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6-K翱翔蓝天。
“神威传承”的背后,站着一群同样气质的年轻人——
“那一年,参演机组首次进入、一击命中、一举击沉‘敌舰’两艘,创造了3项纪录,我大队被空军授予‘神威大队’荣誉称号。”在中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一大队荣誉室,新毕业飞行员们精神昂扬、身姿挺拔,听着大队干部刘林郁的讲解,大家的目光纷纷聚焦在那面“神威大队”战旗上。
轰6-K飞行员正在进行战术研究。
青春总是与创新业、开新路相关联。该团组建之初,物资匮乏,部队住在用稻草和泥土砌起来的草棚里,凭借“草席棚子精神”,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新飞机的改装任务。该团李源一机组、徐克江机组曾驾机成功空投空爆“两弹”、打破西方大国核垄断的传奇,更是被一代代“神威传人”奉为佳话。
在“神威大队”荣誉室内,不但精心布陈了该单位执行拉萨试航、航测珠峰等重大任务的照片,还展陈了代表“团魂”的“神威大队”战旗,成为激励官兵们奋发进取的“火种”。
2015年,*主席来到“神威大队”所在航空兵某师视察,提出“思想政治要过硬、打仗本领要过硬、战斗作风要过硬”的“三个要过硬”要求。向着统帅指引的方向,“神威人”凝练形成“敢挑重担、敢于亮剑、敢打必胜”的“神威大队”优良传统。
轰6-K飞行员正在针对训练情况进行复盘总结。
敢挑重担,就是敢啃硬骨头,无关生死——
那一年,部队执行某重大任务,面对复杂的环境、生死的考验,担任指挥员的飞行员刘维主动找到团长:“你去指挥,我替你上!”一句简单的请缨,是一名党员在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是一名军人在危难时刻的血性担当。
敢于亮剑,就是敢于主动请战,敢为人先——
那一年,某次重要演习,任务难度之大,不少经验丰富的老飞行员看了也摇头。当时不满30岁的魏星深入研究飞机性能、弹药特点和入射角等要素,再三请战。
在获得指挥员批准后,魏星千百次反复研究资料,不断修正以往经验教训,一遍遍进行模拟打击、推演计算,最终在任务中“一剑封喉、直穿靶心”!此次大胆尝试,不但拓宽了某型导弹的参数极限,也让魏星“一战成名”。
接到指令后,轰6-K飞行员正在登机。
敢打必胜,就是为了打赢全力以赴,贡献心血——
那一年,某次转场任务中,限定时间之内要完成百余个目标规划,按照往常经验,这几乎不可能完成。年轻的航迹规划师王亚雄拍了胸脯:“保证完成任务!”为了能够按时完成规划任务,他连续工作七天七夜,比预定时间提前完成。
“我可以对自己不狠,但敌人不会对我们不狠。现在我对自己狠十分,战场上就可以对敌人狠十分!”目送战机飞向远方,王亚雄的眼中布满血丝。
轰6-K战机起飞。
擎旗自有后来人。“首战必用”“枕戈待旦”“拳头力量”……奋飞新时代,“神威”团队年轻飞行员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神威传承”新的内涵,翱翔九天、飞跃高峰。
三夺“金飞镖”的背后,是一次次向难题发起的冲锋——
轰6-K战机空中飞行。
九天之上,一架轰炸机倏然穿云下降,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驾驶舱里,面对“敌”地面兵力重重拦截,“金飞镖”机长李伟杰稳稳握住驾驶杆,指挥机组成员采用某数据修正法,灵巧避开“敌”搜索,成功突入目标空域并精准命中,赢来年轻飞行人员阵阵掌声。
飞行人员队列行进。
那年,李伟杰作为机长首次带队出征就斩获“金飞镖”,并获团体、机组“双第一”荣誉。夺金运用的战法,正是由李伟杰带领机组在实战中创造。第二年的“金飞镖”考核首次在海上举行,考核环境陌生、气象复杂,导致目标搜索识别难度极大。备战过程中,时任副驾驶的魏星提出“地图搬家”方法。他们将考场“搬”到内陆水上靶场,并采纳武控师沈可、翟鹏博等人的意见,通过建立参数数据库模拟战场环境。为进一步减小投弹误差,李伟杰带领技术骨干昼夜攻关,创新设计一批战法训法,正式考核“一击命中”!这一次,李伟杰机组一跃成为空军首个蝉联“金飞镖”的机组。
轰6-K战机编队滑行。
第三次角逐“金飞镖”,魏星首次以机长身份率队出征。过往的荣誉,已变成沉甸甸的责任与挑战。
当天,演习进入最终揭榜竞赛环节,面对3种不同类型、3个不同难度的打击目标组合,如何抉择?怎样取舍?“狭路相逢勇者胜。”基于自信、经验和直觉,魏星最终决定:两个打击目标全部选择高难度。选择的底气,来自于平时训练一以贯之的高标准,源自于“神威大队”镌刻基因的英雄气。
轰6-K振翅长空。
最终,飞行机组以微弱优势险胜,再夺“金飞镖”,载誉归来。
轰6-K飞行员正在进行战术研究。
“空中差之毫厘,靶向失之千里。稍有差池,战时就会贻误战机甚至影响作战进程。”武控师沈可亲历了三次竞赛,作为一名武控师,需要短时间内完成复杂计算,与主副机长密切协同。沈可回忆,某次执行任务时,空中发现、锁定目标晚了一步,幸好机长李伟杰第一时间提醒,否则很可能错过打击窗口。此后,面对复杂的信息、考验协同的操作,沈可养成每项数据、每次修正反复验证的习惯,确保数据绝对准确、万无一失。
训练结束后,轰6-K飞行员交流训练心得。
超越卓越,屡创佳绩。近年来,以李伟杰、魏星、沈可、李桥等为代表的一批批年轻飞行人员驾机穿越岛链、首降岛礁、首出国门、国庆受阅、首上高高原,飞到了前所未至的区域,飞上了从未有过的高度,飞出了大国重器的威风。
年轻鹰阵的背后,涌动着崭新时代的助推加力——
夜幕下的“战神”。
2020年7月23日,是“00后”飞行学员万一鸣毕生难忘的一天。
当天,*来到空军航空大学,亲切地与学员们交谈时,万一鸣心中既忐忑又激动。那一天,万一鸣作为空军航空大学优秀学员代表,向*汇报了学习、训练、生活情况,并有幸现场聆听了主席讲话。“特别是主席勉励飞行学员‘早日成为蓝天雄鹰,为强军兴军贡献力量’这句话,一直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万一鸣默默地在心中播下了种子。
2023年6月,万一鸣以同期飞行学员中出类拔萃的优异成绩毕业。得知自己毕业分配的部队是*视察过的航空兵某部,万一鸣心中惊喜万分:“那时,我就在心中许誓:一定要‘地面苦练、空中精飞’,以过硬的素质、优异的成绩,用行动向着主席指引的方向努力成长。”
轰6-K飞行员正在针对训练情况进行复盘总结。
在该团,一大批像万一鸣这样的“90后”“00后”飞行人员,正振翅腾空。
轰炸机飞行人员成长周期长,需要大量经验、过硬技术、沉稳心态支撑。“无论从心理上还是技术上,都需要跳出旧有的‘舒适区’,迎接新的打磨和锤炼。”从一名经验丰富的机长,转变为一名轰-6K“新员”,新的机型内容、新的飞行要求都让陈东“压力山大”。除了飞行任务,陈东还担负其他管理工作,为了不掉队,他的身影每日穿梭于自习室、训练中心、食堂“三点一线”,常常挑灯夜读直至凌晨。不敷衍每一次飞行,不落下每一个数据,不漏掉每一次技术分析,“新老之变”对陈东是一次精神和技术上的双重洗礼。
轰6-K飞行员正在针对训练情况进行复盘总结。
同年7月,陈东作为新改装机长参加空军航空开放活动,此次经历让他印象深刻。
“不同战机的陈列、不同装备的展示既开阔了视野,又带来了紧迫感。”陈东望向远方目光炯明,“未来战场,只掌握一种机型难以胜任打赢要求,必须知己知彼,才能提高胜算。”不久后,陈东带领大队在“亮剑课堂”“学研讲堂”中不断深化研究成果,形成一系列资料支撑。
轰6-K飞行员正在登机。
轰6-K战机编队滑行。
“敢打硬仗,‘翟男’不一般。”年轻武控师翟鹏博,平时低调少言,但酷爱钻研技战术,长期“宅”在训练中心、研究室,一呆就是一整天。作为多项科研任务的首选武控师,凭借过硬的理论和技术功底,翟鹏博曾在任务中化解多起安全风险,并多次受邀参加专业领域研讨会分享经验。
一次重大演习任务中,身处空中的翟鹏博突然遭遇强干扰、瞬间失去回传画面。凭借扎实的技术基础,他冷静沉着、科学应对,迅速完成“发现、锁定、修正”三连动,成功击毁“敌”洞库。
翟鹏博主动发挥特长,承担课目教学任务,参与新员改装培养工作,在理论改装阶段抓原理、重思辩、教经验,在上座实习阶段逐人逐架讲评,从起飞之初立牢战的导向……在他和战友们的努力下,大队近三批新员战斗力成长周期减半。
年轻飞行人员群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一代“神威”团队的年轻飞行人员们,正承担起时代的“载荷”,乘着新时代强军东风加速奋飞。
铁骨神威,铁翼奋飞;年轻雄鹰,列阵长空。
记者 陶冉 通讯员 陈嘉启 朱姜海 高思峰 于宝杰 叶荣彬 曹巍 杨田星宇 摄影报道
编辑 张英 校对 赵琳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