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国庆档有两个特征,一方面《家乡》和《姜子牙》神仙打架的票房竞争异常激烈;另一方面,小成本影片的生存空间似乎被无限挤压。
10月3日,动画片《木兰:横空出世》宣布下架,退出国庆档。
10月5日,“朱朝阳”的银幕首秀《再见吧!少年》上映,尽管拿到了豆瓣7.4的高分,但上映三天的票房区区338万,还不够那几个大片塞牙缝儿的。
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问题来了,为什么这样的影片分不到大蛋糕呢?
一、《木兰:横空出世》和《再见吧!少年》反映出的问题
《木兰:横空出世》原定10月3日上映,主创的小算盘打得很好,计划着刘亦菲的《花木兰》大火,它蹭一波热度。
没想到《花木兰》扑街了,而这部动画片自身的品质又很差,网友形容“一个一个动作像机器人跳街舞一样”,豆瓣评分只有3.2,一看国庆档强手林立,只能灰溜溜当了逃兵。
《木兰:横空出世》的失败是符合预期的,但另一部《再见吧!少年》的“票房低迷”却有些诡异。
本片讲述的是白血病少年的故事,有点《我不是药神》和《滚蛋吧!肿瘤君》的感觉,口碑不俗,但为什么票房还是扑街了?
看似很不公,但对比这两部电影,我们还是能发现这部影片暴露的几个问题。
1、演员票房号召力
本片的两个主演,一个是荣梓杉,另一个是刘敏涛。
前者凭借《隐秘的角落》里的朱朝阳火了一阵,后者则是观众非常熟悉的影视演员。
两位主演的演技和口碑都没得说,但代表作品几乎都是电视剧,观众喜爱看你演的连续剧,不代表观众会愿意为你花钱买票进影院。
对于演员来说“剧”和“影”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类别,电视剧相比电影处于鄙视链的下游,从小荧屏到大银幕,中间也隔着一大截的距离,有很多新生代演艺明星演的电视剧收视率能破纪录,但若请来演电影,不管人气多高,票房往往都是惨败收场。
刘敏涛的演技当然毋庸置疑,她敢于为这样一部小成本电影“站台”也值得夸赞,但客观来说,票房号召力这一块差得有点多,靠她撑一部电影,太勉强。
拿《药神》来对比,2018年的《药神》收获票房超30亿,电影从故事到主题当然都位列国产故事片前列,但若没有徐峥这位顶级电影明星以“主演”的形式强力助推,只靠文牧野这位新人导演和王传君、周一围、谭卓等一众演员,恐怕《药神》最终也不会掀起太大风浪。
当下的中国院线电影门槛越来越高,观众的观影标准也越来越苛刻,但不管时代怎么变,演员仍是一部电影的门面,如果连演员都无法对观众产生“难以拒绝”的吸引力,即使口碑再好,最后也只会是“小打小闹”。
2、影片故事的打磨
《再见吧!少年》取材真人真事,讲述的是一名白血病少年面对病魔,依然抗争着去活出自己的故事。
我们鼓励更多的电影人能把这样的题材搬上大银幕,但从这部影片内容来说,几乎没有把准观众的脉搏——和《药神》相比,《再见吧!少年》在剧本的打磨上差得比较多。
《药神》之所以能获得30亿+票房,皮哥认为有3大原因:
首先是“从小延伸到大”,影片虽是从白血病入手,却将这种病症放大到了一个更大的层面,比如医药行业问题,百姓看病问题,这两个都属于全民关注的大话题,能够反映观众真正关注的痛点;
其次,影片在故事的讲述中,将一系列“生离死别”的情节转化到亲情、爱情、友情中,看这部电影时,观众会下意识地联想到身边的某个亲人、某个朋友,这样的设定更能观众感同身受;
最后,《药神》改编自“代购药”真人真事,又将男主改编成了一个混迹底层、以卖神油为生的小市民,从故事角度而言更具猎奇性。
对比之下,《再见吧!少年》击中的只是少部分患病群体的痛点,虽然故事加工之下也能够打动人,但更偏向于单纯的励志故事,无法唤起观众太多共情。
因此《再见吧!少年》叫好不叫座,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留给国产小成本电影的时间不多了
在今年的北京电影节上,陈思诚就做了预言:一部国产电影,想要在院线分一杯羹,必须具备两个特质。
第一是电影工业很强大,那种沉浸式的视听体验是普通的流媒体无法替代的,比如《流浪地球》。
第二是电影故事能够反映社会现实,且极具话题性,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我不是药神》。
就国庆档来看,陈思诚的预言正在一一实现。
皮哥觉得,小成本电影想要生存,有三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叫做以小博大。
故事虽小,成本虽小,但格局一定要大,要有那种蚂蚁撼大象的反差出来。
比如宁浩的《疯狂的石头》,成本虽小,人物虽小,但开创了国内并不多见的多线叙事结构,这是结构上的以小博大。
比如徐峥的《我不是药神》,这部片和《再见吧!少年》其实是一个类型,但它厉害在不只局限于一两个病人与病魔作斗争的过程,而是主角程勇这个视角,从一个患病群体牵引出了整个社会关注的话题,这样的话题保证了影片在影厅之外,仍能持续发酵。
这是内容上的以小博大。
第二个方法是寻找性价比高的特质演员。
比如那部《滚蛋吧!肿瘤君》,从名字风格到电影类型和《再见吧!少年》都非常像,为什么两部影片一个火了,一个扑了?
那是因为《肿瘤君》找到了合适的演员——白百何。
你或许会不屑地说,白百何也算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
可事实上就是,白百何演技虽然一般,颜值在演艺圈也不出众,但她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楚,那就是主攻“小妞电影”,她出演的角色大都是那种性格爽朗言直口快的小妞儿。
从《失恋33天》到《捉妖记》,白百何一直在塑造这类角色,并通过努力经营,将自己的人设和“小妞电影”紧紧捆绑在一起,这一招出了奇效,以后的电影只要是小妞电影,只要有这样的角色,白百何就是不二人选。
她不仅压过了和她长相“撞车”的王珞丹,在电影票房上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目前白百何的票房总和是95.73亿,与周冬雨的95.95亿并驾齐驱,要不是“摸金校尉”那个八卦事件使她事业停滞不前,要不然白百何应该是内地最早进入“百亿票房俱乐部”的女演员。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拿白百何与刘亦菲比较,论咖位论颜值论资历,白百何都远不如刘亦菲,但白百何主演的电影就是能大卖,刘亦菲资源再好也是一部接一部的扑街,这就是特质演员的厉害之处。
小成本电影就应该找白百何这种咖位不高但个人标签非常鲜明的演员,皮哥心中这类的演员的最佳人选是:章宇和任素汐。
他们咖位不高,片酬不高,能解决成本问题。但他们演技出色,虽然戏路比较窄,但遇到了合适的剧本就是能一阵疯狂输出,特别适合小成本影片。
第三个方法叫做抱紧大腿。
现在很多厉害的电影人都会带一带年轻的导演,比如《我不是药神》里的主演徐峥和年轻导演文牧野,比如《受益人》里的监制宁浩和青年导演申奥,比如《误*》里的监制陈思诚和青年导演柯汶利,当然还有近期上映的《一点就到家》,导演是青年导演徐宏宇,监制是陈可辛。
这些电影都是典型的小成本影片,都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抱紧这些大佬的粗腿,能凭借他的人脉找来优秀的演员,能凭借他们的经验为自己的电影把关,在宣传时也能邀请他们他们为自己的作品摇旗呐喊,一举多得,岂不美哉。
最后,皮哥想说,陈思诚说了实话,现在的电影市场留给小成本电影的生存空间非常有限,中国的电影从业者有上百万,每年拍摄的电影也成百上千,但真正和观众见面的是少数,能在热门档期与大片分一杯羹的更是凤毛麟角,这其中有多少沧海遗珠不得而知。
我们期待着更多小成本电影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也能走进观众的视野,这样他们赚了钱有了做大做强的资本,我们走进电影院也有了更多的选择权,这一天的到来不会太遥远,中国电影人加油鸭!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一粒鸡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