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白绮_Official@bigfun社区
完结撒花

这里用到的是移液管,一种典型的量出式仪器,这里千空操作是有问题的,实际操作是这样的
先用铬酸洗液润洗,以除去管内壁的油污,不过以千空的条件确实难以办到。然后用自来水冲洗残留的洗液,再用蒸馏水洗净。洗净后的移液管内壁应不挂水珠,不然会导致量取的溶液变稀。
移取溶液前,应先用滤纸将移液管末端内外的水吸干,然后用欲移取的溶液涮洗管壁2至3次,以确保所移取溶液的浓度不变,也就是用液体浸润玻璃。
随后便是捏着移液管,就像图上这样,插入不要太浅或太深,太浅会产生吸空,把溶液吸到洗耳球内弄脏溶液,太深又会在管外沾附溶液过多。
左手拿洗耳球,先把球中空气压出,再将球的尖嘴接在移液管上口,慢慢松开压扁的洗耳球使溶液吸入管内,用右手的食指按住管口

随后便是扭动或者略微松开手指控制液面即可
有趣的是,有的移液管上面写有吹,控制好液面之后就得吹一下,因为移液管所标定的量出容积中并包括了这部分残留溶液,反之亦然
最后移动到想要去的地方去,基本上是保持移液管竖直然后沿着容器壁流下

硝酸尿素,也就是硝酸脲。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不溶于硝酸。用于制造炸药、有机合成中间体。
反应方程式去如下
CO(NH2)2 HNO3=CO(NH2)2·HNO3
制备方法无外乎就是硝酸和尿素物质的量比1:1混合加水,稍微加点温加快反应即可,反应也确实慢。 5.5mol/L的硝酸按 1:1的物质的量比与尿素在 20℃的反应温度下也得反应 20min,完事了还得过滤,这也就是千空为什么说运气得好的原因

1993年的世贸中心爆炸案主要用的就是这个硝酸脲,周围配合铝、镁和三氧化二铁颗粒,并用硝化甘油、硝酸铵炸药、无烟粉末和保险丝作为助推炸药。另外还有三罐瓶装氢气,增强可燃性,释放更多能量。


一说到混酸,那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王水,一体积的浓硝酸和三体积的浓盐酸混合而成无色液体,具有强氧化性和强配位性, 主要用于分析化学中用以溶解矿物和某些难溶的硫化物,推理小说或者恐怖小说也用来溶尸体
这里用的是硝酸和硫酸配制的混酸,主要用于有机化合物的硝化反应。特别是制造硝基芳烃化物、硝化甘油的制造
也不是所有酸都能混,硝酸和氢硫酸混合就会瞬间白给
2HNO3(浓) H2S=2H2O S↓ 2NO2↑(硝酸适量)
8HNO3(浓) H2S=8NO2↑ H2SO4 4H2O (硝酸过量)

其实从严格来说,肥皂只是脂肪酸钠,甘油是丙三醇,两者完全不同。之所以说肥皂富含甘油,是因为肥皂制作是这样的:
脂肪 氢氧化钠→脂肪酸钠 甘油
千空并没有分离出甘油,因此倒也没啥问题
为了分离甘油,需要盐析
皂化反应的生成物为高级脂肪酸钠,甘油和水形成的混合物。为了使肥皂和甘油充分分离,需要继续加热搅拌,并向混合物中慢慢加入盐粒,高级脂肪酸钠会从混合溶液中析出,因为不溶于食盐水。随后便会分层,上层是高级脂肪酸钠,下层是甘油和盐等的混合液,只需要分离提纯就可以得到甘油。

硝化甘油第一时间很多人想到诺贝尔,诺贝尔确实和硝化甘油有所渊源,但是硝化甘油确实不是诺贝尔发明的。而是一位意大利科学家索布雷罗。而用硝化甘油治疗心绞痛的也是他。因为一氧化氮是一种信使分子,当内皮向肌肉发出放松指令以促进血液流通时,肌肉血管就会产生一氧化氮分子,它很容易地穿过细胞膜。肌肉细胞接收信号后必然做出反应立即扩张血管。而硝化甘油在高温的时候就能释放出不少一氧化氮
而诺贝尔发明的则是黄色炸药,一次试验中,流出的硝化甘油被瓶底下用来减少震动的惰性粉末硅土吸收,硝化甘油与硅土混合物不光威力不减,而且非常安全。后来,用木桨代替了硅土,就称作达纳炸药。也称特强黄色火药

所以这种东西千万别模仿,千空还算运气好,诺贝尔可是死了个弟弟炸伤了父亲。索布雷罗也被炸伤过


其实电池爆炸的原理很简单,无外乎就是电流忽大忽小或者环境问题,导致电解液急速升温。而千空的锰干电池用的糊状物,相比锂电池的含锂电解液来说还是安全多了,不过也并不代表你可以随意短接锰电池试试会不会炸。

这里的电池都是并联的,电压并没法升高,而且由于是直流电,升压很麻烦,不像交流电能直接用变压器

(这也是直流电被淘汰的很大一个原因之一)
而直流电升压需要用到boost电路
原理大概是这个样子

显然太麻烦了,而且电压终究有限,不像交流电那样随意绕线圈就行
所以一般直流转交流电,随后变压器升压到预定电压值,这也是电击枪的原理,用电池产生高频高压的电脉冲。至于为什么电击枪需要高压,甚至有些电击枪是5W伏高压?
那是因为电击枪的电流实在是太小了,过小的电流无法让人肌肉痉挛,电鳗虽然只有几百伏,可是电流却接近1安。人体安全电流仅仅只有10毫安

这里制作伤口粘合剂的步骤实在是复杂,稍微理一理
CH3COOH Cl2→ClCH2COOH(氯乙酸) HCl(硫为催化剂)
ClCH2COOH NaOH→ClCH2COONa(氯乙酸钠) H2O

然后这地方就有问题了,氰化钠来源暂且不说,氰乙酸应该是氯乙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经中和、氰化、酸化、减压脱水而得
ClCH2COOH NaCN→NCCH2COOH(氰乙酸) NaCl
NCCH2COOH C2H5OH→NCCH2COOC2H5(氰乙酸乙酯) H2O(可逆)
NCCH2COOC2H5 HCHO→CH2=C(CN)COOC2H5( α-氰基丙烯酸乙酯) H2O(缩聚反应)
α-氰基丙烯酸乙酯估计没人知道是什么,其实就是502……
502是以α-氰基丙烯酸乙酯为主,加入增黏剂、稳定剂、增韧剂、阻聚剂等,通过先进生产工艺合成的单组份瞬间固化黏合剂。
在1964年北京中科院化学所,葛增蓓研制出了中国自己的速干胶,也就是502。名字来源说土也土,说浪漫也浪漫。502全名KH502,“KH”是当时中科院化学所的简称,“502”则是当时实验室所在的房间号


有关人体冷冻倒没什么好说的,相关的文章一抓一大把,这里的泵 金线的组合也很简单,单纯用到金线导热性好的性质罢了
金属导热主要依靠自由电子的热运动,导电性能好的金属材料其热导率也大。金属热导率范围在2.3~420W/(m・K),银是420W/(m·K)。但纯金属内加入其他元素成为合金后,由于这些元素的嵌入,严重阻碍自由电子的运动,使热导率大大下降。


最后,千空所提到的毒蝇鹅膏菌含有蝇蕈素,蝇蕈素结合到蝇蕈素乙酰胆碱受器,导致神经的兴奋,产生幻觉,可惜在所有毒蘑菇里还是比较低级的一种。不过用沸水煮沸倒是可以解毒,只可惜没人愿意吃这种东西,倒是西伯利亚的萨满教徒会吃这种毒蘑菇致幻。这种蘑菇还很奇怪的出现在文艺复兴的绘画当中,一直印象到迪士尼的动画形象,也包括任天堂的马里奥。实在是难以理解为什么毒蘑菇会出现在这种地方,可能是红白的单纯的好看吧。不过还是非常不建议去尝试吃鲜艳的蘑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