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一人”陈发科武林轶事,以及他和孙存周的那次较量

“太极一人”陈发科武林轶事,以及他和孙存周的那次较量

首页角色扮演武林轶事更新时间:2024-05-11

陈发科在温县的打擂比赛中居然无人能敌。他技压群雄、鹤立鸡群的太极功夫被温县县长看中,聘请他到县里去做武术教练。

他上任的第一天,来到县里为他安排的住所。把所带的行李器物全部安置好,就坐在椅子上悠闲地抽起了水烟。

这时,县里另一位武术教练马某走进屋来。陈发科出于礼节,立马起身迎接。谁知教练一进门就嚷道:“听说陈先生祖传的太极很有功夫,今天在下想学习学习。”

话音刚落,马某就冲了上来,一拳打向陈发科的胸口。陈发科连忙用右手缠住他的手腕,上身以螺旋状猛一发力,右手向前一送,马某便被推出门外跌倒在地上。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亲身领教了陈发科的太极缠丝内劲,他输得心服口服。第二天,马某就辞去了教练一职,离开了温县。

二十年代,温县匪患猖獗,搞得当地百姓鸡犬不宁,生活不得安宁。陈发科奉县长之命前去捉拿匪首。

这天,他得到可靠消息,匪首正在茶馆打麻将。他经过精心打探摸底,才胸有成竹地走进茶馆。站在桌角另一人身后,假装看打牌。

匪首毕竟是老江湖了,见进来了生人,便警觉地去摸腰间的手枪。陈发科假装若无其事的样子,还不时和打牌人轻松地交谈。其实,打牌人中已有县里安排的内线。

匪首感觉陈发科没什么可疑之处,逐渐放松了警惕,继续打牌。陈发科见机会来了,就假装去拿匪首桌前的火柴盒点烟,趁机向他身边靠拢。

匪首不愧是老狐狸,感觉到危险来临。立刻掏出手枪对准了陈发科。说也迟,那叫快。陈发科上前就是一腿,正踢中他拿枪的右腕。顿时,手枪就脱手飞出,疼得匪首哇哇直叫。

陈发科照着他的面门又补了一拳,这下把他彻底打翻在地。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绳子,把他双手拧到背后,捆绑了送到县衙交差。从此,陈发科单枪匹马擒匪首的事迹在温县被广为传播。

陈发科一生虽然弟子众多,遍布海内外;但他并不是什么人都收入门下,他很看重对方的人品。如果人品不好,即使家财万贯、地位显赫,他也会拒之门外。

有一次,朋友介绍了一位姓宋的男子要拜陈发科为师。宋某在饭店宴请了陈发科,席间有陈发科的朋友和二名弟子作陪。

宋某长得身材高大、孔武有力。宴会上却只吃了半碗米饭,陈发科问他原由,他回答说身体有病,所以饭量也小。陈发科也就没再追问。

饭后宋某向陈发科请教了起来,他问:“太极拳主张用意不用力,不知道碰到力大的该如何应付?”

陈发科谦虚地说了一句:“这个应该有办法对付,但我的功夫不一定能行!”宋某为了验证陈发科的功夫,当即就提出和他试一下手,陈发科爽快地答应了。

宋某用双手按住陈发科的手臂。陈发科暗暗地感觉到他的力量非常大,少说也有几百斤。

接着宋某迈进右腿,暗中拼全力发劲。陈发科略向右转,宋某已全身前倾。陈发科用右臂托住他的胸部,由于宋某用力过猛,额角还是磕在了墙边的洗脸盆上,额部立刻碰出个血印迹。

宋某当即就要磕头拜师,陈发科一把扶起宋某说:“拜师之事不急,以后再说吧!”

在回家的途中,徒弟不解地问陈发科,为什么不当场收宋某为徒?陈发科说:“此人身强力壮,却假装有病;暗中发力,搞阴谋诡计;给人感觉很不实在,我不会收他为徒的。”后来,陈发科向朋友说明了本意,委婉地拒绝了宋某。

当年,许禹生在北京主办武术比赛,他把陈发科聘为顾问。在研究每场打擂比赛的时间时,有人提出以15分钟为限,也有人认为15分钟太长了,10分钟就足够了。

没想到陈发科的提议令在场所有人匪夷所思,他说只要数三个数,就可以决出雌雄。

当时,有一位叫李剑华的武术大师,感到陈发科的提仪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李剑华在东北大学教授武术,是八卦掌门人,功力十分深厚。他身高六尺,体重近二百斤,平时善动手,以实战闻名。

他好奇地问陈发科:“能有这么快吗?”陈发科笑了笑回应他:“你若不信,咱俩可以试一试。”

这正中了李剑华的下怀。于是,李剑华一掌向陈发科胸口打来,陈一转身一发劲,就把李打退了几米,身体撞在墙上,把墙上挂的镜框震得粉碎,引起所有人的哄堂大笑。

于是,大家就采纳了陈发科的意见。后来,李剑华也拜在了陈发科门下学练太极拳,成为了陈门的知名弟子。

冯志强先生后来在回忆陈发科时,对恩师炉火纯青的太极功夫赞不绝口。

他说:“跟他一搭上手,整个人就像触了电似的。他的两手像蛇一样缠绕着你,使你怎么也摆脱不了;他只要一托你,你全身就像散了架似的;他一发力,你就感到五脏震动、恶心、眼发黑、冒金星,但他觉得还没用全力,致使一般人不敢跟他学推手。”

“但他总是笑着鼓励徒弟们,放心吧,我不会伤到你们的。”可见陈发科的太极功夫已经到了收放自如、随心所欲的境界。

武术界对陈发科最津津乐道的话题,莫过于他和孙存周的那次较量。

1946年,北京武术界的老前辈赫寿岩过七十大寿大摆筵席。邀请了许多武林人士和社会名流赴宴,同时陈发科和孙存周都在受邀之列。

当时,陈发科和孙存周同坐一桌。和他们一桌的都是武术名家,后来话题自然而然就转到了武术上。

赫寿岩就向陈发科请教了关于太极拳缠丝劲的一些问题。陈发科一门精深,驾轻就熟地回答了赫寿岩的问题,让所有在场的人都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当时,同桌的孙存周却一言不发,好像若有所思的样子。赫寿岩趁着兴头就问孙存周:“你家孙式太极可有缠丝内劲一说?”

孙存周回应道:“什么缠不缠丝的,我只知道里裹外翻一招就够用了。”

孙存周的回答令在场所有人都感到诧异,毕竟陈式太极才是各派太极的源头始祖。连杨式太极都对师祖陈式太极恭敬有加,更不用说孙派了。

赫寿岩趁着酒劲,煽动起在场的所有人要让孙存周和陈发科当场试试手、听听劲,让在场所有嘉宾都能一饱眼福。

当时,在场的雷慕尼、沈家祯等都非常兴奋。能看到老师和孙存周的较量,那是非常难得的。毕竟孙陈二人的技击功夫代表着当时武林的最高水平,而且两人都是拥有着不败金身的王者。

任何一方的失手,都会影响到自己在武林的地位和名誉。然而,孙陈两人不愧为一世英豪,谁也没有推脱退怯的意思。

陈发科说:“即然大家看得起我们,我俩就给大家表演表演。”

太极谚语说:此劲皆由心中发,股肱表面似丝缠。陈发科应用缠丝劲中的顺逆缠丝、开合螺旋、以及腰、胯、裆的螺旋运化频频发难孙存周。

孙存周不愧为技击名家,陈发科的*手锏都一一被孙存周化解掉了。

在场的所有嘉宾都被两位武林泰斗的精彩表演所折服。多年以后,再谈起这段往事,许多人都说孙存周战胜了陈发科。

其实,当年的那场较量根本没有谁胜谁负。正如陈发科亲口所说地那样:“我的缠丝劲缠不上孙存周,即使缠上了也奈何不了他。”仅此而已。

毕竟在陈发科的一生,能在他缠丝劲下逃脱的只有孙存周一人,足见孙存周的实力绝对非同凡响。

当今,有许多人都质疑孙氏父子的功夫。其实,当年孙存周的许多实作现场见证人实在太多了,他父子俩绝对不是浪得虚名。

陈发科做为一位太极名家,在北京授拳30年,可谓桃李满天下。如今,陈式太极拳已传遍世界各地。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一古老的拳种之花,会开放得更加鲜艳。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