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传奇】:就是这八个人,撑起了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

【香港电影传奇】:就是这八个人,撑起了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

首页角色扮演九品斩妖师更新时间:2024-05-09

文/青龙会长

这是“青龙电影”的第7篇文章

【1】

香港电影已经式微,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它还能不能东山再起,这个问题,谁也不知道。

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人们才愈发怀念香港电影曾经历过的光辉岁月——上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那是一个专属于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

一个时代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为了那段不曾忘却的记忆,“青龙电影”正式推出“香港电影传奇”专题,和大家一起重温那些熟悉的银幕往事。

本期主人公一共有八位,在我看来,他们都是香港电影黄金年代的标志性人物,按照时下流行的说法,可称之为彼时香港电影的“标签”。

这八位就是:

热血警察陈元龙

枪赌双绝周润发

喜剧大师周星驰

忧郁电眼梁朝伟

千人千面梁家辉

漫画天王郑伊健

驱魔道长林正英

万能配角吴孟达

诚然,优秀的电影演员有不少,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标签”,对于未能入选的,非常遗憾,只能在这里说一声“抱歉”了。

【2】

陈元龙者,成龙的曾用名也。

香港影坛一直有“双周一成”的说法,虽然从字面上看“双周”在前,“一成”在后,但要论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显然是“一成”要大幅领先于“双周”

说实话,在华人电影演员中,除了李小龙,我真的想不出还有谁,会比成龙更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迄今为止,他是唯一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华人影星,也只有他能让好莱坞为其开拍个人担纲主演的系列电影——《尖峰时刻》《上海正午》两大系列。

从影至今,成龙从未出演过反面人物(如果没记错的话),反倒是知名的警察角色演绎了不少,因而一度被称作是“警察专业户”,比如:

《A计划》系列的水警马如龙,《警察故事》系列的警员陈家驹,《重案组》的陈帮办,《尖峰时刻》系列的李督察,等等。

而且,这些角色都有一个共性

热血正直,侠肝义胆,绝不肯向恶势力低头。

所以,曾有影迷戏言,每次看完成龙主演的电影,整个人都会变得心潮澎湃,胸中也会油然而生一股正义感,仿佛刚听完一堂充满正能量的思教课。

按理说,成龙电影中的另一大元素“功夫”,也不应该忽略,毕竟他是继李小龙之后最为知名的功夫巨星之一

但是,鉴于李连杰和甄子丹在这方面也是独树一帜,各擅胜场,思虑再三,还是不再赘述了

【3】

有一类人,是天生就要做电影明星的。

行话来说,这就叫作“老天爷赏饭吃”

周润发,恰恰就是这样的人。

他对香港电影最大的贡献,不光是塑造了“小马哥”和“高进”两个足以在香港影史上留名的经典角色,还在香港影坛长期引领了英雄片和赌片两股潮流,乃至数十年后还能啃啃老本,吃吃往日的红利——

《无双》中就有致敬《英雄本色》的若干镜头,《澳门风云》系列则可视作是对《赌神》的一种赤裸裸的“借鉴”。

毫无疑问,周润发就是那种能将个人气质放大到极致的演员,再加上外形条件又极其突出(身材高大、气宇轩昂),和他演对手戏真的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差事,稍有不慎,就会被其压过一头,有时甚至还会横遭“碾压”。

这么多年看下来,感觉也只有两个半人可以做到和周润发同台飙戏,且不落下风。

一个是《江湖情2英雄好汉》中饰演阿勇的万梓良,另一个则是《让子弹飞》中饰演张麻子的姜文。

至于余下的半个,也是《让子弹飞》里面的一位主演——饰演汤师爷的葛优。

当然,作为堂堂的“五金”影帝(3次香港电影金像奖和2次台湾电影金马奖)周润发同样也塑造过不少普通人的角色,一样拿捏得恰到好处,让人过目不忘。

比如:《等待黎明》的叶剑飞,《秋天的童话》的船头尺,《阿郎的故事》的阿郎,以及《监狱风云》系列的钟天正。

只是在“小马哥”和“高进”两大高光角色的映衬下,就有些不为人所知了。

【4】

“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网上出现了这样一句话。

出处已经无从可考,但创作者肯定是周星驰的铁杆粉丝无疑。

这番话正确与否,其实并不重要,电影不像数学,一是一,二是二,它容得下一定程度的夸张和推崇。

不过,我也要说,周星驰是集编、导、演于一体的真正的喜剧大师。

在我的心目中,他就是华语影坛的卓别林——事实上,他俩的电影作品在思想性和人文性方面也有颇多相似之处。

小时候,看周星驰的电影,感觉“无厘头”就是“无厘头”,每次都能笑得捧腹不止。

长大后,再看周星驰的电影,感觉“无厘头”仍是“无厘头”,却又不仅仅是“无厘头”:

《九品芝麻官》分明借着戚秦氏的冤案,揭露了官场上官官相护、颠倒黑白的黑幕;

《破坏之王》强调了坚持的重要,小人物在生活中依然有逆风翻盘,战胜大高手的可能;

《喜剧之王》鼓励人们要敢于大胆追逐梦想,即使不为众人理解,也不能轻言放弃;

……

他的电影,总是以小人物为切入口,写尽人生百态。

他的电影,无厘头不过是表面,人文思想才是内核。

他的电影,一定得多刷几遍,才能看明白个中深意。

一开始,会觉得很搞笑,很轻松;接着,会觉得很温暖,很治愈;最后,终于体会到了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以及隐含其中的正能量。

这时候,你会在内心深处不由自主地向他表示感谢。

这就是周氏喜剧的神奇之处!

【5】

单以艺术成就而论,梁朝伟绝对是香港影坛第一人!

这一点毫无疑问。

5次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3次台湾电影金马奖影帝,1次中国电影金鸡奖影帝,再加1次戛纳国际电影节影帝,整整十座影帝桂冠!

这样的成绩,放在哪里,都能称得上是无敌的存在

当然,说到梁朝伟,就不得不提及王家卫

毕竟前述的十个影帝奖项中,有六个是由于主演王家卫执导的电影而获得的,比例高达60%!

由此也可看出,王家卫之于梁朝伟的重要性

或许,正是在王家卫的点拨之下,梁朝伟才成功解锁了以眼神演戏的技能,从而拿奖拿到手软。

但是,反过来看,要是没有梁朝伟的持续高能输出,王家卫似乎也未必能像现在这样,在成为国际大导的道路上一路畅行,毫无阻力。

大概这就是所谓的“彼此成就”吧。

有人偏爱梁朝伟斩获影帝奖项的一干角色,比如《无间道》的陈永仁《2046》的周慕云,多多少少都带有一些忧郁的气质,也为他平添了几分文艺属性。

有人更青睐梁朝伟未曾获奖的那些角色,比如《辣手神探》的江浪、《射雕英雄传之东成西就》的欧阳锋,皆因这些人物形象与他本人性格截然相反,却依然能被演绎得丝丝入扣,足见其炉火纯青的演技。

无论怎样,这些角色终究还是归属于梁朝伟一个人。

【6】

如果评选香港影坛的“演技之神”,我这一票,一定会毫不犹豫、且不假思索地投给一个人。

这个人,既不是周润发、梁朝伟,也不是刘德华、刘青云,而是梁——家——辉!

是的,我毫不掩饰自己对梁家辉的喜爱,因为实在无法想象,有人竟然能把演技修炼得这般出神入化!

从侠客到皇帝,从娘娘腔到黑帮老大,从乡村教师到土匪头子……纵观他出演的所有电影角色,类型之多,跨度之广,反差之大,放眼整个华语电影圈,不夸张地说,无人能出其右!

最令我拜服的是,身为一个香港人,梁家辉在参演主旋律电影《太行山上》的时候,居然也能大飙演技,而且演得毫无违和感,绝不亚于片中的李幼斌、侯勇等一众内地老戏骨(注:他饰演独臂团长贺炳炎)。

所谓“千人千面”,莫过于此。

在我心中,演技好的人,通常有两种:

一种是自我大于角色,即把角色融入自我,借助个人特质,尽可能地催生角色魅力。

另一种是角色大于自我,也就是完全抛开自我,让自己摇身一变,换上角色应有的模样。

这两种方式各有千秋,谈不上孰高孰低,假如一定要有所区分的话,那就是:

前一种更容易成为电影明星,而后一种往往会成为“剧抛脸”。

这样看下来,大多数人应该都会选择前一种,然而梁家辉偏偏选择了后一种

所以,时至今日,若是评价某个演员演技好,在别人那里,都是说TA“演什么,像什么”;到了梁家辉这里,就得改成“演什么,‘是’什么”

【7】

香港影坛曾经流行过一阵漫改风,并由此诞生了多部“大热”漫改电影,比如:《古惑仔》系列、《风云雄霸天下》、《中华英雄》

巧的是,这些电影的男一号,都是同一个人——郑伊健

在那个传媒远不如现今发达的年代,他一度是“超巨”中的“超巨”“顶流”中的“顶流”,最当红的时期,更是以一己之力硬刚“四大天王”而不输阵势,以至于香港媒体惊呼其为“第五天王”

再举一个例子。

电影《决战紫禁之巅》中,郑伊健和刘德华分饰两大男主西门吹雪与叶孤城

表面上看,是双雄对峙、旗鼓相当的戏份。

仔细一琢磨,还是能从中看出少许差异来:

一来西门吹雪是正派男主,叶孤城是反派男主;

二来最终大结局是叶孤城死在了西门吹雪剑下。

这一设置,实际上就是让刘德华为郑伊健作配。彼时彼刻谁更当红,自然也就一目了然了。

此外,他还有一处“魔性体质”也让其他人艳羡不已——那些年,香港电影最好的特效制作,几乎全用在了他一个人身上。

尤其是《蜀山传》,全片总共运用了1600多个特技镜头,花了一年时间才完成,耗资高达4000多万港币,历数香港电影历史,不单是“前无古人”,恐怕也是“后无来者”

作为这一纪录的见证者,又是其直接受益者,集两大幸运于一身,如此荣耀,唯郑伊健一人而已。

【8】

估计很多人都无法理解,为什么林正英也能名列其中?

确实,身为一名电影演员,人称“九叔”的林正英从未拿过任何表演类奖项,其主演的电影也不曾获得过年度票房冠军,这么推崇他,是不是有些言过其实了?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尽管没有各类奖项、荣誉加身,他却开创了香港灵异片的一个流派,是名副其实的华语僵尸片开山鼻祖!

仅此一项,就足以让他在香港影坛青史留名。

另外,他还创造性地将茅山道术引入电影之中,一手打造了诸多“驱魔神器”——红绳、黄符、糯米、铜钱剑……

这些看似平常的东西,一旦到了他的手里,立时就能迸发出巨大威力,斩妖除魔,涤荡群邪。

说到这里,相信不少老影迷的眼前又会浮现出那个熟悉的身影:

一字眉、小胡子,头发灰白,身着黄色道袍,手持桃木剑,脚踏天罡步,口中念念有词,眉宇间充满正气。

俨然是一位不世出的道家高人,仿佛只要他一到场,一切魑魅魍魉都得退避三舍。

难怪有人评价道:“九叔在僵尸片里总能给人一种安全感,看到他出现,我就放心了。”

无奈天妒英才,1997年11月8日,林正英因肝癌晚期与世长辞,终年45岁。

这个年龄,正处于电影演员职业生涯的黄金期,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自此,僵尸电影成绝响,人间再无林道长。

呜呼,斯人已逝,英名永存!

【9】

很多人初识“达叔”,是缘于周星驰的电影。

从这个意义上说,似乎是周星驰成就了吴孟达。

可是,没有“达叔”,周星驰的电影起码要失色一半!

或者退一步说,没有了“达叔”的周星驰电影,只能称之为“非典型周星驰电影”。

事实上,两人之中,吴孟达才是那个可以不依附对方,独立存在的人。

在他合作过的电影演员名单上,不乏周润发、梁朝伟、刘德华这样的影帝级人物,也不乏张敏、关之琳、周慧敏这样的一线女星,更不乏周杰伦、释小龙、郝劭文这样的年轻后辈,然而无论是谁,只要是对手戏,他都一律“接得住”,甚至还不时有超水平发挥。

《天若有情》的太保,《新碧血剑》的归辛树,《伦文叙老点柳先开》的明校校长,《新乌龙院》的大师兄……

这些令人难忘的角色,便是最好的证明。

若是拿“相声”做类比,那么,吴孟达就相当于“捧哏”,并且他这个“捧哏”不光自身业务过硬,合作时还不挑人,放到任何地方,都会是一个极受欢迎的“搭子”。

这样的适配性——不是“简直”,而是“完全”——够得上用“万里无一”来形容了。

我相信,甘心数十年如一日当配角的人,他对于电影表演,真的是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

“十年一绿叶,千年吴孟达。”

这是对“达叔”最美的赞誉,也是最好的褒奖。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