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任我飞

天高任我飞

首页角色扮演天雪星光剑更新时间:2024-05-09

访湖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张兆嵩(连载系列之一)

作者/名人名流总编李秀玲

湖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张兆嵩

张兆嵩,湖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湖北省地名诗词学会会长,著名诗人。

当年,他靠50元起家创业做水产生意成了当时的"万元户",让长松村子里的人刮目相看。

28年以来至今,一贯坚持守望黄陂区滠口街长松小学的教育事业,每年教师节他都向长松小学捐款,向哪些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辛勤工作的老师表达的敬爱之情,同时也让老师感受到职业的光荣与幸福。创业成功的张兆嵩。

2002年,武汉市人民政府授予他武汉市农业调整结构带头人。

2003年,武汉市人民政府授予他武汉市优秀青年。

2005年,武汉市人民政府授予他武汉市致富能手。拥有众多“光环"的张兆嵩,回忆其中甘苦,不禁感慨万千!

十一月二十七日上午,我们驱车来到,武汉的后花园黄陂区的滠口街道城市综合管理办公室,室内挂满了名人的书法,显得是书香墨宝之地,见到这位身躯凛凛,相貌堂堂。

他就是湖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著名诗人张兆嵩先生。他一边写书法,一边回答我们的提问。在激情之下,他落笔正式接受了我的访问。滔滔不绝的向我讲述了他成功的故事。

少年迎风,宛如千树花开

青春年少的日子,年轻的心很大,大得可以装下整个世界,颇有一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迈。

风华正茂的张兆嵩当年不到20岁正在街头浪荡,得知一贯受村子里尊敬慈祥而伟大的父亲去世,犹如晴空霹雳。他不顾路上的行人,箭步跨上摩托车,像失去疆绳的一匹野马直奔家里。看见父亲的遗体,他冷不住悲伤,嚎啕大哭起来,他好像失去理智,从跪着地上一跃而起,脑壳猛烈向地面撞击昏过去,等他醒来时,看见村子里的乡亲老人正在替父亲料理后事,脸色苍白的妈妈也在清理父亲的遗物,卖鱼篓子,木工箱子,剃头盒子等。

突然间他从悲伤中醒来,拿起他父亲曾经用过的毛笔,泪眼含情的写下一幅挽联:

"勤劳一生为儿女,俭朴积蓄给子孙"。于是,他暗暗给自己发誓:一定要像父亲一样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做事。父亲在张兆嵩的眼中,近乎是神一样的人物,不论是耕田耘地,还是生意买卖,不论是琴棋书画,还是天文地理,不论教书育人,还是对待子女。他父亲总好像没有不会*活和不知道的事,而且,不论什么事他父亲都能拿上第一。在长松村子里,他父亲是无人不知的开明人士,书法,珠算,象棋,在十里八乡的长松村都是出了名的奇人。

料理父亲的后事,张兆嵩身上仅剩下50元钱。要想撑起这个家,必须走出长湖咀,到外面的世界闯荡一下,也许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他到滠口镇铁路边找到当时租房住的四舅,虽然四舅经济拮据,生活不够宽裕,必竟是自己的亲外孙遇到了难处,就同意了他住在四舅家里。第二天,他好像蚂蚁搬家似的,叫上村子里的好友,租上他的农用车,装上锅,碗,瓢盆,自行车,鱼篓子,两个木箱子,两床被子,几件换洗衣服等生活用具整整装了一车半,那一刻,望着家乡长湖咀这片滋润生育他的黄土,看了又看长湖咀这破落的村庄,他对自己发誓,我会回来的,让你旧貌变新村。对末来充满了期待……。

车到四舅家后,卸下车上的锅,碗,瓢盆等生活家具,付给了村友的30元的搬运费,他身上仅剩20元钱。

幸好,他从长湖咀带来了50斤大米和酸菜,那一夜,他们全家煮了一锅粥,扮着酸菜,填饱肚子,这一夜就算过去了。

他的外婆家是滠口街集镇上算是一个有名望的家族,大舅在集镇上鱼行做老板,创业总得找个靠山,靠亲戚朋友帮衬一下,少走些弯路。他依靠大舅的势力,加之受他父亲做鱼生意熟人关系和他从小捕鱼摸虾的伙伴熟人,于是,他的创业故事从做鱼生意开始。

艰难的童年岁月

白衣少年,星光洒满肩,那一刻时光停滞,四周的一切都化作柔情,相伴着星光满天。

在他13岁的时候,1983年的冬天,黄陂连续下了3天雪,长湖咀是银装素裹,村子里积雪有一尺多厚,这场大雪覆盖了丁家海的整个河滩(注:丁家海是长湖咀后湖的一个湖汊)。河滩与河堤中间有一条很深的河道,河上面结起了一层厚厚的冰,村民可以在冰面上走动。每年到冬天捕鱼季节,村民们开闸放水,那些鱼儿就都汇聚到一条20多米的深沟里。滩上的沼泽里有很多低洼的深潭,里面藏着许多不同种类的鱼。

小时候张兆嵩家就住在后湖边上的大树湾,他个子矮小,廋弱,黄发,黒黑的皮肤。但他一双机灵的眼睛,看得出他比其同湾的孩子懂事多了。

他父亲是这湾子里有名的教书先生,张兆嵩有六兄妹,两个哥哥,三个姐姐,他排行老六,因兄妹多,窘迫的家庭没有经济来源,张嘴每人都要饭吃,也是国家处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为了孩子们能有饭吃,鬓发斑白的父亲辞去了他心爱的老师这个神圣的职业,回家种田捕鱼捞虾,做起了贩鱼的生意。

小兆嵩也就是在这个艰苦的岁月里学会了捕鱼和贩鱼的本领。从小却铸就他吃苦耐劳,勤奋,朴素的个性,也让他从小立志要奋争,要出人头地。

每当他望着广袤无边的长河湖,灿烂的阳光让他预感到光芒四射的太阳即将从东方升起。

他向我讲述少年时代最难忘的捕鱼贩鱼的故事。

有一年的冬天,外面的大雪纷飞,湾子里到处是黑黑一片,偶尔传来狗叫声,刚刚捕鱼回来的兆嵩看了看墙上挂的闹钟,已经是凌晨两点多,离滠口站28路公交车的头班,只有三个多小时,看来觉也睡不着了,他索性从家里找来几根木柴生起火,拧了拧被河水打湿的破棉袄,伸手取暖,不一会儿全身上下就冒着腾腾的热气,人随着暖意眼睛开始打盹起来,渐渐的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乡。 刚刚睡着的兆嵩,被几声清脆的敲门声惊醒,他急忙的打开那扇破旧的大门,看是同湾的麻哥比他大两岁,约他一起到汉口三阳路卖鱼的。快进来,外面还下着雪呢!不了,晚了就赶不上。他一边应声着,一边将鱼往两个小菜篮子里面装。紧了紧身上的破棉袄,顺手拿了一根草要子在身上一扎,随后就拿起扁担挑起鱼篮子,掩上大门,刚迈步,北风还呼呼的响,把雪花吹得漫天飞舞,室外气温摄氏零下8度,大树湾离滠口街公交站大约有3里多路,比他大两岁的麻哥在前面带路,两个少年一前一后,挑着鱼篮子,踏着雪迹一路摇摇晃晃,走走停停,气喘吁吁的向公交车站走去。

车到了28路公交车站,两个人从肩上放下扁担,这时,不远处传来了汽笛声,不一会儿,一辆红色的公交车驶到了站点,他们随着上车的人群挤上了车,麻哥个子高,手脚麻利,首先就抢了一个好位置,然后,帮兆嵩把鱼篮子拉进了车厢,放在最后一排座椅底下。在售票员那里买完票,就筒着袖子靠在最后一排的车柱子上打盹起来。

随着车子的发动,车灯照耀宽阔的马路,大雪遮盖了车轮的轨迹,车颠簸着朝着汉口方向驶去。也不知过了多久,汽车往右边猛地一歪,车厢里的乘客瞬间滑向了右侧,轰隆一声巨响,兆嵩随车相撞的强烈震动,额头碰到了车后门的角铁上,人跌倒在地上,眼睛好像被什么东西蒙住了,用手一摸,粘糊糊的一满手是血。顿时,车上的人乱作一团,有的滚在地上,有的抱着头,有的攥着腿,有的捂着胸,兆嵩只是摔了一跤,麻哥见状,躺在地上的兆嵩整个脸已经被鲜血全部染红了。

同湾子的麻哥将晕死过去的兆嵩扶到车椅子上靠下,然后,从他身上撕下一块麻布,把他的头缠起来。又将撒了一地的鱼儿捡起来,车到站,乘客开始陆续下车,这时,售票员高声向受伤的乘客打起招呼,请你们赶紧到附近医院及时治疗处理伤口,兆嵩和麻哥是最后一站下车的。一看站牌,是新马路,麻哥让他先去医院包扎伤口,兆嵩望了望篮子里的鱼,咬了咬牙说:不用了,先把鱼卖了再说!

他们又转乘第二趟公交车,大约一刻钟的时间,车到三阳路公交车站了,麻哥急忙把装满一半到蛇皮袋子里,拴在他的鱼篮子里面,好让兆嵩挑鱼走起路来就轻松多了。

天渐渐亮起来,到了天声街,他们顺利找了一个靠的摊位,把鱼放在尼龙布上摆好,就开始吆喝起来,新鲜的鱼哟,便宜卖喽,随着叫卖声,他们的鱼很引起买鱼人的注意,喜头多少钱一斤,白鲢多少钱一斤,喜头大的8毛,小的5毛,白鲢鱼6毛一斤。小兆嵩一边给鱼分类一边回应买鱼人的询问,有人问道:能便宜点吗?别讲价了,这孩子满脸的血迹,肯定是出什么事?有个老太太随口说着,好,给我来一斤,给我来两条,有的怕下雪鱼涨价,纷纷抢着买,不到一会儿功夫,他们的鱼就一抢而空,赶紧到墙角数了数钱,50斤鱼一共卖了33元,在当时哪个年代是一般工人一个多月薪酬。

同湾的麻哥替兆嵩收拾好鱼摊位,把4支提篮子放在一起挑着,扶起小兆嵩走到四唯诊所。

医生急忙处理好他的伤口,小兆嵩躺在病床上蜷缩的身子冻得瑟瑟发抖,干裂的小嘴唇呈现出乌色,他的同湾的麻哥索性到小吃店买了一碗汤面,趁热喂他吃下。刚处理好他的伤口后,闻讯赶来的公交公司负责人提了一袋水果等礼物来看望他,问小伙子,伤得怎么,不碍事!要不,你住在医院治疗!不用,回家还要下河捕鱼,说着,他们拿出200元钱,放在小兆嵩手里,你伤口有什么问题可来公司找我们。小兆嵩拿着钱喜出望外,心里很感激!闻讯的父母在村头还望着他们早点回家……。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