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大邑县鹤鸣山,我曾有幸在那里的道观待了一段时间

四川省大邑县鹤鸣山,我曾有幸在那里的道观待了一段时间

首页角色扮演太上道书手游更新时间:2024-05-03

公元前5世纪左右,一个名叫李耳的藏室吏(图书馆管理员)辞去他在气数将近的周王国都城洛阳的职务,骑着一头青牛向西而去。在函谷关,他被守关的官员拦住,并被要求写下自己的智慧。李耳写下五千字的著作《道德经》之后,放行出关,消失在西行的路上和中国的史册里——后世奉李耳为道家的创始人,并尊称其为“老子”。

一直到公元2世纪的某一天,李耳才又忽然现身。这次他是以神的形象(太上老君)出现,并且赋予一个名叫张道陵的人以神启,使其创立了“正一盟威之道”,即后世所称的“正一道”或“天师道”。按照道教典籍的相关记载,这一年是公元142年,地点在今四川省大邑县鹤鸣山。于是张道陵成为道教的创始人,而鹤鸣山则被公认为中国道教的发源地。

此后的故事在神迹和现实的交汇中向前演进,赋予这座山一种神秘的色彩。

“索米仙翁”张道陵

在史书中,鹤鸣山被称为鹄鸣山,属岷山山脉,海拔约一千多米。

仅从高度来说,在四川的众多名山之中,鹤鸣山可谓平庸,但这丝毫不影响其名气——鹤鸣山在古代号称剑南四大名山之一,与峨眉、青城齐名,原因何在?答案虽多,重点有二:首先这里被公认为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其次据说是因此山“山形似鹤、山藏石鹤、山栖仙鹤”,而这也正是鹤鸣山山名的由来。抵达鹤鸣山的第一天,我就在当地人指点下仔细观看鹤鸣山的山形,虽然能看出“起伏轩翔”之状,但却始终无法一一指出鹤头、鹤身、鹤尾的所在,而旁人大多言之凿凿,让我很是遗憾。

根据《华阳国志》《后汉书》等史书的记载,张道陵本名张陵,字辅汉,沛国丰邑人(今江苏丰县),为汉代留侯张良的八世孙。这个在日后深刻影响了中国人内心世界的人,于公元34年正月十五夜出生在天目山。他7岁时已经能够领悟老子《道德经》中的奥义,后来成为太学生,通晓天文、地理、诸子、五经。公元59年,26岁的张道陵出任巴郡江州(今重庆)令,但不久之后就弃官而去,隐居于今天洛阳附近的北邙山。这是黄河南岸一片面积广大的低矮山区,在古代被认为是死后葬身的最佳地点,历来有“生在苏杭,葬在北邙”之说。本来就有志于黄老之道的张道陵,是否在遍布墓冢的北邙山悟出了什么,如今已无法知晓,但可以确定的是,张道陵此时已然完全断绝仕宦之念,所以不管是汉章帝还是汉和帝的征召,他全都辞而不就。

此后的事迹,按照南怀瑾先生在《中国道教发展史略》中的描述,晚年张道陵忽然感叹读书无益于年命之事,开始潜心研习长生之道,并自称得到了黄帝的九鼎丹书。因无资财合药炼制,又听说蜀人纯厚、易于教化,所以就携弟子入蜀,最终来到鹤鸣山中。张道陵在鹤鸣山著作道书二十四篇,正式创立了“正一盟威之道”,后世更被广泛地称为“正一道”或“天师道”。

这段描述语焉不详,细节全无。相比之下,中国道教协会某位原副会长的文章所述则要详细许多,但也多了浓厚的仙幻色彩——张道陵离开北邙山之后,辗转流徙到达如今江西的龙虎山,在那里隐居了一段时间并炼成九天神丹;然后张道陵又一路向北,到达如今河南登封境内的嵩山。张道陵自称得到的九鼎丹书,就是从嵩山的石室中所得。大约是在嵩山,张道陵听说蜀地沴气为害,所以不辞辛劳赶去为当地百姓治病,正是这次入蜀成就了张道陵一生的事业——公元142年,已经108岁高龄的张道陵在鹤鸣山感应到了太上老君的呼唤,并被老君授以“正一盟威之道”。第二年,张道陵赶赴青城山,制服群鬼,降伏六魔,正一道在青城山随即传播开来。

在史书《三国志﹒张鲁传》中,相关的记载大致相似,只不过角度不同:“张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因此,张道陵创建的“正一盟威之道”也称为“五斗米道”。

但一直要到三百年后的公元5世纪时,著名道士寇谦之出世,“道教”这一名称才得以确定,并尊奉撰写《道德经》的李耳为教主。

公元156年,123岁的张道陵和夫人雍氏升仙而去,儿子张衡继承了他的事业。张衡死后,张衡的儿子张鲁继续行道,并将其发扬光大。据《三国志﹒张鲁传》记载,张鲁行道的时期,已经据有东川,掌握了实际的地方行政权,他设官置吏,几成一路诸侯,对于当时四川的政局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南怀瑾先生认为张鲁“实为中国历史上施行地方宗教政治的第一人”。

后来,张道陵的子孙又迁居到了江西龙虎山,自宋元以降,历代都封号尊之为天师,世代相袭,几乎可以和山东曲阜的孔氏世家相媲美。

天谷洞

鹤鸣山的后山,有一条通向山顶的小路。大约两千年前,张道陵大概就从这里攀上山顶的天谷洞去潜心修炼。2008年4月的一天,黄理明道长也是沿着这条小径,把我带到了天谷洞。

其时正值四月,蜀中处处春花烂漫。虽然天阴欲雨,但穿行在葱郁的林木和花草间,依然备觉舒爽。从山顶极目四望,远处村庄星点,一条蜿蜒的公路在林木掩映下时隐时现。加上四处淡淡的雾气,的确有如入仙境之感。

《大邑志·仙释》载:“汉永寿二年,陵自以功成道就,乃于半岩跃入石壁中,自岩顶而出,因成两洞,上曰竣仙洞,下曰平仙洞。”眼前的天谷洞,高悬在山顶的一堵峭壁之上,洞口高约两米,宽不过三米。从峭壁脚下向上攀登,手脚并用爬过一条仅容一人勉强通过的“阶梯”,战战兢兢进入天谷洞。入洞才发现别有洞天,仿佛由小门进入一个相对宽敞的“厅堂”,而此简陋之极的“厅堂”又分别向左右各伸出一条隧道。隧道内透着一股潮湿的味道,向里面望去感觉深不可测。黄理明道长说,沿着左边的隧道一直向前,可以进入另一个宽大的“厅堂”,应该就是当年张道陵修炼的场所——当然,那隧道十分狭窄,得爬着才能进去。

《大邑志》的记载虽然虚实难辨,但天谷洞中却的确发现了张道陵的遗迹。2000年8月初,道士谢清亮清理天谷洞时,在洞中的淤沙中发掘出一通石碑。石碑高75厘米,宽约半米,上书“正一盟威之道”六个汉隶大字,落款“张辅汉”。

这通意外发现的石碑在道教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其焦点集中在古碑为何人所刻、刻于什么年代?按照正常的思路,既然落款是张辅汉,那么石碑理应是张道陵所制,这也和史书所载的有关内容相合。但提出质疑的一方认为,碑上所刻的文字中,“张”“汉”二字是简化字,与汉代通行的繁体字相异;而且,以字落款也和中国书画传统中以名落款的方式抵牾。

屈指算来,此时距张道陵在鹤鸣山创立道教已有将近两年,倘若这天谷洞中出土的石碑真是张道陵所刻,估计也是他留存至今的惟一遗物了。但即便这石碑并非张道陵所刻,道教界的人士也不必遗憾,因为他留给后世、传承至今而不衰的道教比这块石碑要意义深远得多。

张道陵从天谷洞出来一千多年后,这里迎来了另一位著名道士——张三丰。

1392年,张三丰劝说献王朱椿入道未成之后,因仰慕张道陵,前来鹤鸣山天谷洞炼丹修行。1407年,崇尚道家的明成祖朱棣听说张三丰在蜀地鹤鸣山修道,随即遣派礼部尚书胡荧前来鹤鸣山迎请。张三丰避而不见,无奈之下,胡荧只好苦苦守候,直到后来埋骨鹤鸣山中。但朱棣并未死心,数年后的一个初春,朱棣亲手书写了一道御旨交给龙虎山道士吴伯理,让他继续前往蜀中迎请张三丰。然而,吴伯理也未见其踪影,只好在鹤鸣山的山麓修建了一座迎仙阁,以期能在某一天遇见张三丰。后来,一直隐遁不见的张三丰在南岩的石壁上留下了“三丰隐者谁能寻,九室云崖深更深”的诗句。也就是说,前来寻访的人并未见到张三丰。

但另有说法是吴伯理最终见到了张三丰,并得到如下回应:“自古天子未有成神仙者,汝还奏,唯求勤政爱民,为太平天子,天下受赐,幸甚矣!”张三丰并未给当朝皇帝面子,不过叮嘱告诫了几句就将其打发了。

一代高道张三丰在鹤鸣山的修行,为这座剑南名山平添了如许传奇色彩,引得天下慕道之人顶礼膜拜。到了清朝康熙年间,鹤鸣山道观成为全真龙门丹台碧洞宗道场,但道观历来主祀祖天师张道陵,从未变更。只是观中风景在历史的沧桑变换中变更多次,早已不是当初模样。

道可道,非常道

隐现在葱郁山林中的鹤鸣山道观符合大多数人对道教宫观的想象,清静、幽雅、神秘。观中的建筑完全根据山势的高低起伏而建,正应和了道教提倡的“道法自然”。道教认为,修证“道法自然”的过程,就是师法自然的清静无为,无论修证炼功,还是在日常生活之中,只须让一切自然地运变流行,不假造作,自由自在。

对“道法自然”的遵循不仅体现在道教的教义、道观的建筑等大的层面,还体现在道士的日常生活之中。道士的闲散、自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让我觉得惊讶,但在道教看来,这也许正是师法自然的必经之途。

当然,对“道法自然”的理解远非如此简单,对于芸芸大众来说,要理解这四个字,必须首先弄明白“道”是什么。鹤鸣山道观的山门上,刻有一联,上联是“道可道,非常道”,下联是“名可名,非常名”。这两句道家名言出自《道德经》的开头,几乎可以视作中国人思想的源泉。这两句话十分晦涩难懂,尤其前者:可以用语言表达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这句类似谜语和箴言一般的话引发了后世无数的解读方式,有人甚至将“道”和”“语言”的关系描述为鸡蛋和蛋黄——蛋黄在鸡蛋内部,永远无法看到完整的鸡蛋,所以蛋黄永远无法描述它所在的鸡蛋。

也就是说,道是万物之源泉,在所有事物之前,它自身不被创造但却创造世间所有。那么,道又如何创造万物呢?《道德经》说出了答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人解释说:道是无极;无极生太极,即一(混沌);太极生两仪(阴阳),即二;两仪生三才(天地人),三才生四象,四象生五行……生生不息,而成万物。

英国著名宗教学家约翰·鲍克教授在解读这句更加令人费解的经典名言时则说,为了把所有事物从道中产生出来,道首先变成了气,这是一种被高度集中起来的能量,道教称之为“太一”,即最高的唯一的真神。然后太一又产生了两种相互对立的能量——阴与阳,人们在宇宙间的许多事物中都可以看到这两种能量,比如男女、轻重、太阳和月亮、河流的南岸和北岸。在道教看来,人们能够在阴阳二元论中理解全部生活,当然,人的全部聪明智慧并不在于控制这二元,而是发现并遵循它们之间运动的规律——即“无为”,道教正是通过“无为”的方式与道展开轻松愉快、自然而然的活动。

终于,二生成了三,随着三的诞生,道教打通了教导世人寻找终极真理的道路。道教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中国古代的无数典籍中给出了答案,即像传说中张道陵在鹤鸣山飞升一样,成为神仙。

“仙”字由“人”和“山”构成,那么如今在鹤鸣山修炼的道士们又如何看待修道的目的呢?我问过好几位,没有人谈及成仙之事。比如黄理明道长就告诉我,他的目标是轻松、自在、明白地活着,而最终目的是做到自度而度人。至于如何“度”,他说还没想明白。

(补记:我去鹤鸣山的时间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前半个月。鹤鸣山道观在地震中受到了一些损毁,不知现在什么模样。也是在那一年,我写了上述文字。2020年2月,因受疫情影响宅守家中,翻看过去的照片,想到鹤鸣山,在网上找到鹤鸣山的公众号,问及黄理明道长近况,竟然收到回复:“慈悲,黄道长已经羽化登仙了。”心中一时郁郁沉闷难解,于是找出这篇文字,加以删改,以纪念在鹤鸣山与黄理明道长的一段友谊;有些知识性的疏漏,敬请谅解。遵道长当年意愿,这篇文字中的黄理明道长为化名。)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