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语文︱《毒液》——你真的了解「反英雄」吗?

玩转语文︱《毒液》——你真的了解「反英雄」吗?

首页角色扮演青白恩仇录更新时间:2024-05-11

粘粘的,滑滑的,黑不溜秋的,酷炫大怪兽——「毒液:致命守护者」可以说是在最近刷爆了朋友圈,票房更是刷新了一项又一项的记录!电影中男主虽然有一个黑不溜秋长者血盘大嘴的形象,可是性格可以说是非常的具有正义精神的同时,又有小人物的平凡和力不能及的无奈

抛开剧情和精彩的打斗之外,电影中让我印象深刻的画面是,当便利店的阿姨遭遇抢劫时,在电影开始埃迪只能无奈地躲在货架的后面,而在电影结尾有了毒液的能力之后,则出来用他「正义也非正义」得方式来惩治坏人,并说出「我们是毒液」的那个片段。把个人坚持追求正义的人格和毒液「我们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做事方式进行融合,塑造出了一个所谓的「可爱又迷人的反派角色」

当人们在谈论毒液时,我们用的是「反英雄」这样的一个词汇。什么是反英雄?字面上而言,这是一种具有反派的缺点但同时具有英雄气质或做出英雄行为的人物形象

所以,毒液这个名字很有意思

——毒,意味着有害的,凶狠的。

但这毒,细想又恰恰是我们生活中,

一直想要争取、却无能为力的「正义」。

是不敢说,不能说,但想听的,

不敢做,不能做,但想做的——「反抗」。

处于社会底层的像埃迪一样的小人物,面对邪恶势力时一再被打压,目睹着不顾人类安危的科研机构的暴行却无能为力。因此他只有释放出他内心的“毒”,他才有机会打破这一切的不公

所以,虽然表面上毒液看上去有点反社会,但其实他反的是这个社会的阴暗面,并且用的是一种「以毒攻毒」的手段来反抗这一切。

而塑造这类「反英雄」的初衷,其实就是是为了通过这类人的命运变化,对传统价值观念进行一次“证伪”,标志着个人主义思想的张扬、传统道德价值体系的衰微,以及人们对固有理想信念的质疑。

「反抗」、「颠覆传统价值」、「反英雄」、「以毒攻毒」、「小人物」、「社会的阴暗面」,当我们看到这些词的时候,我们真的只想到死侍或毒液吗?其实这不正是我们经常讲的「侠义」、「替天行道」、「逼上梁山」的《水浒传》的精神内核吗,不过是时代不同换上了不一样的词汇表达罢了?

当我看到结尾毒液那一身腱子肌如树干般盘虬交错,共生体的血管青白毕现,根根分明蜿蜒至整个手臂,对比普通人显得身形巨大的形象,看到他狠狠的扼住恶人的咽喉的时候。我很容易会联想到,为民除害拳打镇关西的鲁提辖、血溅鸳鸯楼的武松、风雪山神庙的林冲、不堪受辱*牛二的杨志……作为第一部读的四大名著,和三国、红楼、西游的高大上不一样,我觉得《水浒》无疑是最接地气的一部。如果说三国讲的是“浪花淘英雄”的话,水浒中的好汉无疑更具有「反英雄」的色彩。

俗语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很多人觉得水浒传中都是打打**、快意恩仇的场面,不少画面血腥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容易让青少年养成不良习惯。它并不是一个讲一百零八个大侠如何惩恶扬善行侠仗义的武侠故事,很多时候“好汉”甚至在*人放火欺负老百姓。全书说淫说盗,说快意恩仇,说替天行道,说忠义,其实都是表面,归根结底说了四个字:逼上梁山(官逼民反)

水浒将社会的阴暗面、人性的弱点描写得淋漓尽致,更将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塑造非常精确。我们现在看《毒液》的时候的那种爽快,其实就很像以前的人看《水浒》的快感。比如说,水浒中施耐庵不惜浓墨重彩,接连的十个章回(第22-31回)全力塑造的大英雄——武松,无疑就是我们解读水浒的时候的一个关键人物。但仔细一想,我们会发现其实武松的故事,其实也很有“毒液”的色彩。

武松前半段致力追求正义,也相信过程序正义(官府),因此他在武大郎遇难时候,在灵堂大哭一场却没有直接怒而*人,而是默默查清真相,收集了全部证据,准备用法律手段让仇人得到应有的下场。

他相信法律,相信公道,正如埃迪一开始一直是个好记者,相信新闻报道能揭露、解决反派不顾人类安危的暴行。但他们的公道都没有到来,埃迪失去了自己的工作和爱情,这是受制于反派的势力和财富;而武松却遭到了官府的无视,因为整个县的司法系统都被西门庆买通了。

于是武松毅然决定放弃自己的人生,法不给我公道,我自己来给自己公道,正如埃迪化身毒液以暴制暴解决反派。武松精心设计了一个局抓住几个主谋之后,在所有街坊邻居的见证下处置了两个主犯(潘金莲、西门庆),押着一个教唆犯(王婆)自首了,这时候的武松身上就已经有了「反英雄」的色彩,但还能看得出是非分明。

可是当他再一次被命运戏弄,被张都监陷害之后,在鸳鸯楼的武松变了。除了报仇雪恨之外,他把一路上撞见自己的人不论男女老幼全部*光,并留下“*人者,打虎武松也”的字样,这就是所谓的投名状。这个情节之后,武松在逃亡中没再提打虎的名号,穿上了行者的服装拿起戒刀,成为了行者武松。在这里的他其实已经另一个人,充满着对这个世道的失望和仇恨,成为了一个彻底的「反抗者」。这里的转变,可以说是比毒液还要彻底了。

所以,为什么武松会变成这样?因为他最后认识到在当时的社会中,想做个「好人」的他根本无路可走。法律无法捍卫的正义,道德无法约束行为,官府腐朽至极,人只能变成这个样子,这才是水浒所说的——官逼民反、逼上梁山

当然,这只是水浒中武松的情节给我们呈现的一个当时社会的切面,但已经足够明显的表现出当时的社会在粉饰太平之下的丑陋且复杂。而水浒本身更是从各个切面,通过一个个不同人物的命运,给我们描绘了当时整个封建底层社会的黑暗。

在水浒中,大多江湖人称自己为“好汉”而非“英雄”,是因为他们崇尚的不是正义,而是血性,是义气,是快意恩仇,是一种反抗精神,何况他们本身很多的滥*无辜的行为本身说是英雄确实不合适。其实这里“好汉”的称呼,不是就很有「反英雄」的色彩吗?

所以,当我们在读一本小说的时候,不要只停留在小说的主人公上,并且觉得主人公就一定是正义和美好的象征,也不要光带入看情节为了爽而看,从人物、情节中,多思考多总结,联系到社会环境,有时候才能让我们更好地触碰到小说主题的内核。《水浒传》如此,《骆驼祥子》如此。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