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魂想魄动?什么是心猿意马?为什么魂魄就是指心意?

​什么是魂想魄动?什么是心猿意马?为什么魂魄就是指心意?

首页角色扮演神魂之魄更新时间:2024-05-09

什么是魂想魄动?什么是心猿意马?为什么魂魄就是指心意?

人类只有两大活动:一是认知活动,二是行为活动。合起来就是知和行,也就是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

大脑是人类思想认知活动的场所,却不是思想产生的驱动者。

人的认知活动,是由心魂驱动的;人的行为活动是由心魄驱动的。这就是魂想魄动。

心静则思至,心空则思存。心乱则思亡失,心躁则思不存,心满则思不入。心就是指魂

思和想,是心魄之本相,由心魂来驱动。要想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必然要先有一颗坚强的内心。人的思想由自己的心魂决定。

思想就是魄,就是认知。人的一切行为活动都是在自身思想认知水平下完成的。人只会做自己想到过、看到过、听到过、接触到过的事。

人类想到、看到、听到、接触到的一切,都会转化为自身认知。这些认知反过来就会指导自身的行动。认知和行动,就是知和行。认知,就是魄;行动,就是实践活动。

人的一切行为活动,都是在自身的认知指导下完成的。

魂想,就是指心魂决定思想;魄动,就是指认知决定行动。

思想加行动,就是知行合一。认知加行为,就是知行合一;魂加魄,就是知行合一。

魂和魄,虽然不等同于思想和行动,但是魂决定思想,魄决定行动。魂魄是它们产生的源头。

魂魄二字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其实并不常用,但这并不影响魂魄存在的事实。

魂魄二字在现实中为什么不常用?

一是因为魂魄二字太过难以理解,人们很难自证其存在;

二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子不语怪力乱神”,并把魂魄二字异化成了心和意。

人类永远也不可能脱离自身魂魄而存在。孔子也不可能脱离自身魂魄而存在,其创立的儒家学说也不应该完全没有关于魂魄的知识。

孔子的儒家思想,如果缺少了关于人类自身的魂魄知识,它也就不可能再被称为圣人学说。于是孔子就把魂魄二字,异化成了心、意二字。

《礼记·大学》中有云:“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格物、致知,都是指人类的外在;知,就是认知,这已经到达了人类自身的内在。“知至”之后是意诚。意诚,就是指人类的内在,也就是指魄诚;心正,就是指魂正。魂魄、心意都是指心灵内在。身修,则又回到了身外。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可以算作是身外之事。而心意才是人类内在灵魂的根本所在。

所谓一心一意、三心二意,心意二字我们已经使用了几千年。但是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出现了魂魄二字,我不知道孔子为什么会舍魂魄,而用心意二字。

魂魄二字的关系清晰明了,而心意二字的关系却很模糊。按照常理,应该没有必要舍明了而用模糊啊。

老子说过: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皇帝内经》中也有神魂意志魄的说法。孔子的舍魂魄用心意,多少有点舍易就难。这或许是为了不让后人太过轻易地掌握心灵的本质吧,又或许是为了不让统治者真正掌握人心的本质吧。

后世的王阳明也继承了孔子的用法,只言心意,不言魂魄。

所谓的心学四诀,来自于王阳明的王门四句教就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四句话的核心就是前两句,无善无恶心之体,就是指魂;有善有恶意之动,就是指魄。魂无善恶,魄有善恶。魂灵无善恶,思想有善恶。

能分清善恶、能明辨是非,就是良知;欣赏美景就是为善,离开恶地、丢弃污秽之物,就是去恶;为善去恶都是格物。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之后所言:“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句话虽然言明了成就圣人之道的方法,但也等于没说。

因为这句话的核心在一个“自”字,而不是“性”字。“自”,是指什么?自,是指自己。

自己拥有什么?自己,拥有肉体和灵魂(魂魄)。而“性”字的内涵与外延都是模糊的,纯粹是用来迷惑人的。

而后人往往抱住“性”字不放,自然难有收获。假如封建统治者真的轻易掌握了人类心灵的本质,那么普天下的老百姓或许真的有可能永远失去翻身的机会。

在那样以人为畜牧的时代,或许真正懂得的人不敢说,不懂的人想说却无从开口吧。

既然说到了心和意、魂和魄,那么魂和魄究竟是什么形态呢?它有什么特性呢?

其实魂和魄没有什么固有的形态,如果非要说有,那也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它不像地球之外还有太阳系,太阳系之外还有银河系,银河系之外还有宇宙;魂和魄却没有外,因为万物皆可被其包容在内,它就是最大者;其小也没有内,因为它本身就是最内里、最核心的东西。

魂和魄虽然没有固定的形态,但却有其自身的本质特性。魂和魄的根本特性,用一个四字成语就可以完全概括,那就是“心猿意马”。

所谓心猿意马,就是指心如猿猴,意如马;也就是指魂如猿猴,魄如奔马。

魂,就像猿猴;魄,就像奔马。这不是说魂魄的外形长得像猿和马,而是说猿和马的活动习性与魂魄的运转特性是类似的。

魂和魄虽然“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但它也是在不断运转的,它也是需要运动的,它绝对不能是一成不变的死物

它们都是怎么运动变化的呢?猿猴怎么运动?骏马怎么运动?

猿猴的运动方式就像人类一样,可直立行走、可四肢奔跑,可上窜可下跳,可坐、可卧、可跪可躺,可攀山、可上树,可潜水、可跳跃,可直行、可后退,可横行、可侧行。猿猴是一种可以全天候运动的物种。

人类心魂的运转模式就像猿猴一样,也是可以全天候运动的。

所以世人才会时常感叹于“人心难测”、“人心难以琢磨”。还有“女人心、海底针”,还有“女人的脸就像天气说变就变”,这都是因为魂如猿、心如猿,可以全方位变化。心就是魂。

马的运动方式和猿猴则完全不同,它无法直立行走,不善跪、不善躺,不能上树,其最核心的运动特性,就是在一望无际、一马平川的草原上,恣意奔驰、风驰电掣。

人类的“意”,也就是魄,就像骏马一样,只擅长在一马平川的大道上,闷头狂奔。假如遇到了沟壑或者绊马索,很容易就会马失前蹄,甚至于伤筋动骨、粉身碎骨。

马不善于攀山,所以它们大多都生活在较为平坦的地方。人的思想、认知、识魄、意念、理念等都属于魄或意,它们的特性就像马一样最擅长最喜欢直线突进、纵情奔驰。

这就是所谓的“心猿意马”。心是指魂,意是指魄。

人皆有心,心分魂魄;万物有道,道分阴阳。一阴一阳是道,一魂一魄也是道。

魂再分是三魂;魄再分是七魄。三魂七魄便组成了人类灵魂的十层心境。十层心境就会诞生出十层认知。

对于不同的人,人类的认知水平为什么会相差那么大?

就是因为人类灵魂的认知层次极多,想到达高层次也很难。

没有相应的心境,很难有相应的认知。

也就是说,人类处在哪一层的心境,才会收获哪一层的认知。

几千年来,为什么圣人那么少?因为圣人的认知层次极高,所需要的心灵境界自然也极高。但是世人大多都会被生存和*所围困,往往很容易就会忽略自我心境的培养。

只有极少数的修身、修心、修佛、修道之人,才会注重修心养性、修身养德,以提高自己的心灵境界。

而且在十层心境中,只有天魂心才能真正符合“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境界。这也就是所谓的圣人境界。

古人云:“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假如你都不明了百姓之心,如何能够以彼心化己心。假如你都不明了心灵为何物,又如何能到达心灵的至高境界呢。

什么是心?心就是心灵,就是灵魂,就是魂魄,就是精神,就是意识。

心猿意马,魂想魄动;心如猿,意如马。心就是指魂,意就是指魄。魂,决定思想;魄,决定行动。思想加行动,就是知行合一,就是载营魄抱一。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