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游记

天堂游记

首页角色扮演五行归元万法虚更新时间:2024-08-01
原文:目录

第一回 游南天门听 大圣说法 13
第二回 游南天玉阙拜见 文衡圣帝 17
第三回 再游南天玉阙听 圣帝训示 20
第四回 游太清宫听 太上道祖说法 23
第五回 再游太清宫聆听 太上道祖说法 27
第六回 游上清宫听 灵宝天尊说法 31
第七回 游三清河聆听 河上公说法 38
第八回 再游上清宫聆听 灵宝天尊说法 43
第九回 游玉虚宫听 元始天尊说法 52
第十回 再游玉虚宫聆听 元始天尊说法 60
第十一回 三游玉虚宫听 元始天尊说法, 并朝谒 玄玄上人 66
第十二回 游东华宫聆听东华帝君说法 79
第十三回 再游东华宫聆听 东华帝君说法 87
第十四回 三游东华宫参观众生原灵花树 92
第十五回 四游东华宫参观众生原灵花树 96
第十六回 游南华宫听南华帝君说法 104
第十七回 再游南华宫聆听 南华帝君说法 110
第十八回 游西华宫聆听瑶池金母说法 118
第十九回 再游西华宫聆听 瑶池金母说法 124
第二十回 三游西华宫聆听 瑶池金母说法 128
第廿一回 游北华宫聆听 北华帝君说法 132
第廿二回 再游北华宫聆听 北华帝君说法 136
第廿三回 游中华宫聆听中华帝君说法 140
第廿四回 再游中华宫聆听 中华帝君说法 144
第廿五回 游九仙山桃源洞拜访 广成子大仙 147
第廿六回 游大成殿 拜会至圣先师 150
第廿七回 游西天大雄宝殿拜会 释迦牟尼佛 153
第廿八回 游南海普陀山聆听 观世音菩萨说法 158
第廿九回 游西方极乐世界恭聆 阿弥陀佛说法 164
第三十回 游三官殿拜会 天官大帝 170
第卅一回 游三官殿拜谒 地官大帝 175
第卅二回 游三官殿拜会 水官大帝 179
第卅三回 游忠义殿、孝子殿 183
第卅四回 游阴阳界观人归天情形 187
第卅五回 游三界遇八仙观妙法 191
第卅六回 瑶池宫中开盛会宴谢群真 老母褒赏杨生庆 197

济公活佛圣传

济公活佛,宋朝天台人氏,俗姓李,名修缘,剃度于杭州西湖灵隐寺,法名道济,为方便度世计,佯为颠狂,世人戏称为济颠。活佛身为“降龙尊者”金身罗汉化身,深通三昧,彻悟佛法,契“万法唯心所现”之旨,直修佛心,不饰道具,故曰“修心不修口,做个自在佛。”特为当时戒口不戒心僧尼,施于当头棒喝之教。活佛神通广大,救人济世,仗义扶危,对于伪善恶流之辈,诸般戏弄,促使其觉悟;对于怙恶不悛之徒,打击无遗,大快人心,因此人人称之圣僧,尊之为活佛,自非偶然也。
活佛曾居净慈寺,寺遭火焚,需要木材重建,活佛行化至严陵,以袈裟罩诸山,山木尽拔,浮江至杭州,己则归报寺众曰:“木在香积井中。”众僧视之果然。世传其异迹甚多。
嘉定年间坐逝,葬虎跑塔中,临终时作偈曰:“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倒西壁;于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入灭后,有僧遇于六和塔下,复附书归,有“忆昔面前当一箭,至今犹觉骨毛寒;只因面目无人识,又往天台走一番。”之句,盖大菩萨乘愿再来者也。
活佛一生救度行化,游戏人间,从无忧虑挂碍,修“头陀行”,行“菩萨道”,一袭破袈裟,落得轻松自在。两只破履,管他拖泥带水。手执蒲扇,不怕上高下低。光着头,风不吹,雨不打,何须竹笠?赤了脚,寒不犯,暑不侵,要啥衣包?不募化,为无饥渴。懒庄严,因乏皮毛。诙谐迎笑,广结善缘,不避尘世,寻声救苦,百姓争敬,万家生佛。奇迹圣行,非一般遁世山僧所能及;讽声刺语,岂五狱出家知识所宽容,故后世佛门以清高而避谈,一代高僧圣德因而埋没不彰,幸我佛慈悲,不嗔不怪。活佛行迹,妙趣横生,禅机四现,使佛法充满喜悦,故又博得“禅师”之名。其以出世之伟大精神,孜孜作积极入世之功,实为今日学佛习道者之标榜,故他能于世间获得“活佛”圣名。
今值末法,众生欲炽,纷堕苦海,活佛度世心切,故重显昔日神通妙化英风,乘愿现身再来,携杨生之灵,畅游冥府,广搜案证劝世,着成“地狱游记”,从此揭开阴曹奥秘,作度众之慈航。又带杨生之灵云游天界,广开天堂之门,圣境风光重现人间,鼓励仁义善行,辟登天之觉路,着成“天堂游记”。众生有幸,得沐法雨,永离恶道。伟哉!钜作完成,永垂万世,特志道德。

传太上之道,布孔教之门
教如来之法,度天下众生

天堂游记——广泛地弘扬三教的道理

三教圣人,都有救世的思想,但所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儒家专讲入世的事情,佛家专讲出世的方法。但儒家入世的道理也可以出世,佛家出世的道理也可以入世。人不能只用一种方法教化,孔子颜回虽然是圣人,但要他们赶鬼捉妖,就不切实际了。佛的道法虽然最高,但是要用它们开科取士,也不切实际了。所以圣人教育就分为三种,好象三个良医,一个精通内科,一个精通外科,一个精通小儿科。医术虽不同,但治病救人的目的都是相同的。如果三个人都学一种医术,所救的人就不能很多,达不到普度众生的目的。这就是三教不得不分开的道理。所以说:为善的方法不同,但都是导归人民走向幸福,世界和平大同。《楞严经》谓“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
我翻阅了贵州铜仁府志,知道铜仁本名铜人。因为这个地方曾经有一年大旱,水都干了,就看见山下全都空了。露出三个铜人,头顶大山,巍然矗立。因为三个铜人恰好穿着三教的服装,于是我就悟出了三教门庭,本来就是天设地造,在过去、现在、未来都是永恒不变的。文昌帝君的德位远远超过我们人类,他提出“广泛地弘扬三教的道理”,我们还有什么怀疑吗?
我考查南阎浮提,其中国土很多,每个国家各有圣贤出世立教,象孔子、老子这样的圣人,不计其数,只不过各国的姓名不同罢了。他们的经典语言从来都没有见过,一旦见到就不分青红皂白排斥,口中反对,横加歪曲,大肆毁谤,固执己见,这样怎么能够保持圣贤大公无私的道心?只求顺从自己的心意,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样的人与党同伐异之徒又有什么区别呢?这种人怎能济世安民?他们只是损坏了本教的名望,怎能替本教增光呢?文昌帝君指示“广泛地弘扬三教的道理”,可以作为我们长夜醒世的钟声啊!
佛家五戒:不*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类比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只能互相称赞,不能互相毁谤。凡俗之人,不知内情,一听五戒的说法出于佛教,就一定要反对这种说法,而儒家的五常就在这时也丧失了。这样难道不是想卫道却反而害道吗?我们要学孔子的大本领,不凭空妄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唯我独尊。《论语·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的学问,主旨在时刻不停地反省自己,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论语·里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人能学孔子,释迦一定高兴。人能学释迦,孔子也一定高兴。如果一定要随从自己的教派才高兴,不随从自己的教派就不高兴,那只是奴隶投靠主子的做法,岂会是三教圣人的意思呢!
广泛地弘扬三教,使人人都懂得因果的道理,从而断恶修善,国家就能轻而易举地取得天下太平了!迂儒一听到这个“广”字,就嫌学问太杂,他不知杂也有分别啊!例如,天理杂有人欲,王道杂有霸术,米粟杂有秕糠,这一定是不行的。至于三教所说的道理,都是唤起人心向善,都有益于身心。泰山不嫌小土,才能成其大。沧海不择细流,才能汇其深。怎么能说它杂呢?!一家之中,有食有衣,有财有宝,有奴婢田园,可以说很杂了,但不这样,家里就一定不富裕。再如人肚子里所吃的东西,有饭有粥,有汤有菜,有酱有醋,有油有盐,可以说是杂乱极了,但不这样,人就不能胖。为什么独独对广泛地弘扬三教,就说杂、就怀疑呢?
但愿普天下的人都能广泛的尽力奉行三教的精神,学儒成圣,学道成仙,学释成佛,皆大欢喜,同心协力,一起引人向善,不要互相诋毁,大家都能和平共处,得证三宝地,那真是天下人民的幸福啊!

…………

原文: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