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诗一句一解~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韩愈诗一句一解~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首页角色扮演极品官员更新时间:2024-06-27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

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

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

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

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

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

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

森然魄动下马拜,松柏一径趋灵宫。

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

升阶伛偻荐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

庙令老人识神意,睢盱侦伺能鞠躬。

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

窜逐蛮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长终。

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

夜投佛寺上高阁,星月掩映云朣胧。

猿鸣钟动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东。

一句一解:

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

“五岳”,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在今山东泰安)、西岳华山(在今陕西华阴)、南岳衡山(在今湖南衡山)、北岳恒山(在今山西浑源)、中岳嵩山(在今河南登封);“祭秩”,祭祀礼节;“三公”,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周朝时指太师、太傅、太保,后来一般用以指代位居极品的官员。“四方环镇”,东岳、西岳、南岳、北岳环绕四周;“嵩当中”,嵩山位居其中。据《礼记》记载,古代皇帝祭祀名山大川,用相当于三公的礼仪祭祀五岳。诗人起笔点出五岳的尊崇地位。

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

南方之地荒凉,妖怪很多。上天赋予衡山以神权,使它雄镇南荒,压制妖怪。“火维”,中国古代认为天有四维,南方属火,因此以“火维”指南方;“荒”,荒凉;“足”,很多。“假”,给予;“神柄”,神的权力。这两句和开篇两句以虚写的方式彰显衡山气势,笔力雄奇不凡,为整首诗歌的基调作了良好的铺垫。韩愈在《送廖道士序》一文中也曾称赞衡山:“南方之山,巍然而高大者以百计,独衡为宗。最远而独为宗,其神必灵。”

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

从这里开始转入对衡山的实写。“喷云泄雾”,云雾缭绕的样子;“喷”、“泄”,意思是说云雾出自衡山。“藏”,这里作遮蔽解,云雾遮住了山腰。“绝顶”,山的最高峰,这里指衡山顶峰芙蓉峰。这两句是说衡山地势险峻,云雾缭绕,难以攀登。

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

诗人到达衡山的时候,正值秋季,雨水充沛。由于下雨,气压很低,没有清风吹拂,山林间充斥着阴暗潮湿的气息。“秋雨节”,秋天多雨时节;“阴气”,阴暗潮湿的气味;“晦昧”,幽暗,光线不明亮的样子。“晦昧”二字将山间水气深重、光线暗淡的景象描写得生动传神。

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

诗人在静穆的大山之中静下心来默默祈祷,感觉山间神灵好像有所回应。这似乎印证了他的想法:人间的正道君子和神灵之间往往能够相通。“感通”,此有所感而通于彼,指不同的事物在感觉、感受上相通。诗人以天人感应之说为据,觉得作为忠臣正人的自己是能够得到衡岳之神青睐的。这里以夸张修饰且略带戏谑的手法,描绘南岳的神秘莫测。

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

这两句紧承前两句,似乎在说诗人的诚心祷告终于感动了衡山神灵。一会儿功夫,乌云居然散去了,衡山的万千美景终于尽收眼底。“突兀”,高耸,形容山峰高大险峻;“撑青空”,形容山峰很高。诗人看见衡山众峰突现,高峻雄奇,仿佛要撑破青天。把乌云散开描写为它被扫开,读来更有动感和内在张力。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一文中有“故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指的就是诗中所写的情形。

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

“紫盖”、“天柱”、“石廪”和“祝融”都是衡山的山峰,这四座山峰加上芙蓉峰,是衡山最高的五座山峰。“连延”,山势连绵不绝的样子;“腾掷”,向上飞起之貌,这里用来形容山势起伏的样子。石廪峰山势起伏变化,更加映衬出祝融峰的高峻。诗人以“连延”、“腾掷”形容衡岳山峰,让大自然中的山峰顿然有了生命力,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

森然魄动下马拜,松柏一径趋灵宫。

诗人为衡山雄奇的景观所震撼,连忙下马敬拜。一路上都是松树柏树,引导着诗人走到南岳庙。“森然”,严肃地;“魄动”,惊心动魄,心怀敬畏。“灵宫”,即诗题中的衡岳庙。在庄重肃穆的南岳庙建筑之前,有一条悠长的神道指引。“松柏一径”从客观上写出衡岳庙的庄重,“趋”字则从主观上写出诗人对衡岳庙的尊重和景仰。

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

这两句突出描写南岳庙中的色彩感。白色的墙壁,红色的柱子,这两种耀眼的颜色交相辉映,首先映入诗人的眼帘。“动光彩”,光彩流动、交相辉映的样子。“填青红”,用黑色和红色颜料填充图画。四周都是鬼神的图画,青黑色或者红色填充在其中。白色、红色、黑色等几种纯粹的颜色混合在一起,周围又布满鬼神的画像,使得衡岳庙在庄重中又多了几分神秘感。

升阶伛偻荐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

诗人沿着台阶走上去,恭敬地弯腰献上祭品,希望以此表达自己对神灵的虔诚之心。“伛偻”,弯腰鞠躬,恭敬的样子;“荐”,献上,呈献;“脯酒”,酒肉,代指祭品。“菲薄”,微薄之物,谦词,这里指呈献的祭品;“明”,表明,表达;“衷”,衷心,虔诚。

庙令老人识神意,睢盱侦伺能鞠躬。

“庙令”,唐制,五岳各设令一人,秩正九品,掌管祭祀;“识神意”,知晓、理解神灵的意旨。“睢盱”,“睢”是抬起眼睛,“盱”是睁大眼睛,合起来就是睁大眼睛看的意思;“侦伺”,体察人意。诗人向南岳神灵默默祷告,这引起了管理南岳庙的老人的注意。这位老人似乎能和南岳神灵心意相通,他眼睛睁得很大地盯住诗人,似乎能揣测诗人的心意,并且态度周到,很客气。诗人来到云雾缭绕、充满神异的衡山,遇到这样一位庙令老人,感到他或许能够给自己一些启示和指点。

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

在庙令老人的引导下,诗人用杯珓占卜,结果非常吉利。“杯珓”,卜卦用的一种器具,用两块蚌壳或者形似蚌壳的竹木片做成,抛掷于地,三祷三掷,观其俯仰以占吉凶;“导”,引导。“余难同”,意思是说其它的形状都比不上现在的这种形状。这无疑给情绪上比较苦闷的诗人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但接下来诗人笔锋回转,又将诗的意向引到了另外一条思路上。思路如曲径通幽,体现出韩诗“奇”的特点。

窜逐蛮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长终。

虽被贬谪到边远的阳山,但和失去生命相比,无疑还是幸运的。在阳山的生活比较艰苦,但也还能维持日常衣食,由此诗人也甘愿终老于阳山。“蛮荒”,泛指远离京畿而文化、经济落后的僻远地区,这里指阳山。“衣食才足”,薪水俸禄仅够维持生计;“长终”,终老于此。这两句表达出诗人处于逆境也能安常处顺的开阔心胸。

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

“望”,这里指想做王侯将相的愿望。“纵”,纵然,即使。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评价这两句“高心劲气,千古无两”。诗人说,想做侯王将相的念头早已断绝,就算神仙想赐福给我,也很难成功。诗人对待个人遭际态度虽然比较豁达,但他对现实仍有牢*和不满。清代诗人查慎行读到这里,评价道“崛强犹昔”,看出韩愈处世态度刚直、刚强,甚至有些桀骜不驯。

夜投佛寺上高阁,星月掩映云朣胧。

山中的夜晚静谧而安祥。诗人在南岳庙留宿,登上高阁,抬头望见云层浅淡,星星和月亮相互掩映,发出柔和而模糊的光芒。“朣胧”,形容月亮将明不明、朦朦胧胧的样子。这里是说云层笼罩,月光朦胧。月夜最容易引人深思。诗人登高望远,回想自己经历的许多事情,不禁心绪扰动。

猿鸣钟动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东。

诗人欣赏夜景,陷于沉思。不知不觉,猿猴开始鸣叫,有人敲响了晨钟,原来天已经亮了。秋天深山的早晨还是很冷,抬头望去,太阳已经从东方冉冉升起了。“猿鸣”,南朝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一诗中有“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诗人化用谢诗,反其意而用之。“杲杲”,日光明亮的样子;“寒日”,秋天早上的深山还是有些寒冷,感觉刚升上天空的太阳也带有寒意。深山之中,天寒露重,旭日初升,“寒”字传神地写出了秋天早晨的景致。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