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在作者罗贯中的角度,《三国演义》的结局是悲剧。
《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公元220年,汉献帝禅让,刘备听说以后,立即在成都即位,是为蜀汉,意图延续汉祚。刘备去世后,刘禅支持诸葛亮北伐,也是要占领中原,恢复汉室。
一部《三国演义》,把刘备君臣作为正面人物描述,个个忠肝义胆,神机妙算,义薄云天,武功盖世。而曹操被写成奸雄,孙权虽是英雄,也逊色很多。
诸葛亮五丈原病逝,蜀汉每况愈下,渐趋灭亡,作者倾注了无限同情之心。
从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来看,朝代更迭,生生不息,无所谓悲剧喜剧。
三国演义最后的结局是三国归晋。若站在魏蜀吴角度,国亡江山易主,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自然是悲剧,但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自然是幸事。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纷争,英雄辈出,但一将功成万骨枯,战乱加上瘟疫,让中国人口损失百分之九十,“岁大饥,人相食”惨绝人寰的场景多次出现,乱世人命不如狗。感谢我们生活在这个和平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