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王之王3》讲述了薛延陀真珠毗伽可汗石座上的九字铭文。尽管石像已经残损不堪,但铭文依旧清晰可辨,其中隐藏着机关。昭陵博物馆收藏着这件珍贵文物。薛延陀是中国阿尔泰山南部的一支游牧民族,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臣服于突厥。贞观二年,西突厥发生内乱,薛延陀首领乙失夷男率领部众七万余众返回漠北,投靠东突厥。然而,唐朝的灾荒和颉利的挥霍无度却让草原各部苦不堪言,纷纷叛离。薛延陀也不例外。为了生存,乙失夷男率领部众反抗颉利。在乙失夷男的带领下,北方各部纷纷归附薛延陀,共推他为可汗。在这个寒冬的夜晚,大帐内的乙失夷男却一筹莫展,他迟迟不敢接受可汗头衔。在这个关键时刻,唐朝特使乔师望为他带来了一道册封诏书,并赐予了象征可汗权威的巨鼓和旌旗。乙失夷男知道唐朝正在全力准备和东突厥的战争,接受唐朝的援助是他与颉利分庭抗礼甚至取代他的机会。乙失夷男接受册封后,宣布成立薛延陀汗国,草原各部纷纷归附。从此,薛延陀成为唐朝在漠北的第一个附属蕃国,占据了大漠以北、西域以东的大片土地。乙失夷男的辉煌难以掩盖另一位突厥酋长的失落。这两件出土于昭陵北司马门的碎石,尽管其貌不扬,但通过核对,学者们仍然确定它们是突利可汗的雕像残块。阿史那什钵苾是突厥皇族,东突厥始毕可汗的儿子。武德四年,史璧可汗率领群臣拥立其叔父额利为东突厥可汗。阿史那什钵苾被封蕃于幽州北面,统领汗国东部,号日突利可汗。贞观二年,随着雪灾和薛延陀的反叛,突利辖下的各部也纷纷归降唐朝。颉利因此对突利心生不满,甚至将他监禁鞭打,这让突利心生反叛之意。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四月,突利秘密造使入唐。但由于消息泄露,突厥颉利大军围攻突利,这位本应继承父祖遗命的突厥王子陷入了绝境。面对突利的求援密奏,李世民立即向群臣询问对策。满朝文武大都认为,反击突厥的时机已经成熟,应该立即大举发兵北上。然而,李世民力排众议,仅派遣小组兵力北上接应突利,趁颉利忙于内乱,自顾不暇之际,迅速收复了隋末以来一直依附于突厥羽翼之下的梁师都政权。河套地区,这是北拒突厥的战略要地,也正式收归大唐版图。李世民采取了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的策略,这与隋朝末年突厥对待中原政权的态度几乎如出一辙。但不同的是,双方的角色已经发生了互换。虽然自渭水之盟以来,唐军与突厥尚未开展任何正面较量,但这个曾经控弦百万、凭陵中夏的游牧政权却在李世民的分化瓦解之下,几乎一夜之间从鼎盛跌入谷底。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原王朝在天灾之后所呈现出的惊人恢复力。史料记载,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之后,关中风调雨顺,连年丰收,物价回落。在李世民的休养生息政策下,中原百姓和归附唐朝的四方少数民族人口前后相加达到了一百二十多万,这让唐朝的实力陡然大增。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的秋收之后,李世民降诏,命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率十余万大军,兵分六路反击突厥。没有人会相信,这位刚满三十岁的年轻帝王将把大唐快速带入到一个威仪天下、四方来朝的崭新时代。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