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孩子迷上了《西游记》,看到孩子听得眼睛发直,我和孩子爸乐在其中,国外长大的娃终于开始接触我中华经典了,但是!今天却出了一个让人措手不及的人生命题,但又必须瞬间无缝连接。
我在书房看书,突然听到一声一声的呼唤,若影若现,怎么个情况?寻声追去,看到六岁的儿子把自己埋在了一堆被子当中,只露出一个头,大声喊:“师父,师父,救救我”。诶呦喂,这是入戏的节奏啊!当妈后,虽然形象惨不忍睹,但是演技绝对爆棚。
我:“阿弥陀佛,我是从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唐僧,小施主,请问你为何在这五行山下叫我师父啊?”
儿子:“师父,师父,我是齐天大圣。因为不懂规矩,自以为是,得罪了如来佛祖,被压在这五行山下500年,求师父救我,还我自由。”
我:“收你为徒?你有什么本领啊?”(要进一个优秀组织,必须先有一项硬本领,而这个硬本领是队友或者上司不具备的,还要在业内占top5%,否则怎能保唐僧一路降魔啊,搞不好刚加入,小命就没啦)
儿子:“只要能自由,让我干什么都行!我能耐大着呢,连玉皇大帝都要让我三分。”(适当的自我营销非常重要)
我:“你这泼猴,不可吹牛!去往西天困难重重,万里迢迢,你可受得了苦?”(凡事有利弊,做选择之前要权衡自己对于弊的可承受度,对于利的渴望度)
儿子:“受苦不怕。师父,您说坐山大王自由自在舒坦,还是一路受苦受难,最终修得正果,修炼成仙好呢?”(人生命题)
我:“贫僧既然已经走在了去往西天的路上,一路艰难困苦,但只要能取得真经,修炼成佛,普度众生,就没有白活,所以我选择后者。”(已经做出了选择,没有回头路,无论是否愿意,只要是一条光明大道,就要选择继续走下去,接纳,试着去热爱吧哈哈)
儿子:“师父!曾经我是花果山的大王,呼风唤雨,上天入地,还有一身本领,我可以72般变化,要多风光有多风光,但这样的日子过多了也没意思。我想拜您为师,一路降妖除魔,保师父平安,最终修得正果。”(变化才会带来更多的惊喜,当然,不慎重考虑,带来的只有惊吓了)
我:“好猴子,有志向,有决心,为师这就收了你。”
这番对话是否也让我们有所思考呢?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到底是一生无忧、自给自足、舒坦度日好呢?还是经历艰难险阻,为找到更好的自己,找到生命的意义好呢?
曾经我的人生奋斗目标就是前者,我希望自己能够有足够生活的钱,有个稳定的家庭和事业,我只要稳稳的幸福,在做所有选择的时候,都只有一个字“稳”。高考志愿一定要稳,妥妥被录取才行,不能有差池,毕业工作,要稳,如果当年有单位告诉我,一个月四千块,跟我签五十年我都愿意,这样我一辈子就不用发愁了;结婚找对象,爱情经济都在其次,最重要的是一辈子相守,不要变心,不能有变化。
后来经历了岁月的打磨后,慢慢发现当初自己的想法真的很可怕。我要的稳,并不能达到我最基本的目标----赚足够多的钱,成为“山大王”,殊不知要想成为“山大王”起码也得有七十二般变化,要有*手锏啊,《西游记》里哪个妖怪没有一个绝*武器啊。当所谓的“梦想”被生活虐成狗以后,就会迷茫,从而怀疑人生。当被外部和内部同时无情碾压我们的时候,我们就会选择绝处逢生,当我背负着第一个人生梦想不得不走第二条路时,我才发现原来人生是可以过得既有目标又有风景的。当我们的想法发生改变以后,我们选择的路虽然会布满荆棘,但是觉得动力十足,有力量。或许我们一生都在寻求答案,或许我们第一和第二选择中来回徘徊,就像孙悟空时不时地也觉得回到花果山是多惬意的事情啊,也或许你的心中早已有了答案,从未迷茫,也将永不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