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是我们传统诗歌的最高峰,借用闻一多赞扬《春江花月夜》的话来说:
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
除了诗人们继承发展的原因外,唐代帝王大多能作诗,喜欢作诗,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朝廷内出现了大量的宫廷诗人。
在唐高宗时期,进士科考试加上了诗赋创作,于是那些还没有取得功名的读书人,也一个个勤学苦练首先成为了诗人。
在有帝号的22位君主中 , 有诗篇传世的就有13位,初唐有唐高祖李渊 、 太宗李世民 、 高 宗李治 ,武周皇帝武则天,武则天的两个儿子中宗李显 、睿宗李旦。
安史之乱前后,有唐玄宗李隆基 、 肃宗李亨 、 德宗李适 ;中后期有唐文宗李昂 、 宣宗李忱、懿宗李漼、昭宗李晔。
我们看一下,这些皇帝们的作品如何。
一、唐高宗李渊为李世民作诗唐高宗有一首仄韵五绝,题为《为秦王制诗》:
圣德合天地,五宿连珠见。
和风拂世民,上下同欢宴。
这一首诗被《册府元龟》记录,据说是写给秦王李世民的。开国的皇帝,大多不会在诗歌创作上,投入太多的精力,唐高宗没有佳作传世,这一首五绝的真假受到明代胡震亨的质疑。
二、文治武功李世民赫赫有名的李世民,可谓文武双全,从唐朝帝王的角度来看,算是一位多产的诗人。五律、七律、五绝、古风等多种诗体均有作品传世。
我们比较熟悉的两首五绝。《赐萧瑀》: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赐房玄龄》:
太液仙舟迥,西【园】隐上才。
未【晓】征车度,鸡鸣关早开。
在唐诗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五律,李世民也有几十首传世。例如这首《望终南山》:
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
出【红】扶岭日,入翠贮岩烟。
叠松朝若夜,复岫阙疑全。
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
初唐还是齐梁体过渡到唐律的时期,很多早期的律诗都有失粘的现象,李世民的这三首诗都有这个特点。
三、怕老婆的唐高宗李治李治把后妈娶了作皇后,这个女子是李世民的才人武媚娘,即后来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李治曾经想和上官仪密谋废掉武后,没想到机密泄露,武后暴怒,吓得李治把责任推给了上官仪,搞得上官仪被满门抄斩。
李治和武则天都喜欢作诗,诗赋创作被列为进士科考试,就是唐高宗执政时期的事情。
李治也有十几首首诗歌传世,例如这首五律《谒大慈恩寺》:
日宫开万仞,月殿耸千寻。
花盖飞团影,幡虹曳曲阴。
绮霞遥笼帐,【丛珠细网林】。
寥廓烟云表,超然物外心。
前六句有平头之嫌,另外第六句应该用仄仄仄平平,却用了平平仄仄平(丛珠细网林),其他都符合五律的要求。
齐梁体的一个特点就是大多失粘,高宗和武则天时期,诗人元兢提出了“换头”的概念,解决了这个问题。
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被后人称为五律之祖,他们的五律有意识地避免失粘。
四、一代女皇武则天武则天最有名的一首诗,应该是这首七绝《 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初唐盛唐时期,五言诗还是主流,渐渐的七言诗开始流行。公元700年(久视元年),武则天巡游中岳嵩山,下山后避暑石淙河,以七言律诗为体,搞了一次诗会。
除了女皇自己作诗以外,还有16人奉和创作。武则天这首为失粘的七律《夏日游石淙》:
三山十洞光玄箓,玉峤金峦镇紫微。
均露均霜标胜壤,交风交雨列皇畿。
万仞高岩藏日色,千寻幽涧浴云衣。
且驻欢筵赏仁智,雕鞍薄晚杂尘飞。
其他的16人都是当朝显贵,包括后来的皇帝李显和李旦,以及宰相狄仁杰、姚崇、苏味道,著名的诗人沈佺期、李峤等。文章四友有三位在场(崔融、苏味道、李峤)。
五、被妻女毒死的皇帝中宗李显神龙元年(705年),82岁的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等人发起神龙政变,太子李显复位称帝。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李治病死后,李显曾经继承皇帝位,可惜只有55天就被母亲武则天废为庐陵王。
参加石淙诗会的时候,李显也在场,当时还奉和献上了一首诗。
景龙三年(709年),重新登上皇帝宝座的李显,作了一首五律《幸秦始皇陵》,对秦始皇作了自己评价:
眷言君失德,骊邑想秦馀。
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
阿房久已灭,阁道遂成墟。
欲厌东南气,翻伤掩鲍车。
前三联也失粘,都用了同样的句式,上联都是中平平仄仄,下联都是中仄仄平平。
第二年,景龙四年(710年7月3日),李显被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毒死,终年55岁。
六、有个好儿子的睿宗李旦李显被毒死后,睿宗李旦当了皇帝。他两次登基,都是接了哥哥李显的班。
第一次是因为妈妈武则天罢免李显,让他作了6年皇帝。第二次是因为儿子李隆基发起唐隆政变,*死韦皇后、安乐公主及其党羽,于是李旦又当了两年皇帝。
两年后,李旦禅位于太子李隆基,退为太上皇。
李旦留下的作品不多,当年在石淙上的《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流传了下来:
奇峰嶾嶙箕山北,秀崿岧峣嵩镇南。地首地肺何曾拟,天目天台倍觉惭。
树影蒙茏鄣叠岫,波深汹涌落悬潭。x 愿紫宸居得一,永欣丹扆御通三。
这首诗也失粘,另外第七句少了一字。【覃】韵属于险韵,字数比较少,作诗还是有些难度的。
初唐的这些诗,总有齐梁余风,注重形式开始讲究格律,但多有失粘现象,作品的内容和题材往往单一狭窄。皇帝们的诗,更是如此。
七、少年英武老年昏聩的唐玄宗李隆基李隆基少年时英武神明,匡扶唐室,非嫡长子作了皇帝却能够令天下人心悦诚服。然后老年奢侈荒淫,安史之乱时差点亡国。后来逃到蜀地,不得已作了太上皇,后来回到长安郁郁而终。
在李隆基天宝时期,以诗赋取士成为固定的格局,例如著名诗人钱起的《湘灵鼓瑟》是天宝十载进士及第作品: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这种五言六韵时比普通的五律多了四句,因此多了两个韵脚。其他的标准和五律是一样的,中间联要对仗,相邻联要粘接(第2字平仄相同),韵脚必须同韵部(一韵到底)。
李隆基是个文武兼备的天才,留下的诗篇有几十首。水准也相当高,例如这首五律《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这首诗已经是标准的唐律了,无失粘失对的时病。
皇帝是地位最高的考官,参加殿试被录取的进士。都被称为天子门生。皇帝作为进士的老师,虽然未必是优秀的诗人,但大多也是作诗的行家。
李隆基与后世的南唐后主李煜、宋徽宗赵佶一样,也是精通乐律的词家,这首《好时光》就是李隆基的词作:
结束语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
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爆发于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不仅是唐玄宗李隆基的转折点,也是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从唐诗的发展来看,唐朝建立到安史之乱,正是齐梁余风渐渐式微,唐朝律诗逐步体制完备、格律精严的时期。
唐诗的发展,离不开科举的影响,建立并且支持“诗赋取士”制度的唐朝皇帝们,当然对唐诗的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力量。正是在他们的影响下,才出现了陈子昂、骆宾王、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李峤、上官仪、张说、张九龄、王维、李白、杜甫...这些名垂青史的诗人们。
下一篇,我们再看看安史之乱以后,又有哪些皇帝诗人。
@老街味道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