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庸国祖源一一崇山苗祖之伏羲世家

古庸国祖源一一崇山苗祖之伏羲世家

首页角色扮演山海经神记大荒捕兽更新时间:2024-06-23

-探苗族太古山,仰伏羲五世族

要探秘中华历史文明之源,自然会联想到“天皇伏羲”,因为他创造了人类第一个文化符号-八卦,被公认为是人类的人文始祖。

伏羲在《汉书·古今人表》又称“太昊帝宓羲氏”,列为“上上圣人”之首,排在炎、黄二帝之前,可知早在汉代,他已被认为是我国远古时期的一位很重要的历史人物。关于他的事迹,由于年荒久远,文献记载可谓是少之又少,我们只能根据一些零星的记载和民间传说及阴阳八卦学进行考研。

读者注意:崇山有两代伏羲,一是中央山盘古十二部落的“伏羲部落”,二是有熊后裔伏羲。“正统论”认定伏羲文化有三种说法:

第一,甘肃天水说:据传,太昊伏羲生于成纪,故里天水(今甘肃天水市),徙治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都于陈宛丘(今河南淮阳)。据已故考古家王献唐先生考证,他出生在甘肃省的天水陇南一带。

第二,河南孟津说:上古时期,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丘陵山区位居黄河中下游分界地段的孟津县东部有一条河与黄河相接,相传龙马负图出于此河故称伏羲故里。

第三,四川间中说:四川省阆中市为羲皇故里,伏羲的母亲华胥履雷神巨足于此。《路史》注释说:“华胥之渊,盖因华胥居之而名,乃阆中渝水地也。,《周地图》解释说:“阆中水为渝水。”《遁甲开山图注》亦云:“仇夷山,四面绝立。”这就是伏羲故里。

这些资料的来源大部份都是正史,加以传说和一些后世文人的个人见解,又有历朝帝王、名人相继遗留的文化和大规模的建筑符号。反而言之,没有帝王、名人和大规模建筑符号的地方“谈羲为谬”,“是亦而非”,以至成为万分之一、二的人“一语定乾坤”;又因为百分之九十的地域“千秋沦羁縻”。这种“一花独放,一家孤呜”的帝儒“正统论”文霸,乃是五千年中华源头文化至今不能“定位”的主要根源。

从我国现存的伏羲文化建筑规模来看,有甘肃天水的伏羲庙、河北新乐的伏羲台、河南淮阳的太昊陵三处都保存完好。三处中:首先尤以淮阳的太昊陵规模最大,为中国十八大名陵之首,占地875亩,肃穆庄严,始建于春秋,增制于盛唐,完善于明清,岁月3000年,历代帝王51次御祭;建国50载,两位总理拜谒,朱镕基总理题写“羲皇故都”。其次、以甘肃天水伏羲庙保存最好,伏羲庙本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在甘肃省天水市城区西关伏羲路。1963年人民政府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06月25日,伏羲庙作为明、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庙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间(1483年~1484年)至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年~1887年),前后历经九次重修,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河南淮阳宛丘伏羲八卦台,在湖中的一个小岛上,高出水面六尺有余,广阔十余亩,环台皆水。庙宇建于何时已失考,如今那棵传为伏羲栽的八卦柏依然挺立如故,被伏羲封为八卦柏。卦台中央是八卦亭。

尽管有始建于春秋,完善于明清,51次帝王御祭的太昊陵确是可以定论,一代天皇长眠于此;而那座先后复修九次的天永伏羲庙确是后人祭祀天皇的重要地;再是宛丘卦台那棵“伏羲亲手栽植”的古柏-八卦柏也确是-神树,即为“树中之王”;因笔者愚钝,对51次帝王御祭,九次复修和伏羲亲手所栽的八卦古柏,仍未能体会到人文史祖伏羲在那里留下的创世文化及画演八卦的影子。

自周文王修订八卦,《庄子》首载伏羲,继而春秋战国,秦汉唐宋以来,史论“三皇”、“五帝”,《三坟》、《八索》,“三易”、“八卦”,三千年以来,群儒上阵,乱笔飞花而包装成一个远古新石器时代的历史“混沌球”。笔者虽不是当局者,亦不是文坛中人,而作为一个痴迷的史坛旁观者,倒想从伏羲“先天八卦”和神农“中天八卦”的原创符号探源。

被“正统”定为蛮夷地的古大庸,因有伏羲文化沉积信息,这些信息皆遗存于地域名,现略举一例供参考。

伏羲洞:伏羲洞隐于巫山,其内是一条阴河,其水分三洞流出为“伏羲三洞”或“伏羲三泉”,即伏羲天洞-“风泉洞”;伏羲地洞-“鲵泉洞”;伏羲人洞-“响水洞”。“伏羲三泉”又分一高两低,为一天二地乾坤泉,或为一阴二阳卦形泉。其伏羲“鲵泉洞”于清嘉庆五年被李景开花巨资开发而命名为“玉皇洞”,其泉仍完好地保存。

伏羲人洞-“响水洞”距现今市城西去8公里的巫山(麻空山)悬崖半壁,此地以响水洞而名。其洞口分为上下两层。上洞距地面20米,上洞口呈长方形,高约10米,宽约6米,成一绝壁内陷平台,平台上建一座悬空古寺,寺内供奉着伏羲和女娲两位人类祖神像。相传,伏羲和女娲的母亲华胥在大泽中见到雷神留下的足印,好奇地用脚踩了一下,于是*,12年后,生下伏羲、女娲。伏羲利用两股“地水阴泉”在大庸溪正中的沙洲上绕成一个巨大的太极图,面积约1800米,数千年来,无数次齐天大水的冲洗,至今仍保存完好。关于伏羲与其妹结婚,本境广为流传,因此,享受着家乡子孙的香火崇拜。

下洞成虎嘴形,高约6米,宽约二米,约进三十米处,上下两洞连通,再进为“千丘田”、“金银缸”、“羲皇门”、“伏羲潭”以及石笋、石林、石牙、石人、石兽等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再前进,其洞分为两支洞,其一,为仙姑洞,传说为八仙之一的何仙姑在追随女娲在此修行而名。其二,是伏羲的“八卦宫”特别是“洞房宫”,被当地祖传为吉祥婚姻之兆,于是,凡青年结婚,皆书写“洞房花烛”。

相传,在很早以前,崇山巫师童夔,人称童老司在伏羲洞“打洞求雨”,因误闯而打泼“乾坤盆”,造成水淹“古庸社盆”。又传,伏羲是人头鲵身(娃娃鱼),所以本境有不吃“娃娃鱼”的习俗。

第01节两处足印与伏羲父母考

崇山北麓的八十里大社盆-“大庸”,早在2. 7亿年前却是一片汪洋,名为“云梦泽”和“雷泽”。在崇山四悬圃之天门悬圃的景点中,有一处仙人足迹,名为:“足迹岩”。清·康熙年间本境赤松坪人胡世安《游天门山记》记载:“上云梯,过土地垭;未几而断山桥矣。至桥,各选石坐,叟指曰:“桥之左,乃赤松山,闻丹灶存焉;右为足迹岩'。”足迹岩又名仙人足迹,位于天门山西麓的马鬃岭,那里有一断山石桥。

天门山人桥之断山桥和袁家界上的“天下第一桥”一样,系两山裂断,中生一石,横跨两边如人工架设一般,这座断山桥坐落在土地凹上面,长约5米,但宽仅1米,游人路过,惊险无比。断山桥下,万丈深渊,投石闻声,数十分钟方落入深润。俯视桥下,只见古藤高挂,山鹰盘旋,青烟袅袅,雾抹群山,站在桥头,无论远眺、近视,胆小者都会出一身冷汗。

在断山桥头的下方有一桌形台状巨石,在石上有一对深深地赤足人足迹,右脚长1. 08米,宽0. 48米,左脚长0. 96米,宽0. 4米,深均约3公分。这一处景观被称为千古之谜的仙人足迹。此外,还有巫山(麻空山)仙人足迹。

巫山是一条自西向东的长龙,西起于“兼山”,而止于雷泽,途有“三家八卦观”,“朝云风神观”,“唐虞茅土观”和“足印陪羲寺”。据传,这里是伏羲活动的地方,他在这里留下了很多文化符号。

第一、伏羲洞:此洞的基本情况,上文已有交待,因此洞的洞神伏羲和女娲,本境人崇拜至极,这就有必要深溯其本源。

伏羲洞上的悬崖壁上有一半洞形方台,在台上修一座“伏羲庙”,而修庙的原因,就是源于“童老司打洞”。

本地因是古庸国宗都,又有祖山在此,祖庙在此,因北,巫教文化相当盛行,其中的“童老师打洞”就是一例。

何谓打洞?实际上,打洞就是巫教巫师的一种祭祀形式,而此之打洞是打伏羲洞,就是拜伏羲神而求雨。为何叫“打”,此之打,是因伏卷涧里是一条阴河,而打即“打水”,打水又叫“舀水”,打洞就是在伏羲涧取水。

巫师打洞求雨,是一种巫祭的本源特色酷文化。《路史》)记载:“一祈不雨,阖南门,置水其外;二祈不雨,开北门,取人骨埋之;三祈不雨,命巫师祝告暴之,四祈不雨,巫师自焚即“尞祭”。”《后汉书》卷九四《礼仪志上》注引杜笃《祓禊赋》载:“巫咸之徒,秉火祈福。”铜雀台中国历史论坛记载:“火祭是巫师宾天的重要手段。”因此,牺牲及人的愿望通过烟气而上达于神。所以“巫师尞祭”在祭祀礼仪中应用十分广泛。

所以,传说在很早以前,崇山巫教祖师歹劝塝垄的一位弟子名叫童夔,人称童老司,见澧水都快干枯了,受黎民之请,而造黎民之福,决定“打洞求雨”,消息传开,人们非常高兴,于是,人人上山捕兽,下河捞鱼,一切祭品准备就绪。童老司精心挑选10条彪形大汉一同进洞,因对洞内不熟,误闯“天皇宫”,打泼“乾坤盆”,水淹“古庸八十里大社盆”,急情之下,女娲将10人点化成鸭子,从三家馆鸭坪而出,童變因误闯而被永久地留在伏羲洞之“天皇宫”。

另一传说“洞房宫”阴阳鱼显圣:童夔一行人中,有一位单身的男子,因胆大,闯入“洞房宫”,见一对“阴阳鲵”抱成太极图,于是行跪拜礼,这是唯一一位出洞人,不久,便结婚、成家、生子、发财、本境相传,伏羲是大鯢即“娃娃鱼”,所以本境有不吃“娃娃鱼”的习俗。

第二、太极图。位于大庸溪坪中,一水穿坪面过,在那里绕成一个天然太极图,这个太极图很规范,太人为化,据当地人反映,古时候“太极”的四周还有一些沟、垄建筑物,因他的名气太大,就不断发生抡夺风水的事件发生;又因不识其风水的关要,乱建房屋而连续出现几代人残疾,后来造成“得而怕用,失而不舍”的局面。

第三、玉皇洞。原名“伏羲洞”即巫山石窟,清代乡绅李京开独资捐修,整座洞窟东西长300余米,共计8洞,分上中下三层,现存石雕像19尊,石刻50余处,保存较为完整。石窟上层“天堂”为雷电洞;“人间”居中,自东至西依次排列为玉金、毫笔、墨池、虎龙、狮子、孔圣六洞;下怪为因果洞,即所谓“地府”。从“天堂”到“人间”,自“人间”至“地府”,上下三层距离分别为60米和70米,其间由宽不盈尺的曲径于悬崖峭壁上相沟连,气势十分险峻。

第四、神农坛。即“坎坛”,相传,女娲炼五采石补天,在今且柱岗造一根人工且柱对准天门,同时又东造离坛,西建坎坛,此西方之坎坛因其外甥农皇神农在此演三家五行中天八卦和授茅卦疆,故又叫为“神农坛”。传至周末,周赧王姬延来崇山祭祀先王姬昌并常住于此,平时祭祖就在此坛。

坎坛之“坛”《康熙字典》载:“《礼·祭义》祭月于坎。《祭法》相近于坎坛,祭寒暑也。《注》相近当作祖迎。”此“坎坛”《汉典》载:“古代挖地为坎,垒木为坛。坎以祭寒、月等神,坛以祭暑、日等神。”《礼记·祭义》:“祭日於坛,祭月於坎,以别幽明,以制上下。”《孔丛子·论书》:“祖迎於坎坛,所以祭寒暑也。”《隋书·礼仪志一·礼》云:“祭日於坛,祭月於坎。并是别祭,不关在郊。”

由此而知,此坎坛所涉女娲、神农、赧王,坛边是“人工太极”,又称“咸池”。此地留下“太极坎”、“大河坎”和“小河坎”三域名,其中的“小河坎”却被定为村名。

第001条 脚印岩妈妈树考

古庸国宗都的大庸,风水文化叫“八十里大社盆”,其地古时侯奇怪的事情很多,如上述所呈述的“仙人足迹”,与伏羲文化为何那么离奇的吻合?而大庸的仙人足迹有三处,一处是上述的天门山断山桥头的仙人足迹;二处是慈利县金岩乡土溪村水洞坪的仙人足迹;三处是巫山即麻 空山的仙人足迹。

在三大足迹中,实地考察了两处。2011年3月29日,李书泰、金克剑、笔者和带队人乌泽英一同到慈利金岩乡土溪村水洞坪采访,给果是此地没有历史文化的沉绽痕迹,被否定,但却发现了一处与大庸溪风香岗、赤松坪枫香岗同样历史文化的苗族妈妈树之“枫香岗”。

2009年11月17日,笔者与李书泰、金克剑、王章贵一同五人到巫山之宋山考察仙人脚迹岩,“足迹岩”又名“仙人足迹”,位于麻空山(即巫山)村和漩水林场交界处,当年75岁的李发超老人介绍:我太祖母在世时就传说是“仙人足迹”,1973年,村和国营游水林场明确界址时,双方将这一带定为南以“脚迹岩”,东山“马蹄岩”,足迹岩现属麻空山村长湾组,其岩在一小山地上,山地上原有一古庙,叫“陪羲寺”,是指此地居住的人家皆陪伴华胥诸英的儿子-伏羲,当年,我的太太修路,李成斌的太太重修“伏羲寺”,寺旁的一处巨石上有一对明显的赤足印,称为“仙人足迹”。

本境传说:此足迹是当年华胥诸英在此会见燧人留下的。《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诗含神雾》云:“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牺。”八十七又载:“华胥氏少女诸英偶然在雷泽践蹂到一个神秘的大脚印后,回家就怀了孕。经过十六个月的孕育,生了一个儿子。”文中的“雷泽”即雷泽坪,是一个古地名。

天门山和宋山的两处仙人足迹,留传着伏羲和女娲的母亲华胥诸英游雷泽踩仙人足迹而孕伏羲、女娲的传说故事。足印岩的伏羲寺于清朝中期复修,竣工命名时,经反复协商,最后

定为“陪羲寺”,其意有二:

一是由于先有华胥氏所履的“仙人足迹”,而后有伏羲庙,因此是华胥氏陪伴儿子伏羲。

二是指居住在这个村落的所有人家,皆以“陪伴伏羲”并有伏羲的保护而幸福。

这是全国“伏寺庙”仅有的特色,这就形成本寺之主神伏羲陪伴其父其母,或其母陪伴伏羲,即“伏羲母亲华胥陪伴父亲燧人”,这里是伏羲本人的降生地”,故有三重相陪:

第一,伏羲陪伴父母华胥燧人。

第二,华胥燧人陪伴儿子伏羲。

第三,本村人们陪伴华胥母子。

据介绍,麻空巫山之足印岩的伏羲古刹,建立在华胥足迹岩旁,其寺的大殿门前有一幅楹联曰:

入寺先观华胥足:登堂再拜伏羲神。

巫山之宋山的“伏羲寺”即“陪羲寺”之环境十分特殊,既是其母华胥的*地,又是伏羲本人的出生地,在此建古刹最为称绝,站在此寺南望,坪中是鬻熊所建的“崇山五方八卦城”即“五帝五方鬻熊后天八卦”的一幅完整卦盘。

考察完仙人足迹后,一行三人返回李发超家吃中饭,在其门前500米处的菜地边发现一条赤蛇(红蛇),李发超老人赶来辩认后,说,此蛇又叫屋檐蛇,不论大小,身有一百道箍,除颜色是红色外,余与银环蛇一样,所以又叫金环蛇,只有这里和那边的“宋山”有,别的地方,却从没有发现过。

考察足印岩是农历十月初五日,明天是初六日,乃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小雪见蛇出洞,本就奇了,而且是赤蛇,偏又出在《山海经》中所载:出赤蛇的“宋山”,这就更加奇怪了。我国最早的《山海经·大荒南经》中记载:“宋山者,有赤蛇,名曰育蛇。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桎梏,是为枫木。”

宋山上是“足印岩”,而下为“枫香岗”,足印岩是华胥会燧人而生伏羲、女娲,而枫香岗是以一棵继植四代的苗族妈妈树。

枫树,是苗土二族共同崇拜的图腾树,具体到一个地方,并非所有枫树都是“图腾妈妈树”,而是要经过历代祀奉过的,才能是“图腾妈妈树”,而本境的“图腾妈妈树”-“枫香树”的“苗族图腾文化”相当突出,有三处沉积点,即三处“枫香岗”;

一处是雷泽坪大庸溪之“枫香岗”,在坪中,有一块自然台状地,临近武陵江之澧水北岸,背靠巫山之宋山,其南岸便是崇山,本境土民世代历年以祭祀枫香树而名“枫香岗”。

二处是赤松坪即大坪之“枫香岗”,在一坪川地中亦有一块天然台状地,临近赤松溪的北岸,背靠天门山之天门,其西便是重光三山的“星山”即“七星山”,本境土民世代历年以祭祀枫香树而名“枫香岗”。

三处是金岩乡土溪村之“枫香岗”,笔者于2011年3月29日与李书泰、金克剑和带队人乌泽英一同采访慈利金岩乡土溪村的“枫香岗”,在一处岗上,原有三株古枫香树,1987年被风吹断了一株,接着,当地土民又自发捐资继植一株,其名亦是世代历年祭祀的枫香树。

2009年11月17日,笔者与李书泰、金克剑、王章贵一同到大庸溪枫香岗采访,访问:田三福、陈生新、王家祺、赵学定、赵学文、谢汉林、丁德广以及该村村民二十余人:考察类容:苗族妈妈树-古枫神树,拍照若干图片,村支书送一盘第三代继植枫树的光牒,现保存在市政协文史委,并定为1号资料。

这株妈妈树之枫树,本境又称枫香树,其地是枫香岗。在枫香岗的台状地域南方下有叫为“长谷庸”(此长读“掌”不读“常”),属于四坪村第一组:长谷庸和王家咀交界那条溪叫“祝母溪”,其溪有金银二桥;桥右的那座大山叫“寨子垴”属四坪村第十一组;枫香岗医院第一个机耕道进山处是“厉山”、“大厉山”,属四坪村第一组。

过祝母桥上王家咀,采访了82岁的陈生新和84岁的王家琪老人以及村民十余人,他们共同言道:

我们这里祖传为“巫山龙头”,为配风水,不知是那朝建造了两座各高30余米的“龙王塔”和“高阳塔”,澧水岸边的“龙王庙”下有一“老陶窑”,窑边“永定区政府立有文物遗址保护牌”,还有4人合抱的古樟和一对“龙眼”古井,“文革”时期,张光喜在这里搞工作队时,将两座高30米的宝塔炸毁了,樟树也砍了,两口龙眼古井填了一个。陈生新老人把我们引到已填古井边介绍,此井砌成多台形,为冻藏所用,六月村民未卖完的猪内,就储藏井内十来天不腐变,这口井只填未毁。

这里有一个特殊的“米姓”(芈姓),先祖为崇山赤帝祝融,芈姓是史书称为“祝融八姓”之己、董、彭、秃、妘、曹、斟、芈。此“芈”后又为“米”,此姓极少,唯这里有“米汉清”即“芈汉清”、“米汉云”即“芈汉云”两兄弟。

在四坪村的四方坪组,有一古城遗址-“四方城”,在古城旁的不远处有一座古庙遗址-“神农庙”。这里的远古历史文化沉积很厚,影响最大的却是“妈妈树”、“祝母溪”、“四方城”、“河滨古窑”、“雷神足迹”、“伏羲寺”、““神农庙”及神农耕种的历山大历坡和“长谷庸'”。

在枫香岗,我们先找到了当地村民赵学文(70岁)和丁德广(61岁)两位老人,介绍了这株千年古枫破风刮倒并重栽的全过程,此后将村支书请来,谈了枫香岗村民对古枫崇拜的真实故事。

1,枫龄树径:此枫树年龄在1500至2500年之间。八人合围,树中全空,五,六月天热时,村党支部23名党员常在树内开支部会,村民也常存树内摆桌打朴克等游戏。据当地相传,此枫还是第二代继植树,第一代相传为崇山驩兜亲手所植。

2,枫树崇拜:(1)村民常将枫树果捡回为人治病,并十分灵验,小孩有疾只要烧其果烟熏就即刻见效,社教、“文化大革命”期间,将村民对此枫树的崇拜定为“谜信”,属于破四旧的范围,禁止捡果治病,并派红卫兵把守,但还是有人承机偷捡。1985年古枫被大风倒,此时村民全都大哭。(2)61岁的丁德广说:树倒的那一天,天气乌黑,我牵牛回家时,不管怎样强牵硬拉,牛就是站定不动,正在这时,古枫倒了,并将我的屋打烂一角,当我将挡在屋门前的栏路树鋸断移开时,接连三次均乌罡黑地、电闪雷鸣,我将罢上三牲祭礼,礼拜祈祷后,风停雨霁,天气开朗。(3)村民自发地从沅古坪之双溪桥购买来一棵高20米,围30公分的枫树继植时,村民又自发地举行第二次神枫-“妈妈树的继植仪式”:①当被当选的继植妈妈树运回村时,村民自发地家家自费大放鞭炮,栏路迎接。②当“继植妈妈神树”落穴定株时,村民鞭炮齐鸣,各排香案,尽备祭礼,香烛齐烧,全体跪拜。③村民家家户户自发地为第三代“继植妈妈神树”立碑以志,并由支书撰写碑文。(4)该枫香树的在生图片于1995年湘西团结报采访并刊载。

由此可见,土家人和苗族人的共同祖源地是崇山,共同的崇拜对象是-“妈妈枫树”!此之对枫村的崇拜还不仅只是“雷泽坪”的“枫香岗”,还有“赤松坪”的“枫香岗”之“枫树崇拜”和慈利金岩的“枫香岗”之“枫树崇拜”。三处“枫香岗”有同样、同源的历史文化和一种民风淳朴的崇拜习俗。

《苗族古歌》中的第一首《开天辟地》,对宇宙天地的形成作了精彩的描述,歌词以对唱问答的方式,从今至古,层层盘问,寻觅形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

问:我们看古时,哪个生最早?哪个算最老?他来把天开,他来把地造。

答:姜央生最早,姜央算最老,他来把天开,他来把地造。

隆名骥先生在其著《苗学探微·苗族的妈妈树-枫木》中载:“枫木,又称枫香树,苗语叫“堵米'。“堵',汉译是树和木;“米”汉译是妈妈或母亲。“堵米',汉语直译是妈妈树或母亲树。是苗民崇拜的“图腾树”。苗族把枫木称妈妈树,据考是因枫木生苗民。”这位苗学专家隆名骥先生给了我们一个结论,枫香树是苗族的图腾树!是诞生苗民的妈妈树。此“姜央”就是“华胥”,按逻辑推理,有三大特性。

(1)姜央、华胥二人都是苗族崇拜的先祖;(2)姜央、华胥二人都

在苗族祖山之崇山;(3)足印、枫树二者都在一地崇山之雷泽。

姜央

苗族古歌《鸺巴鸺鸡》之“蝴蝶生姜央”,为苗族及人类先祖,在“百度”网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蝴蝶蛋最先孵出的姜央,因为看到世界太冷清,又回到蛋中,用蛋内物质制造出自己的妹妹。再出蛋壳时,发现又孵出六个兄弟。第二个孵出的雷公称自己才是老大。争吵中十二兄弟渐渐长大。他们的出生地“雷公坪①”,已住不下所有兄弟。大家认为最有能力的才能留在“雷公坪”,其他兄弟需另寻住处。经协商,十二兄弟认为,能将其他兄弟从房中唤出来的就是最有能力者。雷公最先尝试,用打雷闪电来威逼大家出门,但适得其反,大家因为害怕而不敢出门。雷公以失败告终。老虎也利用吼叫声让大家出门,和雷公一样惨败。姜央经过思考,在房后点燃了火把。其他兄弟都跑了出来,只剩下好胜的雷公和老虎,直至火苗烧到了身上才不得不逃出房屋。一个因为火烧的疼痛,一跃跳上了天空。一个逃进了深山,所以至今老虎身上仍有一道道因“烧伤”留下的斑纹。而如今与雷公有关的图案上,都伴有许多火苗的图案。

姜央,苗语称 JANGX VANGB,有时亦简称VANGB,是苗族古歌中人类的祖先。

在苗族古歌的传说中,在其国都有个大湖泊名叫雷泽,是雷神居住的地方。那时的雷神是一个人,当他不顺心时,就让河水浊浪滚滚,汹涌起伏。要是雷神震怒时,河水更猛烈。人们没有办法,华胥国有个华胥姑娘就去雷神殿堂找雷神评理,她的胆大和直率感动了雷神,但雷神让华胥姑娘嫁给他,为了华胥国的安危,华胥姑娘答应嫁给了雷神。一年以后,华胥姑娘给雷神生了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雷神非常高兴,脾气也越来越好了,从此雷神只在农时节气打雷闪电,行云布雨。于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华胥带儿子、女儿回华胥之都,他的姥姥看见这一对儿女,非常高兴,给这一对外甥子和外甥女取名“伏羲”、“女娲”。

上文的“百度”网中之“雷公坪”,恰与本境对接,“雷公坪”即今张家界市城的“雷公坪社区”,位于三角坪,其地有“雷神庙”。

由此而知,枫香树是三苗先祖姜央的出生地,而其子女伏羲、女娲为风姓,就是其母姜央出生的“蝴蝶”所居的枫树妈妈,故此以枫树“故字从风”之“风”为姓,而其传人即外甥农皇神农又正好姓姜,史载蚩尤是三苗的先祖,又是神农帝的传人,他们又都活动于新石器时代的古庸国宗都,这正是本境那一个古怪的地名-“枫香岗”。

华胥在《康熙字典》中出现一种很奇怪的现象,未集下肉字部胥:“蝶名。《庄子·至乐篇》:“蝴蝶,胥也。”《注》:“蝴蝶一名胥。'《列子·天瑞篇》:乌足之根为蛴螬,其叶为胡蝶。“胡蝶,胥也'。”

认识《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该书的编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历时六年,因此命名《康熙字典》、此书由总慕官张玉书、陈廷敬上持,修纂官;凌绍雯、史塑、周起渭、陈世儒、监国维等合力完成,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字典全书分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标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卷、并按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的母表及其对应汉字,共收录汉字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康熙字典》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收录汉字最多的古代字典。《康熙字典》是中国第一部以宇典命名的汉字辞书。

《康熙宇典》采用部首检字和笔画检字方法,有一首查字歌诀:“一二子中寻,三画问丑寅,四在卯辰巳,五午六未申,七西八九戌,其余度部存。”

又称:“一二在子三丑寅,四卯辰已五午寻,六在未申七在酉,八九在戌余亥存。”

据了解,1994年出版的《中华字海》收入了87019个汉字,而已经通过专家鉴定的北京国安咨询设备公司的汉字字库,收入有出处的汉字91251个,据称是日前全国最全的字库。与庞大的汉字库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历代日常书面语常用的不同的汉字数量一般都控制在三四千个。数量上并没有超过最初的文字甲骨文。国家在1988年公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选收了2500个常用字、1000个次常用字,总共3500字,而今常用的《新华字典》仅有11200多个。

从《康熙字典》中得出一个崇山祖源文化链条:“华胥是蝴蝶”,“蝴蝶生姜央”,“姜央即华胥”,“华胥生女娲”,“女娲生安登”,“安登生神农”(有农皇神农和炎帝神农),“神农就姓姜”(华胥图腾)。

山上的信息,源自清康熙帝时期的字典,此字典没有特意包装的痕迹,这一个链环套有两个链环:

第一,枫树的链环,即:枫树-蝴蝶-姜央-华胥,这就是枫香岗的文化链条。

第二,苗族的链环,即:苗族-崇山-足印-伏羲。这就是苗族人的祖源链条。

这种链条文化,不是现代超级科学所能塑造得出的;不是古代“正统论”超级历史加工厂所能包装得了的;不是历史上超级发达的“权威霸都”所能挪移尽的;不是中华大家族之受贬奴役化民族即超级“冰山至圣″之“脱化沦落″所能自亡的。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