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丨日出八面山

散文丨日出八面山

首页角色扮演万道无边更新时间:2024-05-11

落霞万丈。 梁永鸿/摄

湘西和渝东,有一座界山,叫八面山。山名取得好,你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是一座山,一座孤山,文雅点说,叫卓尔不群。周围悬崖峭壁,云山雾海。山体南北长东西窄,土家先人叫它“树姆补”,意为祖先船。这条船上装着很多土家神话传说。上山只有两条羊肠小道,如果备下滚木礌石,真个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当年还很年轻的沈从文来到这里,不知端详了多久,最后摇摇头,称它为“别一个国度”。

山上风大雾大晴天少,山上人半年辛苦半年闲。打工潮兴起后,山上只剩下些许老人。山大适宜养牲畜,于是有了“南方空中草原”雅号;夏天种上反季节的萝卜,个大味甜汁多,县里一层层报到北京,得了个地理标志大商标,于是人们称“八面山萝卜”是国家级萝卜。但八面山的高,险,雄,奇,特别适宜避暑休闲,观日出日落和璀璨星空,还是少有人知,少有人来。2002年,因为修水库移民搬迁,从山下里耶小学地下挖出了宝——秦朝竹的木的简牍37000多块,比全国挖出的秦简牍加起来还多10倍,山上跟着热闹了一阵。2005年,县里又层层往上报,办了个全国滑翔伞赛。从山上岩口蹦出去,那花花绿绿的伞哟,像一把把打开的仙人扇,晃晃悠悠,都落到山下里耶一个不大的圆圈里,圆圈在人山人海的广场上。那以后山上还是冷冷清清,直到近几年,扶贫攻坚世纪大决战,“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文化强县”,山上才空前热闹起来。

八面山现在怎么样了?搭全国著名作家“三湘巨变看龙山”朋友们的顺风车,我也上山去一探究竟。

从2020年10月14日出发,虽然是一伙全国著名作家,居然也奈何不了老天爷,蒙蒙秋雨就一直撵着下。到18日14时许,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正在乌龙山村村部的我们,看着由《乌龙山剿匪记》编剧水运宪题写的村牌,刚刚揭开红绸,忽然,一缕橙红的阳光恰如舞台追光般地斜斜地打在村牌上。

掌声顿时更加热烈。为揭牌,为老天爷唯独买“水哥”运宪的账,也为接下来的行程——赶八面山看日落!

离开乌龙山村已是16时,秋阳若有若无。虽然云层较厚,但大家已急着在手机上查找“天气网”。此地距八面山顶还有七八十公里路程,是铺油的二级路。按查出来的18:16日落,赶到山上看日落估计没问题!车轮的转速,此刻成为人人关注的事。然而催司机加速是个禁忌话题,心里急,可谁也没说出口。

燃情秋季。 梁永鸿/摄

随着全域旅游的展开,8月接连举办的“八面山·云顶帐篷节”、“大美里耶·云端上的骑行赛”、“巅峰湖南·六大名山(八面山)登山赛”,一时盛况空前,随后举办的“寻找乌龙山抖音王”,点击量超3.2亿人次,八面山景区居首。

紧赶慢赶,到八面山山脚已是17:20。车队4台车子——两台小轿两台中巴,我们中巴断后——你追我赶,沿着弯弯山道径奔山顶。迎接我们的是轻纱般柔美云雾,时浓时淡,不离不弃。云雾罅隙里,是一晃而过的八面山矿泉水厂,柑橘果实累累的洛子村……转瞬到了山口——云遮雾障的大岩门,我一看手表,17:58,好家伙!上坡只花了38分钟。看日落有望!

车队朝着山北云顶村观景台奋力驰驱。

现在剩下20多分钟,能否跑完山上这30来公里路?

车内终于有人耐不住,用手机问跑在最前面车上交警,能不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加快速度?这简直是明知故问。果然,前面两台小轿车明显加快,转瞬与载着著名作家的第三台中巴拉开了距离。估计第三台车司机也看到了差距,加大了油门,但还是跑不快。

我们车司机周师傅说,长沙中巴高级,只有4个缸,我们中巴是6个缸。有人开玩笑说,超吧。周师傅说,那你来!一车人都笑起来。

车到观景台已是18:20。车上几个小年轻等不及车停稳,蹦下车,直冲高坡上的观景台。

夕阳如血的背景下,悬崖边上矗立着一个翘檐六柱的白亭子,那就是心仪已久的观景台吧。此时,亭内外早已人潮涌动,欢声阵阵。我也连跑带走,气喘吁吁地登上台。

西天上,是一副宏大无边、由浅入深的绯红云锦,悬崖下边是起伏翻滚、浩大无比的云海。人们纷纷叹息早来10分钟就好了,也有人说,我就不信,明天一早,太阳她不升起来!

暮色四合的背景下,这话,给了我们信心与希望。

放马南山 。梁永鸿/摄

晚饭后离开云顶村,一路上看到不少白蘑菇般的帐篷,里面阵阵笑语欢歌。我们歇息在岩门口附近的民宿云邸。崭新的独门一院两居室,除了中间共用的茶室,相对的两套房各自楼上楼下,起居用具一应俱全,其新其宽大,胜过以往我在山下住过的不少宾馆酒家。看桌上的简介材料,这样的高端民宿已建成17栋;而星空帐篷、轻奢帐篷、野奢帐篷等床位已达500多个;房车酒店也已有25家。山上还开设了普通旅行帐篷区,帐篷餐厅、酒吧、公共浴室和篝火晚会设施齐备。烤全羊的农家乐已有4家。包括上山公路提质改造这些公益性的设施由八面山旅投公司投入外,其余大都是吸引民间投资,时间从3月到如今这8个月。这就是人们称赞的“八面山速度”吧。为了发展户外休闲度假游,让人民脱贫致富,有多少人倾注了心血和汗水!

在温暖如春的空调吹拂下,想起上世纪50年代还是中学生的我,在好奇心驱使下,暑假缠着一位在八面山当老师的大朋友,徒步从里耶经洛子坪登大岩门攀上山,在中心小学简陋的宿舍里,试过盛夏盖棉被的滋味,卧听过窗外如山下寒冬方有的狂风呼啸声,工作后也几次到过八面乡简朴的办公楼及宿舍,不禁有恍若隔世之感。

这一夜睡得格外香。

凌晨4点多就醒了,从窗帘留缝处看外面,天空一片漆黑,除了不远处的路灯,还有几盏增扩民宿工地上昨晚留下的灯,周围一片静谧。八面山还在沉沉地酣睡,像忙了一天到黑累得倒头就睡的山里人。

打开室内灯,穿好衣裤,犹豫着是否立即出门。正倚在枕上,迷糊中又要瞌睡时,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沙沙”脚步声和压抑的嬉笑声。我连忙翻身下床,反手拉上门,点亮手机上的手电,对着影影绰绰的人影低低地喊:

“喂——是不是看日出的呀?”

“是的——”

“要来你快来!”

随后是一阵轻轻的笑声。

我立即三步并着两步,跟上队伍。说是“队伍”,因为我看到的是疾步前行的十多个年轻的男男女女,但没发现一个熟人。灰蒙蒙的光影中,看到其中有一个人背着沉沉的摄影包,提着三脚架,显然是有备而来。

队伍直奔的方向竟然就是我们住的云邸背后的山坡。年轻人很快和我拉开了距离。我暗暗攒劲,争取不把距离拉的太大。上行的路先缓后陡,好在拉着路边栏杆可以助力,也更安全。这也是旅游开发办的实事之一吧?

洞中看桥。 梁永鸿/摄

由路难行,不禁回想起70年前那场发生在这里的战斗。至今群众津津乐道的有两件事。

一是深夜里解放军从绝壁攀登上山。当年匪首师兴周凭借八面山天险,以燕子洞为指挥部,囤积了大量军事和生活物资,向逃到台湾的蒋介石发报吹嘘:“八面山是打不下的小台湾”。

1950年1月19日,人民解放军47军141师422团担任主攻,由大小岩门仰攻,大炮轰加机关枪,但没有打下来。晚上,改由猎人带路,6连组成尖刀连,指战员从大岩门南侧的易家堡用捞钩、绳索攀援而上山界。那天正是腊月初二,月黑头。至今我们很难想象,当年的100多位指战员,身背枪支弹药,在不能用照明情况下,是怎样保持几无声响、身手利索地攀上近百米陡峭绝壁的?20日天刚蒙蒙亮,山上6连与埋伏在岩门口的5连同时发起猛攻,两面夹击之下,土匪终于无奈投降。但在接着攻打西眉峡隘口时,遇上滚木礌石,战士牺牲7人,伤2人。

二是21日解放军攻打燕子洞。洞在高千余米绝壁上,一字形排开4个洞,其中3个相互连通。洞外有仅容一人通过的羊肠小道,一块木板搭在两个洞口之间,被土匪有预谋地锯得将断未断。422团一位排长侦察敌情时踩断木板,不幸坠崖牺牲。白天解放军用炮轰,分别击中一个洞的卡门和仓库,一时浓烟冲天,土匪连忙龟缩进深洞。解放军为防他们趁夜色逃跑,在洞口两侧点燃的篝火,晚上被大雨浇熄。土匪深夜以布为梯,吊下绝壁从四川酉阳方向潜逃。师兴周匪部从此一蹶不振,后被消灭。为清运洞内的枪支弹药和数万斤粮食、腊肉等物质,军民肩挑背负下里耶,时间达半个月。

没想到70年过去,八面山的清晨竟一片静谧、祥和。

不负霞光。 梁永鸿/摄

时间不过5点多,黑沉沉的天幕下,东方露出一线浅浅的曙色。爱赶热闹的晨雾虽然轻柔,但比昨晚浓的多,紧紧包围着我们,10多步以外的人都变得影影绰绰。

随着时间消逝,曙色渐渐铺开,人们的眉目也渐渐清晰起来。但不久云雾重又加浓,浓的使近边人的眉目重新模糊。我不由担心起来。

我走近摄影大师,他早就架好了三脚架,又在相机上加了滤镜。但镜头里也是一片白茫茫。

雾变得越来越浓,整个世界变得一片混沌。我和大家一样,心在下沉。

这时,忽然有位个子高高的女孩宣布她的发现:东方那雾中间,有红色!有红色!快看快看!越来越红!

大家也都看到了,跟着喊起来。看看手表,时针分针刚好拉成一条直线:6点了!

而我们面对的天地仍是一片混沌,浑红色的混沌。那感觉,就像身陷沼泽,淹及脖颈,挣不出来,使不上劲。

忽然,我感到脖子后面有丝丝凉意。而这凉意似乎在增强,我忍不住抱紧手肘,还是打了一个寒颤。

风来了!雾要散了!高个子女孩穿的单薄,她敏锐的发现,立刻得到大家认可。人们欣喜若狂,欢呼起来。

身边的大雾似乎流动得快了一些。远处的红雾正由浅红变为橙红。我忽然想起唐代李乔写的《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今天,风啊快给我们展现一个奇迹吧!

山风呼呼,身上冷飕飕,心却变得热呼呼,巴不得风再大些大些。

转眼间,随风向山下流动的大雾,浴着霞光起伏翻滚如滔滔海浪。

随着晨雾消退,东方灰蓝的天幕上,赫然展开一副宏大无边的灿烂云锦。万道霞光从层层云涛中穿射而出,天空瞬息万变,云蒸霞蔚。

此时,万籁俱寂,天地人间,似乎都在等待,等待一件大事发生,一场大戏开演,一个主角登场。

说不清是什么时候,万道霞光中那一点点橙红,渐渐变为半个圆弧的橘红,变成大红,嫣红,朱红,一轮浑圆的红日,在万道霞光簇拥下,登上了似乎与巍巍八面山差不多高度的天空。

这时,山下的云涛,周围的山头,包括我们一个个都披上一层金灿灿的霞光,几位戴眼镜的小青年更是一身金光闪闪。不知什么时候,山头上已是人头攒动,少说也有四五十人。

往回走的路上,披着霞光,赶来看日出的中国作协原副主席谭谈和我相遇,相邀缓缓同行。眼前一排排移民新居楼里人进人出,不长的民宿街上的饭店商场里顾客盈门,增扩建民宿街的施工工地上传来阵阵机声。

鲜艳的红霞遍布天地人间。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这是古希腊哲学家、辩证法创始人赫拉克利特的名言。我们为八面山祈福,为祖国祈福。土家人的艨艟大船“树姆补”必将跟着共和国的巨轮,一起迎来一个个更加辉煌的日出。(文/张登赤)

作者简介

张登赤,男,苗族,大专文化,中共党员。1941年生人,湖南省湘西州龙山县人。历任宣传部副部长、县委副调研员,县报县志主编,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文学音乐作品50余万字,获央视音乐频道、香港“不老城”汇演金奖,两获省征文一等奖,作品三次入选省州优秀作品选。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