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生存狂一开始真的是美式备战备荒的产物,除了搞edc,他们还挖地堡。
他们不光准备题目标签里提到的edc,甚至根据需求的不同定制了各种各样的不同产品。
先说edc,基础版的就是这种“求生盒”。
这是我自己的配置。
左边的小袋子就是创口贴/纱布/缝合针线/消炎药这些东西(必要时刻针线可以用来钓鱼)。
右边的就是大名鼎鼎的edc,里面都有什么呢?我就不开我自己的盒子了,一是拍照麻烦,二是重新排列起来很累(你要把很多东西放在一个非常小,可以随身带的盒子里)。
1、哨子
千万不要小看哨子,遇到灾害和意外的时候你很可能已经身受重伤无力大喊,哨子只需要很小的力气就可以发出穿透力非常强的声音,实际上,抗震培训里也会推荐随身带哨子。
日本的商场都有专业的地震应急包,里面有手电、水、巧克力、纱布、哨子、手套等等,一系列求生工具,这是每个日本家庭都配备的东西。
2、线锯
如果你被困住,很大可能你就要靠这个锋利的小玩意脱困了。而如果你在野外,它可以帮你盖房子和砍柴,这样你那把丛林刀就不用面临巨大的磨损。
3、多功能卡
这个东西绝对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你能看到了它兼顾了刻刀/尺子/指南针(你要结合太阳一起使用)/瓶启子/握锯和其他我自己都没琢磨出来的功能。
4、镁棒火石
一定要相信我,钻木取火比你想的要难的多,哪怕你有了线锯……因此原始人其实更倾向于让圣火永不熄灭。
5、多功能钳
我那把常备多功能钳不光有手电,还是中空的,这一般是放需要随身携带的药丸用的,预防你丢失/忘带了背包,只剩裤兜里的edc盒子,一般会放消炎药/止痛药。
再比如说3D攻击包,这是为了城市短暂暴乱准备的,里面准备了三天的日用品——目的是让你在郊外躲一躲或者逃到另一个城市。
当然,如果遇到南斯拉夫的局面,就等死吧,没救了。二战东线围城的时候,一度非战斗减员高于战斗减员。
不过如果只是跑路,内容就会变一些。比如打火机会替代火石,压缩干粮和自热饭菜会替代钓具。
一般是这样的包包。
这里面一般还会有你能买到最靠谱的武器。工兵铲。
它不是管制武器,但是战斗力肯定比古惑仔的砍刀要牛逼的多,对付一般的野兽或者暴徒绰绰有余。
而工兵铲的功能远不止如此。
(神器:工兵铲)
家有一铲,如有一宝。
还会有另一个神器,保暖布/救生毯。这个东西体积非常非常非常小,但是可以极度高效的避免热量流失,如果你的Aj鞋这辈子都为了做到更透气,这玩意就是为了做到更不透气,并且隔热。
这样你就可以在不带睡袋的情况下,把帐篷塞进背包了。
不过生存狂和户外爱好者/军迷又截然不同,他们似乎更像是阴谋论患者。
但他们又会一本正经的讨论世界末日。“下面链接复制粘贴进浏览器即可打开”.
http://m5.baidu.com/ala/c/s/mip.book118.com/html/2017/0417/100763572.shtm(2012末日生存包该怎么制作?)
甚至更魔幻的东西。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1237934(极端情况下,哪种冷兵器更适合对抗丧尸?)
这让人不禁想,也许他们和阴谋论者不一样,后者更倾向于恐惧上层带来末日——而生存狂可能是渴望末日的。
对于世界末日的期待在口语中经常存在,但是在文化现象中总是被隐藏的,而如果你去认识这些被隐藏的东西,会发现这种期待非常普遍。
在冷战结束,确定不会有总灭绝以后《望乡战士》式的后启示录就消失了。
但是今敏和谷古实式的个人的末日悄然替换了这个冲动——也许这个世界还会日常下去,但是对于你来说一切都不一样了。
更妙的是,明天每个幸运的人都可能如同今天痛苦的你一样陷入灾难。
它的巅峰就是诸如《*戮都市》这样的突出荒诞感的作品:现实社会仿佛静悄悄的什么都没有发生,但你已经陷入了巨大的危险的阴谋之中。
所以我反复提到,对庸常生活的改变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你获得每个人认可的价值和每个人都陪你一起死在一场灾难之中的价值是等同的。
我们本文说的亚文化群体“生存狂”,就时刻在为一场末日做准备。这个群体就是生之*和死之*交织的产物。
比方说按理说武器和其他装备的比例应该是1:9,但是他们经常会搞到3:7甚至4:6的程度。那这是在期待还是恐惧末日呢?
对末日的期待必须隐藏在对末日的排斥之中才能合理的表达,就像法国电影里的找爸爸文化母题一样:
爸爸是永远找不到的,于是你就永远不用变成爸爸那样的“男人”。
所以我认为日本第一的后末日漫画是望月峰太郎的《末日》而不是《破坏兽》甚至不是《日本沉没》。
挑这三本说是因为这三本截然不同。《破坏兽》和《请叫我英雄》是满足秩序被破坏,个人英雄逞能的中二愿望,也就是所谓宅臭。《日本沉没》则是正剧,非常精神正常的思考日本的未来。
唯有《末日》是癫狂的把对末日的期待用各种扭曲的符号表达出来。
第一幕精神崩溃的少年为自己拿腐败血肉抹上的符号意味着他和这个糟糕末日的合体,在这里他崩溃了,也得到了解脱。
而其最后一幕是四开页的宏大富士山喷发毁灭整个东京湾,象征拯救者的美国舰队同样在雷暴中沉没——末日永远不会终结,故事的结束只会是另一个末日。
* *
和资本家一起死之类的话,其实这个冲动在口语中经常是这样表达的,但是在文化现象中截然不同。
期待末日其实意味着“不是我想死的,是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子了,不死不行了。”
甚至还要装模作样一番自救,直到各种暗示齐全,才由一个疯先知式的角色告诉你:其实你已经死掉了对吧,你的心。
这个东西在我们的文化中经常出现在“我每次过马路都想被车撞死”上。因为这样父母就不会觉得是自己主动抛弃世界的,并且还能得到赔偿。
但是在日本“不希望给别人带来困扰”的文化下,它更希望直接全部毁灭,没有人,就没有人会被麻烦。
这种被动的心态我曾经反复提及,比如我说过《西蒙》,如果不成年,就永远不用做选择,那么就创造一个永远不会被击败的敌人阻止自己的成年,而自己要永远为击败这个敌人而努力。
就是说一方面他要求自己按照社会规范勇往直前,另一方面他要求自己永远不需要到达终点。
这就和那个经典的精神分析案例一样:丈夫最想要的是妻儿被*,然后为妻儿报仇手刃仇人。
实际上反应的是他已经不能容忍家庭,但是也不能抛弃责任,只能用这种类似梦境的结构来为自己塑造解决方案。
因此在之前知乎的评论区里也有朋友提到了:我判断“末日情绪”的时候经常会参考各大平台的edc销量,销量越高,说明情绪越浓。
但我还有一句话没说,这并非意味着大众群体接受了世界末日这个设定,而是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因为世界末日而兴奋起来了——他们被唤醒了对末日本身的渴望,因为这似乎是一个非常棒的解决方案。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