩石上线雕着玉皇大帝出巡的精彩壁画,其上人物驾云簇拥,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十五、三清殿
玉皇阁以西登上石台阶,便是三清殿。三清殿是白云山最早的建筑,约建于宋元时期。
三清殿位于主庙群的最高处,是一座高大宽敞的殿堂,神台上供奉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这是道教中的三位最高之神。
居中的为元始天尊,他二指拈圆球,象征世界形成之前宇宙的混沌状态,道教称之为“元始”阶段;左边的灵宝天尊,手捧一面半黑半白的圆形阴阳镜,象征着宇宙从混沌到分出阴阳的过渡,道教称之为“混元”阶段;右边的道德天尊,手拿一把画有“阴阳镜”的扇子,象征着世界的最初形成,由阴阳相互变化而分出天地,万物由此出现,道教称之为“太初”阶段。
道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即老子,是我国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与孔子、释迦牟尼被誉为“东方三圣”。相传老子在母腹中孕育了八十一年,降生时就是个白须老翁,故名老子。老子对哲学的最大贡献就是第一个提出“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家和道教最根本的思想基础。而著名的《道德经》就是老子所著。道教就是在老子“道”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三清由于身居三十三天之上,已不再主宰人间的生老病死,故在民间并无深远影响,知名度也远低于玉皇大帝,所以人们将其塑为束发长须,一副和善的老者形象。殿墙壁上绘有八十四幅连环画,描述的就是“三清”修炼、执事的神话故事。
三清殿的两厢配有南斗、北斗祠。南斗祠内,正中塑有火神帝君,两边为主管延寿度人的南斗六星神。北斗祠内供有主管解厄延生的北斗七星。
十六、元辰殿
三清殿以西,从白云广场穿过精美的汉白玉山门,便到了元辰殿。元辰殿于1992年破土,1995年告竣。殿堂恢弘壮丽、气势磅礴:二十四根檐柱岿然耸峙,擎天立地;七十四攒斗拱,勾套咬合,巧夺天工;四对屋角共挑一轮素月,两层重檐同栉八茺雄风。瓦镀琉璃,彩绘点金,脊兽瞪目,风铃轻鸣,古朴庄严,雄伟壮观,是整个白云山建筑区最大的庙宇。庙内供斗姆及六十元辰。斗姆元君慈祥端庄,六十元辰姿态各异,左辅右弼威风凛凛。
斗姆,亦称斗母,是道教供奉的女神之一。“斗”指北斗众星,母是母亲之意,道家说斗姆为北斗众星之母。
斗姆神像为三目四头八臂,乍看之似乎有些吓人,其实斗姆是位慈惠、善良,足可与佛教观音相媲美的女神。在道教中,斗姆主治中天,光照世界,消灾免难,救护众生于一切难中,旧时特别受民间崇拜。
六十元辰是指道教信奉的六十位星宿神,也称六十甲子神。是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由甲子起至癸亥止,共得六十。古人用此法计时,周而复始,六十年为一周,称六十甲子。道教称六十甲子是六十个星宿,每个星宿各有一神,共六十位神。六十位神轮流值年,故又称值年的星神大将军为“元神”、“值年太岁”。按照“本命神”、“本命年”的说法,人们认为自己的寿命、荣禄均由本命星辰,即元辰星管辖,所以拜自己的本命元辰,就是祈求吉祥如意,一生顺利之意。此外,旧时传说人遇本命年,如逢关口,凶多吉少,因而本命年时,人们要系上红裤带,以驱凶避邪,并到元辰殿朝拜斗姆和本命元辰大将军,烧香、叩头,以求保佑自己无病无灾,平安度过本命年这一关口。
十七、魁星楼
白云山西北横岭上,有一座魁星楼,高耸入云, 遐迩可望,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楼阁座落在一个石拱高台上,南北洞通,四周回廓。上面建一秀丽的二层小阁,四周走廊,木质栏杆。阁顶插铁制日月三叉,各角挂有风铃。阁内塑魁星,左脚踏龟,右脚凌空,左手提斗,右手握笔,为魁星提点状元之势。魁,是首、第一的意思,源于古人对奎宿崇拜。奎宿是星官名称,为二十八宿之一,是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一宿,因他是主文运之神,故深受读书人的崇敬。
魁星阁,旧有“羊道盛会”,也称赛诗会,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一日,魁星诞辰之际,道观请来四方文人学士、社会名流,登山赏景,吃羊道菜,喝羊道汤,文人学士运笔挥毫,吟诗作赋,咏怀填词,佳作连篇。题为“羊道会”,饭菜离不开羊肉,即利用羊的一个部位,烹一味菜,调一道汤,一道一味,多达20余种,成为四方文人学士的大盛事。
为了广聚贤才,给众多文人学士提供广阔的活动场所,白云山管理局又于2002年在魁星楼南端修建了“聚贤坛”。聚贤坛为两圆连环形,大圆半径12米,小圆半径9米,面积达600多平方米,表面用青石铺设,洁净典雅。周边建有护栏,坛中安放着长2米、宽1米的石雕香炉,做工精细,美观大方。大圆中心建有半径为1.5米的太极八卦图,站在此处,说话拍手,回音甚响,可与北京天坛回音壁媲美,为白云山又一奇观。魁星阁与聚贤坛之间于2005年安放新铸的铜钟——文运钟,钟重5000多斤,口径1605毫米,高2005毫米,取意白云山道观建于公元1605年,钟铸于2005年。文人学士每到此处,都要撞击此钟,以图钟鸣灵至、文运高照。
聚贤坛是人们俯视整个白云观、极目晋陕峡谷的理想去处。
十八、东岳大殿
东岳大殿,位于藏经阁东侧,第二轴线北端,创建于明天启年间。殿内东岳大帝塑像坐于正中,民间传说,东岳大帝就是伐纣有功的黄飞虎。吴谦、周纪、武吉、龙环、黄明、南宫适六大元帅立于两侧,他们是周武王的功臣,黄飞虎帐前的武将。
东岳大帝是东岳大殿供奉的主神。东岳,即五岳之首—泰山,东岳大帝就是泰山之神。古人认为人死后,鬼魂集中于泰山。东岳大帝为主沉浮生死,掌管世人的贵贱高下,禄寿长短,十八层地狱、七十二司生死期之神。
在殿内东岳大帝塑像前,挂着一块十分引人注目的精美工艺品——三皇宫。
三皇宫长3米,高1.8米,底座为泥塑的彩云,云雾间一字型排成三座三滴水重檐歇山式的微型建筑,上层为玉清、上清、太清宫,内塑有道教三位天尊。下层为三皇宫,三皇是指我国远古时期传说中的三位圣人,即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轩辕。居中的天皇伏羲,坐于宫前,怀抱太极八卦图,象征伏羲制《易》。左侧的地皇宫内,神农手持青草,双唇微开,象征正在尝百草。右侧的华夏始祖人皇轩辕的宫殿,轩辕一副帝王打扮,身后为宫娥彩女,文武百官。
由于东岳大殿主宰着幽冥的十八层地狱,以及世人生死贵贱,所以殿的两厢配有七十二司,分管冥界的各项公务。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速报司。该司由包拯和岳飞任司主,主要处理各地城隍审理的案件。另外还有主世人福寿的福寿司,掌人生死的生死司,察人善恶的善恶司等等。
十九、碧霞宫
碧霞宫又叫娘娘庙,位于真武大帝东侧,内奉有云霄、碧霄、琼霄、眼光、送子五位娘娘。
云、碧、琼三霄在《封神演义》中是截教的人物,因为她们执掌混元金斗,即人间净桶,道教认为凡人之生育皆从此化生,不得越此。故明清以来,道教奉三霄为专管妇女生育、儿童成长之神。
云霄三姐妹在道教神谱中名次虽不高,但由于她们与生育有关。在民间却有很大影响,妇女们说她们最了解女人的痛苦,也最同情女人,所以妇女祈子、祈求生育平安、祈求儿女成人长寿都求她们三姐妹。
此外,眼光娘娘、送子娘娘以及两厢的糠神、痘神都是和妇女儿童有关的民间之神。眼光娘娘主治青光眼,送子娘娘主人间生育,糠神、痘神主治儿童当糠瘥出现的斑疹、痘疹等传染病。
二十、七圣楼
七圣楼位于第二轴线南端,白云洞门之上,建于明代。楼内供有城隍、土地、财神、福神、禄神、山神、河神七尊地方神。
二十一、三圣阁
三圣阁建于明代,在白云观古庙群中并不显眼,但里面所供奉的三位圣人,却在建造白云观时创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们就是被后人供奉为“神”的:李玉凤、张臣、牛登第。
二十二、关帝庙
关帝庙位于财神庙南边。庙内供奉关圣帝君,俗称关公老爷,关帝庙亦称老爷庙。关公是我国民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三国时期蜀国有名的五虎上将之一,也就是刘备的结义兄弟关羽。
二十三、财神庙
财神庙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
财神为管理财富、赐人钱财之神,姓赵,名公明。做为武财神的赵公明的塑像是一幅武将打扮,身着战袍,手持铁鞭,座下骑虎,浓眉浓须,面貌威武。
与之相陪的还有福神、禄神。福神即汉代的杨成,汉武帝时位道州剌史。禄神来自禄星,为文昌宫的第六颗星,专掌司禄。人格化了的禄神,是一身员外打扮,指四川峨嵋山的张远霄,五代时期游青城山得道成真。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