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荆州长江大桥附近的观音矶。摄影:本报记者完颜文豪
荆州古城墙宾阳楼。摄影:严永华
经考古发掘发现,荆州城墙是我国延续时间最长、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发展演变为砖城的唯一古城墙。荆州城墙也被誉为“我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
“我听见青石板上的马蹄声碎了,我听见关帝庙前外婆的祈祷,我听说护城河边的桃花又开了”——作为“楚国故都、三国名城”的荆州,如今古老与现代并行
本报记者完颜文豪
初秋的傍晚,荆州古城墙外东北角的明月公园里,慢慢热闹了起来,跳舞的人们聚到屈原雕像前的小广场,旁边一群小孩儿玩起了滑板,年轻的情侣倚靠着水上回廊的栏杆,一两只小狗围着散步的主人跑来跑去,园内小道旁盛开着艳红的紫薇花,柳树枝在阵阵晚风中摇曳着身姿,不远处的一片池塘里长满了亭亭玉立的荷花。
奔流不息的长江水,浩浩荡荡地流过荆州长江大桥,迎面撞上一个象鼻状的石矶,折了个90度的弯,向南奔流而去。
长江北岸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曾经孕育了辉煌灿烂的楚文化,上演了闻名古今的三国故事,也见证了荣辱兴衰的近现代文明。
1992年,考古学家在荆州城以北约4公里,发掘出距今5万年的鸡公山旧石器时代遗址。这是全国第一处证明原始人类在平原地区活动的遗址,填补了我国旧石器时代平原居址的空白。
荆州城北约5公里的纪南城,曾作为楚国都城长达411年,历经20个帝王。公元前689年,楚文王自丹阳迁都于此,直至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占纪南城,曾经的南方第一大城,仅剩残垣断壁。此后秦朝在此地设南郡,在纪南城东南重建一城为治所。
“我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
今天的荆州古城墙,始建于三国时期,初为土城。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后,刘备、诸葛亮西进巴蜀,以图鼎立之势,留下关羽镇守荆州。关羽镇守此地达十年之久,修筑城墙以拒东吴。
荆州城墙历朝历代均有维修或重建,明清两代在五代、宋朝砌筑砖城墙的基础上,构筑了条石筑基、城砖为墙的砖城,成为今天一面砖墙一面土墙的模样。
经考古发掘,揭示出荆州城墙是我国延续时间最长、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发展演变为砖城的唯一古城墙。它也被誉为“我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
63岁的孙明庆,几乎每天都会骑着自行车,绕城墙一圈。这座周长11.28公里、“东西长、南北短”的城墙,承载着孙明庆温暖又苦涩的记忆,也深深嵌入到老一辈荆州市民的生活当中。
在孙明庆印象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古城内,回荡着小商贩挑着担子沿街叫卖的吆喝声,夜晚总能听到熟悉的打更声,那时候的古城很是清净,城墙上长着翠绿色的青苔,下雨天,走在南城门下,听到雨水从城墙上滴滴答答落下来,古城的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
荆州市文史专家陈礼荣回忆,在更早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城内有大片的水域,青砖黑瓦的平房,种麦植棉栽漆树的田畦垄亩,还有荆农一队、荆农二队等生产队。
后来,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长,一些市民开始在城内外建房子、搭棚子,昔日古城的清净逐渐被打破。荆州市博物馆古建部主任李正贵介绍,当时古城建设缺少规划与管理,很多厂矿企业和单位在城内盖办公楼或宿舍楼;在城墙的东南角,一所监狱借助城墙的一部分作为围墙,哨楼、水塔直接建在城墙上;冬天烧煤时,市民就从城墙内侧的土坡上取土做煤球。
1982年,国务院公布首批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楚国故都、三国名城”的荆州位列其中。
在荆州市文物旅游委员会总工程师郑忠华看来,荆州在城市化进程中,古城墙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得益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名城保护专家阮仪三教授的积极呼吁和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当时古城所在的江陵县政府设立荆州城墙保护管理机构,组织开展城墙城楼保护修缮工作。1994年荆州地、市区域调整后,省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专项资金常态化开展古城墙保护修缮工作。
不过,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荆州古城的保护,没有专项规划或管理办法等相关依据。直到2004年,荆州古城墙开始筹划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通过制定保护管理办法,既为古城墙保护提供管理依据,也作为申遗的重要条件。为此,文物部门起草了《荆州城墙保护管理办法》,但因涉及事项多且经验不足,此事一度搁置。
2015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修改立法法,赋予所有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2016年1月1日起,湖北省12个设区的市和自治州,被赋予地方立法权。很快,荆州市将古城墙的保护提上立法议程,保护范围从古城墙扩大到整个古城,2017年3月1日,《荆州古城保护条例》在四次修改后,经人大批准向社会公布。
4.5平方公里的荆州古城,常住人口多达10.7万人,人口密度过大,城内交通拥堵,基础设施落后,成为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古城墙、城内文物保护单位、古街区,甚至每一块珍稀植被、每一棵古树名木,护城河等河湖水系与自然环境风貌,都被列入保护范围。
据郑忠华介绍,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古城的保护力度,目前荆州市政府正在利用世界银行的贷款资金,实施荆州城墙西城墙保护修缮和土城垣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
此外,荆州市已经启动了古城人口外迁工程,计划将6万多人搬出古城,并通过复建城楼、修复古街道,还原古城的原貌本色。
孙明庆和荆州音乐人王钧、荆州艺术研究所所长曹玲,形成了一个三代人的组合,创作了一个《我的古城》MV,关于古城的歌词温暖又亲切,“我听见青石板上的马蹄声碎了,我听见关帝庙前外婆的祈祷,我听说护城河边的桃花又开了。”他们希望用这种方式,唤回人们对荆州古城遥远而美好的回忆。
在片中,出生于1983年的王钧,用时尚的民谣演唱古城,现代感里流露出千年古韵。对于很多像王钧一样,土生土长的荆州“80后”,他们的成长轨迹,与这座城市的两面并行,古老的一面是荆州,现代的一面是沙市。
沙市:改革开放初的全国明星城市
8月末的荆州,处暑节气刚过,夏日的热浪尚未退尽,梧桐树枝头的片片绿叶开始变黄,空气中已经有了一丝丝秋意。漫步初秋的荆州,街道两旁是成排的梧桐树。
这座城市的很多地方,可见到以凤为名的建筑、酒店,东侧护城河外是当地有名的金凤广场,就连城区建筑工地外围的图片墙上,也都有姿态万千的凤舞元素,这些都与荆州悠久的楚文化有关。
楚人崇凤,荆州市博物馆陈列的出土文物中,无论是战国时期的玉佩、著名的虎座鸟架鼓,还是发掘于马山一号墓中的绣罗,都包含有精美绝伦的凤形凤纹。
荆州市博物馆馆长王明钦介绍,2000多年前,楚国在纪南城定都,孕育了灿烂的荆楚文化,很大因素取决于荆州的地理条件,荆州在古代处于一个东西南北的交通要道,东西以长江水运西通巴蜀、东至古云梦泽,向北经汉江可达西北的长安和中原的洛阳,南渡长江可至洞庭湖、长沙一带,同时位于江汉平原的腹地,自古有“鱼米之乡”之美称,土地肥沃,资源富庶,四周更是三面环山、一面临江。
古代荆州南渡长江的渡口在今天的荆州市沙市区江岸,沟通南北、东西的地理位置,成就了沙市在历史上长江中游商贸中心的地位。沙市在春秋战国时期,作为楚大江津渡,已有原始的手工纺织和冶陶工艺。
隋唐至宋元,沙市发展为商业要会,市人筑长堤,依堤列肆,有“十里津楼压大堤”之盛,是南北丝绸之路的要冲,繁盛的鱼米市场和荆州外港,四方商贾云集,海客、胡客亦来此贸易。明中叶,沙市曾是全国55大工商业城市之一,与西安、天津、宁波等齐名。康乾年间,“沙津为三楚名镇,通南北诸省,贾客扬帆而来者,多至数千艘,向晚蓬灯远映,照耀常若白昼”。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开辟沙市为通商口岸,日、英、德、丹麦等国在沙市设领事馆,外国的煤油、玻璃制品、鸦片、金银器乃至火柴、纽扣充斥市场,码头也被称作“洋码头”。
上世纪30年代,沙市成为全国仅次于武汉、天津的第三大棉花出口市场。民国时期,沙市已有卷烟厂、印刷厂、织布厂、电厂等20余家现代工业企业,长江岸边建有43个码头,成为长江沿线的“十大码头”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沙市从商埠城市逐渐发展成为湖北省的轻纺基地,“纱、油、电”成为沙市工业的骨干。
沙市和荆州的隶属关系几经演变。新中国成立后,荆州曾以荆州专区、荆州地区与荆州地区行政公署的形式存在;1994年,国务院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江陵县,合并设立荆沙市,两年后更名为荆州市。
沙市解放后曾划为省辖市,1955年,划归荆州专区管辖,1979年改回省辖市,1994年成为荆沙市沙市区,1996年因荆沙市更名而重回荆州名下。
今天的荆州市区,是沿着长江北岸向东西呈带状的城市,包括荆州古城在内的上游城区属荆州区,下游城区属沙市区。
改革开放前,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的禁锢,沙市的个体商贩被取缔,集贸市场被关闭,导致商品流通受阻。荆州日报社原社长邱声鸣,在一篇回忆文章中举了“死鱼与活鱼”的例子,“以往由商业部门统一经营鲜鱼,从收购到供应,要经过起捕、验级、运输、进仓、零售等多个环节,往往把活鱼盘成了死鱼,死鱼盘成了臭鱼、烂鱼,还要支付冷藏费等多项费用,群众吃不到鲜鱼,农民看了心疼。”
1978年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沙市冒出来的个体户,搞起了个体饮食店,却遭到工商管理部门的层层限制。
沙市市委在充分调查市场情况后,认为这种限制不符合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采取了扶持个体商户发展的政策。很快,数百个修锁补鞋的“外来户”、经营饮食的个体户,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沙市街头,沉闷的商业市场一下搞活了,农民摆出的摊位上有40多种鲜鱼,群众能吃到活鲜鱼,也成为当时报纸的头号新闻。
在商业流通体制改革的同时,1979年沙市也开始工业体制改革的大胆探索,按专业化协作和经济合理的原则对工厂企业实行改组联合,把企业搞活。1981年,国务院把沙市作为全国第一个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此后十年里,沙市成为全国的“明星”城市,全国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沙市的改革经验。
陈礼荣印象中,上世纪80年代是属于沙市的辉煌时期,城市工业总产值仅次于武汉,有着“小汉口”的美称,邻近地市的农民、初高中毕业生、待业青年涌入沙市,各大工厂纷纷办起了专业技术学校,培养出一大批技术人才。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刚诞生10年,还属于很少人拥有的“奢侈品”,更多的老百姓还是从黑白电视机里,看到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活力28,沙市日化”洗衣粉广告。
1982年,沙市日化率先推出超浓缩无泡洗衣粉,开创了中国洗涤业的新纪元,连续8年获评“全国最受消费者喜爱的消费品”。到如今,年纪稍长的荆州市民,仍然能一口气说出这家企业曾经的多个“第一”:第一家在央视打出洗衣粉广告的企业,第一家把广告打入香港的内地日化企业,第一家赞助央视春晚的企业,第一家全国500强日化企业,年缴地方利税过亿元,占全国洗涤市场份额60%以上。
一时间,那条重复着“一比四”的“活力28”广告词,出现在千家万户的电视荧屏上,传遍大江南北。
作为湖北省的轻工业基地,沙市有着众多闻名全国的品牌。在那个年代,家里有一台沙松冰箱,是一件很让人羡慕的事。结婚时,购置鸳鸯牌床单和荆江牌热水瓶,成为年轻人追求的时尚。那时流行的电影放映机,所用的宽银幕镜头出产自沙市光学仪器厂。
据沙市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盛勇回忆,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沙市,人口只有30多万,却已经拥有了能够起降波音737客机的机场,干净、整洁的城市道路上,每天上演着几万工人骑车上下班的场景,沙市第一棉纺厂就有两万多工人,工厂为工人配备了幼儿园、医院等福利机构,工人每个月能拿到300多元工资,一般公务员工资只有100多元,无锡都跑来沙市学习经验。
张盛勇介绍,今天的荆州市沙市区,经过荆沙地市的合并调整后,已经发展成为以商业、服务业为核心竞争力的商业区,正在奋力提升城市经济首位度、打造社会发展首善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这里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行政区划之变,产业结构之变,但不变的是,在改革开放之初萌发出的“敢为天下先”的开拓进取精神,如今像一种强大的基因,仍然激励着荆州市在新时代谱写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长江大保护的荆州考卷
荆州长江大桥附近的观音矶,从始建于唐末时的土矶,到明初加固为石矶,已经在长江边上屹立了1000多年。在历史上,每逢长江洪峰,观音矶犹如中流砥柱,顶承江流,挑*水势,护卫江堤。
这座土石方总量达90万立方米的巨大石矶,述说着一代代荆州人治理水患的历史功绩,也曾见证过1954年和1998年抗洪斗争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30余位党和国家*,曾驻足观音矶,制定治水方略。
从湖北省枝城市到湖南省岳阳县城陵矶段的长江,因属古代的荆州,而得名荆江。这段长江河道蜿蜒曲折,有“九曲回肠”之称。又因地势低洼,长江带来的泥沙在此大量堆积,日积月累导致河床高出两岸平原,形成“地上河”,每逢汛期便有“人在江下走,船在屋上行”的景象。
由于河道弯曲,泄洪不畅,荆江河段极易溃堤成灾。据史料记载:从1376年至1949年的573年中,荆江地区共发生水灾267次,每遇水患“田庐尽被淹没,兵民淹毙无算”“号泣之声,晓夜不辍”,自古就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说法。
明清时期,以荆州为中心的两湖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人口急剧增长,民谚中的“苏湖熟,天下足”逐渐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盲目的农业开发,人与水争地,(荆)江(洞庭)湖因洪水出路产生矛盾,加剧了荆州水患。自古治荆州必先治水,水患成为历史上荆州发展的掣肘。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为解决长江水患,设立长江水利委员会,专负治理长江的责任,首先着重长江中游的治理。除了对荆江大堤进行培修加固外,从1950年起便开展了荆江分洪工程的查勘、测量和规划设计工作。
经过两年多的谋划,1952年4月5日,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大型防洪工程——荆江分洪工程全面开工。10万名解放军和20万人的技术工人、农民,投入到荆江南岸的工地上。
吃尽了水患苦头的周边县乡群众,卷起铺盖涌入报名点。一个名叫辛志英的19岁女孩,跟着松滋县米积台镇上的100多个民工,挑着行李和口粮,走了100多里路,赶到了工程南端的石首县黄山头工地。这位年轻的姑娘,在施工中琢磨出了一套锤碎石头的方法,被当作经验在工地推广,后来她也成为20名特等劳模中的一个。
当年6月20日,荆江分洪工程宣告竣工,54孔的进洪水闸,坐落在分洪区的北端太平口,32孔的节制水闸,坐落在分洪区南端黄山头,分洪区围堤从四面八方构成了一座天然的蓄水库,蓄纳洪水量为五六十亿立方米。
荆江分洪工程竣工后,很快经受了1954年特大洪水的考验,在抗洪斗争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在那个年代,这项仅用了两个多月就建起来的工程被认为是创造了水利工程史上惊人的奇迹,而美国密西西比河分洪工程规模仅是此工程的二分之一,却用了3年时间。
如今,在距离观音矶不远处,荆江分洪工程纪念碑亭耸立在荆江大堤上,*作出“为广大人民利益,争取荆江分洪工程的胜利”的指示以及辛志英等劳动模范的名字,被镌刻在乳白色的大理石纪念碑上。
往下游数公里的江边,是几栋将要拆除的废弃厂房,围墙上写着“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标语。
这些指示、标语,鲜活地反映了时代主题的演进。
湖北省拥有1061公里长江岸线,是拥有长江干线最长的省份,荆州辖区内的长江岸线长达483公里,又是湖北省长江岸线最长的市州,所辖8个县市区都依江而立,特殊的区位,决定了荆州在长江大保护中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近年来,发生在荆江两岸的变化,体现出荆州在推进长江大保护的历史担当。全市关停353处码头,复绿310处,清退岸线55公里;推进沿江化工和造纸行业企业整治搬迁;荆州区严厉打击非法采砂,洪湖市整治百里长江岸线,修复百里洪湖生态,石首市关停污染企业,拆除网箱养殖,生态湿地归还长江……在长江大保护的历史契机下,荆州市正在努力绘就“万里长江,美在荆江”的新画卷。
古老楚都的发展新路
写着“共抓大保护”标语的围墙外,是江边一条旧公路,这里如今显得有点落寂:昔日忙碌的三个江边码头,隐蔽在杂草丛中;岸上一座座空空如也的大楼;偶尔有一辆汽车驶过公路,瞬时扬起一片尘土。
稍远处的一个房顶上,“活力28”几个大字已经生锈变黄,野蛮生长的爬墙虎,占领了工厂门楼。在上世纪80年代,“活力28,沙市日化”曾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如今陈旧的楼房,沉寂的厂区,布满灰尘的铁门,很难让人联想到它昔日的辉煌。
但在不久的将来,这片曾经充满“活力”的江岸就会迎来新的发展活力。
按照荆州市的远期规划,荆江沙市段的生态修复与保护项目未来将在这里落地,废弃的工业建筑,将被改造成公共艺术中心,沿着长江自西向东分别建成临江花园、洋码头核心区、工业遗产景观园、活力28创意园等,未来这片区域将变成长江生态风情带,为荆州文化旅游的发展打造一张亮丽的名片。
护城河两岸一片翠绿,到了傍晚水面上波光粼粼,古城墙与护城河之间的地方,铺上了两米多宽的石板路,沿着路边长着一排排樱花树、桂花树。天色渐渐暗下来,古老的城墙在昏黄的灯光下,露出美丽朦胧的轮廓,爱运动的人们习惯沿着城墙跑上一圈,老人们在悠闲地漫步,石板路上晃动着少年骑单车的身影。
这些美丽的场景,是荆州市在近年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绿满荆州”行动的“果实”。年均新增造林面积60万亩以上,力争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5%,展现出荆州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新作为。
荆州古城向北1.5公里,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的建设工地,工人们在一个穹顶建筑上施工,塔吊的吊臂在空中来回摆动,绿化工人在园区内给土地披上绿衣。这片总面积225平方公里的纪南文旅区,未来将依托丰富的楚文化遗址和长湖水资源,建设楚纪南城国家遗址考古公园、郢城历史文化小镇、荆楚文化大观园、环长湖生态湿地公园等一系列旅游产业园区。
荆州市档案局局长王佑春表示,荆州丰富的历史遗存,无论是荆州古城、纪南古城、古墓葬群落等众多历史遗址,还是沙市江岸近代商埠、洋码头乃至数十年前的旧厂址,都是荆州历史、文化与经济发展演变的重要见证,同时也是属于荆州的独特文化旅游资源。充分保护这些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努力发掘这片古老土地上的旅游潜力,则文化旅游业有望成为荆州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古老楚都的发展新路。
重振制造业辉煌是荆州人不灭的追求。位于荆州开发区的湖北菲利华石英玻璃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多年的自主研发,已经成为国内唯一、全球第五家进入国际半导体采购供应链的石英玻璃材料企业,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高性能的必备材料。这家企业的发展历程,是荆州市近年来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一个缩影。
2018年8月初,荆州市委加快推动荆州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发布,要求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突破性抓好以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实施“互联网 服务业”行动,加快发展商贸服务、旅游休闲、健康养老等新业态……从政策、规划、环境、人才等多维度擎画出荆州的未来发展蓝图。
新产业、新机遇,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古城墙、古遗址,在这座现代化城市中焕发生机。在国家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古老楚都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正在奋力书写一个又一个高质量发展的荆州故事。
(稿件部分内容参考:《沙市市志》《荆州市志》《荆州——一个有故事的城市》《荆州改革开放实录》等)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