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下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29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最伟大的一部杰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因而,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并且形成一门学问——“红学”。《红楼梦》研究源远流长,虽然在历史上可以划分出几个时期,出现过几个高潮,诞生出几个流派,但是红学一直没有间断,并且呈现出明显的历史特色。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红学研究的主流依然是自胡适以来的考证派,以红学大师周汝昌、冯其庸为代表,以专家、教授、学者为骨干,几乎囊裹了红学研究的全部精英。翻开这一时期的《红楼梦学刊》,基本是他们的文章。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是持反对意见的如戴不凡、欧阳建先生,虽然在观点上不一样,但其论证方式也是考证派一路。考证派确定了曹雪芹的著作权,以自传说代替其他假说,以写实说代替影射说,并试图从作者的有关史料来释解作品研究。其主要研究曹雪芹的家事,《红楼梦》的成书过程,《红楼梦》版本、作者,脂砚斋批语以及《红楼梦》诗词、典故、医药、典章等细节。
其次是文本研究派,以台湾的余英时、香港的梅节、大陆的李希凡等为代表,近年来许多教授、研究生也都加入了这个行列。文本研究包括《红楼梦》的思想、艺术、人物、诗词、文学比较、文化背景等。在这些方面也有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这与在几次红学研究会上大家的呼吁有很大的关系。
第三就是异军突起的索隐派,索隐派的手法是把《红楼梦》中的故事看成是隐喻历史上的真事,真正使红学出现新高潮的正是索隐派的再次崛起。首先是霍国玲姐弟的《红楼解梦》,据说是找到了《红楼梦》的真谛。其次是土默热先生的《红楼梦》作者“洪升”说,无论在网络还是出版界,现在都很热。还有刘心武的“秦学(研究秦可卿)”,通过电视的传播和出版界的推波助澜,现在还方兴未艾。其他如南明说、石涛说、朱琏说等等不一而足,但尚未产生较大的影响。
中国台湾学者蒋勋的《细说红楼梦》提倡“回归文本”的阅读。之前“百家讲坛”讲解《红楼梦》的时候,是一个人物一个人物介绍的,而且在介绍的时候加入了很多《红楼梦》小说中没有的东西。比如,刘心武在“百家讲坛”上曾经分析秦可卿可能是皇族之后,讲宝玉在进入她的房间以后看到的武则天的镜子,赵飞燕舞过的金盘等屋内装饰,说秦可卿屋子里装饰的都是暗示秦可卿皇家高贵的身份,从中又推演出许多关于秦可卿身世的揭秘。并不是说“百家讲坛”,这个人的推理是错误的。只是,我更喜欢,蒋勋先生的讲解,当时宝玉是喝醉的酒,当时他年少,又看了很多野史,他看到的一切事物是他加入了自己的想象。蒋勋先生曾说,他希望大家关注《红楼梦》的时候能更多地关注《红楼梦》文本本身。
蒋勋先生在讲解的时候,把每一章回当作是一个短篇来讲解。蒋勋先生还分析曹雪芹高超的写作技巧,用词的精妙。《红楼梦》很多句子都很简短,简单几个字就把人的神态描写得活灵活现,例如,宝玉“猴”在王夫人身上;“门子听说,方告了座,斜签着坐了”。蒋勋先生每次的讲解都是先读《红楼梦》文本,一边读,一边欣赏文本本身的精妙。《红楼梦》中出现了很多人物,各个人物的性格、阶层都有所不同。曹雪芹在描写每个不同的人物的时候,他都化身为人物本身,描写的时候也用贴近不同阶层的语言,作诗也是符合各个人物的文采、性格。所以蒋勋先生在讲解的时候经常说,你把前面的名字盖住,只通过语言,你就可以知道这是谁在讲话。曹雪芹的伟大之处还在于,他在描写每个人物的时候都没有加入自己的喜恶,他对每一个角色都怀着同情之心在描写。
(摘编自《回归文本读〈红楼梦〉:从蒋勋的细说〈红楼梦〉说起》)
材料二:
对人物心灵及其矛盾冲突的描写,中国古代小说比较薄弱,《红楼梦》却取得巨大进步。
首先,《红楼梦》写出人物心灵深处情感因素与理性因素的真实搏斗。宝钗一方面想把自己塑造成“完美”的淑女形象,这是她真实的社会欲求,但是另一方面,她又是一个有生命的人,她不能摆脱生命赋予的本性;于是两种欲求便在心灵深处发生冲突!一方面,作为一个少女,面对着神采飘逸的富贵公子宝玉,产生爱慕之情是很自然的;另一方面,又用理性原则掩埋爱的心迹。在探望宝玉时,她“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忙又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感情与理性两股潜流在内心冲突,使人们看到人物心灵深处。
其次,作者善于表现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宝黛之间的爱情,可谓心心相印,刻骨铭心。然而,他们却爱得那样痛苦,那样哀怨:欲得真心,却瞒真心,以假意试探,结果求近之心,反成疏远之意,求爱之意,反成生怨之因。如十九回“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二十九回“痴情女情重愈斟情”等都是描写心理活动的杰作。四十五回,宝玉冒着雨去探望黛玉,穿着蓑衣戴着大斗笠,黛玉说:“哪里来的渔翁!”宝玉说将来也送黛玉一套,黛玉笑道:“我不要他。戴上那个,成个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了。”及至说出来,方想起话未忖度,与方才说宝玉的话相连,“后悔不及,羞的脸飞红”,而“宝玉却不留心”。这里的黛玉说错了话当然是“无心”,后悔与害羞是“多心”,但这种害羞又包含着她的“有心”。后来宝玉要走了,她劝他拿自己的玻璃绣球灯,千般叮嘱宝玉要小心,不要摔了,表现了对宝玉的“关心”,联系上面的描写,表现她的无心,又是平时“有心”的流露。宝玉走后,当夜深人静时,听到窗外的竹梢蕉叶之上,雨声淅沥,清寒透幔,想到自己没有父母兄长,婚姻大事无人主张,又不觉滴下泪来,感到伤心。黛玉从无心到多心,多心含有心,后又转为伤心,心理流程描写得十分真切动人。
(摘编自《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第四卷,《〈红楼梦〉的人物塑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学”研究源远流长,一方面源于《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历史地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流派纷呈、研究者众多。
B.考证派研究涉及版本学、“曹学”、文学等方面的考证,他们研究的观点、方法大同小异,代表人物有周汝昌、冯其庸等。
C.中国古代小说对人物心灵及其矛盾冲突的描写比较薄弱,曹雪芹的《红楼梦》却解决了这个问题,取得了巨大成绩。
D.“黛玉从无心到多心,多心含有心,后又转为伤心”,这真切动人的心路历程体现了她纯真可爱又敏感多情的性格。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世纪90年代前,索隐派研究是红学研究的主流,后刘心武等人借助网络、电视和专著的出版,使式微的索隐派重新崛起。
B.蒋勋提倡的“回归文本”的阅读,实际上是源于文本研究派一脉,《红楼梦》中的思想、艺术、人物等是其研究的抓手。
C.宝钗在探望宝玉时“不觉的就红了脸”与第45回林黛玉“羞的脸飞红”,都是因为说话时不小心流露出对宝玉的情感。
D.《红楼梦》塑造人物内心细腻、深入,善于表现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让我们看到了鲜活的人物形象,真切动人。
3.根据材料一中“只通过语言,你就可以知道这是谁在讲话”这一观点,下列对《红楼梦》人物语言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老风流才好。”这是二进荣国府的刘姥姥自甘为丑角,既愉悦了众人,也成全了自己。
B.“我年轻,不大认得,可也不知是什么辈数,不敢称呼。”寥寥几句,冷漠中带着矜持,礼貌中带着冷漠,凤姐对刘姥姥的漠视跃然纸上。
C.“姐妹们和气,也有个分寸儿,也没个黑家白日闹的。凭人怎么劝,都是耳旁风。”这是宝钗娇嗔般数落宝玉把自己的话都当做耳旁风。
D.“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我使过,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她。”可见妙玉清高孤傲,看不起俗世的人,对乡下来的刘姥姥嗤之以鼻。
4.蒋勋提倡的回归文本阅读《红楼梦》,对读者来说有何意义?请根据两则材料,简要概括说明。(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小题。
孕妇和牛
铁凝
(1)孕妇牵着牛从集上回来,在通向村子的土路上走着。
(2)午后的太阳照耀着平坦的原野,干净又暖和。孕妇信手撒开缰绳,好让牛自在。缰绳一撒,孕妇也自在起来,无牵挂地摆动着两条健壮的胳膊。牛与孕妇若即若离,当它拐进麦地歪起脖子啃麦苗时,孕妇唤一声:“黑,出来。”黑是牛的名字。黑迟迟不肯离开麦地,孕妇就恼了:“黑!”她喝道。她的吆喝在寂静的旷野显得悠长,传得很远。
(3)孕妇爱赶集,只为了什么都看看,婆婆总是牵出黑来让孕妇骑,怕孕妇累着身子。黑也怀了孕啊,孕妇想。但她接过了缰绳,她愿意在空荡的路上有黑作伴。她和它好像有点同病相怜,又有点儿共同的自豪感,于是一块儿腆着骄傲的肚子上了路。回来时,孕妇也没骑黑,走快走慢由着黑的性儿。初嫁到平原,孕妇眼前十分地开阔,住久了平原,孕妇眼里又多了些寂寞。住在山里望不出山去,眼光就短;可平原的尽头又是些什么呢?孕妇走着想着,只觉得她是一辈子也走不到平原的尽头了。当她走得实在沉闷,才冷不丁叫一声:“黑──呀!”她夸张地拖长声,把黑弄得挺惊愕,拿无比温顺的大眼瞪着孕妇。于是孕妇无声地乐了,“黑——呀!”她轻轻地叹着,平原顿时热闹起来。孕妇给自己造出来一点儿热闹,觉得太阳底下就不仅是她和黑闲散地走,还有她的叫嚷,她的肚子响亮的蠕动,还有黑的笨手笨脚。
(4)远处,依稀出现了三三两两的黑点,是那些刚放学归来的孩子。孕妇累了,在路边一个巨大的石碑上坐下来,黑又信步去了麦地闲逛。
(5)这石碑属于一个王爷,后来让一些城里来的粗暴的年轻人给推倒了。石碑躺在路边成了过路人歇脚的坐物。碑上刻着一些文字,个个如同海碗大小。孕妇不识字,她曾经问过丈夫那是些什么字。丈夫也不知道。丈夫说:“知道了有什么用 一个老辈子的东西。”
(6)孕妇坐在石碑上,又看见了这些字,她的屁股压住了其中一个。这次她挪开了,小心地坐在碑的边沿。她弄不明白为什么她要这样,从前她歇脚,总是一屁股就坐上去。那么,原因还是胸膛下面这个肚子吧。孕妇对这肚子充满着希冀,这希冀又因为远处那些越来越清楚的小黑点而变得更加具体。孕妇相信,她的孩子将来无疑要加入这上学、放学的队伍。若是孩子也问起这碑上的字,她不能够说不知道,她不愿意对不起孩子。
(7)可她实在不认识这碑上的字啊。
(8)放学的孩子们走近了,她叫住一个本家侄子,向他要了一张白纸和一杆铅笔。孕妇一手握着铅笔,一手拿着白纸,等待着孩子们远去。她仿佛要背着众人去做一件鬼祟的事。
(9)孕妇将白纸平铺在石碑上。当她打算落笔,才发现这劳作于她是多么不易,她的手很巧,却支配不了手中这杆笔。她努力端详着那陌生的大字,然后胆怯而又坚决地落下了第一笔。她描画着它们,心中揣测它们是什么意思,又不由得感叹: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
(10)夕阳西下,孕妇伏在石碑上已经很久了。她的脸红彤彤的,茁壮的手腕不时地发着抖。可她不能停笔,她的心不叫她停笔。她长到这么大,还从来没干过这么累人、又这么不愿停手的活儿。
(11)不知何时,黑已从麦地返回,卧在孕妇的身边。它静静地凝视着孕妇,脸上满是驯顺,像是守候,像是鼓励。
(12)孕妇终于完成了她的劳作。在朦胧的暮色中她认真地数,那碑上的大字是十七个,她的白纸上也落着十七个:
(13)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和硕贤亲王神道碑
(14)纸上的字歪扭而又奇特,像盘错的长虫,像混乱的麻绳。可它们毕竟是字。有了它们,她似乎才获得一种资格,似乎才敢与她未来的婴儿谋面。孩子终归要离开孕妇的肚子,而那块写字的碑却永远立在了孕妇的心中。每个人的心中,多少都立着点什么吧。
(15)孕妇将她劳作的果实揣进袄兜,捶着酸麻的腰,呼唤身边的黑启程。
(16)黑却执意不肯起身,它换了跪的姿势,要主人骑上去。
(17)“黑──呀!”孕妇怜悯的叫着,强令黑站起来。
(18)孕妇和黑走在平原上,像两个相依为命的女人。黑身上释放出的气息使孕妇觉得温暖而可靠,她不住地抚摸它,它拿脸蹭着她的手。一股热乎乎的东西涌现在孕妇的心房。她很想对人形容心中这突然的发热。她永远也形容不出,心中这种情绪就叫做感动。
(19)“黑──呀!”孕妇在黑暗中小声嘟囔,声音有点颤,宛若幸福的呓语。
(有删节)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平坦的原野,干净又暖和,作者营造了一个宁静悠远、自然质朴的环境,烘托出孕妇轻松悠闲的心境。
B.小说中的孕妇是一个心地善良,生活幸福的农村妇女,她对眼下的生活状态十分满足,心里了无缺憾。
C.本文和《哦,香雪》文风相似,笔调清新,充满诗意;孕妇和香雪也一样纯朴,对文化知识充满景仰。
D.本文在从容淡定的叙述中,传达了一种温馨和谐的人生意味,表现了一个女人将为人母的幸福和希冀。
6.关于文章第⑥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孕妇坐在碑的边沿,不用屁股压住大字,表现出她对文化知识的尊重。
B.“孕妇对这肚子充满着希冀”,是希望下一代能读书识字有文化知识。
C.“相信”“无疑”说明她已经意识到文化知识对孩子未来成长的重要性。
D.孕妇不愿意将来面对孩子询问说“不知道”,说明她为不识字感到羞耻。
7.文中四次出现孕妇“黑──呀”的呼唤,请从这四次呼唤中任选两处分析在呼唤中体现了孕妇什么样的心理。(4分)
8.牛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6分)
(一)课内文言文知识(12分)
9.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令将军与臣有郤 B.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C.振之以威怒 D.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勘察) B.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治理)
C.人君当神器之重(掌握) D.无宁汝先吾而死(无得安宁)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2分)()
例句: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A.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 B.东据成皋之险
C.而歌呼呜呜快耳者 D.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12.下列各句中,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2分)()
A.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B.籍何以至此 C.具告以事 D.虽董之以严刑
13.下列话语均出自林黛玉,其中表达的情感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也亏了你,倒听他(宝钗)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
B.“我没这么大福气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哪玉的。我们不过是个草木人儿罢了!”
C.“你又来作什么?横竖如今有人和你顽,比我又会念,又会作,又会写,又会说笑,又怕你生气拉了你去”。
D.“大清早起死呀活呀的,也不忌讳。你说有呢就有,没有就没有,起什么誓呢。”
14.下列各项中,对《红楼梦》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秦可卿死前托梦给凤姐,嘱咐她趁当下富贵筹划将来衰时之产业。在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并开设家塾,收入用于祖茔祭祀和家塾供给。
B.贾元妃差人送出来的灯谜只有迎春和贾环没猜着,其他猜中的各有赏赐。贾母也让众人自制灯谜来玩乐,贾政看着这些灯谜,大有悲戚之感。
C.史湘云劝宝玉应该关心仕途经济的学问,宝玉登时拉下脸来下逐客令;袭人说前次宝钗提到类似的话,宝玉甩脸就走。
D.宝玉怕黛玉担心自己,就派晴雯送去两条旧帕。黛玉奇怪宝玉为何给自己送半新半旧的手帕,就把旧帕拿来抄写诗词。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小题。
唐高祖武德元年春正月丁未朔,隋恭帝诏唐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唐王既克长安以书谕诸郡县于是东自商洛南尽巴蜀郡县长吏及盗贼渠帅氐羌酋长争遣子弟入见请降有司复书日以百数二月己卯,唐王遣太常卿郑元璹将兵出商洛,简南阳,左领军府司马安陆马元规简安陆及荆襄。三月己酉,以齐公元吉为镇北将军、太原道行军元帅,都督十五郡诸军事,听以便宜从事。乙卯,徙秦公世民为赵公。戊辰,隋恭帝诏以十郡益唐国,仍以唐王为相国,总百揆。唐国置丞相以下官,又加九锡。王谓僚属曰:“此谄谀者所为耳。孤秉大政而自加宠锡,可乎?必若循魏、晋之迹,彼皆繁文伪饰,欺天罔人。考其实不及五霸,而求名欲过三王,此孤常所非笑,窃亦耻之。”或曰:“历代所行,亦何可废!”王曰:“尧、舜、汤、武,各因其时,取与异道,皆推其至诚以应天顺人,未闻夏、商之末必效唐、虞之禅也。”但改丞相府为相国府,其九锡殊礼,皆归有司。五月成午,隋恭帝禅位于唐,逊居代邸。甲子,唐王即皇帝位于太极殿,遣刑部尚书萧造告天于南郊,大赦,改元。六月甲戌朔,以隋民部尚书萧瑀为内史令。委萧瑀以庶政,事无大小,莫不关掌。瑀孜孜尽力,绳违举过,人皆惮之,毁之者众,终不自理。上尝有敕而内史不时宣行,上责其迟,瑀对曰:“大业①之世,内史宣敕,或前后相违,有司不知所从,其易在前,其难在后。臣在省日久,备见其事。今王业经始,事系安危,远方有疑,恐失机会,故臣每受一敕,必勘审,使与前敕不违,始敢宣行,稽缓之愆,实由于此。”上曰:“卿用心如是,吾复何忧。”诏曰:“近世以来,时运迁革,前代亲族,莫不诛夷。兴亡之效,岂伊人力。其隋蔡王智积等子孙,并付有司,量才选用。”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
【注】①大业:隋炀帝杨广的年号。
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王既克长安/以书谕诸郡县/于是东自商洛/南尽巴蜀/郡县长吏及盗贼渠帅/氐羌酋长/争遣子弟入见请降/有司复书/日以百数/
B.唐王既克长安/以书谕诸郡县/于是东自商洛/南尽巴蜀/郡县长吏及盗贼渠帅/氐羌酋长/争遣子弟/入见请降/有司复书/日以百数/
C.唐王既克/长安以书谕诸郡县/于是东自商洛/南尽巴蜀郡县长吏及盗贼渠帅/氐羌酋长/争遣子弟入见请降/有司复书/日以百数/
D.唐王既克/长安以书谕诸郡县/于是东自商洛/南尽巴蜀/郡县长吏及盗贼渠帅/氐羌酋长/争遣子弟/入见请降/有司复书/日以百数/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丁未朔,丁未是天干地支纪日的方法。朔是农历每个月的最后一天。
B.三王,一般指夏、商、周三朝的第一位帝王,也就是夏禹、商汤和周武王。
C.改元,指君主改用新年号纪年,年号以一为元,故称“改元”,与建元不同。
D.民部,即户部,汉置民曹,主管财用,隋改称民部,唐避李世民讳改称户部。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王派遣郑元璹攻打南阳,派遣马元规攻打安陆等地,授权齐公李元吉随机处置事务,后来隋恭帝下诏划拨十个郡来增扩唐国范围。
B.对于隋恭帝赏赐的九锡之礼,唐高祖认为自己是不能接受的,在和下属官员辩驳一番之后,他把九锡殊礼都归还给主管的官员(部门)。
C.萧瑀孜孜不倦地帮助唐高祖处理日常事务,纠正各种违法行为,检举他人的过失,虽然遭受很多人的诋毁,但他始终不为自己申辩。
D.面对唐高祖的责备,萧瑀解释说,以前高祖的某些敕令会前后相矛盾,有关官员不知如何处理,现今他要勘定,导致敕令延时宣布。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必若循魏、晋之迹,彼皆繁文伪饰,欺天罔人。
(2)委萧瑀以庶政,事无大小,莫不关掌。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9-20题。
秋思① (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②,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③。
【注】①本诗写于嘉泰三年,这年陆游七十九岁,居住在山阴故乡。②火牛:古代火攻的一种战具,双角绑上利刃,尾巴绑上易燃物点燃令其冲向敌军。③元龙百尺楼:刘备对只知求田问舍、没有远大抱负的许氾说:“我要是陈登(字元龙),当卧百尺楼上,让你以地为床。”
1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句用如同万头火牛奔突一样比喻世人热衷于追求物质*的满足。
B.诗中的“沙鸥”和《岳阳楼记》中“沙鸥翔集”的“沙鸥”意象特征相似。
C.第五句采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将砧杵捣衣之声与月亮的残缺之形结合。
D.残月西沉、梧桐落叶、捣衣声声,这些景语皆情语,渲染宁静祥和的氛围。
20.此诗写秋日所感,表现了作者过着闲适生活但又不安的矛盾心理,试结合全诗做具体的分析。(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谏逐客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水为喻说明君王应重视接纳人才。
(2)《谏逐客书》中,“____________”句直接表明李斯对逐客一事的态度。他认为秦国“弃黔首”“却宾客”就好比“____________”,是资助敌人削弱自己。
(3)《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对比的手法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带来了不同的结果。
(4)《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担心言路不通,就应该“____________”;如果担心朝中可能出现谗佞奸邪,就应该“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应用(12分)
2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日前,交通管理部门就媒体对酒驾事故的连续报道做出了积极回应,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
B.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发布的新研究报告显示,交通产生的持续噪音或许会影响人们的寿命,公路边的住宅或不适合宜居。
C.重新调查“邮件门”事件对希拉里的选情造成较大冲击,但她的支持率已经逐渐回升,原因是11月8日投票日临近造成的。
D.人口学家及经济学家们认为,放宽生育政策后,新生人口的增加在当下对刺激消费、增加就业岗位不无裨益。
2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乱象屡见不鲜,许多人利用网络这个公共平台恶言相加,口不择言,政府层面明确整顿态度,新的网络运行法规呼之欲出。
B.韩国在其境内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其实是火中取栗,非但无助于维护自身安全,反而要承受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安全风险。
C.徐明同学不仅自己认真学习,而且好为人师,班里的同学不管是谁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他都乐意提供帮助。
D.云南近几年加大整治滇池的力度,现在的滇池绿树葱郁,河清海晏,鸟语花香,多年不见的候鸟也开始在这里安家落户了。
2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3个字。(6分)
很多癌症患者认为,改变饮食结构,减少碳水化合物尤其是葡萄糖的摄入,可以“饿死”癌细胞。其实这种说法有很大问题,不是不能饿死,而是很难饿死。
癌细胞在进化优势上的特点之一,就是当环境变化的时候,它们比正常细胞更有可能适应环境而生存下来。癌细胞爱吃葡萄糖, ① 。由于癌细胞生长太快,血管供应跟不上,癌细胞很早就学会了不依赖葡萄糖。当葡萄糖不足的时候,很多癌细胞会改换口味,开始吃别的东西,比如谷氨酰胺。就像是爱吃米饭的人,你把稻谷从地球上拿走,他就会被饿死吗?显然不能。
研究表明,对于人体的脑细胞来说,葡萄糖是唯一能量来源。每一天,大脑需要消耗大约100克的葡萄糖,占了全身葡萄糖消耗的60%。心脏和肌肉,对能量需求也非常大,而且适应性更差。 ② ,癌细胞对于吃,远没有那么挑剔,所以比正常细胞更能扛。目前主流的临床营养师,一般鼓励患者均衡饮食,这样做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人体内抗癌细胞的主要战士免疫细胞,也非常需要能量,包括葡萄糖。如果过度控制营养和饮食, ③ ,导致免疫力降低,对抗癌反而不利,所以千万要慎重。
四、写作(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春天,万物复苏,冰雪消融的黑土地上,首先钻出地面的一抹新绿,最易吸引人的眼球;待到百草丛生,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晚春或盛夏,最先报春的那一抹绿,已然汇入绿色的海洋湮没无闻了。如果它想再被看见,除非开出与众不同的鲜艳花朵,或者干脆枯萎变黄。总之,它要增加“识别度”——或者卓然不群,或者另类怪异。当然,它也可以选择不被看见,只是做好自己、哪怕没有“存在感”。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需不需要有“识别度”?要不要有“存在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理解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五、卷面分(3分)
26.本题无需作答,由阅卷老师根据卷面书写情况直接评分,给分为0到3分不等。
莆田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1.D(A项“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流派纷呈、研究者众多”错误,据材料一第二段可知;B项“研究的观点、方法大同小异”错,从原文“虽然在观点上不一样,但其论证方式也是考证派一路”可知。C项“解决了这个问题”无中生有,材料二第一段是“取得巨大进步”,不是“巨大成绩”。)
2.A(“刘心武等人借助网络、电视和专著的出版,使式微的索隐派重新崛起。”错,根据材料一第5段可知)
3.C(这是袭人说的话,不是宝钗)
4.①能使读者谨慎对待文本,避免延伸出一些脱离文本的推断内容。②能使读者更好地体会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用词的精妙。③能使读者更好地把握《红楼梦》中人物的性格和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
5.B(孕妇对自己不识字是有遗憾的)
6.D(不是对自己不识字的羞辱,而是表现她作为母亲的责任。)
7.①第一处,体现孕妇寂寞的迷惘,她想知道平原的尽头有些什么却无从知道。②第二处,体现孕妇不甘于寂寞困扰,自己制造出一点热闹。③第三处,体现孕妇对孕牛的疼惜,不舍得牛辛苦。④第四处,体现孕妇感受到新生命希冀的幸福和感动。
8.①通过牛温顺而悠闲的形象,牛与孕妇之间的亲密,反映了乡村宁静诗意的生活状态,表现温婉和谐的生命感受。②通过孕妇对牛的爱惜态度,塑造孕妇善良纯净的形象。③以牛和孕妇的行程,作为叙述的线索,形成文章的文脉。④*的牛与孕妇形象的重叠,凸显孕育新生命的幸福与喜悦。⑤*的牛与孕妇形象的并置,反衬孕妇作为人,具有更高的生命追求。
9.D(A“郤”通“隙”,B“彀”通“够”,C“振”通“震”)
10.C(A勘:审问;B治:社会安定,D无宁:不如
11.B(大:重要地位,形容词作名词。A道:取道,名词作动词;B险:要隘,形容词作名词;C快:使……畅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D君:统治,名词作动词。)
12.B(A状语后置:于诸侯构怨;B宾语前置:以何至此;C状语后置:以事具告;D状语后置:以严刑董之)
13.D(ABC三项都是醋意十足,黛玉为宝玉挂念别人而吃醋。D.这句话出自二十七回,黛玉责怪宝玉不开门,宝玉说“我要是这么样,立刻就死了”,接着黛玉就啐了宝玉,不许他说这些忌讳的话,话中流露出的是对宝玉的关心和爱。)
14.D(黛玉悟出宝玉送旧帕的意思,不觉神魂驰荡,又喜又悲,不避嫌疑,在旧帕上题写了三首诗。)
15.A(“克”是攻克的意思,宾语应该为“长安”,不需要断开,排除CD。“郡县长吏及……羌酋长”为“争遣子弟入见”的主语,“子弟”为前面“遣”的宾语,也是后面“入见”的主语,不需要断开,排除B。)
16.A(朔是农历每个月的第一天。)
17.D“以前高祖的某些敕令会前后相矛盾”错误。结合“大业之世,内史宣敕,或前后相违,有司不知所从”分析,隋炀帝大业年间,内史宣布命令有时前后矛盾,负责的部门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此处说的是敕令出现前后矛盾的是“大业”年间,而“今王业经始”已经明确“大业”与唐高祖无关。
18.(1)若说一定要照着魏、晋的轨迹,那全都是繁文缛节,欺天骗人的。(“循”,遵循,依照;“伪饰”,虚假矫饰;“罔人”,欺骗他人,欺诈之人。各1分,句意顺畅1分)
(2)唐高祖委任萧瑀掌管日常事务,事情无论大小,没有不掌管的。(“委”,委托,托付;“以庶政”状语后置;“无”,无论;“关掌”,掌握,掌管。各1分)
19.D(渲染萧瑟凄清的氛围。)
20.诗人虽然赞美沙鸥闲逸,但又说闲时度日如年,希望在国事飘摇时老有所为;(2分)虽然闲居借醉忘忧,天大的事都可消解,但听砧杵声残、见梧桐叶落,依然感慨时光流逝,心生悲意。(2分)诗人闲居故乡,却仍心怀国事,仰慕刘备陈登的远大志向。(2分)
21.(1)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2)窃以为过矣 藉寇兵而赍盗粮(3)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4)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22.D(A项,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力度”。B项,语意重复,“宜居”就是“适合居住”的意思,故应该删去“适合”。C项,杂糅。)
23.B(A项,呼之欲出——指人像等画的真,似乎叫一声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B项,火中取栗——比喻为别人冒险,白吃苦头,自己却得不到好处。C项,好为人师一喜欢做别人的老师,表示不谦虚。河清海晏——形容天下太平。)
24.①但缺少葡萄糖也不会被饿死②和这些正常细胞相比③会饿死免疫细胞【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前面说“癌细胞爱吃葡萄糖”,后面说“癌细胞很早就学会了不依赖葡萄糖”,可见此处与前句形成转折,是说癌细胞没有葡萄糖也能生长,据此应填“但缺少葡萄糖也不会被饿死”;第二处,前面说“大脑”“心脏和肌肉”依赖对能量的需求,后面说的是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的情况,“癌细胞对于吃,远没有那么挑剔,所以比正常细胞更能扛”,据此应填“和这些正常细胞相比”;第三处,前面是假设的情况,强调“过度控制营养和饮食”出现的结果,结合“导致免疫力降低”可知,此处应填“会饿死免疫细胞”。
25.审题简析:材料以“第一抹新绿”最易吸引眼球,同时也容易湮没无闻为例,阐述了人生之道。第一抹新绿”若欲提高“存在感”,受人关注,则应增强“识别度”,或卓然不群,或另类怪异。当然,它也可以选择没有“存在感”,默默无闻,与世无争,做好自己。材料以“存在感”“识别度”为中心话题,提出了人生的多种选择与可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需不需要有“识别度”?要不要有“存在感”?身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可以努力增强自身的“识别度”,使人生更多姿多彩;也可以选择默默深潜,于砥砺深耕成就自我;也可以二者兼顾,厚积薄发,不负人生与时代。写作时,可以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识别度”与“存在感”的内涵,二者的内在联系,如何正确对待“识别度”与“存在感”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行文过程中,可以综合采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可以列举青年*凭借《体育之研究》一文,以新颖的角度指出国人的弊病,从而在大家辈出的新文化运动中增强了“识别度”,锋芒毕露的事例,以此论证增强“识别度”的正确方法途径。也可以引用老子“夫唯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名言,论证不争不抢、不刷存在感,默默做好自己,从而体现辩证思维。在论据的选择上,考生可以立足于当下社会,结合生活经历进行思考。如可写社会中存在的“博眼球”“佛系”“躺平”等现象,指出提高“存在感”并不是恶搞另类、毫无底线;默默做自己也不是拒绝上进,使论证更为严谨。立意参考:1.增加识别度,保持存在感。2.卓然不群,敢于争先。3.不苛求“识别度”,做最好的自己。4.不输“识别度”,不刷“存在感”。5.出众应当鹤立,行己不必为耻。
文言文参考译文:
唐高祖武德元年春季,正月丁未朔(初一)。隋恭帝下诏允许唐王佩带宝剑穿鞋上殿朝见,行礼时不必通报姓名。唐王攻克长安之后,便致函通告各郡县,于是东起商洛,南至巴蜀,各地的郡县长官、盗贼首领、氐羌酋长,争相派遣子弟见唐王请求归顺,有关衙门每天要回复数以百计的信函。二月,己卯(初四),唐王派太常卿郑元领兵从商洛攻取南阳;派左领军府司马安陆人马元规攻取安陆及荆州、襄州。三月,己酉(初四),唐王以齐公李元吉为镇北将军、太原道行军元帅,都督十五郡诸军事,允许他有权随机行事。乙卯(初九),改封秦公李世民为赵公。戊辰(二十三日),隋恭帝下诏将十个郡增加给唐国,仍然以唐王为相国,总理百官,唐国可以设置丞相以下官吏,又加唐王九锡。唐王对手下的官员说:“这是阿谀奉承的人*事,孤自己把握大政又给自己加优宠和九锡,能行吗?若说一定要照着魏、晋的规矩,那些都是些虚礼,欺骗人的;他们实际的作为赶不上春秋时的五霸,而追求的名声却想超过禹、汤、文王三王,这样的事是被经常嘲笑的,也认为这样做很可耻。”也有人说:“历朝都这样做,怎么可以废除?”唐王说:“尧、禹、汤、武王分别以自己的时机,以不同方式登上王位,但都是以其至诚上应天意、下顺民情,没听说夏朝、商代末年一定得效法唐、虞的禅位。”唐王只是把丞相府改为相国府,九锡之类的特殊礼仪,则退还给负责官署。戊午(十四日),隋恭帝禅位给唐,让出皇宫住在代邸。甲子(二十日),唐王在太极殿即皇帝位,派刑部尚书萧造在南郊祭告上天,大赦天下,改换年号为武德。六月甲戌月初,把以隋民部尚书萧瑀作为内史令。唐高祖把各种行政事务托付给萧瑀,事情无论大小没有不由萧瑀掌握的。萧瑀也尽心尽力纠正违失,举发过错,人们都惧怕他,诋毁他的人很多,但他始终不为自己辩解。高祖经常有敕命发下,可中书省不能及时宣布执行,高祖责备他们办事迟缓,萧瑀说:“隋炀帝大业年间,内史宣布命令有时前后相反,负责的部门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只好把容易执行的命令放在前面,难的放在后面。臣下我在隋朝内史省待的时间很久,这样的事都见到了。如今陛下的大业刚刚开创,事情关系着社稷安危,远方的人心怀疑虑,我担心错失机会,所以,我每接受一个敕令后,必要详加调查核审,使之与前面发布的敕令不相矛盾,然后才敢宣行,您所责备的命令迟迟没有宣布的过失,实际上是由于上述缘故所致。”唐高祖说:“你这样用心办事,我又还有什么可忧虑的!”
高祖下诏说:“近世以来,时运变革更新,以前朝代的皇帝宗族,没有不被*戮除灭的。国家兴亡的效验,哪里是人力所能决定的!隋朝的蔡王杨智积等王室子孙,都交付有关官署,量才使用。”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