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佛祖担心自己圆寂后有人妖言惑众、扰乱佛法,于是提出了所谓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有些佛经会加上一条“有漏皆苦”,使三法印变成四法印)。在他身后出现的佛教理论如果符合这三法印,就可以当作佛法来弘扬,否则就是佛教的修正主义,要加以摒斥——对于佛教而言,三法印就是判断真理的标准。
这虽然是三句话,但却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意思:世界看似变化万端,其实不过是一场梦幻泡影、一片虚空。
说我们身处的实在世界是一片虚空,这显然是不符合经验的。那么佛教是怎样论说这个观点的呢?
在我看来,佛教一共有四种论证“一切皆空”的典型思路。
一种是原始佛教的思路:每个事物都由更细小的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凑成这样一个事物完全是一种因时因地的偶然,是一种巧合。既然各部分的和合是偶然,而分散是必然,那么对于它们所组成的整体也就是事物本身来讲,存在是一种偶然,不存在反而是一种必然,不存在就是空。
还有一种思路来自于一个重要的名叫“中观派”的分支:每个事物都是有前因的,作为若干个原因的后果,它的存在必须依赖于它们,否则它将无从产生。也就是说事物不能独立存在,它没有独立属性,佛教称之为“无自性”,而无自性的东西就是空。
还有一种思路来自于另一个名叫“瑜伽行派”的分支(我国的玄奘法师就很推崇这个学派):每个事物都不过是认识构造出来的产物,甚至包括人类自己的身体也是这样,既然如此,那么当然就是虚空的了。这种唯心主义的立场将会频繁地出现在中西很多哲学流派中,我们并不陌生。
最后一种思路有点类似于赫拉克利特的思想:一切皆流,即所有的事物都处在不间断的生灭变化中,它存在的过程是一个整体。这个过程既是它产生壮大的过程,也是它衰落消亡的过程,所以很难说它到底在哪个时刻存在或在哪个时刻不存在,因为“存在”是一种静态的描述。
总之,佛教在用所有力所能及的思路来论证一切皆空的原理,这已经成为所有佛法的底色。
一、缘起性空既然真相如佛陀所教诲的那样是空,那为什么我们眼中的世界却充满了实在性呢?如果是我们的认识发生了错误,那么这个错误是如何发生的呢?
了解这一点意义重大,因为如果搞清了错误的源头,我们就有希望改正错误,求取真相,进而摆脱错误带给我们的烦恼,脱离苦海。
用来解释我们犯错并因而陷入苦海的原理,这就是集谛。
集谛中涉及两个非常重要的佛学原理,那就是“缘起性空”和“业报轮回”。
“缘起观”认为世界上没有独立存在的事物,所有事物都互为因果、互相依赖。佛教将这种普遍存在的因果联系比喻为三根互相倚靠的芦苇杆,去掉其中任何一支,另外两只将立刻倒地。
“智者因譬得解,譬如三芦立于空地,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若去其一,二而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识缘名色,亦复如是,展转相依,而得生长。”——《杂阿含经》
缘起的观点体现在人类身上,是十二因缘。顾名思义,就是十二种使我们不知不觉陷入苦厄的原因。
(1)无明
无明就是无知。在佛教看来,最大的无知就是对“一切皆空”的无知。这十二个因缘是前后因果关系,而把无知作为第一个因缘,这透露出佛教“认识决定一切”的基本立场——正因为我们没有正确的认识到世界虚幻的本质,所以才会导致种种错误的行为和悲惨的处境。
(2)行
行是由上述无知引起的意志活动,由于我们把虚幻的东西当做了真实的、有正面或负面价值的东西,所以对它们发动了追求或摒斥的意志。行包括:身行(身体的行为)、口行(言语的行为)、意行(思想的行为)三种,可见意志活动不一定只发生在头脑中,也发生在手上和嘴上。
(3)识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过,识属于五蕴之一。但这里的作为十二因缘的识却是之前作为五蕴的识的载体,它承载着我们所有意识、行为等主观活动,是一种“识体”。你可能会想,承载我们所有意识和行为活动的不就是身体吗?你说的没错,但在佛教看来,与万物一样,“身体”这一事物也是由于我们的错误认识而得出的一种假象,那这个“识”到底应该作何解呢?我们待会再讲。
(4)名色
错误的身体孕育出错误的身体,假象孕育出新的假象。如果之前的三种因缘是母亲的错误,那么名色就是母亲将错误遗传给了腹中的胎儿。名色就是生命的最初形态,它在母胎中就已经形成。从名色开始,我们将完整地看到一个生命如何从出生之际将错误一直贯穿到垂死之时。
既然名色是胎儿,是一个人一生的开端,佛祖为何不将“名色”放在第一因缘的位置?我猜他可能是想以此证明,一个人所有的错误与罪恶其实是可以追溯到他出生之前的,如果事实确实如此,那么你会更强烈地感到人生的痛苦是一种必然,况且这样才能更好地配合他的轮回学说。
(5)六处
六处就是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胎儿继承了母亲的错误,从母腹中诞生出来,带着这六种器官与这个世界接触。这六根互相印证,不断地加深我们的错误印象,让我们越来越误以为这个五颜六色的世界是真实存在的。
(6)触
触就是我们用六根接触到事物之初所获得的初步印象,是事物展现在我们眼前最粗浅的轮廓。
(7)受
受就是感受。在获得了“触”这个初步印象后,我们会对它们产生欢喜或摒斥的原始倾向——这就是“受”。
(8)爱
对外界事物有了自己的“受”,即好恶判断之后,我们就产生了爱,也就是贪欲、渴爱,即对外物的执念。
在佛教看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它虽然不是罪恶的根源,但却是罪恶的开端。
佛教中有一个很精妙的比喻:*就像火焰。一方面,火舌舔到的地方,都会遭到灭顶之灾。这喻示着,一旦我们将自己的*寄托到某件事物上,它将很快被异化,失去自己本来的意义。就像当我们开始带着功利心做一件以前很喜欢的事情时,它很快就会变成一种任务甚至刑罚。另一方面,要想熄灭火焰,就不能给它添柴,而是要“釜底抽薪”。我们经常误以为只要满足了*,它就不会再折磨我们。但佛陀却指出,这无异于想通过添柴来灭火,满足一个*并不能让内心归于淡泊,反而会让*变得更大,如果还要继续去满足它,你就成了*的奴隶,就像惯孩子的家长成为孩子的奴隶一样。
(9)取
为了满足“爱”,我们当然会采取相应的规划和行为,这就是取。“取”就是将犯错的动机变成了犯错的行为。
(10)有
我们的一生在*的驱使下,盼望着、行动着、争夺着,这些盼望、行动和争夺塑造了我们一生的遭遇。一个人一生所“作”及其所产生的“业”(合在一起称为“作业”),构成他的所有经历,这就是“有”。
(11)生
为了*,一个人忙碌了一生。当他快死的时候,我们可以总结他的“有”了。然后,他就死了。
接着他该准备投胎转世了——这就是“生”,即来世的生活。这一世的有,直接决定了来世的“生”。
(12)老死
来世之后还有来世,只要我们仍然执迷不悟,我们将永远在苦海中徘徊,永远轮回在生老病死中——这就是“老死”,即“生”的一次又一次轮回。每次轮回又都从“无明”开始。
我们可以看到,这十二个原因之间也是层层引发的因果链条。按照佛教的原理,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空的,但我们因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即无明),而无中生有产生出如此的罪孽。这十二个因缘环环相扣,像一场“一招错,步步错”的棋局,描绘出一个失败人生的闭环。如果我们不设法跳出这个迷妄的恶性循环,我们将永远触摸不到“一切皆空”的真理。
这十二因缘的理论和之前我们论证的一切皆空的原理,就是所谓的“缘起性空”。
如果说十二因缘是错误产生的机理,那么业报轮回就是错误导致的恶果。
二、业报轮回实际上,很多文明在初期都有过轮回的思想。这似乎来源于对死亡的畏惧,死亡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伴随它的痛苦,而是它把人引向的那个虚无世界。为了宽慰自己,人类只好将肉体与灵魂进行分类讨论,坚信死亡只是肉体的事情,而灵魂是永恒不灭的。这不死的灵魂在肉体报废后,会重新选择一个新的肉体寄居其中,这就是轮回思想。
只不过什么样的灵魂投胎在什么样的身体、什么样的家庭乃至于什么样的阶层中呢?关于这个具体的技术问题,每个文明或宗教给出不同的标准。佛教的标准似乎更“公平”一些——那就是上一世的行为。
1、轮回的原因
在上一世的十二因缘中,佛教尤其强调两个重要因素,它们对下一世的投胎起着决定作用。其中其直接作用的是“爱”,起根本作用的是“无明”。
就“爱”而言,在“爱”之前的七个因缘中,个人是在被动地接受这个世界。而从“爱”开始,个人开始主动地参与这个世界,发动自己的意志去接近自己喜欢的东西逃避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这就是“业”的开端。
就“无明”而言,本来世界只是一环又一环的“缘起性空”,但我们却没有看透这一点,由是才引起诸种错误、招来诸种罪孽。
2、轮回的概况
佛教中一直存在着一个让很多高僧大德左右为难的问题:既然承认业报轮回了,那么就一定有一个轮回的主体,也就是说有一个永不消灭的、独立存在的灵魂或其他东西,由它来继承前世的因,并承担今生的果。但是缘起性空的思想又强调所有的事物都是空的,缘聚缘散须臾之间就能使一个事物分崩离析,包括人自己。你会发现,本来互相配合的两个理论在关于“轮回主体”的问题上却在互相抵牾。
佛教的理论家们当然要承认轮回有一个固定的载体来兑换前世的业报,这个载体就是十二因缘中的“识”。我们刚才在讲“识”的时候,只说了它不是我们日常理解的身体,但没说它到底是什么。
它扮演的角色和身体一样,是我们一生遭遇所发生的场所和载体,但它却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一种近乎现象的东西。
佛教经常将其比喻为风。我们能感受到风,也能研究它、谈论它,但它不是实体,只是一种由冷空气与热空气交汇之后发生的现象、一种因缘和合的产物。
《宝积经》:“譬如风吹动诸树木,发起山壁水崖,触已作声。以冷热因缘所生,是故能受,然彼风体不可得见……此神识界亦复如是,不可以色得见,亦不至色体,但以所入行作体现色”
以上讲的是轮回的主体。
轮回的动力是十二因缘的因果关系。
轮回的场所或环境叫“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轮回的形式是六道(即“六道轮回”):道就是道路,也就是众生投胎之后显现出的六种生命形态。六道包括: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阿修罗道、人道和天道,前三道称为“三恶道”,后三道称为“三善道”。
“缘起性空”和“业报轮回”的思想是佛教理论中重要的一环,他解释了我们“苦从何来”的问题,也试图揭示这个世界的真相,这就是“集谛”的主要宗旨。
虽然是一种宗教信仰,但我却从中看到了一些普遍的人类情绪。
处在文明初期的人类总是很迷惑——人生是无常的、自然是难测的,所有的事情好像显得很杂乱,难以认识、难以控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当然需要一个有序的、简洁的世界,无奈后者只存在在我们的设想中。那个有序的理念世界越完美,就映照得现实世界越痛苦。从这个意义上讲,哲学和宗教在做同一件事,那就是构建一个超越于现实之上的世界,它们是理念、是形式、是本体,是上帝之城、是绝对精神、是语言结构,当然,也是极乐世界。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敦煌壁画)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