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各国都有英雄,但也不乏形形色色的叛国者。然而没有一个人能和莱昂·德格雷勒一样,时至今日都备受争议。他曾经是比利时的政治明星,也曾是纳粹德国武装党卫军的外籍志愿者,并且军衔是上校。战后他流亡西班牙,被西班牙的独裁者弗朗哥庇护。这样的一个人,他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和纳粹合作呢?
一.比利时的政治明星莱昂·德格雷勒,出生于1906年6月15日的阿登地区的永布镇,父亲是法国移民,母亲是比利时的瓦隆人。德格雷勒自小就聪明无比,在其家乡被人称为“天才”和“神童”。
如果是一般人被人这样吹捧,可能会洋洋自得。但德格雷勒不一样,他有一种近乎热情的专注,能让他将精力用于他认为对的事情上。于是在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后,德格雷勒的成绩越发优异。
1920年,德格雷勒就考入了比利时的天主教鲁汶大学学习法律,同时还选修了政治、艺术、考古和哲学等课程。在学生时代,他就表现出了非凡的领导能力和魅力。
在他二十岁时,他已经出版了五本书籍,并且在24岁时,以法律学博士的学位完成了学业。毕业后,他开始经营出版社,发行自己的周刊。
但是德格雷勒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加入了天主教运动党,并在1931年成了比利时最耀眼的政治明星。他发表的演讲超过了2000场,深受大众喜爱。
不过他又很快脱离了天主教运动党,转而成立了自己的雷克斯运动党,鼓吹激进的改革,谋求建立类似意大利和德国的法西斯政权,形成一个“公正团结”的政府。尽管他获得了议会较多的席位,但是因为遭到政敌的阻击,他未能成功获得比利时总统的宝座。
此时已经是战争的阴云逐渐笼罩欧洲,但德格雷勒作为一个激进党派的领导者,却没有选择和德国人过于亲近,或是支持希特勒。
相反德格雷勒力主比利时应该宣布为中立国,以便比利时能成为法国和德国之间的缓冲。并且他开始以学者身份先后访问拉丁美洲、美国、加拿大、北非、中东和所有欧洲国家。
他表示欧洲的未来唯一的出路,是以共同的文化为纽带从而实现统一。
然而尽管他在这些次访问之旅中接受到了各国*热情的接见,他也极力劝说各国放弃战争,以避免欧洲再度陷入战火的深渊,但是各国的利益矛盾却不是他能够化解的。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他的政敌们借机发难,将他以叛国罪关入了牢房。在监狱里他被严刑拷打,不过在亲属朋友的努力下,他逃脱了被处死的命运。
后来他被德军释放,并希望他能与德国合作,但却被德格雷勒拒绝。讽刺的是,那些曾经说德格雷勒是叛国者的前政府人员,此时到是走到了德格雷勒前面去了。
二.瓦隆人和弗拉芒人然而当1941年,希特勒发动对苏战争时,德格雷勒的态度突然发生了转变。他对德国当局提出组建一个有瓦隆人志愿者所组成的营,协助德军作战。
他本人也加入了德国陆军第447步兵团,从一名列兵做起。那么是什么让德格雷勒突然发生了转变,从拒绝合作到主动合作呢?
原因就在于比利时的民族问题,比利时有两个民族,瓦隆人和弗拉芒人,分别占比利时人口的44%和56%。比利时独立时,主要是瓦隆人出力居多,所以在1830年比利时独立时,瓦隆人占据了上风。
而瓦隆人和法国人属于同族,也都说法语,因此当时法语就成为了当时比利时的主要语言。这一点由于当时瓦隆人是独立的主力,所以弗拉芒人没有什么异议。
建国后,比利时存在一条明显的分界线,也就是说法语的瓦隆人在比利时的南部,而说荷兰语的弗拉芒人在北部。
在那个法语属于欧洲大陆通用语言的时候,这倒也没什么,弗拉芒人上流社会也以会法语为荣。本来也算相安无事,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语言的差异反而成了两个民族之间的矛盾。
弗拉芒人要求让荷兰语也成为国家正式语言,并且四处活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瓦隆人主导的政府就处死了数十名曾经为德国服务的弗拉芒人,试图打压弗拉芒人,但是却引发了更为严重的矛盾激化。
紧接着弗兰茫人也成立了一个民族主政党,要求民族自决的呼声越来越高。最终经过斗争,荷兰语也成为了官方语言。但是双方的矛盾,却并没有消除。
事实上,1921年开始,弗拉芒人和瓦隆人的矛盾日渐严重,双方的党派在议会里争执不断。尽管双方都无意反对比利时这个国家,都承认比利时是他们共同的国家,但长久以来的矛盾,却让二者关系日渐恶劣。
不过因为都在一个国家里,所以这种矛盾尚且可以维持平衡,这种情况一直到二战前都是如此。
三.失衡的天秤然而好景不长,随着二战里法国战败,瓦隆人失去了他们原来的支持。因为瓦隆人说法语,生活习惯上也趋近于法国人,所以在德国人眼中,他们与法国人无异。
而瓦隆人的雷克斯运动党虽然在战争时期的新政府里有一席之地,但是因为他们的生活习惯和语言,以及文化上和法国人趋同性。所以在德国人眼里,瓦隆人属于不可靠的合作者。
而弗拉芒人则不同,弗拉芒人和德国人同属条顿人,在纳粹党眼里,弗拉芒人也属于他们心目中的日耳曼人。考虑纳粹德国奉行的日耳曼帝国理论,他们自然对弗拉芒人照顾有佳。
当然德国人也非常乐意扶植弗拉芒人,目的是用弗拉芒人作为自己在比利时的代言人。这对于瓦隆人是非常危险的一个信号,因为如果按照纳粹德国的日耳曼主义,难保日后德国人不会对瓦隆人下黑手。
而另一方面当时的比利时首相,弗拉芒国家联盟的领袖,斯塔夫·德克莱尔,虽然是个优秀的政治家,演说家,颇受弗拉芒人支持且欣赏纳粹理论。
但是德格雷勒却知道,这个德克莱尔虽然欣赏纳粹理论,但是他的思维和希特勒格格不入。希特勒要建立一个囊括所有日耳曼人的大帝国,而德克莱尔则是打算建立一个包括荷兰、比利时、法国人弗拉芒居住地在内的大弗拉芒国。
德格雷勒深知,这种表面是纳粹主义,实际上是民族主义的做法一定会引起希特勒的猜忌。而且当双方冲突爆发时,瓦隆人是否能够逃过一劫也是一个未知数。
德格雷勒也知道,即便他和德克莱尔说这件事,后者也不会做出改变,这就是他的性格。那么德格雷勒必须自己寻找一个办法,保证瓦隆人的安全。而他想到的办法,就是证明自己的实力。
这个点子不是他独有的,而是他从苏芬战争中获得的灵感。作为一个弱小的国家,一个民族,为了在强大的对手面前生存,除了必须有一个强大盟友之外,还必须证明自身的实力。
只有通过实力,证明自己的价值,才能让盟友坚定的支持自己。这也是促使德格雷勒转变的主要原因,他寄希望于用这种办法保护瓦隆人和比利时。
结语而这位瓦隆人的领导者德格雷勒也无法将自己的目光看的更远,他仅仅看到了纳粹德国的强大,却没有看到纳粹德国内里的衰弱与失败之处。原本可以利用自己的号召力,成为盟国的盟友和比利时英雄的他,却走向了邪恶的纳粹德国,成为其鹰犬爪牙。
最终当纳粹德国被同盟国的正义狂怒所毁灭时,德格雷勒也只能被钉在比利时的耻辱柱上,终生只能流亡海外,再也不能回到比利时,并被比利时人民永远的唾弃。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史》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