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上回说到,鲁提辖因为三拳打死镇关西,被迫到五台山当了和尚。
本篇文章,智深的出家生活就开始了。
刚刚答应戒酒,他为什么又喝上了?五台山是否能成为他的归宿?方丈智真长老又会说出怎样一句贯穿全书的终极预言呢?
01
自由惯了的鲁智深根本不习惯当和尚,经常在打坐诵经时犯困,实在忍不住了,便一头睡倒。
师兄过来提醒他,他却和对方开玩笑,故意提起出家人不能说的“肥肉”,还夸耀说“肥肉”是多么多么好吃。
读者可能会不知道智深为什么会突然说这些,但其实,在原著中这段对话是这样的:
上下肩两个禅和子推他起来,说道:“使不得,既要出家,如何不学坐禅?”智深道:“洒家自睡,干你甚事?”禅和子道:“善哉!”智深裸袖道:“团鱼洒家也吃,甚么善哉!”禅和子道:“却是苦也。”智深便道:“团鱼大腹,又肥甜了,好吃,那得苦也?”上下肩禅和子都不采他,由他自睡了。
在小说里鲁智深并非说的“肥肉”,而是说“团鱼”肥甜,非常好吃。
“团鱼”其实就是甲鱼。
而他提“团鱼”也不是平白无故,只是因为师兄嘴里总说“善哉”,智深便取“善”字的谐音为“鳝鱼”,然后说“什么鳝哉,团鱼(甲鱼)洒家也吃。”
除了这种胡搅蛮缠的幽默感,鲁智深还相当洒脱,或者说过于洒脱,原著里说他:
“只在佛殿后撒尿撒屎,遍地都是。”
可以看出,他并不怎么讲卫生。连大小便都是在佛殿后就地解决的。
但金圣叹却评价:
“佛殿撒尿四字,自来不曾一处,合成奇景奇语。”
这种强烈对比的写法也很有意思。
02
回到剧集,鲁智深调侃完别人,就自顾自地睡了。
他一会儿鼾声如雷,一会儿又醒过来狂笑,师兄弟们不堪其扰,便到方丈处告状。
还记得方丈一开始就很看好鲁智深吗?
他觉得智深天生有佛心,日后会改观,所以就没有处罚。
不过,话虽如此,但也不能完全不管,方丈常常会对智深提问,问他还记不记得僧家五戒分别是什么?
其他几戒都还好说,唯独说到不饮酒时有些犹豫。
这天,一个卖酒翁提着酒桶正上山来,他便再也顾不得许多,冲到了那人跟前,打算花钱买点酒喝。
但对方的酒是给山上的火工道人送的,那些火工道人虽然也在寺庙里,却是做活的杂工,不算和尚,所以吃酒不算破戒。
可是,鲁智深这样的僧人不能喝酒,卖酒翁也不卖给他,但智深酒瘾上来,无法克制,便强行夺过了扁担,原著写道:
“那汉子双手掩着做一堆,蹲在地下,半日起不得。智深把那两桶酒,都提在亭子上,地下拾起旋子,开了桶盖,只顾舀冷酒吃。无移时,两桶酒吃了一桶。”
这样喝酒,哪能不醉?
原著写道:
“智深把皂直裰褪膊下来,把两只袖子缠在腰里,露出脊背上花绣来,扇着两个膀子上山来。看时,但见:
头重脚轻,对明月眼红面赤;前合后仰,趁清风东倒西歪。踉踉跄跄上山来,似当风之鹤;摆摆摇摇回寺去,如出水之龟。脚尖曾踢涧中龙,拳头要打山下虎。指定天宫,叫骂天蓬元帅;踏开地府,要拿催命判官。裸形赤体醉魔君,放火*人花和尚。”
03
一身花绣的“花和尚”,就这样醉醺醺地回了山上。
门子急忙将其阻拦,称寺规严禁僧人吃酒,违者需打四十竹蓖,如果门子放人也要同打二十。
所以他们不敢轻易放人进去。
不过,听到“打”字,智深就来劲了。
毕竟从来只有他打别人的份,还没听说过有人敢打他,于是,智深揪住门子的衣领,先动起了手,师兄弟们立马召来火工道人一同出来阻拦,双方打了起来。
方丈闻声而出,说道:“智深!”
鲁智深对长老道:“他们不准我进山门,还叫来这伙闲人,打我!”
长老说道:“你先去醒醒酒,回头再来找我。”
有人不理解,明明寺里有规定不让喝酒,智深为什么还要在醉酒状态下回去?或者说,他反正是在山下吃的酒,完全可以找个地方休息,等酒醒了再回去。
我猜,鲁智深很可能是把文殊院当成了家,他本是个无依无靠的逃犯,奔波良久,无处可去,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可以接纳他的地方,他便把这里当成了归处。
既然是归处,就没有不回来的道理。
此外,原著里,智深见到方丈时,是这么为自己辩白的:
“智深吃了两碗酒,又不曾撩拨他们,他众人又引人来打洒家。”
可能是因为喝醉的缘故,他明明吃了一大桶酒,却说是两碗,明明是自己先动手打人,却说别人打他,这种很容易被戳穿的狡辩,似乎蛮横中又带点可爱。
长老只说:
“你看我面,快去睡了,明日却说。”
可能也是想赶紧把他安抚了,相当于说“对对对,你没错,看我面子不要和大家计较了。”
只是没想到智深还要过个嘴瘾,骂众人道:
“俺不看长老面,洒家直打死你那几个秃驴。”
注意,他用的是“秃驴”,相当于把在场所有人包括自己和智真长老都骂了,金圣叹批说此处:
“写尽醉中夹七夹八语,如画。”
短短几句对白,看似随意,却都埋着包袱与细节,很传神。
04
这天晚上,方丈叫来了醒酒后的智深,他理解对方是武夫出身,有酗酒的习惯,但如今既已皈依佛门,就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接着又提起自己之所以收留他,除了赵员外的面子外,还因为他是个有佛性的人。可光有佛性,不去修悟也终究不成。
智深听着方丈语重心长地教诲,心里生出了真诚地悔改之意,表示自己再也不碰酒了。
方丈说道:“今后要再闹出些事来,老僧,我也就不敢再留你了。”智深回道:“弟子记住了!”
随后,他又送了智深一双僧鞋,以表殷切期望。
智深自是感激涕零,相当受用。
以上这一段就是“鲁智深第一次大闹五台山”的情节,《央水》拍的和原著差不多,不过,书里在这段还有个小小提示,告诫大家不要学习鲁智深酗酒,作者在书里写道:
“但凡饮酒,不可尽欢。常言酒能成事,酒能败事,便是小胆的吃了,也胡乱做了大胆,何况性高的人。”
这点写在小说里,有点像是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请勿模仿”,带有一些人文关怀的意味,让读者不要轻易去酗酒。
这个提示即使现在看来,也是很有警戒意义的。
05
话说那鲁智深自从大醉闹了一场之后,不想辜负方丈的期望,便收了心,一连三四个月不敢出寺门,主动打起坐来。
可毕竟根基不深,也不得打坐的要领,惹来师兄们的围观。智深不好面子,当场请教打坐要诀。
师兄们也不计前嫌,认真地教起他来。
其中一位师兄说道:“欲成佛,就得心中有佛,懂了吗?”智深回复道:“挺玄乎的,不懂。”
师兄继续说道:“打坐的时候,千万不要分心,就这样慢慢地想,慢慢地想,就想到一起了,怎么样?”智深摸着脑袋说道:“我打坐的时候,也在想,可是……想着想着就走神了。”惹来师兄们哈哈大笑,他继续说道:“我说的是实话,洒家不骗你们。”
但在厨房帮工的火工道人们却没这么容易原谅,他们上次挨了鲁智深的打,如今依然怀恨在心,便想让首座去给方丈说说,要赶智深下山。
首座面无表情,只说方丈很看好智深,多说也是无用,不如就这么算了。
这里火工道人们所求助的人是首座,他是佛寺里仅次于住持的和尚,地位在众僧之上,这样看来,五台山文殊院的治理结构,是以方丈为首,其次是首座,然后是下面的众僧,最后底层的就是前面提到过的火工道人。后面会讲到的大相国寺也是同样的结构,那里还提到了一些介于首座和众僧之间的管理人员,比如菜头、茶头什么的。
需要注意的是,火工道人并不是和尚,只是杂工,也不用守喝酒的戒律,电视剧用了光头的形象比较容易引起误解。
所以在此一并说明一下。
这群火工道人知道方丈爱护智深,便心生一计。
是什么呢?我们接着往后看。
智深收心已经多日,每天只是打坐,身上憋闷得难受,又见院子里放着几根棍子,便耍了起来。
虽然虎虎生风,威风凛凛,但又感叹不是真家伙,不够过瘾。
几个火工道人知道机会到了。
便借机告诉他,山下有个铁匠铺,可以去那打造一件兵器,顺便再喝点老酒。
次日一早,智深和火工道人便赶往了镇上,智深知道自己定力不够,所以特地叮嘱众人,到了镇上,谁都不许喝酒。如果他们喝了,难保自己不会破戒,到时就要出大事。
众人满口答应,约定都不喝酒。
铁匠铺的伙计都在卖力打铁,智深提出想要条禅杖,一口戒刀,只是不知有没有好材料,铁匠称只要有钱便有好铁,不知要多重的。
智深笑说:“来一百斤。”
铁匠说太重,直道关老爷的大刀也不过八十一斤,一般人肯定不会自比关老爷,听到这个重量定要减去几分,但智深不是寻常人,天生有慧根,他觉得关老爷也不过是个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可企及的,便让铁匠比着关老爷,也打一条八十一斤的。
袁无涯在这里有眉批:
“真圣贤佛祖语。”
而容与堂本也在此处夹批一个“佛”字。
足以见智深的慧根与佛心。
铁匠一方面觉得他太狂,一方面怕他舞不动要退货,便说八十一斤还是太重,不适合,不如打一条六十二斤的水磨禅杖刚好合适,智深也不强求,满口答应,联同戒刀共付钱五两银子。
按书中的描述,鲁智深真正的“禅杖”,应该像是“横铁蟒一条”,属于棍棒类的兵器。
这种禅杖原来是用在僧众坐禅时,提醒他们别入睡的,有点类似于教鞭。
但由于《水浒传》在古代民间的流传,多是靠说书和戏曲,只求生动,不求考证细节,而当时的戏曲创作者受社会地位和文化水平的限制,同样不会在考据上深究,于是,《水浒传》被搬上戏台后,“禅杖”就成了“月牙铲”的模样,后来的影视作品也是借鉴于此。
类似的情况还有,《西游记》中沙僧的降妖宝杖,同样也被改成了“月牙铲”。
所以,如果戏班同时唱两部戏,只要买一个道具就行了。
06
还记得之前鲁智深与火工道人绝不吃酒的约定吗?
那几个火工没有信守承诺,反而故意约着一起去酒家,还大声赞叹酒好喝。
智深不好阻拦,只能在外苦等。
火工道人见他进来,便知计策成功了一半。
火工道人们知道机会来了,把智深劝醉,并迅速回到山上,添油加醋地向首座报告了此事。
这段相当有戏剧性,给人印象很深,不过要提一下的是,除了在铁匠铺打兵器时的对话与原著相同,“火工道人陷害鲁智深”这一桥段,基本都是央视版《水浒传》所做的改编。
书里,鲁智深并非被火工道人撺掇下山,而是他自己在山上待闷了,偶然听到山下传来叮叮当当的响声,便带着银两想来铁匠铺打造兵器,办完这件事,他又犯了酒瘾,四处找酒喝,但山下的酒家大多不肯卖,因为他们受到文殊院的庇护,连房屋、本钱都是寺里的,所以要遵守规定,不能卖酒给五台山的僧人。
不过,这点小事当然难不倒鲁大师。
他谎称自己“只是行脚僧人,游方到此经过”,就轻松骗过店家,把酒和狗肉吃了个够。
随后,他又醉熏熏地回了山上。
话说鲁智深晃悠悠地走到半山亭子时,醉意汹涌,脚步不稳,想要伸手去扶,却根本摸不到柱子。智深大怒,直道这亭子在欺负人,只听得刮剌剌一声响亮,把亭子柱打折了,坍了亭子半边。
门子听到半山腰的响声,知道智深再次醉酒而归,而且醉得比上次还厉害,便急忙关了山门。
智深只是奋力敲打,门却紧闭不开。
智深敲了一会儿,扭过身来,看了左边的金刚,喝道:“你这个鸟大汉,不替洒家敲门,却攥着拳头瞪着眼睛吓唬俺,你以为俺会怕你?俺才不怕你!”跳上台基,把栅剌子只一拔,却似撧葱般拔开了。拿起一根折木头,去那金刚腿上便打,簌簌的泥和颜色都脱下来。智深又调转身来看着右边金刚,喝道:“你这厮张开大口,也来笑洒家。”便跳过右边台基上,把那金刚脚上打了两下,只听得一声震天价响,那尊金刚从台基上倒撞下来。智深提着折木头大笑。
智深冲破山门,又从怀里取出半截狗腿来吃,还塞到了一旁的和尚嘴里,众僧见他如此泼赖,只能动手,他们仗着人多,强行按住智深把他丢出了门外。
鲁智深双手把山门尽力一推,扑地攧将入来,吃了一跤。扒将起来,把头摸一摸,直奔僧堂来。
但见:
“心头火起,口角雷鸣。奋八九尺猛兽身躯,吐三千丈凌云志气。按不住*人怪胆,圆睁起卷海双晴。直截横冲,似中箭投崖虎豹;前奔后涌,如着枪跳涧豺狼。直饶揭帝也难当,便是金刚须拱手。恰似顿断绒绦锦鹞子,犹如扯开铁锁火猢狲。”
这是一个很著名的桥段,也称“醉打山门”。
它曾被改编成昆曲、绍剧、豫剧、秦腔、京剧、湘剧等多种形式,在《红楼梦》里,宝钗生日时点的就是这出戏。
里面讲述鲁达身世的一曲《寄生草》还引出了宝玉参禅的桥段。
07
说回央视版《水浒》的剧情,方丈闻声而起,智深的酒也醒了大半,内心顿生悔恨,直道辜负了长老厚意。
此次,他大闹五台山,惹怒了全寺弟兄。方丈纵使再好,便再也不能留他。只是,他没有赶走了事,而是修书一封,举荐他去东京大相国寺投奔自己的师弟智清禅师,他会给你个职事做的。
这里提到的“大相国寺”,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一座寺庙,始建于北齐天宝六年,原名“建国寺”。
后唐睿宗为了纪念自己由相王登上皇位,遂改名大相国寺。
08
回到《水浒》,鲁智深酒醒后,想起自己之前已在方丈面前立过保证,如今再犯,自是理亏,便对方丈行了一礼,而后收拾行装,离开了五台山文殊院。
其实原著中,在方丈为智深另寻去处之前,还有一个细节,但电视剧省略了。
那就是,方丈修书把智深的事告知了赵员外,对方的回复是:
“坏了的金刚、亭子,赵某随即备价来修。智深任从长老发遣。”
有了这位举荐人的同意,方丈这才把鲁智深送走了。
值得一提的是,原著中,智深下山前,方丈还赠予了他四句真言:
【“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
而在后面第九十九回中,方丈又说了:
【“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书里称这八句话为偈语。
所谓“偈语”,有点类似读后感,是僧人在念经或修行时领悟到的话,方丈的这八句偈语会贯穿鲁智深的一生,具体含义可以等后面遇到时,我们再细说。
这就是《水浒传》《百回本》中第四回的故事——
“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在原著《百回本》里,鲁智深从五台山去东京大相国寺的路上,还发生了几个有趣的故事。
但央视版《水浒传》并没有拍出来。
我们在这里补充一下。
智深投宿到了桃花村的“桃花庄”,却见庄主刘太公愁眉不展,原来,附近的山匪今晚要强娶刘太公的女儿,入赘刘家,一向爱打抱不平的智深,当即自告奋勇说:“原来如此!小僧有个道理,教他回心转意,不要娶你女儿,如何?”见刘太公不太相信,他还补充道:“洒家在五台山真长老处,学得说因缘,便是铁石人也劝得他转。今晚可教你女儿别处藏了,俺就你女儿房内说因缘劝他,便回心转意。”
这句话想来挺好笑的。
因为我们都知道,鲁智深向来是能动手绝不动口,何时学过说姻缘呢?
不过,粗中有细的鲁智深计划也颇为周密。他先去新娘子的空房间遣散众人,然后便把戒刀放在床头,禅杖倚在床边,脱得赤条条,跳上了床坐着。
等到“小霸王”周通来找新娘子时,智深就出其不意地揍了他一顿。
关于这场戏,原著中有这样一段令人忍俊不禁地描写,非常好玩:
“那大王摸进房中,叫道:“娘子,你如何不出来接我?你休要怕羞,我明日要你做压寨夫人。”一头叫娘子,一面摸来摸去;一摸摸着销金帐子,便揭起来,探一只手入去摸时,摸着鲁智深的肚皮。被鲁智深就势劈头巾带角儿揪住,一按按将下床来。”
这一段和《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在高老庄戏耍猪八戒,有异曲同工之妙。
鉴于《西游记》的成书时间比《水浒传》晚,不知道《西游记》作者有没有借鉴这一段呢。
09
话说吃了瘪的周通回到山寨,找大哥帮忙报仇,好巧不巧,这位大哥正是“打虎将”李忠。
也即,那个当日曾在“渭州城”与史进、鲁智深一同喝酒,但只肯给金翠莲二两银子的江湖卖艺人,鲁智深借着老朋友的面子调解道:
“既然兄弟在此,刘太公这头亲事再也休提。他止有这个女儿,要养终身。不争被你把了去,教他老人家失所。”
万万没想到,鲁大师刚才其实没吹牛,他这几句话说的在理,看来,还真是在五台山学到了“说姻缘”的本事。
李忠邀请智深去山上小住,不过几天相处下来, 智深看出李忠和周通“不是慷慨之人,做事悭吝”,便以“出家人不能落草”为借口,打算离开。
李忠、周通没有强留,甚至想给鲁大师送点路费,但好笑的是,山寨里明明有很多金银,他们却偏偏要现抢山下过路人的钱,再送给智深。
鲁大师为了教训这两个打家劫舍的山匪,便在他们下山时,趁机卷走了山寨中的金银酒器,不辞而别。
一向看重钱财的李忠发现后,非常生气,想去追讨,但周通却说:“罢,罢,贼去了关门。”
反正他们不一定能追到鲁智深,就算追到了也打不过,还不如就此作罢,将来再见也不至于太难看,也算是“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这里仍是《水浒传》中经常提到的人情世故使然。
以上就是原著《百回本》第五回——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桃花村”的故事。
10
话说鲁智深走啊走啊,走了五六十里后,来到了一间破败的寺庙,名为“瓦罐寺”,这里被一个贼和尚“生铁佛”崔道成和一个贼道人“飞天夜叉”丘小乙抢占了,寺里原本的僧人都忍饥挨饿,鲁大师想帮他们讨回公道,无奈刚刚长途跋涉,肚里饥饿,没有力气,打不过两个贼人,只能逃到“赤松林”。
不想祸不单行,林子里有个截道的土匪,要鲁智深留下钱财,两人又打了一通,最后发现这劫匪竟是“九纹龙”史进,原来,他去了延安府也没找到王进师傅,又赶上盘缠用尽,只能来这里打劫。
史进有自备的干粮,可供两人填饱肚子,之后,他们又折返,联手打死了那贼和尚和贼道人。
这就是《水浒传》《百回本》中第六回的故事——
“九纹龙剪径赤松林,鲁智深火烧瓦罐寺”的故事。
但智深和史进这对好友终有一别,史进苦寻师傅王进不得,打算回“史家庄”附近的“少华山”,投奔朱武,陈达和杨春,落草入伙。
而鲁大师则要继续前往东京大相国寺。
以上涉及的,就是《水浒传》百回本第四回到第六回的内容。包含了央视版第三集“大闹五台山”的故事。
亚丘说:
有位读者在评论中问到谁是金圣叹?
亚丘今天就来解答一下:
在《水浒传》系列(一):高俅发迹这篇文章中曾提到《水浒传》流传的各个版本中,有一个叫《金批本》,其中的“金”就是他了。金圣叹是明末清初著名的一位文学批评家,他是十分喜爱水浒,给它做了从头到尾的评注,并改写了它的结局,这就是《水浒传》七十回本“金批本”,他在其中删去了梁山大聚义以后的所有章节,结尾则改成卢俊义当晚梦见一百零八将都被处斩,因而惊醒过来,这个删改历来争议较大,但毋庸置疑的是,他在《水浒传》上的批注给了后人研究极大的启发。而《水浒传》的著名“批注人”还有一位,名为李贽,号卓吾,但李卓吾点评的《水浒》坊间流传着两个版本,孰真孰假,也一直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的“容与堂刻本”,是叶昼委托李贽的评点本,只有100回。而在其一两年后问世的120回的“袁无涯刊本”,据说得之于李贽的门生杨定见,所以是真迹的可能性较大。现如今许多观点便是从中衍生出来的。在今后的讲解中,亚丘也会带大家多多了解这两位对《水浒传》的见解。在上一回中,我们谈到了《水浒传》的艺术魅力,是属于市井平民的壮烈的纷至沓来的悲剧,真实而又深刻,所以它能够引发很多人的共鸣。在这一回,鲁智深最后离开五台山的一幕,也令人唏嘘不已。原著中,他辞别方丈时,还曾问:“师傅,你叫徒弟到哪里去安身立命?”
他之前就是因为走投无路,才会来到五台山,但如今这里也容不下他了。他也尝试过努力克制自己,遵守规矩,融入大家的那个社会,只是,他终究还是在其他人对他改变印象前闯出了大祸。
醉打山门一幕虽然热闹,但一番闹剧过后,留下的却仍是几分感伤。
前面有提到,《红楼梦》里,宝钗在生日时所点的戏《醉打山门》就出自“大闹五台山”一回。
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吗?表面上看,这是宝钗考虑到贾母爱看热闹戏,但其实,宝钗看到的可能不是热闹,而是悲凉,因为宝钗后来称赞戏中曲《寄生草》的词“填的极妙”,还给宝玉念了一段,而《寄生草》正是鲁智深在辞别师傅时所唱的,是全戏最悲凉的落点。
值得一提的是,《寄生草》里面的几句唱词: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那里讨, 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还成了宝玉第一次悟道的引子,为他之后的出家埋下了伏笔。
《水浒传》的悲剧内核,即使到了今天,也是能让我们产生共鸣的。
但当然,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梁山好汉们所生活的是恶劣腐败的古代社会,因此,我们既不能用今天的价值观去评判其行为,更不能对他们进行模仿。
要知道,作者著书时,连“饮酒过量”都劝诫了一番,而诸如鲁智深*人,毁坏公物,以及后面其他好汉所犯下的抢劫、放火等罪行,且不说在当时就违反法律,放到现代社会更是莫大的犯罪。
所以,我们可以去共情那些千百年来不变的人性光辉,但不要对具体行为进行模仿。
下一回,不仅有名场面“花和尚倒拔垂杨柳”,万众瞩目的林冲也即将上线,这两人的关系怎么样?他们相遇的契机是什么?鲁智深又为何要对垂杨柳下手?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