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天子宋哲宗
《啸亭杂录》中有载:“宋哲宗天资聪粹,实有为之主,天不(阙)宋,乃早崩陨,致使徽、钦嗣之,陨丧厥基。”
纵观中华数千年历史,王朝更迭,皇位承继,白手起家有之、子承父业有之;少年继位或是中年立业更是老生常谈。有宋一朝,天子如数,英勇谋略不少,无能懦弱亦是有之。而观其中最为特殊的一位,宋哲宗或可当得一二。
他自幼聪慧,少年即位,未及弱冠之年开始亲政,后重启变法,攻打西夏,收回国土,一手打造了北宋最后的辉煌;最终却不到而立之年,仅仅二十四岁就离开人世,落下了这位少年天子传奇人生帷幕。
少年天子怀大志
宋哲宗赵煦,乃宋朝的第七位皇帝,亦是宋神宗赵顼第六子。
公元1077年的1月4日,在大宋王朝的后宫中,一位宫嫔——朱氏为宋神宗产下了一子,并取名赵佣。帝王之子出身本是普天同庆的大事,却奈何这年新旧党争、边关战事过于惹眼,导致了这个皇子的出身变得平淡起来。
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从诞生之日起就丝毫不起眼的孩子却将成为大宋在艰难重振的历史中的一位重要推动者。
小小年纪的赵佣就露出了早慧的一面,他天资过人,故而十分得宋神宗的宠爱。早在他四五岁之时,他便已经跟随宋神宗身边,看着神宗处理国事。也正是因为如此,让这个年龄尚小的孩子体会到了父皇的艰辛,以及父皇对家国的热血理想。
元丰八年(1085年)时,宋神宗病危,九岁的赵佣改名赵煦,并即位,为宋哲宗。
高太后像
在宋哲宗的即位之初,朝政始终被高太后把持在手,直到元佑八年(1093年),高太后过世,宋哲宗终于大权独揽,改元绍圣。
亲政后,被压抑的他也彻底爆发了。他立即废除了元祐年间的旧法,同时恢复王安石的新法,尽逐元祐的守旧之臣,史称“哲宗绍述”。
那些原先不尊重他的旧党大臣纷纷贬谪,如司马光、苏轼、苏辙,并不是所有大臣都被贬,当时的宰相苏颂(他不入党派,中立)被弹劾,宋哲宗就没有免他的职务,因为在垂帘听政时期,唯独他有时听到宋哲宗的话时回应几句,做到了臣子的本分,给予了他尊重。
宋哲宗是个快意恩仇的人,不尊重他的人坚决不用。不久应为天下大赦的缘故,有人上奏赦免司马光等人,允许他们回朝或者回乡安养,宋哲宗坚决不同意,起码的臣子礼数都没有做到,就别想被赦免了。
也是从这以后,宋哲宗开启了自己的大刀阔斧之路。他终于等来了这一天,这一能够让他和父亲强国理想实现的一天,他渴望的是,再造一个强大辉煌的大宋。
再起变法重开边
宋哲宗想要的不仅仅是做一个治国有道的贤君,相比于汉朝著名的明君——文景二帝,他或许更崇拜于强兵壮国的汉武帝。
一代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在《天龙八部》第49回《敝屣荣华浮云生死 此身何惧》中写道:
赵煦走到病榻之前,说道:“奶奶,咱们大宋人丁比辽国多上十倍,粮草多上三十倍,是不是?以十敌一,难道还打他们不过?”
太皇太后颤声道:“你说要和辽国开战?当年真宗皇帝如此英武,御驾亲征,才结成澶渊之盟,你……你如何敢擅动刀兵?”
赵煦气忿忿的道:“奶奶总是瞧不起孩儿,只当孩儿仍是乳臭未干、甚么事情也不懂的婴儿。孩儿就算及不上太祖、太宗,却未必及不上真宗皇帝。”
太皇太后低声说道:“便是太宗皇帝,当年也是兵败北国,重伤而归,伤疮难愈,终于因此崩驾。”赵煦道:“天下之事,岂能一概而论。当年咱们打不过契丹人,未必永远打不过。”
而在彼时的大宋朝廷中,朝中可用之人甚少,所以宋哲宗首要之举便是召回了神宗最得力的干将——章惇。
章惇
章惇被命为宰相,并且全面主持变法大业,即是全面恢复王安石的新法。之所以重启变法,一方面是促进国家经济法律的发展,另外一方面还是出于强国强军的目的。
值得一夸的是,比起当年神宗时期的变法,宋哲宗明显要更加理性,对于新法的诸多国策,宋哲宗也主持对政策进行修正。在新党发起对旧党的全面报复时,亦是宋哲宗及时叫停,保全了这些旧党老臣。他以着最理性的方式,为大宋再度启动了变法。
重启变法本就是为了军事服务,故而变法立竿见影的效果自然也是表现在了战场上。
公元1096年,赵煦停止与西夏划界,断绝岁币,次年在边境要道筑平夏城,之后在宋朝沿边诸路一共修筑了50多所城呰,完成了对西夏进攻的准备。
公元1097年,赵煦派大军出击,连破西夏的洪州、盐州,次年西夏数十万大军猛烈攻击平夏城,被宋军击退。此战西夏统军名将嵬名阿埋被生擒,西夏人心震动,宋朝乘机在攻取的领土上建立西安州(今宁夏海原),此地是西夏耕牧衣食根本之地,富庶又产良马,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朝廷出师常为西(夏)人所困者,以出界便入沙漠之地,七八程乃至灵州,既无水草,又无人烟,未及见敌,我师已困矣。今天都、横山尽为我有,则遂以沙漠为界;彼无聚兵就粮之地,其欲犯塞难矣!”这是当时同为宰相的曾布所言,说明宋朝从此对西夏取得了军事优势,对此,《宋史》评价道:
夏自平夏之败,不复能军,屡请命乞和。哲宗亦为之寝兵。楶立边功,为西方最。
紧接着,赵煦重启河湟开边的战略实施。
所谓河湟开边,是指宋神宗熙宁年间,在王安石的支持下,名将王韶攻取了河湟地区的宕、叠、洮、岷、河、临(熙)六州之地,其目的就是收复河湟,包围西夏,最终统一西北古凉州地区。
宋神宗和王安石一心想要解除西北边患、恢复汉唐旧疆,但最终被守旧派司马光、文彦博的反对,后来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之时尽弃六州。
公元1099年,宋将王厚、王赡乘吐蕃内部分裂之际,一起向宋哲宗献议收复故地,并得到了宰相章惇的全力支持,于是赵煦决定出兵。
七月,王赡领军渡黄河,下陇朱黑城, 攻取邈川,之后吐蕃首领瞎征自青唐脱身来降。
九月,王赡通过激战,占领青唐。之后宋朝以青唐为鄯州,以邈川为湟州。史载,此战之后:宰臣章惇率百官上表贺收复青唐,惇等又升殿贺。知枢密院曾布宣答。降授内殿承制、熙河兰会路经略安抚司勾当公事王厚为东上閤门副使、知湟州,兼陇右沿边同都廵检使。
也就是说,宋军攻占湟州之后,王厚担任知湟州事,负责管辖和治理湟州。
经略河湟、招抚吐蕃各部,可以使西夏“有腹背受敌之忧”同时打通了被西夏阻断的丝绸之路,这也是汉朝段匈奴右臂之策。假使宋朝能由此灭西夏,那么就可以从两面夹击辽国,恢复汉唐故土并非不可能。
出兵西夏洗国耻
当然,再造北宋辉煌自然不可能仅一个河湟之地,西夏才是宋哲宗的真正目标。
在恢复王安石新法的几年后,北宋国力确实得以恢复发展,从而为宋军对对西夏的多次军事胜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平夏保卫战,宋军成功拦住了数十万夏军主力部队的进攻,使夏军损失惨重,最终北宋全胜,是宋夏百年战中中宋军取得的一次最辉煌的胜利,在根本上扭转了宋夏的对峙局面。
此后大宋更是连续击败西夏,将旧党割让过的土地都尽数收回,一洗国耻。当然,这个胜利的意义是斐然的,不仅仅是国土城池的收回这般简单。
其一,这是宋朝从灭亡北汉以来取得的最大军事胜利;其二,这是依靠变法为基础的胜利,也就证明了变法的科学性和效益性。
哲宗一朝对西夏取得的辉煌战绩,《西夏记事本末》中说:“所得疆土,东西殆千里,而南北远者乃至百余里,若又于新寨之外开拓三二十里以为堡铺,则形胜膏腴,占据殆尽。”
变法本就不是所有人都看好的,守旧的大臣更是屡屡贬低,但对于西夏战争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变法和新法的信心。并且随着新法的推行,大宋王朝的经济状况越发好转,国库更连年盈余,远超宋神宗一朝,与仁宗朝相比更是天壤之别。吕惠卿说:“自有国以来,用兵西方,而能所为必成,所伐必克,使天威远畅,丑氐震叠,未有如陛下今日之盛者也。”
在宋哲宗离世之时,他为宋徽宗留下的,是极为丰厚的家底。
可见宋哲宗真正完成了父亲的理想,他一手打造一个富国强兵的大宋王朝。
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在宋哲宗正值壮年之际,他的身体却出了状况,从此每况愈下。彼时朝廷对外宣布的是偶感风寒,但是在一场重感冒之后,宋哲宗最终不治身亡。
元符三年的正月,年仅二十四岁的宋哲宗病逝,在位十五年,亲政七年。
总而言之,宋哲宗称得上是北宋王朝中最后一位强势的少年天子,他在亲政以后能够继承其父神宗政策,一举击败外敌,并恢复汉唐旧疆,更是为大宋的长治久安而采取了许多措施,使得他取得了宋代最辉煌的战绩。
然而遗憾的是,这位政绩斐然的帝王却仅仅24岁便早逝,而他的成果也如同北宋王朝一般在历史中付之东流。由于身后无子,他的弟弟赵佶宋徽宗将这些成果全部葬送。元朝官修正史《宋史》给出的评价是:“哲宗以冲幼践阼,宣仁同政。初年召用马、吕诸贤,罢青苗,复常平,登俊良,辟言路,天下人心,翕然向治。”隔代的历史盖棺给出了一个中肯的评价。
让人不免试想,若是彼时的宋哲宗生命能够继续延续下去,那么或许他不仅仅止步于收复河湟、攻占西夏的功绩,而势必能够造就一个国强民富的宋王朝。
若是真的如此,那么北宋或许就不会有后来的“靖康之难”的发生了,更加不用提南宋王朝的出现了。
可惜,历史不容假设……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