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密码丨陈元光缘何被称为开闽粤先驱

潮州密码丨陈元光缘何被称为开闽粤先驱

首页角色扮演剑破绝域更新时间:2024-05-08

在潮州市饶平县黄冈镇,建于威惠庙内的饶平县陈元光纪念馆是一处热闹所在。地方不大,人却密集,国内外慕名前来参观和祭拜的信众络绎不绝。在纪念馆东北向250米处菜园地里,有一处唐代的中军营和古军井遗址。这正是当年陈元光统兵入粤时安营扎寨之地,2019年被当地政府列入遗址保护目录。而在约50公里外的潮州西湖葫芦山,还保留着一面嘉定壬申纪年(1212年)的《重修威惠庙题记》的摩崖石刻……

陈元光雕像。图源:固始县政府网站

在闽粤大地,陈元光是一个备受尊崇的名字。唐初期,岭南七闽百粤一片蛮荒,他13岁随父出征岭南,历经近18年艰苦征战,平息啸乱,安定一方,实现广东、福建、江西25年无战事,由乱入治,并携87姓氏官兵系统性传播中原文明,辐射带动岭南数千公里蛮荒“绝域”之地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安仁文明富庶区域。陈元光与87姓开闽粤先贤在闽粤大地开基立业,传播中原文化,奠定了闽粤文明的根基。1000多年来,闽粤人民尊崇陈元光为“广济王”和“开漳圣王”。

3月25日,由饶平县陈元光纪念馆历经七年著述编撰的《开闽粤先驱——陈元光》一书正式出版发行。从这本书中,不仅能感受到陈元光南下岭南平乱、传播文明历史的波澜壮阔,对于如何爱国爱民、如何为官为人、如何修身立德,后人也许也能够找到很多答案。

Part.1/南下平乱 由乱入治

根据《开闽粤先驱——陈元光》一书,唐初,岭南道义安郡(今潮州)绥安县(治所在今天福建云霄县火田村,辖属义安郡)至泉州一带,仍是刀耕火种的蛮荒之地,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唐总章二年(669年),古绥安县地烽烟再起,“蛮獠啸乱”。归德将军陈政奉诏率营将123员、府兵3600人入岭南平乱。时年13岁的陈元光随父南下岭南,征战沙场。

父亲陈政初战告捷,但终因寡不敌众受困九龙岭(今漳州华安县),次年祖母魏敬以72岁高龄携儿孙及58姓氏5800府兵驰援。经七年苦战,676年突破盘陀岭进入云霄火田村,开始重建工作,次年,陈政积劳成疾病殁。

饶平县陈元光纪念馆主任陈俊杰在《广济王陈元光与潮州的深厚渊源》一文提到,唐仪凤二年(677年),21岁陈元光奉诏袭父职。是年,土著藐视年轻陈元光初掌帅印,再度兴兵起事,畲族首领苗自成、雷万兴领8000人进犯潮州,先攻陷潮阳,使潮州腹背受敌。潮州刺史常怀德飞檄向陈元光求援,陈元光接信后即挥师入潮,在饶平县黄冈镇石壁山南麓安营扎寨,并以此为军事基地和要塞,做好长期斗争准备。历经多次战斗,潮州、潮阳之围得解。

唐永隆二年(681年)潮寇陈谦复起兵,循州(今龙川)司马高琔受命专征潮寇,复檄陈元光入潮。陈元光征鞍未卸,又提兵入潮,伐山开道,历经大小百余战,俘获贼寇万余众,劝寇投诚,使岭南岭东自潮至循,得以安宁。陈元光因平寇有功,晋升为恤川侯,继任岭南行军总管。

为彻底根除寇患,保境安民,达到社会长治久安,陈元光分别在州郡四境建立4个行台,同时在要塞建立36个堡所。陈俊杰认为,4大行台和36个堡所防御体系的建成,对于潮州、漳州七闽百粤区域社会的长治久安,为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传播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后,广东、福建、江西25年无战事,社会进入系统性秩序治理、系统性传播中原文明的重要历史时期,出现了“人物辐辏,文化渐开,帆船如云,鱼盐成阜”的繁荣景象,“境内无烽火之惊,边民咸称乐土”。

Part.2/ 传播文明 民风转淳

陈元光平定潮乱后,又还军驻地,屯垦于云霄山下,以他的部兵为骨干,带领汉、畲等族人民开荒种植,发展农桑,传播中原文化和先进的耕作方法,兴修水利,扶掖商贾,使经过多年战争破坏的社会经济得到复苏和发展。

在治理之时,他采取以招抚为主的政策,争取多数、德威并举,为实现民族融合统一,大力倡导鼓励唐军与少数民族通婚,此举收到极佳效应。潮汕学者贝闻喜在《陈元光——潮汕历史文化的主要开拓者》一文提到,陈元光本人就是娶山越族女子种氏为夫人的。对于少数冥顽不灵的为首分子,则施以武力镇压,对愿意归顺者则划地安居,让其自治,称为“唐化里”。

光州弋阳陈元光广济桥及来雁亭。涂白亮 摄

《开闽粤先驱纵叙》就提到,“唐化里”对少数民族免役免赋,受到广大少数民族的欢迎和支持,他们努力学习农耕技术以及各种工艺,包括纺织、制糖、晒盐、制陶、制茶等技术,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汉蛮民族隔阂日渐消除。在州县官兵士子诚恳的劝说下,潮州区域少数民族纷纷诚意归顺朝廷。在这个过程中,陈元光率领的广大官兵也逐渐与当地居民融为一体,推动了民族融合。

垂拱二年(686年),陈元光奏请朝廷于泉潮间增设一州,即漳州,并兼任首任漳州刺史。在其主政漳州期间,恪守“持清净以临民,守无私以奉国”的精神理念,创造出一个社会安定、生产发展、黎民百姓安居乐业的新局面。

漳州师范学院《闽台文化交流》常务副主编、副研究员许晶在《论陈元光对泉潮地区开发的贡献》一文提到,“他边战边抚,同时带领部下剪除荆棘,开拓村落,收辑散乱,营农积谷,兴建陶冶,以通商埠,以聚百货,这是其文治之效。”《开闽粤先驱纵叙》一文写道:“漳州府的创建,对于参加平乱、屯垦和传播文明的战士官兵以及整个岭南区域都产生巨大反响,尤其是漳潮二州黎民百姓对区域未来发展充满憧憬。”

重视教育,是陈元光的又一主要功绩。他本人博通经史、诗文,自己著有《吉光集》《玉钤集》《龙湖集》等诗文集多本,虽多以亡佚,但被收入《全唐诗》及《全唐诗外编》二书的就有5首诗作;陈祯祥编《颍川陈氏开漳族谱》和陈有国的《陈氏族谱》收有陈元光五言诗34首、七言诗14首。他主张以教化治民,认为造成土著啸乱的根源在于“职方(地方行政机构)久废,学校不兴”,因而将兴教办学视为“救时之急务”,号召建置学校,在州治设立专司教育的“文学”一职,主持乡校事宜。他的儿子陈珦在他的谆谆教诲下,成为福建第一位中明经(进士),在景龙二年(708年)创办松洲书院,并亲自到书院主持讲授,倡导中原文化,传播文明。随着学校的创办,文教渐兴,知书达理的人愈来愈多,带动民风转淳。

“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融合形成独特区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陈元光是缔造者。”陈俊杰说。

Part.3/ 后人感念 建祠立庙

陈元光是为保护潮州而牺牲自己生命的。景云二年(711年),前畲族首领苗自成、雷万兴的儿子为复父仇,挑动首领蓝奉高在潮州复起作乱。陈元光当时虽任漳州刺史,但为了保卫地方安宁,他仍在潮州设有驻军的“行台”,当他接到潮州畲领作乱的敌情后,即亲率轻骑驰赴讨伐,没想到,却被敌将篮奉高刃伤腰部,殁于军中。

在陈元光殉国后,其子陈珦代领漳州刺史,在治漳20余年中做到“剪除顽梗,训诲士民,泽治化行”。自后数代相继治理漳州。陈元光家族,从其祖母到曾孙一连数代,长达一个半世纪以上,一直致力于潮、漳等地的开发和建设,使潮、漳人民同沐德政。

陈元光圣王祠威惠庙大厅。余献民 摄

陈元光的贡献得到了历史的高度评价。自唐朝至清朝,历代帝王对陈元光追封达22次。历代在广东、福建许多州、县的地方志上,都普遍为陈元光立传颂扬,广大民间更广为建祠立庙。据统计,世界各地纪念陈元光庙宇达800多座。《海阳县志》记载,在潮州西湖山北岩就有纪念陈元光的威惠庙。在潮汕地区、惠州地区均有祭祀陈元光及其部将的庙宇保存,饶平县和南澳县都各有一座圣王庙宇。陈元光的原籍河南固始县,也于明万历初,由漳州举人陈华任光州太守时,在光州学宫之左建造一座“广济王祠”,以纪念其先祖陈元光。南宋期间,饶平黄冈父老为纪念陈元光驻军石壁山南麓“乌石鼓中军营”,在其原驻军营连厝坟山建造“广济王庙”并四时拜祭。“有功于国家和人民的先贤,将永远得到崇敬。”陈俊杰说。

陈元光带领87姓氏在岭南传播文明距今已1300多年。书中提到,从唐末开始,以陈元光为核心的87姓后裔子孙,秉承先贤遗风,远涉重洋,跨台湾、下南洋传播文明,至宋明进入移民高潮,特别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移民范围更加广泛,遍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成为广东东部、福建七闽、中国港澳台以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始祖,他们繁衍的后代人口已超过6000万人。他们与原住民和睦相处,传播中华文明,为当地经济发展、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

Part.4/ 精神文化 历久弥新

历经千载,仍为后人纪念。陈元光的精神文化,到底有何独特魅力?

作为陈元光的47代裔孙,陈俊杰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陈元光史料的搜集和研究。在他看来,陈元光与87姓氏官兵敢于开拓、勇于奉献、坚韧不拔、不怕牺牲的爱国、爱民的精神文化,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矿”,历经千年仍然历久弥新、熠熠生辉。

在《开闽粤先驱纵叙》一文中,陈俊杰以陈元光及许天正、丁儒等诗作为引,以述评的方式进行重现和解读。他认为,爱国、爱民,是陈元光精神的核心价值。

在《候夜行师七唱·其七》一诗中,陈元光叙述了入粤四处征战的情景:“黄昏候夜到更阑,爆竹惊闻把剑看。士友同仇裘共敝,丈夫努力饭加餐。”“怨女鸾孤来绕枕,征夫马健不离鞍。”陈俊杰说,从这首诗可以看到,陈元光入粤平乱重任在肩,通宵达旦值守已成常态。他也看到,战友们意志坚定,亲情胜似同胞。然而,他的心又格外柔软,未嫁及龄女子、失偶男子愁苦的样子总在他梦中缠绕。“黎民百姓、战士官兵的疾苦,陈元光感同身受。”

陈元光纪念馆。余献民 摄

陈元光的宽仁施政,也在诗中有所体现。在《语州县诸公·其二》一诗中,他写道:“敦伦开野叟,勤学劝生儒。列爵虽殊分,同仁本一途。云泥如有隔,水火岂相资。”在陈俊杰的解读中,这是陈元光对官吏施政方式方法的阐述:要以敦厚宽仁之心开导教化山村老者讲究人伦关系,要劝勉大家勤于读书;爵位排列虽有高低之分,但是以宽仁慈爱之心对待人,却是一样。

“从平等待人,讲到互相依托;从谦逊待士,谈到清正奉公;从为国效劳不分先后,讲到工作顺利与曲折。从陈元光与官吏谈政,就可以看到:陈元光是一位爱国爱民的政治大家。”陈俊杰说。

从陈元光的诗作中,还可以看到其为官、为人的高洁品质。对于官吏修身,他写道:“移孝为忠吉,由奢入俭宁。”“败事诚因酒,增高必自陵。”“寅协无他式,清勤慎不矜。”陈俊杰认为,这是陈元光对官吏的要求:要孝敬父母、忠君爱国、生活俭朴、勤恳做事、清正廉明,还告诫他们酗酒误事,切忌骄傲自大。而在“为人”上,陈俊杰认为,陈元光始终希望不断完善自己,成为万众表率,追求成为道德高尚、能够摒弃私心杂念、心态平静的“至人”。这在其诗作《至人行》可以看到:“至人平念虑,好恶归其衷。”“卓尔三十立,岿哉一道同。”

Part.5/ 传承传播 流芳百世

“先祖陈元光的故事,我从小就听父母讲述,一直为他的精神所深深感动、影响。”陈俊杰说。

多年来,他一直秉持先祖精神,努力厚道做人、开拓进取。上世纪90年代,他就主动离开“铁饭碗”,下海经商,创办饶平县广汕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2012年,他创办慈善机构“饶平县广惠慈善超市”,坚持帮扶五保户、低保户和低收入困难群体等对象,出资奖励孝敬父母突出对象,影响带动饶平一大批热心人士参与到公益慈善事业。2016年,他被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

陈俊杰还致力于传承传播陈元光精神文化。在他的促成下,饶平县陈元光纪念馆于2018年正式开馆;此次编写《开闽粤先驱——陈元光》,他也担任了主编。

《开闽粤先驱——陈元光》一书史料丰富,可读性强。

他说,区域文明进步是前人付出巨大代价的宝贵回馈,如今我们过着富庶文明的生活,更应该敬重前人、珍惜生活。此外,当年陈元光与87姓官兵亲如一家,如今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各姓氏村民传承传播先贤爱国爱民思想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团结一致,干事创业。

在韩山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副教授欧俊勇看来,陈元光精神文化涵盖着爱国精神、开拓精神、团结精神,他的精神文化寄托着民众对国家统一、生活稳定的期盼,承载着凝聚人心的功能,拉近了广东、福建、中国台湾以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同胞和海外乡亲与祖地亲人的距离。他认为,有必要继续讲好、讲活陈元光故事,进一步推动闽粤、粤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同时,也要在广大乡村传承、传播陈元光故事,让广大乡村群众通过陈元光的故事进一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此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文字】南方日报、南方 记者 杨可 通讯员 饶宣

【作者】 杨可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