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易为什么要先讲道?
很简单,因为道是理论,易是实践。
理论不明,实践自然乱套,这也是两千年来,众多易学大家连个八卦起源都搞不清的原因。
邵雍的二分法构思固然巧妙,但来得未免莫名其妙。其他河洛之说,正如朱熹说的,还是不明所以。
并非说依据画、数就得不出正确答案。这里有个问题:道、卦画、阴阳、数,四者究竟谁先谁后?
由因推果易,由果寻因,难呀。
我们现在就用前面推衍的残缺不全的道来试试看吧。
前面讲三生万物时说了,一是能量,对于地球来说是太阳。二就是天地。三是所谓的冲气,我们称为天地间的能量。
现在忘了我们在第一章为了推衍道而定义的关于天地盛衰以及阴阳的所有概念,我们要从能量,即道的角度,正向推衍。
前面论证了,事物的盛衰就是能量的消长,这就是道。
那天地的盛衰自然是获得太阳光与热的多少了。
我们把一年分成八个阶段,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我们观察一下每个阶段的能量情况。
先看天,天的能量评判很简单,热就是能量,天热就是有能量,天冷就是没有能量。
所以天是从春分开始有能量,到秋分结束没有能量。春分秋分一样,介于有无之间。
鉴于春分时趋向有,秋分时趋向无,所以我们定义春分为有能量,秋分为无能量。
再看地,地不能用冷热判断,但冰雪融化需要热量,立春冰雪消融,所以立春开始有能量。
什么时候能量没了呢?植物生长需要能量,立秋时植物已经停止生长,所以立秋开始没能量。
我们用一个长横代表有能量,两个短横代表无能量。然后定天在上,地在下,画出一年四季的天地盛衰图,如下:

天地盛衰图
现在还有一个问题,三生万物,冲气去哪里了?
冲气是什么我们不确定。但既然三生万物,万物又在天地间。我们就管万物好了。
万物是冲气生成,之前说冲气是能量,那万物的形体就等同于能量。
草木春分开始萌芽,但要到立夏才有形体,所以立夏开始有能量。
草木立秋停止生长,但要到立冬形体才完全枯萎,所以立冬无能量。
画成图如下:

天地物盛衰原图
这里有个问题,按迈尔、焦耳、亥姆霍兹他们的能量守恒定律,万物这个能量,也就是冲气,不能凭空产生呀。
所以这能量一定是从天地中得到的,这里不考虑太阳哦。这说的是地球内部的家事,与外人无关。太阳只给整个地球供应能量,不掺合地球内部分配问题。
那究竟是源自天还是地呢?
答案是天。准确说是从天中获得的更多。
天是热得快冷得也快,地热得慢冷得也慢,这意味着,无论是得到能量,还是失去能量,天都比地要容易的多。
这可能是游离态的能量通常比固态的好吸收,比如生病了医生让你喝粥。也可能是固态相对气态更能储存能量,不易被外部获取。
具体原因就不分析了,因为这不合道。大家有兴趣就自己去寻找科学的答案吧。毕竟吾生也有涯。道只要实践可证即可,原因归科学。
万物从天中获得的能量多了,也就是天的能量减少了,反之,就是天的能量变多了。
草木在立夏疯长,大量吸收能量,因此立夏时,天的能量变少,视为没有能量。
草木在立冬时枯萎,大量吐出能量,因此立冬时,天的能量变多,视为有能量。
至于其他时节,由于太阳能量在持续的增加或减少,所以并不改变。
根据上述变化,我们画出天地物的盛衰图。

天地物盛衰图
这就是先天八卦图。
本节要完整展现生成过程,所以解释不多,后面会在演变过程中补充说明。
有了先天八卦图,推衍出河图洛书难度就不大了。但要想由河图洛书推出先天八卦,基本上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更关键的是,完成了也没用,因为科学与实践,你总要占一个吧,否则终究是无根浮萍。
现在道不玄了,先天八卦图也有依据了,望诸位道友共同努力,重振国学的辉煌。
中华民族历经数次外族入侵依然存在的原因,不是科学,而是国学。
科学胜在一时,国学胜在万世。
两者都要与时俱进,尤其国学,更要进行全面优化,因为,它脱节太久了。
如果对我说的一切都不认可,那就记住一点:国学对我们的意义,远远大于圣经对西方的意义。
想想西方对圣经的态度,他们真那么蠢吗?如果他们真那么蠢,我们连蠢人都比不过,又何以自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