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济阴人丁承,字德慎,在建安中为凝颖令。当时北方边境上的居民,大都是妇女外出汲水。
有一个妇女正在井边取水时,走来一个深目高鼻的番人,向妇女讨水喝。妇女舀过水递给他,眨眼间这个番人竟然凭空消失。可她还没来得及奇怪,顿时腹痛如绞,委顿在地半天说不出话来。
一会儿肚痛消失,她猛地坐起,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话。这下让旁边的人好生诧异,连问她到底讲的是什么,可她不会说原来的汉话了,就找来纸笔,刷刷几下写了五大页天书一样的文字,又递给别人看。
只见她定的字从左至右横着书写,笔画有的像乙字,有的像己字,人们端详半天还是看不懂,找遍全县无一个认得。结果她指着一个十来岁小孩,说他认得。
也是奇怪,这个小孩拿过纸就念了起来,原来全是梵语。一时观者惊愕,就把这事禀报县令丁承。
丁承有些见识,谨慎地察看了一番,就派吏员拿这些纸送到许下寺,猜想或许僧人们认得。
寺中有一个番僧看了当即大惊:“本寺一部佛经已在很久前丢失了中间几页,我们原想去西域把它给重新补全,苦于道路遥远不能前行,而我们全都记不下这些文字。谁想竟然让一个妇女给写了下来,一字不差。实乃万幸,真是天意啊!”
于是寺僧将经文补入佛经内,使之完璧归赵。
晋朝周闵,是汝南人,他是晋朝护军将军,承袭武成侯爵,家中世代奉持佛法。
苏峻之乱后,全州的人大都避难逃亡,或向东迁,或向西逃。周闵家有一部大品般若经,以半幅八丈素绢写成,两面都有文字,极其精美。还另有几部佛经,和大品般若经放在一起。
他们逃亡时走得非常匆忙,这些经书不能全部带走,只好留在了家里。最可惜的是这部大品般若经,不知后来遗失到了哪里。
全家人非常惋惜,在行李中翻来翻去就是找不到,人人叹息相互埋怨不已。不想他们在门外突然发现这部经,一时喜出望外,就是不知道经从何处飞来。
晋朝人董吉,是於潜人,今杭州临安,家里三代奉法,到了董吉这代尤其精诚。他一直持斋守戒,讽诵楞严经。村里的人只要有了难治之症,请他读经无病不愈,救治了许多人,一时声名远播。
同县有一个人叫何晃,也是奉法的人,咸和年间,他在山中感染瘴疫,百药无治,已经生命垂危。他的兄长得知董吉诵楞严了得,乘马急驰请求他去诵经治病。
他们两家相距七十多里,中间隔着一条大河。当时正是五月梅雨季节,何晃兄长过河时水还甚浅,于是顺利来到董吉家中,董吉同意后,他说完就先走了。
等到董吉来到河边,河水猛然暴涨,激流涌浪无法过河。他非常着急,在岸边徘徊好久,还是找不到可渡的地方。
最后他咬咬牙发誓:“我要救人之苦,怎能惜此生命,无论如何一定要过!”他推测水应该没过头顶,就脱下衣服连同经书放入囊中,顶在头上走入河中,寻找最浅处渡河。不想他踩在河里,汹涌激流把他包裹冲走了。
上得岸来他极其惋惜那部楞严经,一路叹息着走到何晃家。才一进门他就三次礼拜忏悔自己失经的莽撞,以致最后痛哭失声。
正在仰天长吁之际,他猛地看到何家堂屋正中的高座上,端正地放着他的包裹,仍在散发着湿气。他急忙去打开,以为经书早已经被水浸坏,不料经书干燥如故,甚至连一点潮湿都没有。
他惊喜万分,而全村的人见了无不惊叹,全都生起信心。
北周武帝灭法,命令三百万僧人还俗,四万座佛刹归公,烧了无数佛经典籍,一时奉法者找不到经书阅读。
有一年,都城天空中突然飘来五、六张如同草席大的东西,大臣们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个个驻足凝望。这些“草席”飘荡许久,才冉冉落到地上。
人们好奇地走近一看,原来是大品般若经的第十三卷。
陈严恭年方二十岁时,向父母请求给他五万文钱,到扬州买东西做生意。父母也挺放心,就如数给了他那么多。
他准备以船运货物走水路去。空船行到离扬州几十里处,江上遇到另一艘小渔船船,载着团鱼要去市场上出售。
陈严恭想它们真可怜,这一去闹市必死无疑。陈严恭就向船主说将这些团鱼都卖给我吧?船主说可以,不过这共有五十只团鱼,我要价五万文,年轻人你出得起吗?
他说正好我身上有五万。船主大喜,当即钱货两讫,船主撑着船高兴地走了。陈严恭将团鱼悉数放生,而那艘渔船开出十多里后,不想船覆人亡。
就在这一天,陈严恭父母家里,在黄昏时看到有身着乌衣的客人五十人来到他家,向他家借宿,又送了他父母一大堆钱:“这你儿子在扬州做生意托我们送来的,请数一数有没有五万。”
父亲惊愕之下就有些忐忑不安,说是不是我儿子在外面死了?乌衣人笑道:“哪里有这样的事,你的孩子好着呢,只是他现在不需要这些钱,所以叫我们寄来。”
一个月后,陈严恭回到家里,父母看到儿子果然无恙归来,这才放心。就问他你上次寄钱来干什么,不用做生意了吗?
陈严恭错愕地说根本没有这么回事,我的钱都花光了。父亲就说起一个月前遇到的乌衣人和五万文钱的事。陈严恭一想,原来那五十个客人都是团鱼所化。
父子俩为此惊叹不已,就一起来到扬州,建了座精舍,装饰庄严清净,专门写法华经。扬州人得知后,非常崇敬,将此精舍称为严法华。
隋朝大业年间,有个游方僧人来到泰山庙中寄宿。庙祝为难地说:“这里没有多余的房间,只有神殿外的走廊下可以让你暂住。可是我得先告诉你,来这里借宿的人都出了人命,第二天都会死,劝你还是别在此住。”
僧人胆大,只说无妨。庙祝只好任由他住下,为他在走廊下铺了张床。到了半夜,僧人盘腿打坐不眠。
到了一更,听到屋里环珮叮当,心想可能是神出来了。果然走出一个神仙,到他面前向他行了一礼。僧人问:“我听说住在这里的人都死了,是不是檀越害的?希望你能护佑我。”
神说:“师父你不用担心,根本没有的事。”僧人就和他聊了起来,无非是因果佛法之类。僧人问他:“听世间人传说泰山专门管辖鬼魂,有没有这样的事?”
神说是有这么回事,莫非你想见见你的先人?僧人说先人倒也不必,只是我有两个同学素来交好,我很是思念他们,能见上一面就再好不过了。
神问他两个同学的名字,然后告诉他:“你的一个同学已经往生人间,另一个同学还在地狱。人间的已不可找,地狱中又不能出,都看不到了。但是如果你想见他,可去地狱一观。”
僧人说好,带我去吧。他尾随着神走到一个地方,只见里面烈焰腾空,令人不可逼近。
神又把他带进一个院子,远远看到一个人正在烈火中痛苦嚎叫,却又说不出一句清楚的话,面目被烧得漆黑模糊,血枯肉焦,臭气熏天,看了直让人恐怖伤心又可怜。
神说那就是你同学。僧人满面悲伤地退了出来,说咱们赶快离开这里,我见不得别人如此受苦。
转眼间他们又回到了庙里,又和神坐下谈天。僧人急切地问神,该怎样才能救同学出火海。神说你可以为他写法华经,他就可免地狱之苦。
快到黎明时分,神向僧人告辞,进入大殿。第二天庙祝起来看到僧人居然没有死,大为惊讶,你说真是命大。
僧人就将晚上的经历告诉了他。随即赶紧找来纸笔写法华经一部,写成后严饰经书。仍然来到庙里借宿。这天晚上神又走了出来,告诉僧人:“师父你为同学写的经非常有效,才写下书名,他已经度脱苦海超生了。”
唐代僧人遗俗,云游到了醴泉山,住在这里诵了法华经几千遍。
贞观年间,他患病将亡,就告诉朋友慧廓禅师:“我一直诵经,就是想有所应验。我死后,如果我舌根不坏,说明我已经往生善道,就将我埋掉。十年以后再掘出来看,如果那时舌根已经朽坏,就证明诵经没用;如果没坏,证明诵经有益,就请为我起塔,让僧俗都生起敬信。”
说完他就圆寂了。过了十一年,慧廓禅师将他发掘出来一看,身上的肌肉已经没了,唯独舌根没坏。于是全县男女都来观看,人们又用函装入舌头,起塔在甘谷岸上。
唐朝贞观五年,隆州巴西县令狐元轨素崇佛法,书写了法华、金刚、涅槃等佛经,写完后,回到岐州家中庄里,把经留在庄上,同时还有道德经同放在一处。
不想一场大火从外面烧进庄内,全庄房屋焚烧一空。狐元轨急忙叫家人在灰烬里寻找经书,已经没抱什么指望了。可家人扒拉半天后,居然全找了出来,一部经都没有被烧坏,只是装经书的箱子已经成了灰。
他们继续翻下去,看到道德经已经烧毁了,奇怪,紧挨在一起的这些经书却完好如初。当时的人们见了无不惊讶,只是有一卷金刚经的标题略微发黑,人们以为是火烤所致。
狐元轨想了半天,原来是当时的州官书法较好,他来写经时,不戒荤腥,来时匆忙身体不洁净,因而仅写下这行题目就走了。因为这个原因,颜色才变黑。
唐高宗显庆年间,平州有一个人名叫孙寿。他去海边打猎时,看到岸边野火狂烧,草木被烧得精光。唯独有一片草丛,野火掠过却没烧着。
他怀疑草里藏有野兽,就走去查看,再度放火想把野兽烧死在里面。不想怎么也点不燃,感到甚是奇怪。
他就走进草丛寻找,看到底有什么东西。只见草丛中有一个盒子,里面装着金刚经,旁边有一个已经死去的僧人,其神色不变。
唐朝曹州济阴县西边二十里处,有一座精舍。龙朔二年十月的一天,精舍外突然发生火灾,浓烟遍地,烈焰烛天,火势非常猛烈。
火快烧到精舍时,腾空而起,把那些僧房草舍全都烧光,只剩下金刚经一卷,和原来一样,一点也没有烧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