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陈鼓应先生说这一章是在讲修身的功夫,我觉得用“修道”好像更贴近老君本意。遵道而后身修,老君列举的六个方面只是引导我们修身的例子,并不是他意思的全部。作为我们,若能体会他的深意,始终营魄抱一,不断修道进己,自会逐渐几道入圣矣。
老君惟恐俗子难会其意,一连使用六个反问,耳提面命一般,其体察慈悲之心,我们若不静下来,怎么能深刻体会呢?如果我们真的身处老君面前,他老人家恐怕还会有更多排山倒海一样的反问吧。老君所以如此,不就是让我们遵道而行吗?因为他老人家深深知道“不道早已”。
喧嚣尘世,匆匆去来,怕是我们不知何时已经忙碌得忘却了自己。老君洞悉我们对他的“道”莫能知莫能行,故此寓谆谆教诲于六问之中,愿我们每一个有幸与《道德经》结缘的人,坚持修道遵道,而后终身不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