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谈姑苏
【最是红尘中,
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第二章
第七节
细看天堂梦姑苏
“城镇化”后的居民生活
一、城镇生活
苏州人的人文生活画卷,如同它二千五百多年的浩瀚历史一样,溢彩流光,绚丽多姿。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到了清代乾隆年间,苏州人的生活自成一体,形成了江南独特的地域风情。
的确,与苏州优越的经济条件和人文,地理环境相适应,苏州人也有着很高的生活水平。他们勇于冲破传统的约束,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追求时尚、讲究享受,寄情于玩乐之中,表现出了强烈的市民意识和时代精神。
苏州人的生活习俗与文化内容甚广,这里把画卷中着重细绘到的地方列举一二。
第一,人们对跟四季时令相关的民俗活动分外关注,一年到头林林总总,像春台戏就是秋季就是人们表现丰收喜悦的一种习俗。
第二,吃的方面,苏州人在饮食方面特别花心思,也特别讲究菜肴的多样化。
第三,苏州人喜欢摆弄盆栽,也素有种花、爱花的习俗。苏州人在花神生日这一天,会早早赶到庙里去庆贺。
第四,苏州人一方面不受传统习惯的约束,追求个性,做潮流的引领者。另一方面它又具有水乡特色的服饰文化,世代相传,相应成习。
第五,苏州多水,苏州人多爱作水上游,溯七里山塘而游虎丘,十多年不衰的习俗;到石湖看月,胥江放槝,游船大多船舱有灶、菜肴任客户所指。同时,苏州的名胜古迹多不胜数,一年四季,游人如云。
总之,这是一个被曹雪芹誉为【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的地方连康熙、乾隆两个皇帝每次南巡到苏州,都会流连忘返,乐不思蜀,名为失察民情,实际上是在纵情享乐。
城镇生活
二、官爷满街?
画卷中描绘的节令是春末夏初,商业街上挤满了行人,咋看之下,怎么个个头顶红缨帽,满大街都是做官的吗?
街上船上仿官服的居民
细看,原来不是,原来苏州的绅士、富民和百姓即便没有官职,都喜欢打扮成官的摸样;头戴朝冠、身穿补服,脚穿朝靴。平民穿戴用的朝冠、补服、朝靴,苏州城商业街上的店都有得卖,和真正的官员用品其实只有很细微的分别。
街上船上仿官服的居民
朝冠是清代贵族和官员带的帽子,冬天戴上用皮做的暖帽,夏天戴上用覃做的凉帽。由于凉帽顶部覆盖红缨,俗称【红缨帽】。官员们为了彰显身份,会根据身份官阶在帽顶加上适当的高顶和饰物,平民的红缨帽则不会加上任何饰物。
补服是清代官服中最主要和最常见的一种,胸前背后各有一块补子,根据官阶绣上不同的文禽或者猛兽的纹饰,平民的补服当然不会有补子了。
至于朝靴,长铳方头,冬天时用绒制,夏天时用锻制;平民则会用白布袜子配上黑缎鞋。
平民身穿官府其实是违反了大清律令的。清代初年曾多次申禁了
街上船上仿官服的居民
三、茶酒是一家
苏州城内酒家、酒楼、酒馆、酒坊林立,说明了喝酒是当时苏州人生活的一部分。酒家、酒楼是吃饭喝酒的地方,吃饭为主,喝酒为次。酒馆是专门喝酒的地方,不过规模很小。不论大酒楼还是小酒馆,只要是提供喝酒的地方,门前前都会悬挂一杆扎着三尺布条的【酒楞】,成了当时苏州城里一种行业惯例。
名酒
酒坊是卖酒的地方,门前都会张贴有【名酒】、【油酒】、【自制名酒】一类的市招。由于市场需求大,贩酒生意十分兴旺,有人更用船载酒而行,方便长途贩运。
茶室
在万年桥对岸码头上,就放置着大量酒桶,正等待装船发运到远处销售。
卖酒
苏州人视喝酒為一种寄情助兴的手段,饮酒以外,苏州人也好茗茶,根据【吴县志】记载,当时苏州城【同衙辟地,茗肆纷开】,【十家店肆三茶室】。茶室以卖茶为主,也供应各式各样的小吃茶点。这些茶馆多开设在河边,店内挂上书画装饰,环境清幽雅致,还可观赏店外苏州街市的美景,成为了士绅商贾与友人聊天聚旧、交流资讯、洽谈交易的最佳场所。
茶食
四、食在苏州
苏州人以讲究饮食而闻名于世,清代苏州士绅都有【穷烹饪】的嗜好和名声。苏州城所见,酒家食肆之多,令人惊奇。古籍记载在虎丘附近有一家清代初年创立的名店【三山馆】,所提供的满汉大菜以及汤炒小吃竟多达一百四十七种,点心也有二十六道之多,当中一些做法现今已经失传了。一家酒楼菜肴尚且如此丰富,苏州一城的盛况便可相见了。
酒楼饮食
苏州的特色小吃也是远近驰名的,城内到处可见【荤素小吃】【上座点心】【乳酪酥】等市招。苏式糕点既讲究色、香、味、形,也讲求时令新鲜,有春饼、夏糕、秋酥、东糖的说法。
高点之中,以【桂花露、玉露霜、状元糕、太史饼】最有名。
桂花露可以疏肝治牙痛,玉露霜按明代古法制作,有消痰功能;状元糕和太史饼都是科举试考生带入场中的食物,由于状元糕含有【高中占元】的意思,每逢县试、府试举行期间,都特别畅销。
“帮帮帮,卖糖粥,当当观前吃糖粥”这是当时苏州巷间的叫卖声,旧时小贩走街串巷,挑担叫卖糖粥、桂花糖芋等热点心,汤粥甘甜入味,芋头鲜亮酥软。这里捧着碗循声出来的客人,回头热情招呼的小贩,眼看一桩生意就要成交了。
外卖叫卖
五、摆酒设宴之风盛行
清代苏州人生活富足,喜欢外出饮宴,从画卷中可以看见,酒楼、酒家几乎座无虚席。缙绅之家更是宴会成风,无论红白二事,庆官接风、商务贸易等,都要开办酒席。绅商办理筵席,除一般应酬外,更希望谈判交易能在宴饮欢愉之间拍板成交。很多酒家迎合这种风气,都提供【包办酒席】的服务,不少街道上更贴有【五簋大菜】的广告,皆是一些大众化的酒席。
酒楼宴会
宴会的规模是按桌数来算的;大宴会二三十桌,每桌八人,叫做【围仙】,意思指众人围着八仙桌饮宴。如果客人身份尊贵,就安排一人一桌或二人一桌,桌上围着帷幕,称作【专席】,是当时苏州城接待宾客的最高规格。宴席的规格,十余道菜肴只属于一般;缙绅人家的筵席,水陆珍馐都有数十道。
宴会流程和礼仪都有规定,客人来先献茶,并奉上茶食。入席时,按身份的尊卑、亲疏、长幼排列座次,然后由主人敬酒,三辑后才正式入座。 仆人上菜时,必须从右侧上,先上冷盘,后热炒,再大碗。菜要一道一道上,下盘也要从左侧一刀一刀下,缓急有度。任何一道流程出错,都会辱及主人家家的颜面。
一些豪华宴会的主人家还会安排演戏或唱曲,客人可随意点唱,不过要自行支付赏钱了。
船宴
·
·
书林无止境,艺苑有奇观!
徐扬笔下《姑苏繁华图》所反映的,正就是这样的一幅盛世图像。
下集预告
第二章
第八节
细看天堂梦姑苏
城镇居民的日常游乐以及婚庆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