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报考攻略⑭ │ 进一寸有一寸的惊喜,且看化生类

清华报考攻略⑭ │ 进一寸有一寸的惊喜,且看化生类

首页角色扮演送蛾子上学更新时间:2024-06-23

高考志愿填报攻略

2019清华见!

水木清华,钟灵毓秀。传统与青春辉映的清华园,翘首以盼每一颗年轻心灵的到来。

大类学什么?报考季即将来临,我们对话大类首席教授,直击清华大学2019年本科招生的16个大类学科建设最前沿,带你问道大师、取经学长。

闻道日肥,今天来看化生类——

化生类

相关院系:化学系、生命科学学院、药学院、化学工程系、生物医学工程系

专业方向:化学、化生基础科学班、生物科学、药学、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大类介绍:化学是现代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发展的基础。生命科学可以帮助人类加深对自然和生命活动规律的认识,有助于研究各种疾病的发病机理,实现农作物的高产、优质。生物医学工程和化学工程致力于用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工程原理和技术来研制创新型的生命医学材料、设备与系统。药学专业的研究成果则将直接服务于改善人类的健康水平。大类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及广阔的专业视野,高于50%的学生在学期间至少有一次海外访学经验。

从大一开始探秘生命

生命学院的周立群最近生活有些忙碌。大二的他早早习惯了被宿舍、教学楼和实验室充满的生活。同时作为生命科学学堂班班长、生命学院文艺部部长,还要兼顾自己所在实验室的科研项目,他的感想却是“充实且有收获”。

生命学院大二的翟紫含课外生活则更显丰富。在专业学习与英语二学位之余,交错着军乐队的排练演出和生命学院宣传中心的“一口口大锅”(笑)。

,

立群和紫含都是邂逅清华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的第一届学生。在化生大类,也许课堂上你身边坐着的就是当年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得主。同学中既有像紫含和立群这样的国家集训队成员,也有通过高考进入清华的同学。不同学习背景的学生因为对化学和生命学科的热爱聚在一起,“让人感觉到自己一直坚持的科学梦想特别有意义。”

化生大类首席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王宏伟把大类培养看作“同学们的一个福音”。在大类培养框架下,同学们可以了解不同院系的学科架构,接触不同的专业课程,进入不同的实验室学习探索,领略最美丽、最有趣的系馆。有利于同学们通过大一努力探索兴趣方向,真正发掘自己的爱好和专长。

2017年8月,七字班入学的第一周,化生类和临床医学类近600名同学开展了一场“化生类、临床医学类迎新会”,周立群还记得,迎新会上,大类6位老师亲切介绍了各院系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的优势,向大家特别强调学科交叉的重要性及无限潜力。

化生大类的六大学科各具特点又共融共通。化学作为一门中心科学在自然科学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化学工程在理工结合、基础和应用结合、软硬结合等方面极具特色;生命科学在揭示生命奥秘方面富有独特的魅力;医学的美好则在于对人类健康的关注和直接支持作用;药学则是一门结合化学、生物学、医学等的学科,极具跨度。老师们告诉大家,大类培养为学科交叉和人才培养注入的丰富内涵和广阔外延。

翻开化生大类大一学生的培养方案,《微积分B1》《微积分B2》《线性代数》《大学物理B1》等数理公共基础课最先映入眼帘。数理基础课之外,为了便于大一新生尽早感受学科特点,《化学原理》《普通生物学》两门课程提供了切实的专业需求和体验。

以化生大类大一上学期的必修课《普通生物学》为例,同学们从植物的形态结构、光合作用学到人体内循环与生理调节过程,并在“雨课堂”小测中及时巩固知识,反馈问题,学下来“收获颇丰”又“印象深刻”。

化生大类的六个院系和专业为了满足同学们对不同专业研究方向的探索需求,开设了六门大类导论课——《化学工程与高分子科学导论》《化学现状与未来》《生物学概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导论》《医学导论》《药学导论》,与大类内六大学科一一对应。化生大类大一同学需至少选择任意两门大类导论课,了解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结合课堂互动、小论文和自我探究课题等,加深学科认知。

你的生活你定义

在生73班同学的记忆里,第一次见到颜宁老师是在开学后第一次班会上。开班会的教室正巧在颜宁办公室隔壁,结伴走在系馆的走廊的几个同学一抬头就看到了穿着实验服的颜老师,“着实有点激动。”

,

颜宁在清华任教时曾是“清华最年轻教授”,科研成果更是令人瞩目。从2009年到2018年3月,她以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最有影响力的顶级学术期刊《自然》、《科学》、《细胞》上发表了19篇论文,其中两篇被《科学》“年度十大进展”引用。她还在2016年被《自然》评为10位“中国科学之星”。

生73班的同学回忆道,当时见到的颜老师亲切而“没有一点架子”,正如《“非主流”的主流科学家》描写中那个带给人温暖感的前辈——“她双手抚弄着帽子两边垂下来的毛线球,用活泼的语调说:‘我特别喜欢这顶帽子,因为这是我妹妹送我的生日礼物’。”

正如科研工作者的性格其实是多样包容、“跳跃感十足”的,化生大类也秉持开放的环境与包容的态度,鼓励每一位同学探索自己独特的发展途径,实践丰富多彩的人生。也许你曾了解“全球青年领袖”、现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一诺毕业于清华生命学院,王宏伟老师还是她和颜宁的辅导员;但可能你不会想到,曾经休学一年携带3000元环游世界的唐诗也来自医学院和生命学院。

化生大类的培养兼顾全面性和专业性,也为同学们提供了更多流动性和自由选择的余地。很开心看到大家在化生世界找到喜欢的方向。”生命学院七字班辅导员李天奇如是说。

进一寸有一寸的惊喜

专业确认到生命学院的同学在大一结束的暑假会到野外实习1到2周,七字班的目的地是河北木兰围场。一周多的“混凝土板房”生活,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带给同学们的深刻记忆除了新鲜的空气和满眼的绿色,还有每晚睡前身边的小甲虫、巴掌大的飞蛾和叫不出名字的蝴蝶。条件称不上好,但是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跑遍了山间地头,一边用脚丈量土地,一边学习认识植物种类和“可爱的小动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认识了植物和动物,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小课题,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科研探究能力。”翟紫含在回忆野外实习的时候,嘴角松弛地上扬起一个弧度。

,

化工系大二学生罗宇程则在暑假跟随院系到访了神华、宝洁和诺维信等化工领域的集团和工厂,在产业一线学习调研化工的实际应用,了解产业模式和发展趋势。这对他之后的学习和发展也“起到了引导性的作用”。

经历过大类培养与专业确认,紫含与立群有着相似的感受——大类的培养模式促使着自己探索真正感兴趣的学习、科研和发展方向。不论是周立群作为队长带领清华代表队在第十四届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中获得金牌和最佳信息处理项目提名的优异表现,亦或是翟紫含在马杯跆拳道比赛夺冠、在生命学院坚守宣传工作的同时依旧保持高昂学习热情与科研志趣的全面开花,都是化生类科研导向与多样发展并重的直观体现。

不断探索,寻找自己的热爱,并为人类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生命的奥秘虽无穷尽,探索路上每进一寸亦有惊喜。这是同学们来到化生类的期待。

首席支招:

一起来听听大类首席教授王宏伟老师的报考建议!

“未来科学”,关注人类命运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观逐渐建立的新时代,“美丽中国”不仅势在必行,更是一种国家战略。化生大类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生态保护本身涉及到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物种的多样性是什么、为什么要保护物种的多样性以及如何保持物种多样性;而由这一概念引发的诸多具体问题均可以在化生大类广阔的分支下找寻到解决的办法。

若以农药为例,那么首先需要考虑如何减少农药残留、尽快无毒分解,这是化学问题。其次,如何使农药残留对土壤和作物的损伤降至最低,则是生物问题。而涉及到农药具体的制药过程、代谢机理,则于药学专业责无旁贷。最后,在农药生产过程中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如何制定更加科学、合理、安全的生产工艺,是化学工程的攻坚难题。多重问题解决的背后,依靠的正是化学和生物学基础理论的支撑。

化生大类同时也是未来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称之为“未来科学”也不为过。在生物医学工程方向,清华大学成立了脑与智能研究中心,瞄准当前生命科学一个最重要的前沿领域——“类脑研究”。对于人类大脑的进一步理解,将对人工智能的应用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生物学方向,除了最近讨论很多的免疫疗法、干细胞等话题,与数据科学交叉的基因大数据分析——基因组学是清华生科研究的前沿,当然,还有当今世界超一流的结构生物学实验室。在化学方向,倡导“新材料”、“新能源”的大背景下,具有一些奇妙功能的有机合成分子——自组装系统被科学家们不断研发,例如OLED发光二极管课题组的产学研结合。

正如王宏伟所说:“关注人类命运发展,是我们这一学科类群贯彻研究始终的课题。”

厚基础、交叉型人才培养

自2017年开展大类招生以来,化生大类一直强调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各学科“基本功”。王宏伟坦言:“学科平台基础课程总是最重要的。”化生大类希望学生在前一到两年基本上掌握涵盖化学、生物学、药学相关的大类内不同专业基础课程,进入高年级后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更有偏向性的研究方向,到实验室参与科研训练。

大一学年,学生将学习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等全校通识教育课程,同时依托化生大类学科特点,通过化学原理、普通生物学等大类内平台课程强化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化学方面,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拓展兴趣的课程供选择;在生物方面,有生物化学、种子植物分类学等课程为学生开阔学科认知视角。进入二年级确认分流后,课程培养更具专业性。如化学系的有机合成、高分子化学等,生命学院的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以及药学院的药理学、药代动力学等。

在培养通识基础的同时,化生大类也为学生提供了更有导向性的导论课程,启发学习志趣。谈及导论课程时,王宏伟认为这一创新举措对学生和教师均有很大帮助。教师在教学中介绍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渗透学科前沿知识;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接触不同学科的概况,明确研究方向。通过导论课,学生放眼“未来科学”,在学科交叉的大背景下,站在大类多维度的视角看待事物,对未来的科学研究将有裨益。

与深度交叉的“未来科学”相辅相成的,正是化生大类厚基础、交叉型的人才培养体系。科学技术在不断涌入的新疑问和课题中得以发展,现代社会也要求既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又有学科交叉研究能力的人才。

面向未来的广阔前景

化生大类以基础科学研究为主,80%左右毕业生选择在国内外继续深造,夯实科研基础,锻炼学术能力。这样的选择与“未来科学”对于人才“高精尖”的需求是分不开的。在王宏伟看来,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脚步,行业对于“学术科研 实践经验”的专业化人才渴求将只增不减,化生大类的学生在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同时,也为未来的发展积累了能力与资本。

大类师资队伍包括两院院士16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3人;知名校友从施一公院士,到新生代科学家颜宁;从清华大学现任校长邱勇院士,到刚刚就任吉林大学校长的张希院士……

施一公院士曾言:“生命科学是21世纪的科学”。其实,不止生命科学,整个化生大类都在学科交叉的科研背景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社会背景下,逐渐成长为21世纪最耀眼的“未来科学”。

“面向未来,大有可为”,相信你会无畏选择!

推荐阅读

邱勇校长:自信的清华欢迎你 | 致2019年高考考生的邀请信

2019清华招生宣传片《从一到无穷大》| 上大学,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清华报考攻略①│建筑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清华报考攻略② │上天、入地、下海,土木类都是你的舞台

清华报考攻略③ │ 到环化材来,你看见更美的未来

清华报考攻略④ │ 从地面到深空,难到让你自豪的电子信息类

清华报考攻略⑤ │ 在0与1之间的梦想之地跑起来的计算机类

清华报考攻略⑥ │ 选择能源与电气就意味着选择未来,你准备好了吗?

清华报考攻略⑦ │ 这里是自动化与工业工程类,我们瞄准中国智造

清华报考攻略⑧ │ “机航动”,智能制造,引领未来

清华报考攻略⑨ │ 在清华经管学习是怎样的体验——成就更好的自己

清华报考攻略⑩ │ 清华法学:卓越的道义是担当

清华报考攻略⑪ │ 年轻,而有无限可能的新雅书院

清华报考攻略⑫ │ 在人文与社会类探寻“一些的一切,一切的一些”

文 | 清华招办

图 | 苑洁 于海童 等

编辑 | 李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