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灵珠”意象与“魔丸”意象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两个意象的对立、统一与成因更值得深究。通过正邪生死、善恶阴阳和蓝红水火可以看出其中的对立;通过来路归处、孤独与两爱能够感觉出其中统一。此二者形成的原因,需从哲学理论与社会心理两个方面去探究。原型意象的出现丰富了电影的思想文化内涵,提高了电影对观众的吸引力。
“二元对立”是语言学家索绪尔创立的结构主义的基本概念。“在结构整体中,可以找到两个对立的基本组合元素,二元构成结构内部各成分间的并列、对立、转化关系”。基于此,《哪吒之魔童降世》创造了二元对立的组合意象,即“灵珠”与“魔丸”,并赋予了它们多种内涵。
(一)正邪与生死
“灵珠”从字面意思上看,“灵”作为“珠”的修饰语,承担了决定属性的义务。“灵”字最早始见于春秋金文,上部是霝,为“零”的古字,意思是降雨;下部是示,指代祭台,本义为会跳舞能降神的巫。后来经过不断演化,“灵”字可以引申为善良聪明、通晓事理。
潘岳的《藉田赋》中有“夫孝者,天地之性,人之所由灵也。”一句,其中的“灵”就是善良美好的意思,由此可以得出,同理,“魔丸”的属性也由“魔”字的好坏决定。
“魔”字最早始见于《说文》小篆,原本的意思是指梵语中的“魔罗”,引申后泛指恶魔、怪物。陆游在《降魔》中写道:“老阅人间久,曾降百万魔。”这里的“魔”指代的是恶鬼、怪物这一类邪祟,所以“魔丸”就属于一种消极邪恶的意象。
意象会通过具体的物来表达抽象的概念。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灵珠”意象与“魔丸”意象的第一个具体形象分别是灵珠和魔丸。
灵珠是由仙气所化,魔丸则是魔气的聚合体。仙气一般是指修仙之人口中吹出的带有法力的气,或者是指神仙自带、萦绕在周身的烟雾,仙气是神仙特有的,因此仙气可看做是神仙的代名词。同理,魔气也可以用来表示妖魔。
在道教文化里,仙者为智为慧,灵台清明,是正义的化身;魔者心志不坚,会为一己私欲迷失自我,为祸人间,是一股邪恶力量,因此从道家思想的角度出发,灵珠与仙者相同,是正义的;魔丸与妖魔相同,是邪恶的。属性既定,那么正与邪也就作为抽象概念被灵珠与魔丸表示出来,由此可看出:“灵珠”意象具有“正义”的内涵,“魔丸”意象拥有“邪恶”的内涵。一正一邪,“灵珠”意象与“魔丸”意象之间自然存在对立关系。
在以灵珠魔丸为具体形象的阶段中,除来历外,《哪吒之魔童降世》还为两个意象设置了截然不同的命运。仙气因为是和善纯净之气,所以元始天尊承诺,灵珠可转世投胎,成为李靖的第三个儿子,并由太乙真人负责将其培育成才。
而由魔气汇聚形成的魔丸并没有这般好运,因魔气的污浊不堪,且其炼化后所得魔丸的元神坚不可摧,为了防止其继续作祟,元始天尊施下天劫咒,将在三年后引天雷摧毁魔丸。灵珠的投胎降生、拜师学艺与魔丸的被施咒语、终遭毁灭形成了鲜明对比。
此时,“灵珠”意象通过灵珠所传达的是生的希望:灵珠是有未来的,并且前路无比光明。而“魔丸”意象通过魔丸所表达的则是死的黑暗:魔丸只有短短三年的寿命,在生命尽头等待它的是给予它致命一击的天雷。二者一生一死,一光明一黑暗,在这样的对比之下“灵珠”与“魔丸”两个意象之间的对立关系十分明显。
(二)善恶与阴阳意象并非生来就分成善良的或邪恶的,它属于哪一类要靠它所处的语境或环境而定
随着剧情的发展,“灵珠”意象与“魔丸”意象各自的第二个具体形象出现了——敖丙与哪吒,二人因立场不同所产生的矛盾冲突分别表现着“灵珠”意象与“魔丸”意象中的善与恶。
首先,是哪吒的生日宴。在哪吒三岁的生日宴上,申公豹的出现使哪吒父母为他编织的“他是灵珠转世”的梦境破碎。哪吒在知道自己其实是魔丸的真相后,用咒语解开了压制他身上魔性的乾坤圈,乾坤圈一开,魔气瞬间控制了哪吒的身体和心智,让他开始肆意*戮,甚至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放过。敖丙对哪吒有朋友之谊,不忍心看到哪吒做出伤天害理的事,于是他不顾师父申公豹的反对,坚持前往陈塘关营救哪吒父母。此刻敖丙秉持着心中的良善,与已经被魔化、失去意识的哪吒展开生死搏斗,最终与太乙真人合力,重新使用乾坤圈封住了哪吒体内的魔性,使其意识恢复正常。在这一阶段的剧情里,“灵珠”意象通过敖丙所展现的是善,“魔丸”意象通过哪吒所呈现的是恶。
其次,是敖丙身份被识。就在敖丙成功救下陈塘关众人准备离开的时候,李靖的阻拦最终使遮挡他身份的斗篷被掀开。随着头上龙角的裸露,敖丙是龙族的事实赫然摆在了百姓面前。龙族因天庭的不公,一直未能摆脱被视为妖族的命运。
在百姓心中,龙族是妖怪,是不能被容于人间的存在,加之敖丙头上的灵珠印记又给龙族加上了盗取灵珠的罪名,极大地主观臆断使陈塘百姓忘记了敖丙不久前的救命之恩,继而转身加入到讨伐他的队伍之中。一时间骂声四起,“妖就是妖,狗改不了吃屎”、“原来是龙族为非作歹,当初天庭就不应该给他们留活路”这样的话语充斥在敖丙的周围。
在申公豹的教唆下,为了龙族的命运,敖丙开始了他*人灭口的行动——聚水成冰,活埋陈塘。而已经恢复意识的哪吒,此时选择与陈塘百姓站在一起,用尽全力去抵挡敖丙带来的灭顶之灾,这一刻敖丙的残害百姓让他从善良转为邪恶,而哪吒的保护苍生也让其从邪恶中抽身而出成为了善良的一方。剧情里主角立场的转变体现着“灵珠”意象与“魔丸”意象内涵的丰富性,它们不单单只有善或恶一种定义,而是善中有恶、恶中含善,在这种内涵的影响下,“灵珠”与“魔丸”两个意象之间呈现出一种既能对立又可转化的关系。这种复杂的关系不仅限于善恶范畴,道家所讲的阴阳也与之如出一辙。
阴阳属中国古代哲学,代表着万物最基本的对立关系,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家们用其来概括万事万物中的对立运动。
《易·系辞上》有文:“阴阳不测之谓神”,这里的“阴阳”就是指宇宙间贯通物质、人事的两大对立面,因此阴阳即为对立。
此外,《荀子·礼记》曰:“阴阳接而变化起”,意思是变化源自阴阳之间的相感替换,相互影响。
鉴于阴阳之间与“灵珠”“魔丸”意象之间关系的相似性,所以“灵珠”意象与“魔丸”意象也可以看做是阴阳。蓝红与水火除了剧情之外,《哪吒之魔童降世》在画面设计上也分别赋予了“灵珠”意象与“魔丸”意象两种内涵。
仙气魔气登场时,就各自以蓝、红为代表色,而影片在画面上也一直沿用这两种主色调,不论是炼化而成的灵珠、魔丸,还是转世后的敖丙、哪吒,“灵珠”意象始终是蓝色,“魔丸”意象始终是红色。
在“蓝”这一色调之下,灵珠呈蓝色,敖丙的真身是一条蓝色的龙,即便是幻化成人,他的长发、龙角、服饰花纹以及所使用的兵器全部都是蓝色的。蓝色代表着文静、理智、博大,含有沉稳的特质,这与敖丙器宇轩昂、温文尔雅“少年郎”的人物设定极为相符。
在“红”这一色调之下,魔丸呈红色,哪吒头戴红头绳,身穿红马甲和红收口裤,手握红缨枪与红色混天绫。红色是热烈、冲动的颜色,不仅有活泼的含义,同时也有警告、禁止的意思。哪吒这一角色性格中的调皮捣蛋、善惹事端也与红色的两种内涵不谋而合。由此可看出:“灵珠”“魔丸”意象各自的两种具体形象在色彩与人物性格上均与蓝红两色的视觉效果和内在含义对应,这两个颜色一冷一暖,成就了“灵珠”意象与“魔丸”意象之间的对立关系。提到冷暖,除颜色外,“灵珠”意象与“魔丸”意象还与水、火有着不解之缘。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敖丙自小生于并长在海底,他修习水系术法,所使用的兵器是被网友戏称为“海盐珍珠棒”的两个蓝色圆形冰锤(此锤能够聚水成冰,以冰冻之力攻击对方);哪吒则是自出生开始便会喷火,所使用的兵器除了周身带火的风火轮外,还有能够喷火的火尖枪,因此“灵珠”意象离不开水,“魔丸”意象离不开火。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水火不相容”的说法,这是源自古代中国的神话传说: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向来不睦,二者因水与火不相容而引发了一场大战,大战以共工失败而怒触不周山为结局,此后“水火不相容”就用来比喻二者之间对立,且绝不相容,所以“灵珠”与“魔丸”两个意象之间存有对立关系也是理所应当的。
《哪吒之魔童降世》正是通过塑造灵珠魔丸、敖丙哪吒两组具体形象表现着“灵珠”意象与“魔丸”意象中涵盖的正邪生死、善恶阴阳、蓝红水火的抽象含义。而蕴藏在这些概念之间的对立关系,也通过两组具体形象之间的碰撞形成电影张力,从而实现情节各处的转折,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作品。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