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近万人哭着打5星的纪录片:惜命的最好方式到底是什么?

豆瓣近万人哭着打5星的纪录片:惜命的最好方式到底是什么?

首页角色扮演神迹大陆审判之光更新时间:2024-07-22

专栏作者 | 笛子 内容编辑 | 碗仔 曜珏 蓝莓小姐

01

有的人光活着已经竭尽全力

有的人却在慢性自*

如果你也曾困惑生活没有意义,觉得人生艰难,不妨去医院看看,这些在死亡线上搏命的人会告诉你:想好好活着,到底有多难?

最近看了《人间世 2 》,一个叫王松茗的小男孩被按在病床上吸麻醉药,他拼命挣扎:我要呼吸!我要呼吸!这是“什么*人医疗办法”?

40 分钟后,他的脖子被切开一个洞,在左腔静脉埋上管子,数不清的药水靠着这根管子流进他体内,和癌细胞作战 。

劫难还在后头。两个月后,他再次被推进手术室。

切开腿,拿出骨头,切除肿瘤后,再放回体内。

这是他唯一保命的方法。

与他有着相同经历的,是 11 岁的安仔。

某天,他对妈妈说,手好痛。妈妈带他去医院,已经太晚了。

他的左手臂浮肿到人头那么大,癌细胞已经开始转移了。

为了保命,他不得不截肢。

他以为,妈妈带他去装了假肢,化疗一结束,就能像以前一样背书包去学校上学。

但他的肺却漏气了,只能靠插管排出肺内的空气。

2018 年的农历正月十三,因双肺肿瘤持续恶化,他被紧急送往医院,崩溃大哭:

“今年过年我都没有好好过。我哪里都去不了。”“我已经是极限了。我真的已经是极限了。”“我真的没有办法在医院待下去。我真的很想出去走,出去玩……”

他反复祈求医生:求求你了,好不好?医生,求求你。

他真的很想,很想活下去。

医生无能为力。

他绝望地问妈妈:“顶不住怎么办?”

安仔的呼吸系统已经断了,没有治愈希望。

最终,他走了。捐献了一双眼角膜,让一位等待了 4 年的失明男孩重见光明。

给他妈妈留下了一句话:宝贝永远爱你。

无数人看哭:生命太脆弱。

很多人反思:珍惜生命,好好活着。

看到别人的死亡挣扎,才知道有些人光是活着,已经竭尽全力。

但很多人表面说注重健康,其实一点也不珍惜生命,甚至,轻视生命。

前段时间,36 岁的华为工程师,22 个月无休,猝死。出事前 2 天,仍在通宵工作。2018 年 6 月,37 岁的广告策划人刘凌峰检查出胃癌晚期,确诊前他已经患有胆结石、胃溃疡,却一直不当回事,抽烟、喝酒、熬夜,透支生命拼事业。最拼时,连续工作 70 个小时。2015 年 3 月,程序员张斌猝死于酒店马桶上,年仅 36 岁。当天深夜 1 点钟,他还发出最后一份工作邮件,平时加班至早晨五六点是家常便饭。……

这样的悲剧,太多太多。

孔夫子在《论语》有句话:未知生,焉知死。

大意说,如果你不知道究竟什么是“生”,又怎么真正知道什么是“死”?

我们看这样的纪录片,思考死亡的价值,是提醒自己去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即你对待生命的态度。

真正珍惜生命的人,不会只是嘴上说着要健康,实际上却在慢性自*。

02

当死亡逼近,你最想要的是什么?

很多人说珍惜生命,但根本不知道,自己想怎么活,到底什么才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在一间狭小的房间里,王思蓉哭得撕心裂肺,声音都哑了。

她质问妈妈:“为什么你不在家里?”

妈妈哭着说:“妈妈要出去挣钱。”

她是个留守儿童。

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父母在苏州打工,一年只有过年才能回一趟家。

初三考期末考时,她膝盖一直疼,以为是个子长得太猛引起的生长疼痛。

没想到,是她的骨头里长了骨肉瘤。

等到发现病情住院时,她就面临艰难抉择:要腿,还是要命。

最保险的方案,医生建议截肢。

她宁死不肯。

“假如要截肢,就给我申请安乐死”。

最终,父母和医生决定尊重她的意见,尽量保住她的腿。

手术时,她整条腿被切开,取出骨头,把癌细胞灭活后,再把骨头放回腿里,缝合。

止血的纱布,铺了一地。

刻骨铭心的痛。

王思蓉出院后,她爸妈终于放下工作,买了三张去厦门的机票,花了 4000 块钱。

他们要烫 13000 件羊毛衫才能挣回来。

钱在这个时候,只是冰冷的数字。

在厦门的海边,王思蓉坐在轮椅上,戴着帽子、口罩。妈妈乐呵呵地说:“我给你捡点紫菜,回家给你烧紫菜汤,纯天然的噢……”

王思蓉捂嘴笑了。

因为突然生病,她第一次得到爸妈这么长久的陪伴。

她说,她的妈妈比自己玩得还要开心。

可惜这开心很短暂,王思蓉最后也被病痛夺走了生命。

王思蓉曾对妈妈说过:“妈妈,我为什么生病?都怪你,不亲自带我,把我搞成这样。”

妈妈非常自责。

“如果有重新来过的话,我宁愿少挣一点钱,也要陪在孩子们身边,把他们照顾好。”

大多数中国父母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生活和未来,拼命工作赚钱,却忽略了,孩子最想要的,是父母的陪伴。自己最想要的,也是一家人身体健康,平平安安。

为什么会这样?

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罗杰斯认为,人生的价值应该是无条件的,而太多人把自己的价值 “条件化” 了:自己的价值高低,仿佛都要由外界的标准、他人的评价来衡量。

大多数人会陷入“价值条件化”中,依照世俗的标准做该做的、有用的事,认为“我应该赚更多的钱”、“我必须要成功”、“我一定要出人头地”……从而压制内心的声音,不去触及、思考内心的真实需求。

当你为金钱、地位、名誉让自己累到失去自我时,不妨问问自己,当死亡逼近,你最想要的是什么?

那些衡量自己价值的条件,是不是裹挟了自己的一生?

我也知道,生存不易,必须要赚钱养家。

但没有任何一份工作,值得一个人把 24 小时、365 天都搭进去。如果把亲人当成自己生命的重要部分,再忙都能抽出时间陪伴。

不要等到真正失去,才后悔。

03

惜命的最好方式到底是什么?

惜命最好的方式,不是假惺惺地养生。

而是想好人生的终点站,把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过,找到自己的生命意愿,真正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我常想起电影《遗愿清单》里的两个老头子。

爱德华,亿万富翁,脾气很暴,忽然罹患癌症。他结过四次婚,病床前却连一个亲友都没有。看似冷漠无情,实则内心十分渴望陪伴。

卡特,不爱说话,很博学,妻子和孩子经常来看望他。

在别人眼里,他是个好父亲,好丈夫。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内心有很多未完成的遗憾。

45 年前,由于妻子维吉尼亚*,他为了一份不错的收入,成为一名汽车修理工,将三个子女培养成才,却放弃了成为历史教授的梦想。

直到两个人忽然被医生宣判,最多还能活一年。

两人对望了许久,平静,沉默。

尽管人生如此不同,死亡却让人人平等。

卡特先悄悄写下了遗愿清单:“出于善意,帮助陌生人”、“笑到流眼泪”、“开一次野马跑车”、“亲眼目睹奇迹”……

爱德华看到这份清单非常兴奋,他拿起笔加上了自己的遗愿:跳伞;刺一个纹身;亲吻最美丽的女孩……

卡特认为在剩下的几个月不可能完成计划,他想逃避。但是爱德华的话打动了他。

“钱不是问题,我现在唯一有的东西就是钱。”

“你不是说,45 年一晃就没了?也该为自己好好活了。”

他们出发了。

跳伞,开跑车,纹身,登顶金字塔,游历泰姬陵,飞驰长城,驻足喜马拉雅雪山……

每完成一项,就痛快地在清单上划去一项。

回国后,卡特再次病重入院,爱德华前去探望他,说自己经常喝的顶级咖啡,是用猫屎做的,两人放声大笑,完成了清单上倒数第三个愿望:大笑到流泪。

不久,卡特去世。

他留给爱德华一封信:请你去寻找生命中的快乐。

爱德华终于鼓起勇气敲响了和自己决裂多年的女儿的家门,亲吻了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孩——他的外孙女。

他站在了卡特的葬礼上,划去了“出于善意,帮助陌生人”。

爱德华去世后,他的助手把他们的骨灰埋在里喜马拉雅山,划去了最后一项——“见证真正的神迹”。

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他们终于把一直想做的、逃避的所有重要的事情,一 一 弥补。

这便是存在主义哲学大师海德格尔在他的《存在与时间》中强调的: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

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是向死的方向活着。

心理咨询室经常会遇到有生活困惑的来访者,有的对生活现状不满,不知道活着做什么,有的觉得人生没有意思,甚至想结束生命,生命充满了无意义感。

存在主义认为,心理问题的根源是四个存在命题:死亡、自由、孤独、和无意义。人皆无法避免这四个存在命题引发的焦虑,对这些焦虑的防御,就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甚至精神疾病的产生。

抵御死亡焦虑,只能是承认和面对死亡,并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意义。

而生命意义不会凭空而来,它只发生在人“参与”、“投入”的过程中,发生在人与人的关系里。

所以,专注于当下的生活,去参与体验你渴望的生命事物,就是你对人生的认真负责。

写遗愿清单的过程,就是寻找生命意愿的过程,和内心对话:你向往怎样的生活?

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思考,我羡慕怎样的人生,就怎么选择自己的生活。

我曾经羡慕流浪汉,想流浪到哪里就去哪里,即便是捡垃圾,也能养活自己,以天为被以地为床,逍遥自在。后来我常常放学后去捡垃圾卖钱,在河边偶遇流浪汉也不害怕,看他如何把捡来的菜洗净,在夕阳下架起锅煮饭吃,和他聊天。(PS:试过离家出走,但很快被爸妈找回来了,流浪失败。)我羡慕记者可以到处采访,和各个不同领域的人对话,可以用自己的报道维护社会正义,于是高考报志愿时,违背父母让我当老师的期望,偷偷填报了“新闻传播学”。大学时选修了一学期的心理学课程,开始对心理学产生兴趣。如今也如愿进入了向往的公司,做喜欢的工作。

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感受到自己和生命、和世界建立了链接,产生一种活着的感觉,由衷地快乐。

我们都不要等到病了、老了,回首一生的时候再后悔“假如让我重新来一遍,我会……”

人终有一死,只有真切地认识到了死,我们才会更好地把握当下。

我记得《遗愿清单》里卡特问了爱德华两个问题:在你的生命中有没有快乐?你这一生,有没有给他人带去快乐?

想清楚这两个问题,我想,这便是生命的意义。

一个人越觉得自己没有真正活过,就越惧怕死亡。

希望每个人在离开的时候,能毫无遗憾地说:

嘿,我不怕。我来这世上一遭,活够啦。

世界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