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大战六:燃灯、云中子、南极仙翁的身份

封神大战六:燃灯、云中子、南极仙翁的身份

首页角色扮演神霄仙剑手游更新时间:2024-04-30

之前我们讲过十二金仙,这十二人属于阐教主力选手,但是元始天尊座下就这十二个干将那肯定是不行的。十二金仙在封神大战中是主要冲锋陷阵的,盘不过对面截教咋办,那就得台柱子燃灯、云中子、南极仙风出马了。这三个真是大哥级人物,而且他们仨都斩却三尸,度过劫难,级别都是超越大罗金仙的上仙,甚至已经触摸到圣人的屏障。但是不要认为他们都是天尊弟子,怎么说?咱往下看:

燃灯

在闻太师兵败西歧,经弟子吉立提醒,往东海金鳌岛请十位道人帮忙,摆下了十绝阵。虽然原始天尊的十二大弟子道行很深,但如广成子所说的那样,要破十绝阵自身可能都难保,根本无力破解这些左道之术。这不,在第四十五回“燃灯议破十绝阵”中跨鹿乘云前来助阵,灯儿首次出场。大家可能一下想到了西游记里的燃灯古佛,是一个人吗?咱们先屡屡看看。

佛教中有“三世”的说法,所谓三世是指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寺庙里,大多供奉三尊佛像,他们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排列的。左边的便是燃灯佛,是过去佛;中间的是释迦牟尼佛,是现在佛;右边的是弥勒佛,是未来佛。从辈分上讲,燃灯是释迦牟尼的老师,而释迦牟尼是弥勒的老师。燃灯佛是梵文Dipamkara的意译,又叫定光佛。据《智度论》卷九中说,他“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然(通“燃”)灯太子。作佛亦名燃灯。”因此,燃灯应该是佛门中人,而且是一位佛门中辈分最高、达力最大的佛祖,也叫万佛之祖。

可是在《封神演义》中,燃灯是以道家身份出现的,尽管他不是玉虚门下,却尊原始天尊为掌教天尊。第五十五回,“三姑计摆黄河阵”中,十二大弟子全都陷入阵中,原始天尊不得不出面,原始天尊一来,“燃灯秉香,轵道伏地曰:‘弟子不知大驾来临,有失远迎,望乞恕罪’。”然后原始静言默坐,“燃灯、子牙侍于左右。”在第七十七回“老子一气化三清”中,为了破诛仙阵,原始天尊也来了,“燃灯众人明香引道,接上芦篷”。

根据佛经记载,燃灯出生的时间并不比原始天尊晚。燃灯曾为释迦牟尼作授记,时间是九十一劫前,一劫为四十三亿两千万年,那么至少应该是三千九百亿年以前。那时,还没有现在的太阳系。原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生于太无之先。东晋葛洪《枕中书》中说:“昔二仪未分,溟滓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后来遇到圣女太元,仰慕其贞洁,于是化为青光进入太元口中,*十二年出生,由于他的前身是盘古、原始天王,即称原始天尊。根据这些记述,原始天尊出生时天地也还未成形。在《封神演义》中,原始天尊虽然是阐教的掌门人,但老子是他的师兄,这可能是老子早于他拜鸿钧老祖为师的缘故。

由此看来,燃灯实际是佛教的原始佛祖,《封神演义》作者是为了故事的需要,把他变成了一位道家人物。另外,从佛教的传述上推测,燃灯与原始天尊应是同辈分的。

所以,燃灯其实是阐教副教主,是天尊请的职业经理人。燃灯道人和元始天尊是相互合作的关系,燃灯道人帮助元始天尊做事,所得的回报,就是可以挂靠在阐教门下,然后等待时机提升一个大境界。后来赵公明出场后,燃灯道人的机会终于来了,因为他夺得了赵公明的定海珠,这件法宝是他证道法宝,为他成为燃灯佛祖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为啥选择跟天尊合作,可能是王八看绿豆-瞅对眼儿了)

灯儿在封神中人品不太行,这里就不细说了,有兴趣的大家自行去查阅。

云中子

封神中对云中子的来历没有过多描述,我们只知道他在终南山玉柱洞修行,师承不详。是一位大罗金仙级别的散仙。他是阐教中的福德之仙,没有遭受削去三花、灭掉胸中五气的劫难。云中子论福缘深厚可算圣人之下第一人,但论实力可能差点意思,目测孔宣金灵云霄赵公明陆压多宝燃灯无当都在他之上。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疑问,云中子是福德真仙,是完全可以不掺和封神大劫的,但他还是毅然决然来了。多少人想躲都躲不开,他却主动入局。我觉得这大哥有目的?what? 咱们先来看看这大哥都干了啥:

云中子做了三件事,第一件是前往朝歌求见纣王,献上自己制作的一把松木剑,想要助成汤除掉最大的祸害狐狸精,试图扭转商朝气运,以免纣王断送江山。不过这件事失败了,因为圣人说了“商朝当灭,周室当兴”,于是昏聩的纣王命人取下松木剑,也意味着放弃了保全江山的希望。

第二件事则是在姬昌前往朝歌的路上,收雷震子为徒,此时姬昌刚刚将雷震子收为义子。七年之后,姬昌脱劫出逃,云中子又让雷震子前去救人。

最后一件就是在绝龙岭用通天神火柱烧死了闻太师(虽然首发不太高明,玩儿阴的)。

这三件事好像看不出来啥,我们联系“福德”二字就能明白了,大福大德跟气运都是离不开的,要知道气运怎么来的,此时人族主宰大地,获得人族的拥护,自然就有滚滚气运。而如何才能获得拥护呢?圣人门下是选择教化众生,比如广成子就曾帮助人皇轩辕统一华夏,号称帝师。云中子则选择交好人皇,这就是他出山的原因。商朝覆灭之前,纣王是人族之主,姬昌则是新一代人皇,云中子先在纣王那里尝试了一下,发现确实没救了,于是转而去帮助姬昌。姬昌死后,云中子帮助西岐除掉闻仲这个最大的拦路虎,又获得了武王姬发的好感。前后三代人皇都认可他,自然能够分到大量气运。所以这大哥绝对是一个投资的好手儿。

还有一种说法:一是封神工作事关重大,阐教举全教之力帮助十二仙渡劫。老子作为前任教主和幕后的负责人,当然也不会例外。老子的弟子玄都大法师因为要负责八景宫的日常事务,抽不开身,那么,云中子当然也要出力。

二是元始天尊应该对云中子也有所承诺,那就是渡他的弟子雷震子得道。后来,雷震子肉身成圣,很大程度是云中子的作用。

那么这个云中子跟阐教天尊啥关系呢?书中也没介绍,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云中子只说过一次“奉燃灯命”,也就是第五十二回《绝龙岭闻仲归天》,云中子带着自己造的通天神火柱,截住了闻太师,对他说:“贫道奉燃灯命,在此候兄多时。此处是绝龙岭,你逢绝地,何不归降?”只凭一句“奉燃灯命”,我们只能说他在执行燃灯的命令,不能断定他是元始天尊的门人(因为燃灯也不仅仅代表着阐教)。

在第五回《云中子进剑除妖》,云中子在纣王面前长篇大论地阐述了做神仙的好处,中心思想是“三教原来道德尊”。他是这么说的:但观三教,惟道至尊。上不朝于天子;下不谒于公卿......(此处省略294字)阐道法,扬太上之正教......(此处省略99字)炼九转而丹成。跨青鸾直冲紫府,骑白鹤游遍玉京。参乾坤之妙用,表道德之殷懃。比儒者兮官高职显,富贵浮云;比截教兮五刑道术,正果难成。但谈三教,惟道独尊。”实际上这段话出自宋仁宗皇帝的《崇道赋》,原文的“三教”指的是儒释道,而《封神演义》的作者引用后做了一点修改,“三教”指的是阐教、截教和儒道。按照云中子的意思,我们可以得出三点结论:

  1. 阐教、截教和儒道之中,阐教最尊,儒道是浮云,截教难成正果。可见他推崇的是阐教。
  2. 跨青鸾直冲紫府,骑白鹤游遍玉京。“紫府”是太上老君的道场,“玉京”是元始天尊的道场。这说明云中子经常出入老子和元始天尊的洞府,与他们二圣交往频繁。
  3. 扬太上之正教,炼九转而丹成。“太上”是太上老君的简称,“九转丹”为老子所炼。由此可见,云中子传的老君的道法,继承的是老子炼丹技术,那说明云中子是老子的弟子,是丹鼎派的道人。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判断,云中子确实是阐教门人,跟老子关系密切(搞不好是老子的弟子呢)。

ps:这里要说明一点:老子也是阐教的教主。他是前任教主,后来传给了元始天尊,而自己隐居幕后。原著有多次表述,如:
元始笑曰:“此教虽是贫道掌,尚有师长,必当请问过道兄,方才可行。”
老子(问元始天尊)曰:“三仙童子设一‘黄河阵’,吾教下门人俱厄于此,你可曾去看?”
二位天尊进阵。老子见众门人似醉而未醒,沉沉酣睡,呼吸有鼻息之声。
通天教主(对老子)曰:今兄长不责自己弟子,反来怪我,此是何意?
通天教主:“李聃!我和你一体同人,总掌二教......”

那么要调查云中子与老子的关系,需要从终南山开始。《封神演义》原著中说,老子的玄都洞挂着一幅对联:道判混元,曾见太极两仪生四象;鸿蒙传法,又将胡人西度出函关。在破诛仙阵时,老子作歌:......闲游兮曾出关西。两手包罗天地外,腹安五岳共须弥。这幅对联和这首歌可以说明两点:一是老子曾到关西,二是老子曾西出化胡。老子到关西,去了什么地方?就是云中子的道场是终南山,位于陕西省境内秦岭山脉中段,古城长安(西安)之南。

在历史上,终南山是道教分支楼观道的发祥地。道教记载,老子出关西,在终南山的楼观传授尹喜《道德经》五千言。随后,“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胡”,也就是说受老子点化,才产生了佛教。在道家各分支中,楼观道力主老子化胡说。

那么,也就是说老子秘密传道于云中子,并将终南山作为未来影响西方教以及后来的佛教的一个据点。所以,云中子一直都以散仙的身份行走于仙界。

实际上,在封神大战过程中,以鸿钧老祖为首的东方神界已经注意到西方教势力的崛起和对东方的窥视。老子和元始天尊在联合西方教击败截教过程中,他们双方都在做渗透工作。西方教先后带走了马元、孔宣、长耳定光仙,又在万仙阵又带走毗芦仙和3000多截教弟子。阐教也没闲着,多宝道人、燃灯道人、文殊广法天尊等阐教三大士、拘留孙等加入西方教,看似西方教的壮大,实则是鸿钧老祖对西方教的改造。到了西游世界,出现两个局面:一是西方教的继承者佛教传遍了四大部洲,佛教与道教都覆盖了中土世界;二是佛教也被纳入了天庭的治理之下,如来成为玉皇大帝之下的“五方五老”之一。整个天界的最高主宰力量,仍然是道教。

云中子就是老子“化胡”提前布局的一步。“化胡”是继封神之后神界的又一件大事。《封神演义》尽管有所提及,但是没有太多叙述。封神之后,燃灯道人、多宝道人等人是如何进入西方教并掌握了大权的,西方教如何进化成为佛教的,昊天上帝是如何处理与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的关系的,等等,也就是说,从封神世界到西游世界之间,还有太多的迷等待去揭开。这些故事足以再写一本可以与《封神演义》和《西游记》媲美的宏伟巨著。

这里再顺便说一点,同为阐教门人,云中子为何没有像十二仙那样犯*戒。云中子的修炼时间与十二仙差不多,也是千百之年。但是,云中子并未犯*戒。破了九曲黄河阵之后,十二仙都很羡慕云中子,说:“云中子乃福德之仙也,今不犯‘黄河阵’,真乃大福之士。”那是因为老子教云中子的修炼方法与元始天尊教十二仙的方法不一样。

再看原文:诛仙阵中,“元始顶上庆云迎住,有千朵金花,璎珞垂珠,络绎不绝”,那剑如何下得来;“老子顶上现出玲珑宝塔,万道光华,射住陷仙剑”。由此可见,元始天尊护体是庆云、金花、璎珞;而老子是宝塔。这说明两位天尊的修炼方式并不一样,我们知道老子重炼丹,是丹鼎派的始祖。

元始天尊和他的弟子用符箓的时候比较多。如:破红沙阵时,燃灯用三道符印为武王护体;破诛仙阵时元始天尊用符印为四位抢夺四把宝剑的弟子护体;破万仙阵时,元始天尊将太极符印交给普贤真人护体。所以,元始天尊应该是符箓派的始祖。

可见,“一千五百年不曾斩却三尸,犯了*戒”只是元始天尊弟子的共同问题,应该是修炼方法不同所导致的。

南极仙翁

主流说法他是天尊大弟子,不是十二金仙广成子是大弟子吗?南极仙翁有些不一般,首先修行道行深,被师父带去见过鸿钧老祖(流传说头上的大包就是老祖留下的),其次跟天尊太过亲近,天尊的座驾九龙沉香辇都是南极仙翁在打理。可见深得师父信任。身下骑一梅花鹿,法宝有无火七翎扇,地位仅次于阐教副教主燃灯道人。

这位大哥他在三界中有很多好友,各个身手不凡,有的实力不输给鸿钧老祖。接引道人和陆压道人都是南极仙翁的好友,每一个都是先天圣人级别以上的上古天神。果然是混天界的,脚踏两只船,果然不一般啊。

通天教主摆下诛仙阵以后,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正在纳闷,,因为诛仙阵需要四个先天圣人联手才能破掉,当下能达到元始天尊这样修为的神仙不多。后来南极仙翁说“两位师祖在上,弟子有一个好友叫接引道人,他有一个师弟叫做准提道人,曾经斩三尸成圣,可以请他们前来一起破阵。”后来在诛仙阵中,四圣联手,最终破掉诛仙阵,打败通天教主,帮助姜子牙完成封神大任。而且最后姜子牙封神的时候也是南极仙翁全程陪伴的。

南极仙翁在封神演义中出手的次数不多,当申公豹拦住姜子牙使用道友留步的绝技时,南极仙翁让白鹤童子化作仙鹤叼走了施展飞头术的申公豹的脑袋,逼得申公豹不得不当场认怂。当姜子牙被闻仲打落三魂七魄的时候,南极仙翁出场,轻而易举的就挽救了姜子牙的生命。以原著中情节来看,他是早就知道姜子牙有此一劫,早有准备的。这位神仙身为阐教二代弟子,却不在神仙大劫的范围内,后来与云中子并称为福德真仙。然而南极仙翁出手的次数远远多于云中子,也不像云中子那样小心谨慎,而是在行事时经常透露出一种胸有成竹的自信。一个不用度神仙大劫的阐教二代弟子,一个身份地位和个人能力都让昆仑十二金仙十分忌惮的师兄,一个对元始天尊的封神大战计划全盘掌握的随侍仙人,这就是南极仙翁给所有封神读者的映像。

封神大战之后,被封为南极长生大帝。玉清真王,全称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统天元圣天尊车,高上神霄,一轻斧神霄,九宸大帝之首,同时也曾被奉为饲育之四,执掌人间寿夭祸福。

延伸一下,很多人把南极仙翁与寿星老人等同起来,明显是对中国道教神话体系认识谬误的结果。寿星老人虽然是著名的老人星,然而其职能与南极长生大帝和南极仙翁完全不同。

南极长生大帝和寿星在中国神话的体系上从来都没有过相似或者交叉的职能,两者的神性的起源也远远不同。寿星起源于最早的南斗六星的星宿神的概念,还来归于道教神话的星宿神的体系之中。而南极长生大帝来源于三清的演化,是道教玉清一系的重要神仙角色,也是天庭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员。在后来的神话体系中,南极长生大帝是执掌神雷玉府的最高神,是神雷玉府主人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闻仲)的顶头上司,被尊为万雷之主。而寿星是老人星,为三百六十五位群星列斗之一,道场在东海蓬莱岛,归宿于掌管北极驱邪院的万星之主紫微大帝管辖。

这完全是神仙体系中的两个分支,他们在职能和发展上完全没有交叉重合的可能。可是很多学者就因为老人星也在南极的天空中,就与南极长生大帝牵强的联系在一起,这完全是张冠李戴的糊涂账。因而在解读封神演义和认识南极仙翁这个角色的方面需要充分考虑这个角色的起源,和在中国道教神话体系中的位置,才能得到相对正确的结果。


好了,本期就先说到这里。下一期说说截教同级别的大仙,通天教主大弟子赵公明肯定跑不了。哈哈,欢迎大家关注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