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长期连载的一部分,请关注我并私信回复:1 ,即可看全部文章,已经整理好。
1906年的一天,吉林省集安市的一位普通农民在修路时,无意间挖出一块残碑。这块碑并不完整,只是左上部一角。
这块残碑长39厘米、宽30厘米、厚88.5厘米,刻有四十七个清晰可见的隶书汉字。
消息传开后,立刻有学者前来探究,经过辨认,很快谜底就揭晓了,由此引出了一千六百多年前三国时代的一次传奇远征。
话说在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为长子平原侯曹睿选了一位文学掾,此人名叫毌丘俭,学问相当深厚。之后曹睿和毌丘俭在相互接触的几年中建立了超越君臣的深厚友谊。
曹睿继位后,因数年的“东宫旧交”,毌丘俭得以平步青云,官至洛阳典农中郎将。
深得信任的毌丘俭也是一位铁骨铮铮的忠臣,他对于皇帝大兴土木的行为敢于直谏。因为交情深厚,曹睿不仅没有怪罪他,还将其升任为荆州刺史。
如此厚爱令毌丘俭感激涕零,曹睿对于他来说不仅是主君,也是一位挚友。
毌丘俭本是文官出身,魏明帝后期辽东公孙渊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于是曹睿将最信任的毌丘俭转为幽州刺史,令他率兵出征,这也是他初次领兵。
不过由于对辽东地区的水文气候等状况不够了解,他被大雨阻挡在辽水西岸,最后无功而返。
曹睿没办法,只好派出军事上的顶梁柱司马懿,毌丘俭则以副将身份随军,并立下战功。这次经历让毌丘俭熟悉了这片土地,也为他之后的赫赫战功打下了基础。
公孙渊被平定后为了杜绝辽东再次出现尾大不掉的割据局面,司马懿在襄平屠*了近万人,之后朝廷又两次有组织地迁出辽东人口。
这样的釜底抽薪之策确实奏效,但另一方面也严重削弱了辽东地区的实力。
对于幽州刺史毌丘俭来说这就是个烂摊子。在古代人口是重中之重,三国时期的战争很多都是以夺取人口为目标。如今这里出现了真空,你不要的土地别人会要,于是邻国高句丽就盯上了辽东这只肥羊。
当时高句丽国土横跨朝鲜半岛北部以及中国辽宁省和吉林省的部分地区,虽然还远不是隋唐之际那个东北亚强国,但也是颇具实力的。
高句丽在地理位置上位于公孙氏政权的东部,当初他们和曹魏是有过一段蜜月期的,司马懿征讨公孙渊的时候,高句丽国君东川王位宫曾派出几千人助战。
如今共同的敌人已经不在了,辽东又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虚弱中,双方的蜜月期自然也就结束了,于是野心勃勃的位宫开始着手准备他的侵略计划。
毌丘俭对此早有警觉,他曾写下诗句“芒山邈悠悠,但见胡地埃”以表示对异族入侵的担忧。
正始年间曹魏内部有曹爽和司马懿两派的明争暗斗,外部又多次和吴蜀两国作战,一时无暇他顾,位宫见时机成熟,于242年发兵进犯辽东,直逼西安平。
西安平位于鸭绿江以北,也就是今天的辽宁省丹东市九连城镇,这里在今天仍然是朝鲜和中国陆路上的要冲地带。
而在三国时期这里则是连接乐浪郡和辽东郡的枢纽,一旦落入敌手,曹魏不仅在朝鲜半岛的地盘就都保不住了,而且高句丽还可以随时攻入辽东郡。
甲午战争时期,淮军在朝鲜一溃千里,而本来精心部署的以九连城为核心的鸭绿江防线也是不堪一击,等日军突破这道防线后立刻就在辽东半岛如入无人之境了,可见西安平的重要性。
毌丘俭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经过两年精心准备,于244年从玄菟郡出发兴兵讨伐高句丽。
他的策略就是围魏救赵,先不去西安平,而是直扑高句丽国都丸都山城。
毌丘俭选择这一策略的主要原因就是实力不足以分兵,由于辽东经过公孙渊之乱后遭到沉重打击,实力大不如前,此时他一共只能出兵一万人。
而对面的高句丽在消灭公孙渊一战中应该是捞到了一些好处,又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经实力大增,这次位宫派出了两万军队迎战。
高句丽军队首先在沸流水设置防线,这个沸流水在哪里呢?一般有三种看法,第一种认为沸流水是浑河,第二种认为沸流水是是鸭绿江,第三种则认为沸流水是浑江的支流富尔江。
第一种观点如今已经基本被推翻了,因为浑河古代有自己的名字沈水,沈阳这座城市的得名就与此有关(沈水之北,故曰沈阳)。
另外如果高句丽军队都*到浑河了,说明他们基本就要进入辽河平原了。如果是这种态势,那明显高句丽才是进攻方而不是曹魏,这与史*载不符。
第二种说法同样不可靠,因为鸭绿江在高句丽国都丸都山城以东,如果要迎战从西面来的魏军或者设置防线的话,绝没有道理不向西进发反而向东。
至于第三种说法则要根据之后史*载的内容来辨析。毌丘俭在梁口与高句丽军发生大战,这个梁口如果按照一般的命名惯例,应该是梁水与其干流的交汇处。
梁水是太子河的古称,而太子河汇入浑河的地点都快到海滨的营口市了,魏军基本不可能在这个地方和高句丽开战。
这时候就要结合朝鲜史书进行对照,朝鲜在高丽王朝(并非高句丽)时期有一部效仿史记的史书,主要记录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的历史,此书名叫三国史记。
在三国史记中对毌丘俭这次出征有相应记载,原来这个梁口并非梁水水口,而是梁貊谷口。
二十年,秋八月,魏遣幽州刺史毋丘俭,将万人,出玄菟来侵。王将步骑二万人,逆战于沸流水上,败之,斩首三千余级。又引兵再战于梁貊之谷,又败之,斩获三千余人。(三国史记)
这下就非常清楚了,梁貊谷口位于今天辽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英英沟,这里距离富尔江和浑江的交汇处非常近。这就和第三种观点对应上了,即沸流水为富尔江的古称。
当时高句丽王位宫率两万大军在富尔江畔设防,随后退至梁口,三国史记称毌丘俭连战连败,分别在沸流水畔和梁口两战中被斩首三千多人。
这就非常搞笑了,毌丘俭一共就一万人,连续两次损失三千多人,最后也就只剩下三千多人了。而高句丽有两万大军,其中还有五千骑兵,怎么可能被三千人绝地翻盘打得几乎全军覆没呢?
乃领铁骑五千,进而击之。俭为方阵,决死而战,我军大溃,死者一万八千余人。(三国史记)
另一方面,从高句丽军的动向来看,他们是处于一个撤退的态势的,如果真的将魏军消灭了三分之二,那为何要撤退而不是乘胜追击呢?
如此矛盾之处令人无法理解,可信度不高,看来半岛人民吹牛皮的本事是自古有之了,虽然他们吹嘘的高句丽和今天的朝鲜韩国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
这场战役的真实情况很明显是毌丘俭在沸流水畔和梁口两败高句丽,位宫退无可退与魏军爆发战略决战,结果惨败在毌丘俭的方阵之下,损兵九成以上,几乎是只身逃跑。从交战结果角度看双方史书并无太大差别。
关于方阵究竟为何种阵法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可以由此看出毌丘俭作为幽州刺史这几年是没有闲着的,虽然辽东实力大减,但他依旧练出了一支强军。
在三国时代关于阵法的记录是不多的,其中以诸葛亮的八阵最为有名,毌丘俭能够注重练兵,并在实战中取得奇效,这说明他无论在军事指挥能力和军事思想上都有诸葛武侯之风,大将之才实至名归。
高句丽主力一战皆没,毌丘俭率兵长驱直入,经过数百里艰险的山路,终于来到高句丽都城丸都山城(吉林通化集安市西北)之下。
由于辽东本身的薄弱,此战必须对高句丽予以沉重打击以绝后患,否则假以时日等他们恢复了实力卷土重来,辽东还是会陷入险境。毌丘俭于是下令屠城,斩首数千人。
位宫只好带着老婆孩子逃跑了,高句丽终于为他们的野心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这时候毌丘俭派手下玄菟太守王颀去北面的夫馀借粮,夫馀王位居一看高句丽都被打得快亡国了,哪敢不从?立刻乖乖提供军粮。
得到了粮草补给,又经过一个冬天的休整,第二年毌丘俭再次从丸都山城出兵追*位宫,位宫早就闻风丧胆,一溜烟跑到买沟(朝鲜咸镜北道会宁市)去了。
毌丘俭派手下玄菟太守王颀追击,在竹岭追上位宫,一番大战之后位宫损失惨重,士卒也纷纷逃亡,几乎成了孤家寡人。
眼看位宫就要成为阶下囚了,可这家伙运气不错,到了这个地步还有人愿意为他效死。一个叫纽由的部下自请前往魏军营中诈降,伺机行刺魏将。
这一计划居然成功了,纽由最终和魏将同归于尽,魏军一时陷入混乱,位宫也侥幸得脱。
与此同时毌丘俭兵分两路,又派乐浪太守刘茂、带方太守弓遵进攻高句丽的属国东濊国,东濊国君不耐侯闻风请降。
这一战,魏军向东一直打到肃慎国边界(今图们江一带),向南则打到不耐城(今朝鲜江原道安边郡),随后于五月班师,期间在分别在肃慎国边界、丸都山城和不耐城刻石记功。
过沃沮千有馀里,至肃慎氏南界,刻石纪功,刊丸都之山,铭不耐之城。(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
在上世纪初,当年毌丘俭刻于丸都山城的石碑出土,这一宝贵文物的重见天日,充分证明了三国时代曹魏在东北亚地区的霸主地位。
而位宫在魏军撤兵后才敢返回丸都山城,回来一看他就傻了眼,原来国都已经被夷为平地。位宫欲哭无泪,又怕以后魏军再来讨伐,只好迁都到平壤去了。经过这次惨败,位宫郁郁寡欢,一年后就一命呜呼了。
毌丘俭的东征,不仅彻底打垮了不可一世的高句丽王国,使其数十年一蹶不振,更是将魏国的势力范围推进到朝鲜半岛南部。国家的东北边疆重获安宁,一代名将毌丘俭功不可没。
后来毌丘俭起兵反抗司马师,兵败被*。虽然他的落幕很是凄凉,但他曾经的赫赫战功却永远值得每个中国人铭记于心。
本文是长期连载的一部分,请关注我并私信回复:1 ,即可看全部文章,已经整理好。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