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逃难还装大牌?说自己临幸蜀地,一共40字写的诗豪气十足

唐玄宗逃难还装大牌?说自己临幸蜀地,一共40字写的诗豪气十足

首页角色扮演九重仙云更新时间:2024-07-06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动乱持续了八年,曾经的盛唐就此一去不复返,从此停留在了历史的烟云中。

安史之乱爆发的初期攻势很猛,以至于唐玄宗“九重城阙烟尘生 千乘万骑西南行”,一路跑到了蜀地避难。

关于这一段的描述历史上有很多,唐玄宗当时跑的急,许多不重要的小官都陷落在了长安,这里边就包括了我们的诗圣杜甫。

杜甫从长安跑出来后,一路上几经周折,著名的史诗三吏三别就写于这个过程中。而关于最后见到天子的过程,杜甫自己是这样描述的:“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

意思就是穿着自己编织的麻鞋登堂见当朝天子,连衣服都破了,露出两个饱经风霜的胳膊肘。朝廷怜悯体谅我能够生还,亲戚故旧为了我的老丑而叹息。涕泪齐下的接受了朝廷授予的拾遗官位,虽然流离,但仍能够感觉到天恩浩荡。

从这一段中我们其实也能看出当时朝廷的处境,一个是对于上朝觐见都没有什么穿戴礼节要求了,一个是之前求官不得的杜甫被封了左拾遗。朝廷里无人可用、礼崩乐坏的尴尬处境就体现出来了。

然而这个处境在不久之后就得到了改善,安禄山史思明的叛军势头得到了遏制,“天旋地转回龙驭”,唐玄宗得以“班师回朝”。

《长恨歌》里写过唐玄宗去蜀地时经过剑门关的场景,那时候的他刚刚失去了挚爱杨贵妃,又是国难当头,气氛难免是压抑沉重的。“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景色描写的很美,但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两句诗中就难免带了一丝属于唐玄宗的悲凉。

当形势逆转之后,唐玄宗再次经过剑门关,这次的心情似乎就变得不一样了起来,甚至还豪气大发写了一首五律,一起来看看这位皇帝的诗才如何吧。

幸蜀西至剑门

唐代:李隆基

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

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

这首诗的背景在题目中交代的非常清楚,驾临四川,在回京的路上途径剑门,可能会有人从题目中的西字判断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初次入蜀时所写就,毕竟地理上来说四川还是比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靠西一点的。

但是这首诗格调高远意境开阔,可以想象出唐玄宗心情愉悦的神状,自然不像是当时仓皇所写,而且当地的地方志中,也有关于这首诗的明确记载

《元和郡县图志》:普安郡即剑州,剑门就在剑州境内。玄宗车驾返京,经行剑阁,作有是诗,州刺史以为中兴盛事,勒石以示纪念。

所以我们基本可以肯定,这首诗作于公元757年,长安被收复之时。下面再来看它的具体内容。

剑阁崔巍,秀插云霄,崇山峻岭送君归。当年车架幸临此地,而今狩猎志得意满而归。

翠绿的屏峰于千仞之上合于一处,石壁丹红色,全靠着当时的五位壮士穿山开路。关于五壮士开蜀道的典故我们在李白的《蜀道难》也能读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灌木丛生,缠绕着军队的旌旗不住的旋转;清云如仙,轻轻的拂过马身两侧,仿佛也在送君归去,抑或是依依惜别。

前三句都是写景,最后一句才道出了李隆基此刻的真情实感:作为天子,能够审时度势的处理政务才算有德行,只因为我一个人的过失,可惜了你们这一群大臣的栋梁之材呀。这是说给当时在身边的大臣们听的,也是说给自己听的。

这样通篇看下来,这首诗中规中矩,有两个地方值得重点拿出来玩味一下。

一个是关于自己去蜀地这件事的用词,标题中用了幸,正文中又说是狩。这些理由其实都是身为皇帝的自尊在作祟,九鼎移位,政局板荡,这是一个皇帝失败的铁证。偏偏唐玄宗还是那个亲手缔造了大唐盛世的明君,骨子里的骄傲不允许他承认自己的失败。关于近代统治者的逃难,也是此理。即使是在逃难当中,依旧想要讲求自己身为统治阶级的礼仪和身份。

第二个则是这首诗的最后一句话,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唐玄宗是真心诚意说出这句话的,因为他曾经是一个明君。但这也不妨碍阴谋论者认为这是唐玄宗施展的帝王心术,只是为了这些国家的栋梁能够继续为唐朝效力,甚至说是想要笼络自己的势力,不甘心做无权的太上皇。

只是青史当如明镜,洞察秋毫之末。他不会在意世人的粉饰和栽赃,只把最真实的一面呈现出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