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好的国学课!”“震撼!有典籍才有中国!”最近,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刷屏了。第一期节目中,古代护书人伏生一生守护、传承《尚书》的故事,感动许多人。有观众感叹:“生为当代青年,我岂敢不认真读书?”当有人问起为什么要读传统经典,《典籍里的中国》给你一个流泪看完的答案。
伏生护书的三个动人瞬间
当我们感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时,
是否记得去追问,
在历史长河中,
是谁付出鲜活生命,
身体力行地传承中华文化?
《典籍里的中国》
用穿越古今的舞台表演,
把伏生护书的故事讲给你听。
01
秦末动乱,
《尚书》仅存伏生的一部家藏。
伏生为保护《尚书》,
与家人离开咸阳回山东老家。
途中,儿子为护书,
与乱兵以命相搏而亡。
妻子病重之际拒绝焚书取暖,
最终死于荒野。
“说来不是我舍命护《书》,
是我妻、我子、我全家舍命护《书》。”
02
当伏生回到家乡,家乡也遭战乱,
他只好将书藏在老宅墙壁中,
外出避难。
二十余年颠沛流离再次回到家园,
伏生发现书简竟然多已朽毁,
完整的篇目仅余二十八篇。
“我一生护《书》,
《书》却因我残缺大半,
我愧对先人,
愧对我逝去的妻儿!”
老人自责呜咽,让人心痛!
03
后来,汉文帝派太常掌故晁错到山东,
听九十多岁的伏生讲《尚书》,
《尚书》最终得以保存、流传。
当遇到穿越而来的“当代读书人”撒贝宁,
伏生眼中带着殷殷期盼问道:
“不知《书》在后世流传如何?”
谁能不心中为之一动?
观众留言
▶@且试
九州之大,华夏之始,
弦歌不辍,铭记古今。
“我岂能不以命护书?”
生为当代青年,
我岂敢不认真读书?
▶@等风
一遍一遍又一遍地看!
读《尚书》,知九州,
知两千多年前的文化,
备受鼓舞。
一定好好读书!
▶@若是晴天
中国传统文化灿若星河,
能流传几千年而依旧辉煌如初,
是无数人在默默守护传承,
也许只有学好传统文化,
才算是对他们的报答。
▶@平安是福
不仅要做“后世读书人”,
且要当“后世传书人”。
知来处,明去处
作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尚书》有许多中国文化的“第一”。
当舞台表演将历史现场呈现给观众,
经典也跟着“活起来”。
只有真正走近传统经典,
我们才能知来处,明去处。
中华大地为何有“九州”之称?
我们走进《禹贡》篇,
见证千年前大禹治水,
分定九州的图景。
何为“得民心者得天下”?
我们走进《牧誓》篇,
见证周武王率兵讨伐纣王。
理解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舞台上的一幕幕,
让观众看到华夏先辈,
如何不畏艰难、披荆斩棘、开拓文明。
“愿我华夏民族自此生生不息!
愿九州生民永世昌宁!”
听到这句话,
身为华夏儿女,怎能不热血沸腾?
观众留言
▶@不得而为之
这种共鸣的震撼和感动,
埋藏在每一个华夏人的基因中。
五千年绵绵不息的传承,
这个星球独此一份,
不值得骄傲吗?
▶@沧岚_洛
跨越时空对话古今,
禹定九州,武王伐纣,
场面虽不恢宏却被震撼。
这就是典籍的力量,
更是中国的力量。
▶@赵国
从这里,
我不仅看到了中国的过去,
而且看到中国人该有的样子,
与中国更加光明的未来。
文/央视新闻整编
图/节目截图、剧照等
我们为什么要策划《典籍里的中国》
慎海雄
牛年新春,《典籍里的中国》甫一开播,就创下同类型题材的收视新高。新媒体传播后,节目还变身“网红”,带旺一波“典籍热”。
这,其实在我们的意料之中。马克思在评价希腊艺术和史诗时说过,希腊艺术和史诗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上有迢迢河汉,下有滔滔江水”。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生生不息;我们灿烂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一个重要奥秘就是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而典籍,正是中华文化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是永远给中华儿女以精神滋养、提醒我们不断进行精神反刍的范本。
所以,节目火起来,我们高兴;典籍“活”起来,我们更自豪。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谁都知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上下五千年而文脉不绝,根本在于一代代华夏子孙典籍为媒、薪火相传、接续前行。在我们的古汉语词典里,韦编三绝、汗牛充栋、洛阳纸贵……中国古人往往用赞美、敬佩的词语,称颂典籍的魅力和文化的传承。**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这些经典的无形内核便是中国精神,有形载体就是中华典籍。
记得一年前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一次编务会议上,大家讨论精品选题时,我提出了一个久蕴于心的建议:能不能打造一个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栏目,比如《典籍里的中国》?当时大家都认为是可行的。我提出这个建议,不仅仅出于一名文科毕业生的个人喜好。我忘不了30多年前刚进大学时的那一幕:中文系老师与新生见面,研究古典文献的老先生们大多步履蹒跚,其中一位还是用椅子抬进来的。后来我和同学到一位老先生家里拜访,刚惊叹于琳琅满墙的各种线装典籍,不料老先生感慨道:他的身后,孩子们会把这些书卖到废品回收站的。老先生痛心于子女未能传承其业。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老先生的痛,让人警醒。如果典籍高悬在象牙塔,尘封在藏书馆,即便散落在教科书中,却没有人自觉赓续文脉香火,那不是随着岁月流逝而丢掉根和魂吗?
决不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进入新时代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洞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关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的判断、新的概括和新的定义,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信。**强调,“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党中央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举措,在全社会点燃了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强大引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迎来了灿烂的春天。与此同时,如何解读好、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这对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而言,既是重大机遇,更是一大挑战。
由此,我想到了典籍。文化典籍往往是优秀文化的集大成者。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典籍,从四书五经到二十四史,从孔子、孟子、老子、孙子、墨子、韩非子到文学、史学、哲学、经学、中医等,从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到神农尝百草、仓颉造字,从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到嫦娥奔月、愚公移山……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经典,将中华儿女的民族品格、民族精神高度浓缩在字里行间,凝聚成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历史长河。
文化如水。中华文明看似柔和,实则坚强。这也从一个侧面,回答了为什么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等文明古国早已进入了博物馆,唯有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风吹雨打,依然挺立、生机勃勃,在人类文明的灿烂星空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知来处,明去处。正是中华文化典籍的代代传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坚强屹立,中华文明饱经沧桑而薪火相传。
观成败、鉴得失、明是非、知兴替。优秀典籍,既是中华民族的共享记忆,也是我们与历史的精神接续。既见证了我们的昨天、观照着我们的今天,也将福泽我们的明天,福泽中华民族后世千年。我们感到,从优秀典籍入手传播传统文化,是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今天的中国已经快速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阅读的便利性、丰富性已经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期。虽说“书当快意读易尽”,然而,我们也要扪心自问:今天的中国,到底还有多少人在安安静静地阅读传统经典?又有多少人读得懂、读得进传统典籍?
再辉煌的文化,一旦失去传承就必然衰败。作为重要的传播阵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责无旁贷,必须与时间赛跑。总台成立以来,我们连续推出《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中国地名大会》等一大批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节目,都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不少节目还在欧美国家畅销。我们从中也领略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的强大力量!
非常感谢我们的创作团队和国家话剧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是你们以创新的手法,将传统经典搬上了荧屏,让不同年龄段、不同知识面的中国人看到了我们辉煌的过往,并且深深被吸引。晦涩难懂的许多典籍,通过时尚新颖的电视节目,让厚重的历史与现代的头脑碰撞,用当代的方式与历史握手,让人感觉到愉悦可亲,让观众尤其是年轻人喜闻乐见,让“典籍活起来”。经典不再“高冷”,节目成为爆款,这就是创新的魅力!
书里乾坤大,心中日月长。我们坚信,典籍是国之瑰宝,不能只是“活”在藏书馆、“活”在学者的论著中,还应该“活”在年轻人心中。《典籍里的中国》,就是典籍的传播者、转化人,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探赜索隐、披沙拣金,通过电视独具优势的语境转换,让更多人爱上典籍,自觉传承中华灿烂文化。
益智增德,如沐春风。《典籍里的中国》告诉我们,中华文化,绝不是晦涩艰深的古董,而是集中储存在典籍、至今仍然指引今人思考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思想宝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中华文化典籍是古圣思想的载体,是先贤智慧的结晶,绝不是象牙塔中泛黄的辞章,不是沉睡的故纸堆,而是我们这个民族血液中永远保持鲜活生命力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文明长河永远奔腾不息的文化密码。
优秀文化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中华传统典籍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独特资源。优秀典籍一直是吸引国际汉学家濡染中华文化的磁石。瑞典学院唯一会中文的马悦然先生当年的汉语入门读物就是《左传》;荷兰著名汉学家高罗佩曾经翻译过竹林七贤嵇康的《琴赋》;公元9世纪,白居易的《白氏文集》就已成为东瀛皇室争读之文献……今天的中国,正在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传统经典正是我们与世界进行文明交流互鉴的一大优势。
世上没有登不尽的山,只有读不完的典籍。苏东坡有云,要“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我们卷帙浩繁的文化典籍,是五千年象形文字垒起的一座座精神高峰。多攀登这样的精神巅峰,登高望远,于我们个人,可以拓展拓宽自己的人生长度和宽度;于我们民族,可以夯实精神厚度,进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的重要论述,指引我们履职尽责,创新再创新,继续用新的传播方式扬中国精神、传中国文化。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典籍里的中国》是我们探索传统典籍当代化传播的一次有益尝试,但绝不是唯一的一次。与古圣先贤对话,跨越时空交流,让我们不断以创新传播中华文化经典,致敬我们的先人!
来源:《求是》2021/05
作者:慎海雄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
我们的生命缘起何方
我们的脚步迈向何处
答案或许就在
这些世代相传的典籍里
【写留言】
分享你的观后感
监制丨李浙 主编丨王若璐
编辑丨李明远 校对丨高少卓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