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做到亲比臣民,才是一个好领导和管理者,如何亲比臣民?

能做到亲比臣民,才是一个好领导和管理者,如何亲比臣民?

首页角色扮演无天法祖更新时间:2024-05-02

在周人的宗教观念里,上帝是主宰万物的至神,是天的化身。

在政治生活中,它同样主宰着王权兴废,即王权是上天恩赐的,上天主宰着王权的兴替。如《尚书·梓材》说:"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上天既然能赋予某某王权,同样能够剥夺其王权。

因为天有"命哲,命吉凶,命历年"的超凡能力,所以天既能终结殷命,也同样能把这个命赋予文王。

这就是《诗经·大雅》所谓的"天命靡常"。

然而,天命转移并不是任意的。

它根据一定的原则进行。这个原则就是即将受命人的德性和对待庶民的态度,也就是说,如果这个人胸怀大德,具有仁爱之心,兢兢业业,勤于政事,故天命会有所受,"。因此,周人天命里已包含了人事,形成了以德配天的思想。这个德性,包含敬天法祖、惠民爱民、行教化、勤民事、慎刑罚。

因此,《周易》作者将亲比臣民作为管理者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措施,认为管理者与臣民之间如同比卦卦象一样,水在地上,水地不应当有间隙,如此执政才能上下一致,同心同德,收到成效,获得好的结果。"比,吉。"

《周易》提出重视亲比臣民要有诚心,也就是说以发自内心、诚心诚意爱护亲近臣民,而不是敷衍了事或是走走形式,以这种方式亲比臣民,即使会发生意外天灾人祸,因有臣民支持也会化解获得吉利。

同时,爱护、亲近臣民不分内外远近,不厚此薄彼,应当光明磊落,即使对于追*的猎物也也不忍心赶尽*绝,况且人呢。如《比》六二:"比之自内,贞吉。"六四:"外比之,贞吉。"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六二说的是亲比朝内臣民获吉;六四说的是亲比朝外臣民获吉,九五说的是大王用光明正大亲比臣民,用三驱之礼围猎,网开一面,

失去前禽,显示管理者爱心。

当然,作为管理者也不是无原则地一味推行亲比政策,对于那些心绪不正、无天无法之徒,决不姑息,应当予以惩罚;否则,如《比》六三所言:"比之匪人。"上六所言:"比之无首,凶。"

如何亲比臣民?《周易》认为,管理者深入到社会底层去,了解和关心臣民生活,用言语感化与物质利益相结合,观卦讲了管理者考察了解民情方法和根据实际考察的情况制定管理措施。如《观》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六二:"窥观,利女贞。"讲的是观察方法,"童观"、"窥观"小人观察事物的方法,此法狭隘,往往造成偏见,作为管理者则不可取。其正确方法当是摒弃偏见,深入底层,广泛地考察民众情况。如《观》六三:"观我生,进退。"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说的是考察本国民众一定进退措施;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说的是考察他国民众实情,作为参照,制定相关策略,可以取得成效。

《临卦》讲了管理者下至臣民中实行仁政。《临》初九:"咸临,贞吉。"九二:"咸临吉无不利。"咸,感应。《象》:"咸,感也。"此是说以感化管理民众、则可以获得大吉。

亲比臣民还应"积善成性"。

《易传》以人性为出发点,认为道是善的,本之于道德人性也是善的。《文言》释乾卦卦辞"元"曰:"元者,善之长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系辞》云:"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从这几句话看,物和人从道来,应该继承的是善,把人之性视为善,而这个善源于天道。这个善是道本身所具有的大化流行、生生不息的高尚的品格和属性。

真正道德意义上人性的善与恶对应,它源于天地阴阳之气。

而天地阴阳本之于道,有善无恶,如人之善性本之道,在道也称善,在人称善或称仁,又如人之仁义本之于道,与天道之阴阳、地道之刚柔都是道的具体显现。

由于道内涵了阴阳,当道始生天地之时,善恶吉凶就已产生。"物以类聚,方以群分,吉凶生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说的就是由道产生事物和人自然分为善恶、吉凶两类。这里的男女,不仅指物性上的差别,更指善恶吉凶之意蕴,阳善吉,阴恶凶。这就是说,现实中的人与万物一样,生来就有善恶之分。

当然,《易传》这种善恶划分,不是绝对的。从《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可以看出,天本为阳,地本为阴,但阳又分为阴阳,阴又分为阴阳,就人而言,秉受天地之气,当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也就是说现实中的人德性是比较复杂的,宏观上人分为善恶两大类,而就某个人而言,则本身有善恶两重性,这种善恶可以相互转化,《系辞》所谓"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说的就是吉凶善恶的转化。

这就说,人性虽然有善是恶之分,却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可塑的。只要发掘人之善性,

见之行动,本身就是对人的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就是完善和成就人的德性,使内圣向外王转化。这个过程就是管理过程。

因此《易传》反复强调学问思辩、进德修业,挖掘人德性。《文言》说:"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易传》所说学问思辩,不是当时自然科学知识,而是儒家经学理论。按照《易传》这个理论,人人成尧舜,家庭、社会自然和谐,天下自然太平,达到了管理目的。这个人性的理论是《周易》所不包含的,是对《周易》的阐发。

《易传》人性可塑理论不是《易传》独有的,而是体现先秦儒家理论特色。

孔子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也"的命题。是说,人性没有很大的差别,是相近的。由于后天客观环境影响,造成了人性相差很远。但对于先天秉受的相近的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孔子未加说明。若从其整个思想看,孔子主张仁德是人的本性。如他说: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论语·颜渊》)

由以上引文看,孔子显然把"仁"视为人的先天本性。"人欲想践履仁德,即可识得自我心中的仁德。践履仁德即可成就自身的善性;背离仁德,难以成就自身的善性。亦即以仁德为核心特征的道德属性是人的存在的本质属性,但人的存在的道德属性不是已成的,而是待成的,亦即人性趋善趋恶是可塑的。"

一言以蔽之,作为管理者,要自觉锤炼自己的善性和仁爱,远离恶性、恶行。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