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沈聊戏:《赤壁之战》为何仅保留了“壮别”一折

老沈聊戏:《赤壁之战》为何仅保留了“壮别”一折

首页角色扮演天书剑舞情缘更新时间:2024-06-01

1959年,为了庆祝国庆十周年,中国京剧院和北京京剧团通力合作,改编整理了两出献礼大戏,一个是《西厢记》,另一个是《赤壁之战》。由田汉改编,张君秋、杜近芳、叶盛兰主演的《西厢记》大获成功,至今已经成为张派名剧而长演不衰。但是《赤壁之战》却令人遗憾,没演出多久就收了。 对于《赤壁之战》的改编和演出不能说不重视,编导和演员都安排了最强阵容。据参加本剧创作的著名戏曲剧作家翁偶虹先生回忆,当时的要求是,“把这古代十大战役之一的赤壁之战,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整理改编,并且“结合传统的精华,突出战役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教育意义”。具体而言,即突破老戏的套路,突出“孙刘联合破曹”的重大主题。 在演员配置上更是极尽一时之选:参加拍摄电影《群英会》的马连良(孔明)、谭富英(鲁肃)、裘盛戎(黄盖)、叶盛兰(周瑜)、袁世海(曹操)原班人马,再加上李少春、孙盛武、李和曾、娄振奎等名家悉数加盟。剧中添加了刘备一角,以强化孙刘结盟之势,谭富英改扮刘备,鲁肃则由李少春扮演。 应当说,这出戏气势恢宏,展示了历史画卷,这是《群英会》难以达到的高度。从表演上看,曹操的戏得到加强,新添的“藐江南”和“横槊赋诗”两折戏给有“活曹操”美誉的袁世海提供了艺术创作空间。曹操形象的强化,无疑使得这出戏更加丰满。这是此剧成功之处。 但是,也应看到,《群英会》中已经深入人心的艺术形象却弱化了。鲁肃原来那个憨憨的老实人形象没有了,成了一点就透、甚至比其它人还要站得高看得远的政治家,主要人物之间的性格冲突削弱了。从表演上看,周瑜在酒席宴前震慑蒋*那段剑舞也不见了踪影,给人潦草下场的感觉。在唱腔上,马连良那段脍炙人口的“习天书,玄妙法……”也改了词儿,家喻户晓的“借东风”陌生了。据说,新词出自诗词大家郭沫若之手,但广大戏迷并不认帐。 新剧中主要添加了两场戏,一个是“决策过江”,另一个是借东风前的“风云际会”。“决策过江”讲鲁肃过江,孙刘结盟。谭富英扮演剧中新添的刘备,与李少春的鲁肃和马连良的孔明,三人轮流唱几句西皮摇板,无非是说结盟的意义如何重大。毫无戏剧冲突可言,也就无戏可做。须知,这三位可是顶尖级的著名老生,每个人都身怀绝技、独当一面的好角儿。平时单独贴演都是一票难求的,现在凑在一起,反而“英雄无用武之地”了。刘备就这么一个十来分钟的过场戏,真是委屈了这位久负盛名的谭富英。后来,“决策过江”被删掉了,鲁肃由谭富英和李少春轮流扮演,算是给观众一个交代,因为谭富英的鲁肃在人们心目中早已定型,这出戏没有谭富英,戏迷哪能答应啊。 “风云际会”基本上是交代情节,无戏可言。有戏的倒是新添了周瑜与黄盖“壮别”一折,后因某领导一句话,被删掉了。叶盛兰和裘盛戎两位大师的精心创作,把这折没什么情节的戏演的声情并茂,这是典型的“人保戏”。《赤壁之战》销声匿迹,而“壮别”却保留至今,这就是观众市场的选择,奈何不得。 对于这个大戏整体而言,成功与否要看观众的反应。翁偶虹先生还是直言不讳的。他说,一种反应认为,“传统戏精致绝伦,……可以说是家弦户诵、喜闻乐见的精品,何必多此一举?”连主演马连良事后都私下说,“咱们回去还是唱‘群英会借东风’吧。” “何必多此一举?”话说得有些刻薄,但不无道理。同传统剧目《群英会》相比,《赤壁之战》展示的是一幅历史画卷。《群英会》把“史”演成“戏”,故而妙趣横生;《赤壁之战》把“戏”演成“史”,立意很高,却曲高和寡。 笔者注意到,打倒四人帮后,传统戏曲在舞台上异常活跃,首都几大院团几乎把文革前排演过的剧目全都重新排演,以满足观众需要,而唯独这个《赤壁之战》从来没有重新搬上舞台。这也足以说明了问题。 这个新编戏提出了一个带有普遍意义

​​的“史”和“戏”关系问题。观众花钱进剧场“听戏”,追求的是艺术享受,剧场不是课堂,如果硬要把剧场改变成课堂,那也

​需要“寓教于乐”。流传至今的那些传统老戏在这方面有成功经验,不乏经典之作,是可资借鉴的。(完)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