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靖之
《江山风雨情》是一部03年上映的历史剧。它以戏说的角度,讲述了明末风云变幻之际,明、顺、清三方主要人物的恩怨纠葛,以及乱世下不堪摧残的人性。
对,戏说——“本剧根据历史主要事件经艺术虚构创作而成。”陈家林导演很聪明,也很坦诚。他把这句话放在每一集片头,就给这部历史剧上了艺术保险。
“以往的历史剧容易掉进历史事件中,去抠历史真不真实,而忘记中间人性的挖掘。《江山风雨情》中一个王朝的没落,一个王朝的升起,人的忠奸善恶在动荡中全看清楚了,因此这个剧有可能彻底改变大家对历史戏的看法。”
这是陈导接这个剧本的初衷。电视剧不是史料,不是档案,它对历史的阐述更注重“写意”而非“写实”。对人物的性格塑造要重于其生平履历。从这一点来看,我认为《江山风雨情》是成功的。
陈道明的天启、李强的崇祯、王刚的王承恩、唐国强的皇太极、乃至刘威的李自成等等,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牵动着你的喜怒哀乐。他们全部成为了观众心目中的经典。
1、山雨欲来
历经二百多年的风雨,大明朝早已千疮百孔。“木匠皇帝”天启,没有祖先的手腕和魄力,在怠政上却有过之而无不及。饥肠辘辘的农民得不到及时安抚,对肆虐辽东的建州女真又无力征缴。深宫中的天子荒废了大明,也糟蹋了自己。玩物丧志、耽于酒色、迷信丹药,他的时日不多了,而且绝嗣。
树要倒了,猢狲却不甘心散去。人称“九千岁”的魏阉倒是“子孙昌茂”,阉党门徒广布羽翼,四处钻营,竟然想出了偷梁换柱的法子——借*宫女产子,立为后嗣。
好在这一切都未得逞。幽默的老天爷用一个女婴跟魏公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阉党最终没能阻止信王朱由检继位。李丁老爷子饰演的魏忠贤,是最有味道的。他在太监堆里阴狠毒辣,站在百官面前却装的一本正经。*的*,贬的贬,贪的贪,还要把这一切表现的理所当然,说成是为国为公。在下面要体面,在主子面前还有点贱贱的,这大概就是真奴才吧。
可恨、可耻,当王承恩对魏忠贤说“无根之人也要斩草除根”时,我还觉得这位“九千岁”有点可怜。说到底,不过是一个残缺的怪物罢了。
污秽的阉党倒台了,可如今把持朝政的家伙们也不干净:道貌岸然的文官、贪得无厌的皇亲,养寇自重的边军。崇祯这时才猛然发现,哦,那些科甲出身的魁阁首辅、那些忝居高位的堂堂男儿,在精神上竟然并不比太监们健全多少。原来是大明朝被阉了,士子之气、将士之勇、百姓之心,全被割掉了。
2、大厦将倾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江山风雨情》在中间部分,也给过大明朝一线生机。刚给一点点希望,又转瞬即逝,令人揪心。
唐国强饰演的皇太极是一代雄主。他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文治武功都不让后世之君。眉眼之间、顾盼之色,随处都是霸气。可以说,《雍正王朝》和《江山风雨情》这两部戏,让唐国强老师彻底摆脱了早年“温文尔雅”的标签。当然,出于现实的考量,该剧赋予了皇太极更多的仁义色彩和更加博大的胸怀。作为戏说,我以为无可厚非。
已巳之变的收尾,对于双方都是一个机会。如剧中范仁宽所说,对于清廷,通过这次在京郊作战,更加认清了自己的军事优势,而应该补充的是自己的政治短板。对于明廷,也是一个喘息的机会,倘若及时收拾士气民心,大势尚有可为。
可惜崇祯不是皇太极,他多疑,他自负。他的一些意气决断,圆滑事故的王承恩也不能挽回。其实,不管那个“五年平辽”有多荒谬、不管*毛文龙对与否、不管袁崇焕有多少次举措不当,昨日之罪跟今日危局比起来,也是九牛一毛了。在亡国之际的紧要关头,*边关大将是极为严重的失误。袁崇焕的死,于官于军,士气伤害极大。甚至可以说,这件事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洪承畴之流、触动了吴三桂之辈,至少在本剧中是。
该征的税不能征,不该征的反而重征。当安抚时没有安抚,当镇压时又分兵乏力。最终,在清兵内犯和农民起义军的夹击下,崇祯帝左支右绌,坐困愁城。
3、落日孤城
在众多明剧中,李强老师饰演的崇祯最具悲情气质。刚愎自用、刻薄寡恩、忠奸不明,这都是无可争辩的。但作为一个长于深宫,不明世事,17岁登基的懵懂少年,历史又能苛求他改变什么呢?
记得之前看天启驾崩的那出戏,就格外有感触:陈道明老师刚刚“领盒饭”,李强老师一回头,面对群臣的叩拜,那一脸的懵懂和无奈,真实到了极处。
这种无奈的表情一直贯穿全剧,到后来,还加上了一份神经质。在山河破碎的打击下,崇祯的执着已近乎于痴狂。1644年,农民起义军已经浩浩荡荡地扑向北京,独坐深宫的崇祯披头散发,面对王承恩的苦苦哀求,他依然拒绝南下,拒绝议和。
可悲、可叹。他独断专行,却不曾以此纵情声色。无论如何,崇祯毕竟为君简朴,一生勤勉。这个皇帝,他做的不好。但到生命最后,他也一直在尽自己的责任,从没想过放弃。我愿意相信,崇祯留给李自成的遗言是真心话——勿伤百姓一人。
崇祯徒有一颗中兴的心,却没有明君的命。三方争霸,两位都是英雄,只有他无力回天。或许,作为乱世君王,死对崇祯来说是最好的解脱。由此,我觉得韩磊唱的那首片头曲——《平安梦》就是崇祯最好的自白:
“苍天裂,玄铁熔
铸就乱世,英雄
西风纵,容颜动
壮士哪堪,心痛
放不下,一个笑容
野火春梦,剔透玲珑
惊扰了,我的瞳孔
停在半空,停在半空
朗朗长空,只剩下一万里白云还在翻涌
我张开,双手
想抹去天边朝阳东,血溅霓虹
若为了爱,能不能让我
让我做一个
平安梦,平安梦”
4、新朝旧主
刘威饰演的李自成,比许多港台剧都要客观。刘威老师对这个角色的理解不只是草莽出身的勇武,还多了一份其他义军首领不具备的大局观和睿智。
提起李自成,大家往往会想起那句家喻户晓的口号——“吃他娘,穿他娘,早早开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很多人都以此攻击闯军盲目开仓放粮、不事生产、没有固定税收的流寇意识。而这部剧却反应了李自成的另一面——他其实很早就有了建立根据地、恢复生产的思想和举措。对黄玉军师这个穷酸秀才的许多良策,李自成和刘宗敏都有截然不同的态度。
刘宗敏是个最好的兄弟,却绝不是个好臣子。在义军最低迷的时候,李自成身边只有七八个人,刘宗敏就是其中的核心。《江山风雨情》很好的诠释了义军的问题:刘宗敏和李自成是兄弟般的关系,而不是君臣。事实上,整个农民军都充斥着江湖义气和地域乡谊。
李自成不像一个君主,而像一个盟主。他在河南打了翻身仗,一呼百应,本身就是聚义和会盟性质。这让我想起了民国高僧虚云的一句话:在远处看,是他领着众人走。到近处看,原来是众人推着他走。
一支支义军汇到闯王大旗下,其实各家都有自己的首领。在忠诚度、尤其是在服从命令上,闯军比清八旗差了一大截。各路人马,暂时为了打倒明军这一共同目标走到一起。而当北京城破,这一共同目标便不复存在。李自成无力控制自己的全部军队。一片石的失败已成定局:在面临汉族地主阶级和满洲贵族的联合剿*时,他没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践行自己的很多政策。所以大顺王朝的短命,可能是时代的一种必然吧。
但这个人物依然值得喜欢,他全剧最经典的一句台词是在一片石之战。囚车里的吴襄嘲讽他打完这一仗该回陕西老家种地了。李自成说:“自古以来,种地的人才是天地之间的真正主人。他们重归大地,但终有一天,他们还会翻天覆地的。”这是我听过的最带劲的一句台词了!
5、痴男怨女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情哥哥,慢些走。妹妹等你,在楼外楼,在楼外楼。
汴水流,泗水流,瓜州有渡没有头哇。情妹妹,亲一口。哥哥喂你,哥哥喂你,盅交杯酒哇,盅交杯酒……”
这首片尾曲《汴水流》是化用了白居易的《长相思 汴水流》,并结合土味情歌创作出的。但是,如果了解全部剧情,你会听出很重的悲音。你可以认为,这首歌曲是在唱吴三桂和陈圆圆最终破碎的爱情。也可以认为它是在祭奠一切在乱世中被摧毁的、人性中的美好。
陈家林导演当初在宣传这部剧时说:“谁也没见过陈圆圆,与其展现她的美貌,不如展示她性格的一面。以往大家对陈圆圆的感觉是江南女子,温柔居多。其实陈圆圆也有她叛逆的一面,所以就找到有巴蜀率性一面的演员来扮演。”
片中的陈圆圆极有个性,热情、大胆。歌妓出身的圆圆对世情看的极透,却又对“英雄”缺乏抵抗力。一个“五十三骑破万敌”的传言就俘虏了久历情场的她,这到底是聪明还是愚蠢呢?身为阉人的王承恩都懂得色衰而爱驰的道理,警告她海誓山盟不可信。圆圆或许内心深处也明白,只不过她太珍惜眼前的美好了。
事实上,还没等到人老珠黄之时,吴三桂的本性就已经暴露。在八旗铁骑面前,一个女人实在是微不足道。多尔衮和豪格的命令一下就压垮了这份情缘。当吴三桂亲手将圆圆一手带大的三皇子交给清兵时,她才明白自己眼里那个顶天立地的男儿汉不过是个懦夫。怒发冲冠为的不是红颜,而是自己的荣华富贵。王公公预言的薄情寡义、*伐无情全都应验了。
当一切挑明了,二人的温馨也不复存在。吴三桂口中的圆圆也变成了“婊子”,他气急败坏地发泄着压抑已久的鄙视:“贱货,你个婊子,你跟崇祯睡过,你跟刘宗敏睡过,你不知道跟天下多少男人睡过!你还有脸说我,你害的我身败名裂。女人啊,就是祸水,亡国灭种的祸水,流到哪臭到哪,臭婊子!”
丁海峰饰演的吴三桂是个什么人?现实的人,讲生存主义的普通人。军户出身,大明在他就为大明卖命。李闯得了京城,他开始也跟许多人一样奉行“归汉不归夷”。而当他知道自己的家产被抄,女人被抢,他意识到农民军并不能维护官僚地主阶级的利益时,他就又选择了满洲贵族这个新主子。其实,吴可以做任何人的鹰犬,只要价格公道。
如果生在太平盛世,这二人的姻缘或许还能长久一些。但在末世之中,尤其在强大实力的包围下,纯真的情谊是奢侈的,任何人性都是经不起考验的。王朝兴替几十年的厮*与纵横,我们不身在其中,难以明了其中之苦。大江东去,涛尽辛酸。江山风雨,千古留情。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