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再一次被当做知乎用户低龄化的典型,我学着给问题标题加上了一个"怎么向孩子解释",我太他么机智了!
三国真是一部好书,在信息匮乏的年代,在无法直接参与社会实践的阶段,三国绝对是分析社会、了解人心的绝佳素材。 学而不思则罔,现在回想起来,我看三国的时候,思考最多的就是这个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也成了我了解社会科学的动力,思考过程中,也有很多收获。
隐约感觉到这涉及到现代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的关系,涉及到知行合一的问题,涉及到一些残酷的现实……最重要的是,涉及到文科生对他们专业知识的认识和态度。
但是,有一句名人说得好,但是前面都是废话。不怕各位笑话,我至今没有通读过原版三国,对经管理论亦大多是道听途说,唯恐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就乖乖来知乎请教了。 最后,希望大家不要被我混乱的描述干扰了思路。有什么知识、经验和见解,只管丢过来吧,我是快乐的伸手党,就酱!
补充:”谋士“指的是那些被广泛称作”谋士“的人,不是指“谋士”这个称谓,作为称谓”谋士“本身就意味着”为人效劳“,当然就无所谓单干
随便说个方法,求喷子放过细节,领会精神。
让妈妈摇骰子,和儿子玩赌大小。
第一局:
爸爸:用我的20块赌,儿子帮我参谋。赢了我分你2块,输了算我倒霉。
儿子:妈妈手法飘逸,眼神迷离,我掐指一算,应该压小!
第二局:
爸爸:儿子,这次把你这周的零花钱拿出来赌,我帮你参谋。赢了分我2块,输了你这周就将就过吧。
儿子:为什么啊!我不要,还是用爸爸的钱赌,我当参谋就好。
爸爸:现在你明白谋士和主公的区别了吗?
~~~~~~~~~~~~~~~~~~~~~~~~~~~~~~~~~~~~~~~~~~~~~~~~~~~~~~~~~~~~~~~~~~~~~~~~~~
我小时候读《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就有一种感觉:当主公不要太容易啊!只要遇事虚心请教一下智慧的手下,就没有干不成的事啊!那些失败的君主,往往不是愣头青、自大狂,就是一根筋、大脑残,明明有智慧谋士让你往东,他却偏要向西。比如你看看项羽就知道了,只有一个范曾长了脑子,他却不听。你看看刘邦怎么成功就知道了,他啥也不会,就会一金句:“为之奈何?”于是一统四海八荒了。当然,和题主类似的问题就随之而来了:奇谋百出、洞察人心的智谋之士,为什么总给一些啥本事没有的人打工呢?
等我长大之后,终于发现,当君主、老板承受的压力、风险是巨大的,而当谋士、打工仔的责任就小多了。遇到重大决定,君主需要在众多似是而非、利弊相杂的建议中挑选一个,并有效执行,最后承担所有后果。而谋士呢?只用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供君主参考即可。无论后面发生什么,谋士基本上稳赚不赔。
1. 你的方案被接受,执行后被证明是正确的。
最好的结果,不用多说,作为谋士的你自然就青史留名了。
2. 你的方案被拒绝,君主执行了另一个方案,结果悲剧了。
这对谋士来说也是不错的结果,依然可以青史留名,证明你当初的“远见”。比如贾诩在赤壁之战前的反对意见。
有人可能要提田丰了。但田丰在被袁绍拒绝后,可是上蹿下跳,一直闹到坐牢啊!被曹丕*的鲍勋也是类似,多次惹得曹丕“怒作色”、“益忿之”。谋士在被君主拒绝后,只要低调点,别“刚而犯上”就行。学学人家贾诩~
3. 你的方案被接受,执行后被证明是错误的。
这下你总该悲剧了吧?然而并不一定。只要君主没有因此崩盘,又挺了过来,那么史书会“为尊者讳”,隐去你在此次事件中的出谋划策。
比如赤壁之战,《三国志》里除了贾诩劝曹操不要打,你还看见过其他人发言吗?这种军国大事,曹操可能只咨询贾诩吗?他的子房荀彧呢?他的谋主荀攸呢?贲育之勇的程昱呢?丞相主簿赵俨呢?军师祭酒董昭呢?还有参丞相军事的华歆、王朗、裴潜、刘广、桓阶、和洽等人呢?文官不说话,武将也可以咨询一下啊!五子良将全在啊!诸曹夏侯也在啊!
这么多文臣武将,此时集体失声,无非是因为曹操打输了,于是当初支持打赤壁之战的言论就消失在史书中了,只有反对者贾诩的意见被记录了下来。所以在我们后人看来,赤壁之战就是曹老板无视贾诩、头脑发热的结果。
再举个例子,曹操打吕布的时候,曾经非常狼狈。
太祖围濮阳,濮阳大姓田氏为反间,太祖得入城。烧其东门,示无反意。及战,军败。布骑得太祖而不知是,问曰:“曹操何在?”太祖曰:“乘黄马走者是也。”布骑乃释太祖而追黄马者。门火犹盛,太祖突火而出。《献帝春秋》
一个姓田的告诉曹操,我当带路党,帮你开城门。面对这样一个似是而非的机会,曹操应不应该去把握呢?如果是真的,他就可以一举打败吕布;但如果是个陷阱,不但有无数手下会因此丧命,他自己也有可能完蛋啊。可是,看史书的记载,面对这种重大抉择,阿瞒没有咨询任何下属,一拍屁股就决定了。要不是命大碰上一个“温和”的骑兵,阿瞒就真去见他老爸了。
当时荀彧、程昱这俩人都在,从之前之后的事情看,曹操遇到重大事件都是和他俩商量的。偏偏这件事上,阿瞒头脑发热、热血上涌,谁也不问就硬上了,结果被打得鼻青脸肿……教训啊教训!
怎么样?现在知道君主难当了吧?事情干成了,要分点功劳给谋士。事情干砸了,谋士们的意见都隐去了,全是君主的锅!
4. 你的方案被拒绝,君主执行了另一个方案,结果成功了。
又是一种悲剧的情况,然而你却不一定会悲剧。有两种不错的结果:
4.1. 史书帮你遮掩。
赤壁之战前,东吴的投降派多了,但《三国志》中一个名字也没提。
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议者咸曰:"曹公豺虎也,然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会权得曹公欲东之问,与诸将议,皆劝权迎之,而肃独不言。 《三国志.吴书.鲁肃传》
“诸议者”、“诸将”这些称谓,就可以把你的名字隐去了。张昭这个投降派的名字,是从《江表传》流传出来的,属于运气极度不好。
司马炎要灭吴,也是一堆人反对,但只有贾充、荀勗、冯紞留下了名字,无非是因为这三人被定性为反派人物而已。
赞曰:公闾(即贾充)便佞,心乖雅正。 《晋书.贾充杨骏传》
赞曰:安阳(即荀勗)英英,匪懈其职。倾齐附鲁,是为蝥贼。紞之不臧,交乱罔极。 《晋书.王沈荀顗荀勖冯紞传》
而其他反对的大臣,也用“议者”代替了。
会秦凉屡败,祜复表曰:“吴平则胡自定,但当速济大功耳。”而议者多不同。《晋书. 羊祜杜预传》
4.2.君主大度,依然表彰你。
时寒且旱,二百里无复水,军又乏食,*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馀丈乃得水。既还,科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公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徼幸,虽得之,天所佐也,故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 《曹瞒传》
曹操征乌丸胜利了,却表扬了当初劝他不要出征的人,表示以后有不同意见尽管提。同时,这些反对者的名字也是隐去的,以“诸君”代替。
综上可见,作为谋士,承担的风险是极小的。你提出的方案,被接受了、成功了,你名利双收;被拒绝了、失败了,你也有机会全身而退。而作为君主,压力就大多了
萧何本事大吗?千古名相,刘邦建立大汉朝的第一功臣。
曹参本事大吗?不世名将,反秦灭楚攻城略地战功最多。
这么牛x的两个人,最初起兵反秦的时候,百姓推举他们当主公,萧何曹参怕大事不成,被秦朝诛九族,所以都不敢当,于是便推举了刘邦。
刘邦最初也不是谦虚,让大家另请高明,还说了一段非常有名的话:“方今天下大乱,诸侯纷起,如果我们这里的领头人选的不得当,就会一败涂地。我不是顾惜自己,实在担心自己的本事不大,不能保全你们大家,这是一件大事,希望你们能选择合适的人选。”据《史记》记载:在百姓再三请求下,由于没有别人出头,刘邦才答应出面扛起这面造反大旗。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知,位置越高风险越大,起义革命这种事,不是敲键盘放嘴炮就能成功的,那是一步走错,连累全家。陈胜吴广要不是被逼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的境遇,也犯不着去造秦王朝的反!所以说正常人干不了这种事,干这种事的都不是正常人。
在刘邦的话里还透露出一个信息,选主公一定要选个本事大的。什么样的人才算有本事的主公呢?——万人之敌?策无遗算?我觉得都不是。我所理解的主公的本事是——打造一个政治招牌,维护这个政治招牌,通过这个政治招牌收拢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什么是政治招牌?
张角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曹操曰:“奉天子以令不臣。”
刘备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孙权曰:“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
不要以为随便说句话就能当政治招牌了,张角经过了十年的努力,将教众发展了几十万,他的政治招牌才算孵化成功。
曹操依靠他父辈在官场上积累下的政治人脉,又凭借自己才能,打出一片天地,将汉家皇帝收拢过来,自己才算立住了脚。陈登、孔融都是刘备的脑残粉,但最终还是跟着曹老板了,因为有汉帝的地方才是中央呀。曹操终身不敢称帝,因为他一称帝,“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招牌就倒了呀。曹操很明白这一点,因此孙权劝他称帝,他说“是儿欲使吾炉火上耶!”曹操刚有个称王的念头,老臣荀彧就和他翻脸了。荀彧是冲着“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招牌来辅佐曹操的,如今你招牌变味了,我凭啥还要帮你?最终等到曹丕继任,不再打汉室招牌来吸引人才,而是靠“九品中正制”缓和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矛盾,以求得世家大族对曹家代汉称帝的支持,因此他才敢建国称帝。
刘备则更是不简单,有人说“汉室宗亲”不是他政治招牌吗?如果这要算招牌,汉末的宗亲千千万万,为何只有刘备成功,其他都成了炮灰?因为只有刘备将“宗亲”赋予了政治的含义,并成功将这面招牌扛了起来。曹操说自己是汉相,刘备说他是汉贼。曹操搞“令不臣”,刘备搞“清君侧”。所以刘备不管走到哪,败的有多惨,他都能重张旗鼓,因为他的政治招牌没有倒。为什么从刘备到诸葛亮再到姜维都一直要北伐,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打回中原,一旦偏安巴蜀,这面政治招牌就不管用了。“汉室”只有还于旧都,才是真正的汉室。偏安的“汉室”是立不住脚的。想要打造一面成功的政治招牌,不是关羽张飞多砍几个人头,卧龙凤雏商量在哪埋伏兵,就可以打造出来的。
孙权就比较矛盾了,他手里没皇帝,打不了“汉帝”的招牌。孙策当年想过偷袭许昌把皇帝抢过来,但最终失败了。孙权也不姓刘,想“继汉”也没跟他混,干脆直接制定出“鼎足江东”的招牌。这个招牌就很灵活了,君不见曹操强大的时候,他跟刘备一起抗曹。刘备强大的时候,他又串通曹操一起抗刘。不要怪孙权太渣,因为人家定制的招牌就是“以观天下之衅”,纵横捭阖,保存自己才是王道。这个招牌虽然灵活,但含金量毕竟不足,所以孙权在魏蜀吴里面最后称帝。汉朝灭亡后,他先做了几年大魏吴王,能够自己赚足实力后,才敢光明正大的做起了“吴大帝”!
再来看看袁绍与刘表为啥失败,因为他们政治招牌不够明确呀。袁绍最早想当反贼,立刘虞做皇帝对抗中央,结果没弄成。接着属下劝他当忠臣把汉朝皇帝弄到身边,结果他没这个觉悟,后来等想通的时候,曹操已经把皇帝拿到手了。他“四世三公,门生天下”的招牌,注定他只能当霸主,当不了帝王!
而刘表呢?他的政治招牌更不明确了。官渡之战,即不帮袁绍,也不帮曹操。后来刘备来投靠,还暗地了防着他。他到底是想当忠臣?还是想当反贼?没人知道,这让臣子们想帮也没法帮他。等到曹操一来,荆襄的人才要么跟着刘备跑,要么投降曹操。因为曹刘的政治招牌,即明确又有吸引力。
主公和政治招牌是绑为一体的,但臣子不是。臣子失败了,可以另起楼灶,改换门庭,依旧可以风光。主公要失败了,不是被*,就是被软禁,因为只又这样才能将他的政治招牌摧毁。君不见明末的一个流落民间的朱三太子,搞了清政府好几代不得安生。因为只要朱三不死,“反清复明”这个政治招牌,就会永远有吸引力。但也有一些臣子的政治理想是和国家是融为一体的,比如鞠躬尽瘁的诸葛亮、还我河山的岳飞、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我们称这种人为英雄,为殉道者。
最后再以知乎举一个例子,知乎的招牌“是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这个招牌对我很有吸引力,所以我来了,通过我们答题能够起到直接繁荣网站的作用。知乎运营者只需想方设法提高用户体验,扩展商业运营就行,没有必要知乎上的任何问题他都会回答。知乎上的大v那么聪明,也没有必须再去建立一个网站。另外哪天知乎药丸了,或者变味了,我还可以去另外一个平台。但仅此而已,你要让我再建一个知乎,抱歉,没这兴趣,也没这能力!
我们很早就在政治教科书上学过一个词儿,叫唯物史观。
结果一群人还在用唯心史观,英雄史观来讨论问题。
先放结论:
——三国志里的谋士不单*原因,不是因为谋士自身的因素;而是后人的分门别类,“脸谱化”“标签化”处理后的结果。
说白了,人天生就没有什么“谋士”“武将”的区别。这些标签都是后人附加上去的。你既然定义了“为别人出谋献策的人”是“谋士”;那么你就不能反过来去诘问,为什么“谋士”只会“为别人出谋献策”。
说的再通俗点儿,假如一个谋士自己单干,那他就不会被后人贴上谋士的标签了。既然他不被贴上谋士的标签,我们也不会问他为什么单干了的问题。
就像评论区里面这段对话一样:
题主既然提到了《三国志》,我们就拿《三国志》来举例子。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公元233年生人。
而早些年的那些历史呢?曹操是155年生人,刘备是161年生人。
黄巾起义是184年,官渡之战是200年,赤壁之战是208年。
我们拿现在来举例子。我们现在生活在2017年。七十年前是1947年,三十年前是1987年。
你现在在2017年动笔,写大约五十年前到现在的历史,还尽可能的不去将人物“脸谱化”“标签化”,这可能么?
现在看来,都是很难的事情。
比如随便举个例子。《三国志·魏书十四》:
——扬士多轻侠狡桀。郑宝最骁果,才力过人,一方所惮。欲驱略百姓越赴江表,以晔高族名人,欲强逼晔使唱导此谋。晔时年二十余,心内忧之,而未有缘。会太祖遣使诣州,有所案问。晔往见,为论事势,要将与归,驻止数日。宝果从数百人赍牛酒来候使,晔令家僮将其众坐中门外,为设酒饭;与宝于内宴饮。密勒健儿,令因行觞而斫宝。宝性不甘酒,视候甚明,觞者不敢发。晔因自引取佩刀斫*宝,众皆惊怖,走还营。晔委其部曲与庐江太守刘勋。
曹操手下一个谋士,刘晔。
当时扬州一个大力士郑宝,想要威胁刘晔跟他办坏事。刘晔设了个鸿门宴,设下勇士埋伏。
谁料到郑宝不怎么喝酒,举发令枪的那个小弟不敢吱声。
——结果刘晔一怒之下,自己亲手抄刀,直接把大力士郑宝给砍了。
你特么的告诉我,这是个谋士?
但是他就是“谋士”。脸谱化标签一贴上,那你就不可避免的对他产生了“文弱”“不善武功”的刻板印象。
再举个例子。《三国志·魏书六》: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也。少知名,号八俊。长八尺余,姿貌甚伟。以大将军掾为北军中候。灵帝崩,代王叡为荆州刺史。是时山东兵起,表亦合兵军襄阳。
——袁术之在南阳也,与孙坚合从,欲袭夺表州,使坚攻表。坚为流矢所中死,军败,术遂不能胜表。李傕、郭汜入长安,欲连表为援,乃以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假节。天子都许,表虽遣使贡献,然北与袁绍相结。治中邓羲谏表,表不听,羲辞疾而退,终表之世。张济引兵入荆州界,攻穰城,为流矢所中死。荆州官属皆贺,表曰:“济以穷来,主人无礼,至于交锋,此非牧意,牧受吊,不受贺也。”使人纳其觽;觽闻之喜,遂服从。长沙太守张羡叛表,表围之连年不下。羡病死,长沙复立其子怿,表遂攻并怿,南收零、桂,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
刘表,一方诸侯。这里面有类似“谋士”的字眼吗?没有。
我们只能看到“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这种字样。俨俨然一方霸主形象。
但是你要再翻翻里面的注,就会发现里面又有一番天地:
——汉末名士录云:表与汝南陈翔字仲麟、范滂字孟博、鲁国孔昱字世元、勃海苑康字仲真、山阳檀敷字文友、张俭字元节、南阳岑晊字公孝为八友。
——谢承后汉书曰:表受学於同郡王暢。暢为南阳太守,行过乎俭。表时年十七,进谏曰:“奢不僭上,俭不逼下,盖中庸之道,是故蘧伯玉耻独为君子。府君若不师孔圣之明训,而慕夷齐之末操,无乃皎然自遗於世!”暢答曰:“以约失之者鲜矣。且以矫俗也。”
这倒是典型的“谋士”出身了。
再举一个更经典的例子。《三国志·魏书二十八》:
——钟会字士季,颖川长社人。太傅繇小子也。少敏惠夙成。中护军蒋济着论谓:“观其眸子,足以知人。”会年五岁,繇遣见济,济甚异之曰:“非常人也。”及壮,有才数技艺而博学,精练名理,以夜续昼,由是获声誉。正始中,以为秘书郎。迁尚书、中书侍郎。高贵乡公即尊位,赐爵关内侯。
——诏曰:“会典综军事,参同计策。料敌制胜,有谋谟之勋,而推宠固让。辞指款实。前后累重,志不可夺。夫成功不处,古人所重,其听会所执,以成其美。”迁司隶校尉。虽在外司,时政损益,当世与夺,无不综典。嵇康等见诛,皆会谋也。
——会内有异志,因邓艾承制专事,密白艾有反状。于是诏书槛车征艾。司马文王惧艾或不从命,敕会并进军成都,监军卫瓘在会前行,以文王手笔令宣喻艾军,艾军皆释仗,遂收艾入槛车。会所惮惟艾,艾既擒而会寻至,独统大众,威震西土。自谓功名盖世,不可复为人下,加猛将锐率皆在己手,遂谋反。
钟会聪不聪明?聪明,献了不少计策。
但后人看钟会,会是以一个“谋士”的标签去看吗?——当然不会。
这就是最早我们讲的:当你主观判定一个“老老实实献计献策”的人是谋士的时候,你自然会把不符合这个标准的人扔出这个标签之外。而你已经把“自己单干”的人扔出去了,你还质疑为什么这个框架内没有“自己单干”的人,那就完全是没有意义的一件事情了。
所以说这个问题,是个伪命题。
他的实际形式是什么?——是《三国志》里自己单*人本身就不是很多。
限于史书的成书时间和描述形式的限制,难以避免的要将人进行“标签化”“脸谱化”处理。
成书时间在这篇回答的起始部分就提了。一个五十年后的人,去描写五十年前的人物形象,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刻板化和片面化。一个常年在前线的人,不可避免的会被加上“勇武有力”这种形容词。一个主管后勤的人,同样也会被加上“足智多谋”这种词汇。而这种词汇又在一后世代代人的主观臆断中,不断的强化,深化下去。
描述形式这个问题也很好阐述:每个人所描写的事迹有详有略,而基于文本这一记载形式的特殊性,其空间是有限的。当一个人做出很多的事情的时候,为了完整记载,必须只抓宏观,不注重细节,自然显不出他的“勇武”和“谋略”。而当一个人只做出了一些事迹的时候,就可以详细的描绘这些“勇武”和“谋略”,自然会给后世的读者产生刻板的印象。武将只擅长打仗,谋士只擅长出谋划策;能自立一方的英雄豪杰,却似乎没什么专长特色。
但是现在的我们,看历史能不能还抱有唯心史观和英雄史观呢?——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唯心史观和英雄史观,是毫无益处的。我们必须坚持唯物主义,必须坚持唯物史观。不然的话,我们就会陷入到“盲目师古”的圈套里,丧失对自己当下的一切自信。对历史人物“脸谱化”“标签化”,除了“神圣古人”“意淫强国”外别无助益,并且最终会导致那些特别荒唐可笑的错误。
——施岑大怒,举起古定剑,望圣母砍来,圣母还刀招架。战上三四合,圣母道:“施岑,自古道来者不善!你敢来破我的阵么?”拨转乌牛便进阵内去。施岑笑吟吟的道:“你休夸口,我来也!”便把分水犀牛头上一拍,仗剑直入“乌龙阵”中。那圣母上了将台,把黑旗一扬,口中念咒。只见平地上一霎时波涛滚滚,涌出一班虾妖鱼怪,喧喧嚷嚷,使叉的,拿棒的,蜂拥而来。
——宋将着了忙,一齐逃出阵来。两边番将截*一阵,各有所伤。当时那施遭人见了,把口张开。不知念些什么,忽见半空中一声霹雳,震得水怪潜形,妖魔遁迹。就把犀牛头上一拍,分开水势,仗剑来取圣母。圣母慌了,将身一滚,变做一条不大不小的乌龙,舒开爪来扑道人。那道人趁势一把抓住颈皮,正要将剑砍下,圣母哀求饶命。施岑道:“也罢,我也不斩你,只拿你去见师父,锁在铁树上,叫你永不翻身!”就回头来高叫宋营众将:“烦你们多拜上元帅,贫道擒妖复命去也!”腰间解下丝绦,将圣母缚了,横在犀牛背上,借着水道,霎时而去。
——那一班宋将看见破了“乌龙阵”,勇气十倍,奋勇*来。
《说岳全传》
——翌日,乃朝见真宗。真宗面慰之曰:“卿为朕远涉风尘,成功不易。”宗保顿首奏曰:“臣赖陛下洪福,平定西番,已取图舆以归,属州十四,县二百,户口一万八千,租赋四百石,珍奇异物三十余车。”帝颜大悦,以所献俘俱发无佞府处置。因谓侍臣曰:“杨门女将,俱有功于朝廷,朕当论功升赏,以旌其忠。”柴玉曰:“此国家之盛典,理合颁行。”
——帝遂下敕,加封杨宗保上柱国大将军,呼延显等俱封典禁节度使,周夫人封忠国副将军,八娘、九妹等俱封翊运副将军。井令有司于内庭设大宴,犒赏征西将士。诏旨既下,杨宗保等再拜受命。是日,依班列坐,君臣尽欢而散。
——次日,宗保谢恩回无佞府,与周夫人等参见令婆。令婆不胜欢喜,遂以百花公主配与杨文广为室。时文广一十五岁也。令婆分付设庆贺筵席,与众媳妇解甲。众妇依次坐饮,至夜分乃散。惟有令婆恩典,宣待杨文广征服南方,而后受封也。
——自是,四方宁靖,海不扬波,宋室太平可望矣。
《杨家将传》
天灵灵,地灵灵,奉请祖师来显灵。一请唐僧猪八戒,二请沙僧孙悟空,三请二郎来显圣,四请马超黄汉升,五请济颠我佛祖,六请江湖柳树精,七请飞标黄三太,八请前朝冷如冰,九请华佗来治病,十请托塔天王金吒、木吒、哪吒三太子,率领天上十万兵!
“义和团口诀”
——这是可以使读者喜欢的,因为富于戏剧性。中国本来喜欢玩把戏,乡下的戏台上,往往挂着一副对子,一面是“戏场小天地”,一面是“天地大戏场”。做起戏来,因为是乡下,还没有《乾隆帝下江南》之类,所以往往是《双阳公主追狄》,《薛仁贵招亲》,其中的女战士,看客称之为“女将”。她头插雉尾,手执双刀(或两端都有枪尖的长枪),一出台,看客就看得更起劲。明知不过是做做戏的,然而看得更起劲了。
——练了多年的军人,一声鼓响,突然都变了无抵抗主义者。
——于是远路的文人学士,便大谈什么“乞丐*敌”,“屠夫成仁”,“奇女子救国”一流的传奇式古典,想一声锣响,出于意料之外的人物来“为国增光”。而同时,画报上也就出现了这些传奇的插画。但还没有提起剑仙的一道白光,总算还是切实的。
鲁迅《新的“女将”》
以上,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过往回答:JoJo王颀:如何用一句话概括历史唯物主义?
————————————————
补充:
有人说谋士比主公聪明,这就是很显然的唯心史观观点了。
我们假设一本史书,给主公留了十页的内容,给谋士留下了一页的内容。
那么限于篇幅限制,写史书的人必然写完主公的经历,事无巨细;而对于谋士,只能写他两三个最闪光的点。
而当你翻阅史书的时候,看到前一个人有优点也有缺点,后一个人只有优点,那么必然就会得出后一个人比前一个人聪明的结论了。
但是事实呢?你把后者放到前者的位置上,真的能做的更好吗?——那就是不一定的事情了。我们必须要承认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做的事情越多,出错的概率就越大。而通过事后诸葛亮这种方法去倒推历史,除了搞出来一堆“嘉吹”之外的历史狂热者之外,就没有任何其他更多的益处了。
————————————————
再补充:
评论区里面有很多说答主没有正面解释的。
然而我已经正面解释了。那就是一句话:无论是三国里的谋士还是武将,单*都不多。
所以你扯谋士单不单*问题,完全就是个伪命题。关羽掌管荆州,为什么不单干?夏侯惇统领魏国兵马,为什么不单干?整本《三国志》里面,打算自己单*就没几个人,你还非得问诸葛亮为啥单不单干?
事实上陈寿在《魏书·六》到《魏书·八》里面,给早期单干(自立)的人物拉了个清单;又在《魏书·二十八》里,把单干(谋反)的人物拉了个清单。前期自立的刘表,陶谦,公孙度,哪个不是“谋士”的定位?后期谋反的毋丘俭,诸葛诞,钟会,又哪个不是“谋士”的定位?
你自己不读书,还净特么自己脑补“只有武将单干,没有谋士单干”。
你说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越聪明人越知道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局势下为自己也为家人朋友趋利避害。
前段时间知乎上谈论了关于互联网公司跳槽问题:底下人相互推荐,利用公司给新入职员工薪酬往往比老员工涨薪更快的规律相互跳槽,从而迅速提高收入。最终各公司下员工们结成了紧密的圈子,公司之间依旧斗个你死我活。互联网创业热潮汹涌,创业者挤得头破血流,自然而然行业人才薪资水涨船高。这种现象虽然怪异,但也是行业蓬勃发展下可以理解的。
技术人才间形成圈子相互引荐的氛围在三国时期的谋士、士大夫间也非常普遍。举孝廉的传统是原因之一,在没有系统选拔培育人才的乱世,这也是主公们不得不倚仗的人才招聘方式。
东汉末年在走向三足鼎立又三分归晋的过程中,多少军阀豪强身死甚至族灭不得善终或者居人篱下忍辱负重备受排挤:
董卓、何进、王匡、张杨、朱儁、李傕、郭汜、王允、刘表、马腾、李堪、董承、杨奉、韩遂、张横、梁兴、孔伷、刘充、陶谦、徐璆、吕布、袁氏家族、公孙瓒、孔融、黄祖、刘繇、刘璋、张鲁……东汉末年排的上号的割据势力在乱世基本上逐步被清理掉了。这就是三国时代自立门户主公们的生存状态。
但他们手下的谋士只要不是那种死磕派或者深仇大恨又或者运气太差死于乱战,一旦心理上过了“忠”这个门槛,战败之后基本上表表态或者假装推辞下也就能在新当家那里某一份差不多的差事然后同样步步高升。贾诩就先后追随过董卓、李傕、郭汜、张绣,最后成为曹魏的开国功臣。
某些就算因为各种原因招来*身之祸也总有对方帐下的同乡好友为之求情。至于那些处于“失业”状态的文人名士,只要人缘脾气不是特差也都奔走四方诸侯间最后谋求个一官半职。祢衡年纪轻轻恃才傲物,孔融推荐、击鼓骂曹、得罪刘表最后羞辱黄祖才被*。祢衡死后黄祖给予厚葬也是因为不想得罪天下士人。这种极端人士的悲剧却实实在在反映了文人士大夫职业的低风险高收益。
东汉末年的乱世中,谋士们换一个主公简直就如同球员转会一样正常。而那些声名在外的著名人士比如诸葛亮,其亲属好友人际关系网遍布各大势力,所谓“苟全性命于乱世”只是一句自谦而已。三国时代有名有姓的谋士侍奉二主者多如牛毛,很多比起“三姓家奴”的吕布只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惜后者吃了只是个武夫的亏而已。
在那个年代王司徒做的是绝大多数聪明人的选择,诸葛亮反而是个异类。这在舌战群儒中也有相当的体现。实际上对于不得已降曹的徐庶,后来诸葛亮对其未被重用甚至表示过魏国人才济济的感慨。可见乱世的忠诚与治世的诤谏同样是可遇而不可强求的。在笔杆子垄断舆论、人才又极其稀缺的年代里,那些动不动就拿文人谋士开刀的军阀往往不会有什么好名声从而失去宝贵的人才资源,而善待文人的君主往往会被带上求贤若渴的明主高帽。不断强化这种舆论氛围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文人士大夫阶层在乱世中彼此默契维护的生存之道。相互推荐、交流待遇、频繁跳槽,这些活跃于乱世的技术官僚与今天各种热门风口行业的技术骨干、经理高管们又何其相似。
世道好的时候有钱大家赚,市场洗牌的时候呢?08年雷曼兄弟*,高管们拿到政府拯救金融系统的钱转身就给自己发了数千万美元的奖金,各联赛俱乐部、影视公司,也一样出现投资方亏得砸锅卖铁而球员、演员却挣得盆满钵满。
有了这样一个基本认识,就知道为什么那么多聪明的谋士选择依附于某一个势力而非自立门户了:不仅仅是高昂的启动资金与门槛、天下分合大趋势下的暗淡前景以及远大于成功诱惑的风险,更因为作为一个谋臣大部分时候既不需要如武将一样上阵厮*也不用承担太多战败风险,甚至还有文人笔杆子结成的舆论“劳动法”以及有士大夫圈子作保的“再就业办法”,这在乱世无异于趋利避害的最佳选择。
为什么赤壁之战前,东吴主降派声势浩大?原因就是投降的风险与成本是孙家承担,而好处却归东吴文人士大夫。
电视剧里他们懦弱、迂腐、强词夺理、胆小怕事,现实中却实在是审时度势、极其精明。俗话说明哲保身,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考虑到每一个人背后的妻儿老小,也无需过分苛责。
五代十国的不倒宰相冯道,迎来送往先后侍奉过十位皇帝外加辽太宗,可谓把这种处事哲学发挥到了极致。后世司马光骂他“奸臣之尤”,当世之时却得到了“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之偁誉”的称赞,就是因为冯道不仅保全了自身还庇护提携了大批文人士子甚至是一方百姓。从趋利避害的角度来看,冯道真可谓聪明绝顶了。
三国时代过去1700多年后,民国的那一大帮政界、文坛人士在国共两党、北洋军阀甚至中日之间玩着同样的套路,因为大家都是聪明人。
但世道纷乱总有一些人不一样:
他们是前途光明的青年医生、或者出身于不愁吃穿温饱的富农家庭、或者学成归来将继承家传丝绸产业、也许还可以在书香门第中安度一生甚至做一个要枪有枪要钱有钱的军中大佬。对于才能出众的他们而言在乱世中安安稳稳地度过一生并不是个太困难的事情,但是不论具体原因如何他们都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另外一条连同自己与家人的身家乃至性命都赔上的崎岖坎坷之路。
他们聪明吗?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是后人总愿意用另一个词去评价他们——伟大。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