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七拜龙王!迎翊圣真君!祈福祥瑞临门 家宅两旺 孩子健康!

二月初七拜龙王!迎翊圣真君!祈福祥瑞临门 家宅两旺 孩子健康!

首页角色扮演灵虚天尊更新时间:2024-05-11

农历二月初七是龙王爷诞辰,因此,这一天人们要祭拜龙王爷,祈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另外,二月初七这一天还是西斗翊圣真君下降到人间体察民情之日,因此,这一天人们要迎接西斗翊圣真君降临,护佑人间安康喜乐!最后,二月初七这一天各地还有许多民俗庆祝活动:如:还是彝族的“二月七节”、大理弥渡的“鸹鸪节”等,人们祈福孩子健康,祈福风调雨顺和农业丰收!

一、二月初七是水龙王诞

(一)龙王爷是我们最熟悉的神仙

当您走到全国各地、大江南北,您就会发现龙王庙和土地庙一样众多,随处可见!其实原因很简单:我们国家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古代生产技术极其落后的情况下,气候的变化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极其重大。如果遭遇天气恶劣、洪涝和干旱等灾害,农业就会歉收,人们就的忍饥挨饿过日子了。因此,祭拜龙王爷,祈福风调雨顺这就是比天大的事情了!

古代神话传说:龙是生活在海里的神异生物,为鳞虫之长,司掌行云布雨,是风和雨的主宰,常用来象征祥瑞。龙王之职就是兴云布雨,为人消灭炎热和烦恼,龙王治水成了民间普遍的信仰。古人认为东南西北四海都有龙王管辖,就是四海龙王。另有五方龙王、诸天龙王、江河龙王等。《西游记》中就提到的四海龙王,即东海龙王敖广、南海龙王敖钦、北海龙王敖顺、西海龙王敖闰,这样四海龙王就成为了无人不知的神仙。

(二)龙王的职责

龙王的职责:一是护持佛法,导佑众生。如排在佛教二十位“诸天”中第十九位的“娑竭龙王”,尽管是中国传说中掌管水蛇的海王,也要以护法神的身份供奉和护持佛舍利、佛经等佛的“法宝”。西晋竺法护译的《海龙王经》里,还讲了一个龙王请佛到大海龙宫受供养,并请“世尊及大众”诸佛为其“无数眷属”说法的故事。二是兴云布雨,消灾弥难。《华严经》称,诸位无量大龙王,“莫不勤力兴云布雨,令诸众生热恼消灭”。

(三)中国人是龙的传人

龙的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你看那绵延万里的长城,就是中国作为“腾飞的东方巨龙”。明代迁都北京,据说就是因为在紫禁城下面发现潜藏有“龙脉”。古代帝王穿龙袍、坐龙椅、睡龙床、乘龙舟……龙就是这样的无所不在。今年恰值:甲辰龙年、青龙执事。而青龙一直是人们眼中的那个能够守护人间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祥瑞神龙;因此,甲辰龙年给予了人们更多的希望和自信!

(四)龙王诞拜龙王的习俗

1、拜龙王

在这一天,全国各地百姓们会准备隆重的庆祝活动,祭拜龙王,龙王庙会,给龙王唱大戏等,以祈求得到水龙王的庇佑,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幸福,大吉大利,消灾祈福。

2、“送鸭子”

传说,每逢二月初七祭拜龙王,民间讲究“送鸭子”。鸭子为水禽,天性喜欢划水,人们觉得鸭子一定能送到龙王身边。二月初七人们送的鸭子并不是我们平日里养的那种活的鸭子,而是以江米为主要原料,做成了小鸭子的形状。人们一般会准备7只,摆放到做好的小船里,并且将自己内心的愿望写上,让小船载着小鸭随着水流越漂越远。人们认为这样龙王便可以看到自己愿望,保佑家人平安康健,顺风顺水。

3、吃五谷

这天要人们讲究要吃五谷杂粮。寓意就祈求“龙王”庇护人们: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生活富裕!

二、西斗翊圣真君下降

翊圣真君,中国神话中保护神。传说:翊圣保德真君每次到人间巡视之时,都会针对人间存在的实际问题,降下神符、传授道法,除灾驱怪,解救众生脱离苦难。因此,每逢翊圣真君下降到人间,人们都焚香祈福神君护佑家宅兴旺、吉祥如意!

翊(yì)圣保德真君,又称黑煞元帅,居元照黑灵府。在道教尊为游行三界天尊、祖师西极法主、翊圣储庆保德真君、皓天上帝。《上清天枢院回车毕道正法·卷 上》收有上清黑煞神符,并曰:“若黑煞真君闻龙蜃触符,即亲下伏之,若渡江海,用纸书佩之,不受水厄,大辟水怪,亦能镇宅,除灾驱怪。”

翊圣保德真君,与祖师东极法主天篷玉真寿元真君苍天上帝(天篷元帅)、祖师南极法主天猷神执灵福真君丹天上帝、祖师北极法主真武佑圣灵应真君玄天上帝(真武大帝)合称“北极四圣”。《道法会元·卷一七五》谓翊圣元师主治元照灵虚府,有元照灵虚府印、丁甲合同印及六丁六甲符、三天五斗符传世。

三、二月初七是彝族“二月七节”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军屯镇一带彝族,每年农历二月七日过一种祈求神灵保佑全镇男女婴儿无病无痛的节日,简称“二月七”。

(一)请圣母及土主神、财神暖寿

二月初六晚上,由一绅老到圣母殿将三尊小塑像请下座位,供于大殿供桌上,名为"暖寿"。初七早上,军屯镇所有当年出生的孩子,都要穿着干干净净的节日盛装,由父母亲抱着,肩上扛一面纸糊竹做的有两面小旗子的"枷",并抱公、母鸡一对,到菩萨座下领生。领生时先把枷上的小旗子取下让孩子拿着,然后把枷烧掉,父母便抱着孩子和鸡回家。到家后再把鸡*了煮熟,用盘子装着去圣母殿还愿。人们还完愿后,便开始接神。军屯镇分为上截、中截、下截和街截四段,接神时这四段按次序轮流当头。当头者要*猪宰羊,准备酒席,并开出"抬香老人"的名单。

(二)满五十岁可吃香饭

按照规矩:凡满五十岁的男子都有吃香饭(即参加宴会)的资格。到接神时,走在前面的抬香老人,每人手拿两柱点燃的条香,随后依次是神轿和边走边唱的各类花灯。抬轿者必须是当年结婚的男子,且身穿长衫马褂,整整齐齐,人数不够,可由上一年结婚的人代替。

(三)青年男女乘机说亲

接神完毕,所有参加者坐席聚餐。实际上,接神活动是从二月初六开始,一直到十五日神归圣母殿才结束。二月七节,也是军屯镇说亲的好时机,许多青年男女都是在这逃讴下自己终身大事的。

四、二月初七是大理弥渡的“鸹鸪节”

农历二月初七是大理州弥渡县牛街彝族乡马鞍村委会二宜可坝村举办“鸹鸪节”的日子。“鸹鸪节”已延续了150多年,每到这一天,村里的乡亲及毗邻的大理南涧、楚雄南华、普洱景东等地慕名而来的各族群众身着盛装,共同祭祀“鸹鸪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幸福安康。

相传在远古时期,哀牢山深处的彝家儿女常常因为不知农时而延误了春耕;于是,神灵便以布谷鸟(鸹鸪)为信号,提醒人们播散粮食,准时春耕。为报鸹鸪之恩,此后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七,四乡八寨的彝家人就会身穿盛装,聚集到二宜可坝村,*猪宰羊、打歌跳菜,以最崇高的彝家礼仪祭祀鸹鸪神,共同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

五、二月初七的忌讳

1、忌讳使用针线:传说使用针会刺伤龙的眼睛,因此,忌讳使用针线。

2、忌吃稀饭,喝疙瘩汤:这天吃稀饭和疙瘩汤,担心糊住龙眼天降冰爆。

3、忌吃不吃鱼虾蟹等海鲜:这一天要敬龙,所以,这一天不吃鱼虾蟹,因为它们都是龙的虾兵蟹将。

4、忌洗衣:有些地方忌洗衣,怕伤了龙皮。

5、忌推磨:老话说:磨为虎,碾为龙,有石磨的人家,这一天要把磨支起上上扇,方便龙头升天。也有的地方直接把磨坊打扫干净,食膳支起来,并且禁止使用。

6、忌在河边洗衣服:在古时,百姓认为,这天在河边洗衣服会污了河水,河水一脏就会伤及笼体,属于不好的象征。

7、忌动土:在这天动土可能会压住“龙头”,苍龙无法自由起飞,这样会惹怒龙王带来不好的运气,导致家人生病或者建造的房屋后期倒塌等。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