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讲好非遗传承发展的“甘肃故事”

文旅融合讲好非遗传承发展的“甘肃故事”

首页角色扮演盛世龙城之至尊王者更新时间:2024-05-07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组团”亮相天水——

文旅融合讲好非遗传承发展的“甘肃故事”

陇原多彩非遗亮相天水。

庆阳香包受到游客的青睐。

孩子们在甘肃文创非遗市集展销店选购心仪的文创产品。

凉州贤孝、凉州攻鼓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进行弹唱表演。

3月31日,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在天水市龙城广场举行。 本版图片摄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高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

庆阳香包刺绣、凉州攻鼓子、临夏花儿……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陇原大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优质非遗资源星罗棋布、灿若星河。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陇原儿女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创造了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用自己的初心和匠心守护了这份遗产,以生动实践精彩讲述着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甘肃故事”。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3月1日,全省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119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3049人。花儿、环县道情皮影戏、天祝格萨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3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8名;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93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58名;各市(州)共公布2211项市(州)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认定3425名市(州)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各县(区)共公布5329项县(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认定8798名县(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构建起了较为完整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保护体系。

随着“天水麻辣烫”的火爆出圈,为充分展示甘肃优秀非遗,推动非遗持续为旅游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促进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让非遗保护成果惠及大众、融入生活,由省文旅厅、天水市政府主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天水市文旅局,秦州区政府共同承办的“如意甘肃·多彩非遗”——2024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全省非遗展演活动,于3月31日—4月1日在天水市举行。同时,省文旅厅还在天水举办甘肃文创非遗市集展销活动。我省各地的非遗传承人纷纷来到天水,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甘肃精彩的非遗展演和精美的非遗文创展销——

传承非遗 坚守匠心

3月31日上午,“如意甘肃·多彩非遗”全省非遗展演活动在天水市龙城广场正式拉开了帷幕。来自全省的非遗传承人们轮番登台,展绝活,亮绝技,为观众们献上了一台匠心独具的非遗盛宴。

当晚10时25分,结束了一天表演的缑红斌发了一条朋友圈:“一天三场演出任务圆满完成,回宾馆休息,明天继续!”

缑红斌是清水木人摔跤的传承人,他学习木人摔跤已有20多年。在他的记忆里,像今天这样的表演已经不下千场,但与以往略有不同的是,这次的表演是真正地面向全国各地的游客。

“咚咚咚,锵锵锵……”一阵紧似一阵的鼓镲声响起,两人撕扯着走上舞台。突然,一人使出了绊腿,另一人猝不及防,身子一歪倒在舞台上,两个人在台上打斗半天。演员揭开演出服时,观众才发现原来只有一个人在表演,这便是清水木人摔跤的生动场景。

清水木人摔跤是一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源于西汉,鼎盛于明清时期,相传它是由汉高祖刘邦率骑兵背负草人击退匈奴演变而来,后来逐渐走向了民间,成为民间社火的一种表演形式。

“一人演两人,难解又难分,自己摔自己,脚下定乾坤。”缑红斌这样形容清水木人摔跤。他告诉记者,由于自己的徒弟在清水县进行表演,所以他当天只能带来单人平地摔跤表演,人手较多时,他们还可以表演木人上凳、木人上桌等节目。

“非遗的东西不能压箱底,要不断传承,就要面对面地演给老百姓看。”缑红斌告诉记者,3月以来,他们每周的表演都不断,来到天水后,每天至少展演3场。手持40多斤的木人,手脚并用,一场表演下来他都是满头大汗,筋疲力尽。

“虽然很累,但是看到越来越多人了解到木人摔跤、并喜爱上木人摔跤,我感到很快乐,也很幸福。”缑红斌说,越是受到关注,越要拿出最好的状态,对得起观众的喜爱和期待,把木人摔跤这项非遗表演好、传承好。

在后台,62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秦安小曲”传承人蔡爱琴正在一边紧张有序地化妆,一边候场。一丝不苟的态度印证了她和团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谈及秦安小曲,蔡爱琴说,秦安小曲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艺,流行于田间地头,弹唱于街头巷尾、农家院落,成为群众劳动之余娱乐和亲友聚会交流情感的独特演唱形式,老少皆唱,蔚然成风。

蔡爱琴老人第一次演唱秦安小曲是单位分配的任务,当时她作为秦安县剧团的演员参加天水市的文艺调演,在改编的秦安小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担任丫鬟一角。在演出的过程中,她被秦安小曲典雅细腻、悠扬委婉的曲调所吸引,从此深深地爱上了秦安小曲。这一唱,就是四十五年。

1991年,蔡爱琴调入秦安县文化馆工作,开始专心研究表演秦安小曲,并组织民间艺人对秦安小曲进行全面整理挖掘。在整理的过程中,她发现秦安老调独特的演唱形式蕴含着秦安人的精神、信仰、价值取向,涉及秦安人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很具有民俗学研究等方面的特殊价值。她认为这么宝贵的艺术财富,必须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经过多年的发掘、整理和系统抢救、保护,秦安小曲已经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保护成果丰硕。2008年,秦安小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秦安小曲也从田间炕头搬上了舞台,走出县城、走向地市、走进全国。最典型的代表曲目是《惠风劲吹夏家湾》。该曲目曾获“中华颂”第七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曲艺类优秀剧目金奖……

表演开始,随着三弦、扬琴、二胡等传统乐器的伴奏声,身着旗袍的蔡爱琴现场给观众演唱秦安小曲经典曲目《满江红——庆寿诞》,观众们纷纷喝彩。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求变。”这是“杖头木偶戏”非遗传承人徐宁多年学习和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心得。

板胡声声,锣鼓齐鸣。只见徐宁左手撑住木偶人杆,右手紧握两根手扦,上下不停地捻动,杖头木偶随之挥臂抬手,活灵活现。忽然,木偶转身扭头,原本鲜艳的大花脸顷刻间变成“美猴王”,再由“美猴王”变成关公,短短数十秒,变换七八次,精彩的演出看得观众目不暇接,纷纷鼓掌叫好,直呼不过瘾,想要徐宁“再来一个”“再演一次”。

徐宁来自张掖市甘州区非遗保护中心,也是省级非遗项目——邵家班子木偶戏的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观众杨敏说:“我以前只见过川剧变脸,但今天还是第一次见‘木偶变脸’呢。”

徐宁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后,发现昔日辉煌的杖头木偶戏并不如自己想象中受年轻人欢迎,这样的窘境刺痛着徐宁。于是,他决定创新杖头木偶表演方式,改变现状。

起初,他在传统的杖头木偶戏中加入了自己曾在四川学习过的变脸、喷火等川剧元素,改造木偶装置,使木偶的嘴巴恢复至能动的状态,改良后的表演节奏紧凑、富于变化,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视觉冲击。观众良好的反响增强了徐宁创新木偶戏的信心,“倘若融入现代生活元素,形成别具特色的木偶戏,说不定就是传承非遗的新方式”。

于是,徐宁持续创新,设计了飞天形象木偶、裕固族舞蹈木偶,不断融入甘肃的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未来,他还想在木偶戏中融入水袖表演、戏曲表演等,加入更多现代化的元素。

“把舞台搬到群众中,在互动中表演,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甘肃非遗的魅力,是我一直会持续做下去的事情。”徐宁说,现在他们已建成专家工作室,正与高校联系对接,计划成立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非遗传承队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无论你来自什么地方,只要你走进哈萨克毡房,你就走进了自己的家里,就像那马儿找到了牧场……”来自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叶尔泰·哈布德开和帕丽达·哈比亚西用冬不拉为现场观众弹唱了哈萨克族民歌《只要你走进哈萨克毡房》。

两根琴弦在他们的手里跳跃出美妙的音乐,歌声时而低吟浅唱,时而快乐高亢,这是来自草原深处的深情呼唤,这是来自阿克塞的热诚邀约。

叶尔泰·哈布德告诉记者,冬不拉弹唱是哈萨克族人民最喜爱的艺术表演形式,演唱者既可用于自弹自唱,也可用于独奏或乐器合奏,表现力非常丰富。而且它轻便,易于携带,适合于草原生活,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

弹奏冬不拉的音量并不大,但音色优美。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弹与挑,一般弹用于重拍,挑用于轻拍。运用冬不拉不同的演奏技巧,能够形象地表现草原上淙淙的泉水、清脆的鸟鸣、欢腾的羊群和骏马疾行的蹄声等。

庆阳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底蕴丰厚,风格鲜明。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的“庆阳五绝”——香包、剪纸、刺绣、道情皮影、陇东民歌更是誉满天下。

在《陇东民歌联唱》节目中,歌手于银平为现场观众送上多首陇东民歌,庆阳剪纸省级传承人段彩霞身着自己设计的剪纸服装,手持一幅还未完成的剪纸,现身台上。

歌手在舞台中央演唱时,段彩霞便在舞台一侧现场演示剪纸。曲毕时,她也刚好将剪纸作品完成。

段彩霞介绍,为了参加此次非遗展演,她特意设计了一幅题为《八龙送宝》的作品。“龙”既代表龙年,又可代表龙城天水,“宝”则为元宝,在龙城天水为天水人民及全国各地游客送上这幅剪纸,寓意大家龙年大吉大利,也祝愿天水文旅能够借助这波流量,持续火热。

段彩霞自幼对剪纸、刺绣、绘画情有独钟。7岁随姥姥学习剪纸,师从中国剪纸艺术大师祁秀梅,在传承“剪纸”这项非遗中,段彩霞一直在坚持。

“我的剪纸来自传统,在传统上又有突破。传统不能丢,丢了传统等于丢了根。”段彩霞说,剪纸最重要的就是创意。所以,她多年来持续参加各类剪纸创意大赛,融入创新元素,确保剪纸这项技艺历久弥新。

记者了解到,在创作之余,段彩霞还致力于剪纸艺术的普及教育,承担了地方学校的剪纸课教学任务,义务教学培养新人。平时,她还利用空闲时间,走村入户向广大剪纸、刺绣爱好者传授技艺,帮助了一大批农村妇女找到了发家致富的门路,大力弘扬了“陇东剪纸”这一非遗项目。

作为压轴出场的《崆峒武术》表演,传承者们矫健的身影赢得满堂彩。他们各自拿出看家本领,展示了各种传统武术和器械。尤其54岁的老艺人潘民昌表演的传统器械“连枷”,让游客们舍不得移开眼睛,现场掌声、喝彩声不断。在后台,甚至有游客跟这些老艺人现场学起了崆峒武术,一招一式,有模有样。

“崆峒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强身健体。”潘民昌告诉记者,他从小喜欢武术,从16岁就开始学武,至今坚持了三十多年了,他也希望更多的人强健体魄的同时,能将“崆峒武术”传承下去,走出甘肃,走向世界。

“崆峒武术不是小时候武侠小说里的故事吗?没想到来甘肃竟然看到现实版‘崆峒武术’,非常震撼,我这次一定要到崆峒武术的发源地崆峒山去看看,来一场深度的体验游。”来自陕西西安的游客杨超儒说,“这次来甘肃,不但吃了鲜香麻辣的天水麻辣烫,还看到了让人震撼的崆峒武术,让我领略了甘肃的美食、甘肃的豪气。”

非遗文创刮起时尚新风

3月29日,在天水市伏羲庙广场举办的“甘肃文创非遗市集展销活动”让许多人看到了非遗的另一面。在这场精心打造的非遗盛会上,集中展示了非遗传承人的智慧和技艺——

走进天水展区,经由天水雕漆技艺制作的各类家居用品——首饰盒、抽纸盒、果盒等摆放在展位上,颜色亮丽,雕塑与绘画融合为一体,俨然一幅装饰艺术品……引得不少游客上前观赏询价。

工作人员介绍,这些首饰盒采用的工艺包含堆塑浮雕彩绘类、贝壳镶嵌螺钿类、金银平托铜丝镶嵌类等,每一件雕漆产品都要经过制胎、涂漆、装饰、打磨等数十道工艺手工制作才可完成,可以说每件产品都凝聚着雕漆艺人的匠心精神。

据了解,天水传统漆器的优势是老雕填工艺。用刻刀在雕漆上刻,再填充颜色才算雕漆,这是全国独有的一种技艺与手法。

“最近有很多外地游客来咨询、购买我们的漆雕产品,对工艺赞不绝口,很多游客表示要买回家留作纪念、送亲朋好友。”工作人员说,此次非遗展销会是一次非常好的展示机会,既能让外地游客了解天水的美食,又能让他们了解天水的非遗产品,了解天水的历史。

在平凉展区,记者看到许多游客围在庄浪毛笔的展位前。庄浪毛笔制作技艺是平凉市级非遗项目,庄浪毛笔制作第四代传承人马文华介绍,庄浪毛笔做工精细,用料考究,深受书画爱好者喜欢。

展区所展销的庄浪毛笔产品有庄浪紫荆羊毫三支套装、庄浪紫荆兼毫三支套装、庄浪紫荆狼毫三支套装、庄浪长峰羊毫三支套装、庄浪铜杆毛笔套装、牛角大抓笔及单支狼毫等。

“70%的游客试写之后都购买了,今天收入相当可观,能达到3000元。”马文华告诉记者,他们从3月21日就来到天水展销,销售得很不错。初学者大多都会买一两支回家试用,一些资深书画爱好者还会选择购买套装送人。

“让更多人熟知庄浪毛笔,是我们来此展销的目的。”马文华说,未来要不断精进毛笔制作工艺,让其成为一件件既有实用价值,又精致高雅的工艺美术品。

白银市平川区的省级非遗项目“平川陶瓷烧制技艺”也备受游客追捧,陶瓷制作的物件引得不少游客上前把玩询价。白银市平川区文旅局工作人员高花介绍说:“平川区是西北最大的陶瓷建材生产基地,陶土储量有40亿吨以上,陶瓷企业15家,被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陶瓷产业转移示范基地。”

近年来,平川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学校、场所都筹建了陶艺实训基地,平川区雄立职业技术学校设立了陶艺班,对陶瓷制作人才进行专业培训。

在临夏州展区,用骨头雕刻成兔子、算盘、元宝等形状的吊坠和骨簪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这个是什么骨头做的?”“这个吊坠多少钱?”游客纷纷在展位前询问道。

“这是用牛骨雕刻的。”“吊坠一个148元。”

广河县齐家骨雕传承人马宝虎一边回答着游客提问,一边介绍着骨雕作品。

记者走进齐家骨雕展位看到,各种各样的骨雕艺术品整齐摆放,除了吊坠、骨簪等热门常见的作品,还有双大耳罐、三足盉、陶盉等以齐家文化为主的作品。每一件作品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让人不禁叹为观止。

骨雕又被称为“骨刻”,是一种以骨骼作为雕刻材料的雕刻艺术。齐家骨雕工作室致力于将牛羊的头骨经过手工精雕细琢,制作成精美的工艺品。马宝虎此次携带“百财纳福”“步步高升”等作品参与展销,向游客展示齐家骨雕的技艺魅力。

马宝虎说,此次展销他还特意选取了一些深受年轻人喜欢的,具有小兔子、云朵等元素的骨雕作品。“这些产品彰显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融合,能够让更多人真切感受到骨雕工艺品‘活’了起来。”

洮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产于甘南州卓尼县洮砚镇,自唐代起便因碧绿如蓝、雅丽珍奇成为皇室、文豪、富商巨贾的珍藏。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这个传承1300多年的古老艺术形式,从原产地卓尼县跨越千里到了酒泉市瓜州县。瓜州以其广阔的胸怀和敏锐的文化触角,接纳并根植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这种古老的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马太学是甘肃省丝路洮砚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艺美术师。他笑称自己是个踏踏实实的“小石头匠”。

作为非遗传承人,马太学致力于精心雕刻好每一件艺术品。展示桌上,几只可爱的“大地之子”备受欢迎。随着瓜州洮砚知名度不断提升,洮砚产业已成为当地的一张特色名片。马太学说:“我们几个非遗传承人牵头成立了洮砚协会,为刻砚人提供专业的指导,让洮砚雕刻被更多的人熟知。”

以文促旅,过目之处,看遍悠悠数千年。在甘肃文创非遗市集展销活动中,各市州(兰州新区)65家企业带来了492种非遗及文创产品,让众多游人一次赶集、领略陇原文化底蕴。比如,兰州的徐文霞大师罐罐茶、金昌的方泉沙漠茶、临夏的八宝盖碗茶和嘉峪关的浙伍氏杏皮茶,展现了甘肃茶马古道相承的悠久茶历史;天水雕漆、白银会宁剪纸、甘南手工泥塑和张掖裕固刺绣荷包等,展现了陇上匠人的心灵手巧;通过金昌的火星文创、平凉的崆峒山文创可一见甘肃的奇险峻秀之景;酒泉的敦煌飞天则更显甘肃的文脉绵长……

百花齐放春满园

铿锵的鼓点、有力的步伐,11斤重的鼓击响了600年的历史……

3月29日,兰州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兰州太平鼓”在天水亮相。当太平鼓在天水龙城广场、伏羲庙广场敲响时,观众们被激昂的鼓声和激情的表演深深吸引,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难忘的瞬间。

“太震撼了,看得人激情澎湃!”……现场观众赞不绝口,掌声连绵不断。演出还吸引了众多网络达人通过短视频平台现场直播,气氛异常热烈。兰州太平鼓表演队为观众们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

兰州太平鼓舞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鼓”之称,并于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太平鼓铿锵有力的鼓点,显示了黄河之滨人民的英雄气魄,其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西北特色和艺术魅力,有鼓舞盛世、庆贺新年太平之意。

作为嘉峪关本地最具代表性的非遗特色小吃嘉峪关烤肉,此次也惊艳亮相天水。嘉峪关烤羊肉串制作技艺2014年被列入第三批市级非遗保护名录,作为市级非遗项目,嘉峪关烤羊肉串制作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出现。

此次活动,嘉峪关许多本土企业精心准备,选取本地最优质的食材,跨越1000多公里来到天水,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吃到新鲜、正宗的嘉峪关烤肉。

同时,来自嘉峪关的大漠风雨雕石艺画、银雕等非遗项目的传承人进行现场制作和展示,吸引大批游客驻足观看。浙伍氏杏皮茶等嘉峪关特色非遗旅游商品也销售火爆、备受追捧……

甘南州国家级非遗项目“南木特”藏戏、甘南藏族民歌、龙头琴弹唱、锅庄舞,省级非遗项目藏族服饰、新城花儿会等非遗项目也纷纷在天水亮相。

龙头琴弹唱于2021年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甘南藏族民歌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龙头琴弹唱曲调多样,内容丰富,老少皆宜,由于龙头琴弹唱具有易于掌握和即兴说唱的优点,很受牧民群众欢迎。

甘南藏族民歌的歌词和乐曲以前均系民间艺人们心记、口传,并通过歌唱而传给后辈。在历史发展长河中,逐步形成了其独特的民间艺术,成为甘南藏族民歌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从岷县《巴当舞》到陇西舞蹈《李氏故里盛唐有李》,从安定陇曲弹唱《定西宽粉美名扬》到渭源原创舞蹈《羌蕃鼓舞》,从临洮传统舞蹈《临洮傩舞》到通渭小戏曲《嘉行淑德》……一个个精彩独特的非遗巡游展演,在伏羲城与启汉楼广场上接连上演,让人大饱眼福。

渭源县羌蕃鼓舞吸引了大量的外地游客驻足围观,大家不时拿出手机记录、分享。受表演者的感染,很多市民和游客参与互动,叫好声、鼓掌声将演出推向高潮。游客余嘉辉说,这既是一场非遗的展示,也是一场“天水麻辣烫”与“定西宽粉”灵魂碰撞的狂欢!

高山戏、池哥昼、武都面塑、西和社火、养生茶、回首虎等陇南特色美食、文艺及非遗文创产品,让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现场体验陇南非遗魅力。

在“天马故乡牵手羲皇故里共赴美食之约”的惠民宣传推介活动现场,来自武威的凉州攻鼓子、凉州贤孝、西夏泥活字印刷、剪纸、华锐藏族民歌等非遗展演,吸引了广大天水市民和各地游客纷纷驻足观看。

永昌刺绣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凝聚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艺术价值很高。2010年7月,永昌刺绣被列入金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绣品纹饰题材广泛、造型生动,并同地方风情习俗相结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手法上写实与抽象并用,大量运用花草纹、鸟纹、兽纹,并且浪漫地将动植物形象结合在一起,彰显出一种特有的简约美和质朴美。

兰州新区也带着自己的非遗项目——秦川刺绣来到了天水。秦川刺绣讲究画绣结合与针法、绣线的运用,并注意绣缎画稿的选择。早期多用纸剪成花样贴在锦缎上再绣,有浮雕之感,后来多用铅笔、彩笔、毛笔等直接将花样描在锦缎布匹上,有的边画边绣,有的画完再绣。新区刺绣中,颇具典型的有枕头、荷包和肚兜。将布枕做成长方形或扁平形两种,为了布枕美观,在两侧缝上绣有图案的正方形或长方形堵头,这就产生了枕头刺绣艺术。

非遗的美,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积淀;非遗的美,在保护与传承中得以发扬;非遗的美,是无数能工巧匠不断坚持的见证……

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充分展示了甘肃文化的深厚底蕴、绚烂多姿,展现了陇原儿女的热情、质朴和豪迈。如今,乘着“天水麻辣烫”火热的东风,陇原大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上街头、走进剧场,正在焕发时代的新活力,正在让更多的人所熟知、所热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吴涵 王聪 冯宝强)

来源: 甘肃日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