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品是对史图馆专栏的投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学术研究,仅供参考;未经授权,禁止二传,违者必究。
本文作者:餘弦
笔者水平有限,如有错讹,欢迎指正。
《说文》训“州”为“水中可居曰州”,又说“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或曰九州”。所以“州”本意就是“水中的陆地”,也是现在常用的“洲”的本字。州后来引申作地理区域通名,《说文》中给的解释是因为大洪水,尧时代的人们只能居住在水中的高地上,于是称呼居住的地域为“九州”。其实就按现代的视角看,考虑到地球表面水多地少的状态,把陆地直接称作“州”也完全合理,所谓“大洲”意即如此,上古人民未必意识不到这点。
九州是上古华夏文明对熟知地域划分的地理大区,素来有多种讲说。汉代儒家理论占据主导之后九州多以《尚书·禹贡》的版本为正统,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其大致区域如下图。
禹贡九州大致分野图(图源: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国历史地图集)
这一九州划分系统在先秦其他典籍中亦有论述,虽大致相同,但仍有差别。如《尔雅·释地》无青州、梁州,有幽州、营州;《周礼·职方》无徐州、梁州,有幽州,并州;《吕氏春秋·有始览》无梁州,有幽州。
上述四个版本总共有十二个不同的州名,而《尚书·舜典》又有“肇十有二州”的记载,于是有“舜分十二州”的说法,多出来的营、幽、并三州也被汉代经学家认为是舜在尧九州基础上析置而得。
不过直到汉初,“州”始终不是行政区划名,仅仅是地理大区名。说“雍州”一如我们现在说“西北地区”。西汉元封五年(前106),武帝根据九州体系在全国除京畿以外地区设十三刺史部,即冀州、幽州、并州、朔方、凉州、益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交趾、荆州、豫州。此时的刺史部是监察区,依然不是地方行政区。
西汉末年,刺史职权见增。元始五年(5),极端原教旨复古主义分子王莽策改刺史为州牧,改刺史部为州。新朝始建国四年(12),王莽诏令全国按《禹贡》重划为九州。
东汉建立后,光武初期沿用新莽前的州制,建武十八年(42)改回刺史部。因为实际管理的需要,东汉一代刺史权力越发增大,不但获得了人事任免权,有些还拥有兵权,并在地方上建立固定治所,逐渐成为郡守的上级。汉末天下大乱,为镇压黄巾军,朝廷于灵帝中平五年(188)接受了刘焉“废史立牧”的建议。自此各刺史逐渐改立为州牧,正式被授予民政与军政权力。州遂从监察区演变为集民政、军政、监察于一体的全权一级行政区,地方行政区划制度也从原先的郡县两级制演变为州郡县三级制。
魏晋南北朝的混乱政局使得州置不断增多,地方政区杂乱不堪。至580年,即杨坚代周前一年,南北两朝共有275州、674郡、1742县,平均每州辖2.5郡,每郡辖2.6县,正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此时州的体量和功能已从汉末时的相当于新中国初期的大区演变成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挤占了原先郡的“生态位”,郡一级几乎是完全冗余。鉴于此,统一北方的隋文帝遂于开皇三年(584)诏废辖域内508郡,开皇九年(590)平陈后又废陈109郡。至炀帝大业五年(609),全国有184郡(州)和1245县,平均每郡(州)辖县6.77个。
作为参考,我国目前每个地级行政区平均辖县级行政区约8.5个,不过这受到数量偏多的地级市辖区的影响。若假定平均每个地级行政区有三个源自母县的县级行政区(实际上可能没这么多),比如两个市辖区和一个残存母县,非母县设区则一如其他县市对待,那么平均每地即辖6.5个县。
州自此成为统县行政区,此后虽有杨广和李隆基两位复古主义狂热者复州为郡的尝试,但终究是没给救回来,如今东亚还有“郡”这一行政区划的只剩下南北朝鲜。
州的地位尽管在明清时代逐渐被府所替代,但其作为正式的地方行政区划层级一直延续至清末,于民国二年(1913)1月北洋政府实施“废府存县”后才全面废除。这时全国县级及以上地名中带有“州”字者近乎绝迹,名字里带“州”的县只剩下四个:湖北归州县、黑龙江肇州县、广西龙州县、云南富州县,全是降州而得,毕竟“某州县”这种双重通名且广域者在前的模式实在不大规范,大部分单字名州都是降为单字名县。而“贵州省”也只有一个。
带“州”的地名在现代的恢复得益于市制的兴起。一来一些城市往往是原“某州府”的城治,于是设市时便采用原府名叫做“某州市”,如广州市(清末广州府城,原番禺县和南海县)、雷州市(清末雷州府城,原海康县)。二来,多数州都是单字名,废置时常常是就地降为单字名县,然而单字市名却不符合当代的语言习惯,故而单字名县在设市时需要找一个双字名,这其中不少就采用了原州名,如滨州市(清末滨州,原滨县)、滦州市(清末滦州,原滦县)。
接下来本文就要简要探索一下拥有上古十二州名号的行政区自古至今的发展和继承状况,按当前的存在状态分三类:已经不存在的,目前是县级行政区名的和目前是地级行政区名的。另外,最早的称“州”行政区以汉末十二州为准,即冀州、幽州、并州、凉州、益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交州、荆州、豫州。
东汉中期州县区划图(图源: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国历史地图集)
已不存
1. 豫州—河南驻马店市
《禹贡》言“荆河惟豫州”,豫州大略是黄河以南至汉水上游(荆地)的地域,也就是传统的“中原”,今天的河南省亦以“豫”为简称。
豫州是汉末十二州之一,当时辖境大约相当于今天的豫东和皖北,治沛郡谯县,即今安徽亳州市。
曹魏时治汝南郡安城县,在今河南正阳县东北南汝河西南岸;西晋时治在梁国陈县,即今河南淮阳县。
十六国前赵时治颍川郡许昌县,在今河南许昌市东;前秦改豫州为东豫州,另设豫州于河南郡洛阳县,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
北魏先改豫州为洛州,又改原刘宋侨置的司州为豫州,治河南郡上蔡县,即今河南汝南县;北周改豫州为舒州,治所不变。
此外,东晋与南朝有南迁侨置的豫州,但远离传统豫州地域,不作描述。
隋初先复舒州为豫州,又改名溱州;炀帝初再改名为蔡州,同时再另置豫州于洛阳县,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大业三年(607),炀帝改天下诸州为郡,豫州改置河南郡。
唐初恢复州制,复置豫州于隋末汝南郡(即隋初的豫州-溱州-蔡州),仍治汝阳县,即今河南汝南县。天宝元年(742)玄宗再改天下诸州为郡,豫州改置汝南郡。
乾元元年(758),肃宗恢复州制,汝南郡复名豫州;宝应元年(763),避代宗李豫讳改名蔡州。此后“豫州”不存。
可以看出,豫州的中心区域绝大多数时期在今豫西南到皖西北一带,仅有前秦和隋两代短暂别置在洛阳。考察唐蔡州之后的发展,其后继行政区传至清末汝宁府,在今天的继承者可以是河南驻马店市。
2. 幽州—北京市
《尔雅·释地》说“燕曰幽州”,《周礼·职方》说“东北曰幽州”,即指先秦燕国一带属幽州,按禹贡九州体系则是冀州北部。
幽州是汉末十二州之一,当时辖境约相当于今天的冀北(大致以保定一线为界)、京津、晋东北、辽宁和朝鲜西北,治燕国蓟县,在今北京市西南。
西晋移治范阳国涿县,即今河北涿州市。
十六国时期,汉赵曾先后在西河郡离石县(今山西吕梁市)和北地郡泥阳县(在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南)别置幽州。此二州后来皆被后赵废除,幽州亦回治燕郡蓟县,仍今北京市西南。
后燕失中原后在辽西郡令支县(在今河北迁安市西)别置幽州,北燕移治肥如县(在今河北卢龙县西北),后为北魏所废;南燕亦在琅琊郡即丘县(在今山东临沂市西)别置幽州,后在刘裕北伐中被废。胡夏也曾别置幽州,治大城,在今内蒙古杭锦旗东南。
此外,东晋与南朝有南迁侨置的幽州,但远离传统幽州地域,不作描述。
隋唐承北朝幽州,大业和天宝两次改郡时期幽州分别改置涿郡、范阳郡(府),仍治蓟县,在今北京市西南。
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予契丹。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升幽州为幽都府,称“南京”或“燕京”,此后“幽州”不存。
幽州的中心与范围一直比较稳固,简单来说就是由燕国故地逐渐缩小至今北京及周边地域。辽幽都府的后继行政区传至清末顺天府,在今天的正统继承者毫无疑问是北京市。另外,河北怀来县有一个“幽州村”,然而与历史上存在过的诸“幽州”行政区没有逻辑关联。
3. 并州—山西太原市
《周礼·职方》说“正北曰并州”,以周朝的视角看,正北方无疑就是今山西省地域。
并州不见于其他九州体系,但是汉末十二州之一,当时辖境约相当于现在的山西省大部、陕北和内蒙古河套平原,治太原郡晋阳县,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十六国时期,汉赵、前秦皆曾在河东郡蒲阪县(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别置并州。南燕亦曾在东海郡阴平县(在今枣庄市西南)别置并州。
南北朝侨置的并州皆在南方,不作描述。
隋承并州,大业改郡时期并州改置太原郡,仍治晋阳县,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唐开元十一年(723),升为太原府,治所不变。
太平兴国五年(979),宋平北汉,赵光义引水灌毁太原城,降太原府为并州,移治阳曲县,即今山西太原市。
神宗熙宁三年(1070),复并州为太原府,此后“并州”不存。
并州的中心始终在太原,中间只有赵二无能狂怒毁晋阳城这一个(地理层面的)小插曲。宋太原府的后继行政区传至清末太原府,在今天的继承者无疑是山西太原市。
4. 雍州——陕西西安市
《禹贡》言“黑水、西河惟雍州”,“西河”就是黄河以西,“黑水”有多种说法,但雍州一般指的就是包括关中平原在内的广义西北地区。
雍州不在西汉刺史部中,因关中平原是京畿地域,故属于司隶校尉,剩下的今甘肃、宁夏地域则由“凉州”一名概括。光武帝定都洛阳后短暂设置雍州,旋废。
东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分凉州河西四郡首置雍州。建安十八年(213),省凉州刺史与司隶校尉,凉州与司隶三辅(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并入雍州。
曹魏黄初元年(220),析雍州陇右、河西地置凉、秦二州。秦州两次废置,不甚稳定。则曹魏时雍州辖地大约等同于今关中平原与甘肃、宁夏南部,初暂置汉阳郡陇县,在今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后治京兆郡长安县,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
十六国时期,汉赵在河瑞元年(309)迁都平阳郡平阳县(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置雍州于此,翌年改为司隶校尉,迁都长安后废除。
后燕灭西燕后在上党郡长子县(在今山西长子县西南)别置雍州。
前秦承后赵雍州,后改为司隶校尉。甘露元年(359)析司隶校尉复设雍州,治在安定郡安定县(在今甘肃泾川县北)或临泾县(在今甘肃省镇原县东南)。后并入司隶校尉,另在原侨置并州的河东郡蒲阪县(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为北燕攻占废除。
后秦再析司隶校尉设雍州,仍治安定郡安定县(在今甘肃泾川县北)或临泾县(在今甘肃省镇原县东南),永和二年(417)刘裕灭后秦后废除。
胡夏别置雍州在安定郡阴密县(在今甘肃灵台县西南),后移治安定郡安定县(在今甘肃泾川县北),凤翔六年(418)攻陷长安后移治长安,仍今陕西西安市西北。
东晋与南朝侨置的并州皆在南方,不作描述。
北朝和隋皆承胡夏雍州,大业改郡时改置京兆郡,治所不变。
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升雍州为京兆府,此后“雍州”不存。
雍州自设立始基本是以长安为中心的京畿地域,唐京兆府的后继行政区传至清末西安府,在今天的继承者无疑是陕西西安市。此外,辽曾在东京道黄龙府下设雍州,在今吉林省农安县境内,不辖县,辽末已废。
5. 梁州—陕西汉中市
《禹贡》言“华阳、黑水惟梁州”。“华阳”就是华山以南,后来往往指秦岭以南的巴蜀地域,“黑水”有岷江、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多种说法。综合来看梁州指的就是西南地域。
然而“梁州”一名不见于其他先秦九州体系,西汉刺史部中亦无梁州,西南地区由“益州”一名概括。
曹魏景元四年(263),蜀汉降,始分益州置梁州。当时辖境约相当于今汉中、川东北和重庆,治汉中郡南郑县,在今陕西汉中市东。
西晋时梁州先后迁治西城县(今陕西安康市西北)、苞中县(今陕西汉中市西北)、城固县(今陕西城固县东),至刘宋元嘉十一年(434)还治南郑县,仍今陕西汉中市东。
梁州地处关中与西南的交通要冲,南北两朝在此屡有争端,互有得失。西魏废帝三年(554),南郑县改称光义县。十六国与北朝别置的梁州存续时间极短,不再详述。
隋承梁州,大业改郡时期梁州改置汉川郡,仍治光义县南郑县,在今陕西汉中市东。
唐开元十三年(725),因与凉州音似而改名后褒州,二十年(732)复名。天宝改郡时改置汉中郡,治所不变。
兴元元年(784),因德宗迁幸于此,升梁州为兴元府,以新年号命名,此后“梁州”不存。
梁州的中心始终是汉中,唐兴元府的后继行政区传至清末汉中府,在今天的继承者无疑是陕西汉中市。另外,东魏曾在陈留郡浚仪县(今河南开封市)置梁州,此梁州之名来源自先秦魏国都城大梁,与西南梁州无关,北周改名为汴州。唐武德三年 (620) 王世充又在在睢阳县 (今河南商丘市南),翌年改为宋州。
6. 营州—辽宁朝阳市、河北秦皇岛市
《尔雅·释地》的九州无青州,却说“齐曰营州”,则此营州实际上代替了禹贡九州中青州的地位。十二州体系中,郑玄认为营州是析青州地所置,马融则认为是出自冀州。
营州只见于尔雅九州体系,亦非汉末十二州之一。东汉献帝初平元年(190),辽东太守公孙度渡海攻占东莱各县,首设营州刺史,后为张辽所逐。这是“营州”首次作为准行政区出现,也是唯一出自青州的营州。
十六国后赵建武五年(338),置营州于辽西郡令支县,在今河北迁安县西。下辖北平、辽西两郡,大致相当于今河北唐山市和秦皇岛市。
前燕废营州。后燕光始六年(406),改平州为营州,治宿军城,即今辽宁北镇市。
北魏灭北燕后重整辽西政区,于太平真君五年(444)新置营州于昌黎郡和龙城(后设为龙城县),即今辽宁朝阳市,辖境约相当于今辽西地区。
隋唐承北朝营州,治所龙城县于开皇年间先改名龙山县,又复汉旧名柳城县,仍今辽宁朝阳市。大业与天宝两次改郡时期皆改置柳城郡,治所不变。
另外,唐武德四年(621)平萧铣后在零陵郡营道县(今湖南道县西)别置营州,翌年改称南营州。
后唐同光元年(923),营州陷于契丹,改为霸州,又升为兴中府。同年升原刘氏燕国短暂侨置营州的广宁县为营州,即今河北昌黎县,此时营州仅辖广宁一县。
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宋金联合灭辽,宋朝曾短暂获得营州,后被金夺回。金熙宗皇统二年(1142),营州废入平州,此后不存。
历史上的营州多位于今冀东北至辽西一代,若以隋唐营州为正统,则其在今日的继承者可以是辽宁朝阳市,如以辽营州为正统,则其在今日的继承者是河北秦皇岛市。另外,明在今北京一带设有营州卫,属军事建置,非行政区,清废。今辽宁有营口市,然其名中的“营”指的是清代置盖平县后废弃的明辽东海州卫,与历史上诸“营州”行政区无关。
县级行政区名
这一部分开始不再包括历代别置侨置的情况,只谈继承至今的一条线路,十六国时代的混乱设置也不再详述。
1. 冀州—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
《尔雅·释地》说“两河间曰冀州”,“两河间”即夹在黄河下游入海段(当时黄河约在今天津一带入海)和中游由北至南段之间的地域,大致就是今天的山西和河北西部。
冀州是汉末十二州之一,当时辖域约相当于现在的河北中南部,治常山郡高邑县,在今河北柏乡县北。
汉末曹操控制时移治魏郡邺县,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曹魏黄初元年(220)移治安平国信都县,即今河北衡水市冀州区。
西晋太康五年(284)安平国信都县改名长乐国长乐县。至北魏皇始二年(397)治长乐郡信都县,仍今河北衡水市冀州区。
隋承北朝冀州,大业改郡时改置信都郡,仍治信都县,在今河北衡水市冀州区。
唐武德元年(618)改为前冀州,武德六年(623)移治下博县,在今河北深州市东南;贞观元年(627)还治信都县,仍今河北衡水市冀州区。
龙朔二年(662)改名后魏州,咸亨三年(672)复名冀州,天宝元年改郡时再改置信都郡,仍治信都县,在今河北衡水市冀州区。
天祐二年(905),避朱全忠祖讳改信都县为尧都县;后唐同光元年(923),复名信都县。
明洪武二年(1369)省附郭信都县为州直辖地,此时冀州属真定府,仍治今河北衡水市冀州区。
清雍州二年(1724)升为直隶州,至清末除直辖地外另辖衡水、武邑、枣强、南宫、新河五县,治所不变。
民国初废府留县,冀州废,以原州直辖地置冀县。
1993年9月22日,撤冀县设县级冀州市;2016年6月,改设为衡水市冀州区。
地级衡水市基本继承了清末冀州的主体,可看作是冀州在今天的继承者。
2. 青州—山东省(潍坊市代管)青州市
《禹贡》言“海岱惟梁州”,即指自泰山起至大海的地域,大约即现在的鲁北、鲁中和山东半岛,也是先秦齐国故地。
青州是汉末十二州之一,当时辖境约等同于现在鲁北和鲁中的莱州湾沿岸地域及胶东半岛,治齐国临菑县,在今山东淄博临淄区北。
晋怀帝永嘉五年(311),青州刺史曹嶷筑广固城,在今山东青州市西北,移青州治此。建平元年(400),南燕迁都广固城,青州迁治东莱郡掖县,即今山东莱州市。
东晋义熙六年(410),刘裕攻陷广固,毁城,另建东阳城于今山东青州市南阳河北岸,为青州及齐郡治。孝建三年(456)移治济南郡历城县,即今山东济南市,大明八年(464)回治东阳,泰始六年(468)青州全没于北魏。
北齐天保七年(556),益都县自今山东寿光市南移治东阳城,成为青州及齐郡治所。
隋唐承北朝青州,大业与天宝两次改郡时皆改置北海郡,仍治益都县,即今山东青州市。
金天会十五年(1137)升青州为益都府,统山东东路;元初(约1271)改置益都路。治所皆不变。
明太祖吴元年(1367),改益都路为青州府,仍治益都县,即今山东青州市。
至清末青州府辖高苑、博兴、乐安、临淄、寿光、益都、昌乐、博山、临朐、安丘、诸城十一县,治所不变。
民国初废府留县,青州府废,保留原附郭益都县。
1986年3月,撤益都县设县级青州市。
地级潍坊市基本继承了清末青州府的核心地区,可看作是青州在今天的继承者。
3. 兖州—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
《禹贡》言“济河惟兖州”,则兖州应是夹在当时黄河下游与济水下游之间的地域,大约是现在的冀东南、鲁西北和豫北。
兖州是汉末十二州之一,当时辖域约等同于现在的鲁西南和豫东北,治山阳郡昌邑县,在今山东巨野县东南。
曹魏初(约220)移治东郡廪丘县 ,在今山东郓城县西北。
至东晋义熙六年(410),刘裕灭南燕后治东燕郡白马县(滑台城),在今河南滑县东南。刘宋元嘉十六年(439)移治瑕丘城,即今山东济宁市兖州区。
隋承北朝兖州,开皇十三年(593)在瑕丘城复置瑕丘县;隋大业二年 (606)短暂改名鲁州,大业与天宝两次改郡时期皆改置鲁郡,仍治瑕丘县,即今山东济宁市兖州区。
北宋大观四年(1110),瑕丘县避孔丘讳改名瑕县;政和八年(1118)兖州升置袭庆府,治瑕县,仍今山东济宁市兖州区。
金天会十五年(1137),降袭庆府复兖州,瑕县已改名嵫阳县,仍为州治。
明洪武十八年 (1385) 济宁府移治兖州,改名兖州府;成化七年(1471)嵫阳县改名滋阳县,仍为府治,即今山东济宁市兖州区。
至清末兖州府辖阳谷、寿张、汶上、宁阳、滋阳、曲阜、泗水、邹、滕、峄十县,治所不变。
民国初废府留县,兖州府废,保留原附郭滋阳县。
1958年滋阳县与曲阜县合并,1962年1月分治,改名兖州县。1992年8月,撤兖州县设兖州市;2013年10月,改设为济宁市兖州区。
地级济宁市基本继承了清末兖州府的核心地区,可看作是兖州在今天的继承者。
地级行政区名
1. 徐州—江苏省徐州市
《禹贡》言“海、岱及淮惟徐州”,则徐州应是南北由淮河至泰山,再向东至海的地域,大约是现在鲁南和皖、苏两省的淮北部分。
徐州是汉末十二州之一,当时辖域约等同于现在的鲁东南和江苏的江北部分,治东海郡郯县,在今山东郯城县北。
曹魏初(约220)移治彭城郡彭城县 ,即今江苏徐州市。东晋初南迁侨治毗陵郡丹徒县京口 ,即今江苏镇江市。
义熙六年(410),刘裕北伐收复彭城郡全境,翌年置北徐州,治彭城县,仍今江苏徐州市。
刘宋永初二年 (421) 改先晋侨置广陵郡的徐州为南徐州,复北徐州为徐州,仍治彭城郡彭城县 ,即今江苏徐州市。泰始四年(468)全境沦于北魏。
隋唐承北朝徐州,大业与天宝两次改郡时皆改置彭城郡,皆仍治彭城县,即今江苏徐州市。
元至元二年 (1265) 省附郭彭城县为州直辖地,此时徐州属归德府,除直辖地外仅另辖萧县一县。至正八年 (1348)为平红巾军擢为徐州路,此一带叛乱初定后于十三年 (1353) 降为“武安州”,仍属归德府,治所不变,仍今江苏徐州市。
元末徐州复原名,明洪武十四年 (1381)升为直隶州,治所不变,仍今江苏徐州市。
雍正十一年(1733),升徐州直隶州为徐州府,以原州直辖地置附郭铜山县。至清末徐州府辖丰、沛、砀山、萧、铜山、睢宁、宿迁七县和邳州,治所不变。
民国初废府留县,徐州府废,保留原附郭铜山县。1939年2月汪伪政府析铜山县第一区置徐州市,为伪“淮海省”省会。
1983年1月地级徐州市与徐州地区地市合并。
地级徐州市基本继承了清末徐州府的主体,可看作是徐州在今天的继承者。
2. 扬州—江苏省扬州市
《禹贡》言“淮海惟扬州”,则扬州应是淮河以南向东至海的广大东南地域。
扬州是汉末十二州之一,当时辖域约等同于现在的皖南、苏南以及浙、赣、闽三省全境,治九江郡历阳县,即今安徽和县,今扬州(广陵)当时属徐州。
汉末扬州先后移治寿春县(今安徽寿县)、合肥县(今安徽合肥市北),曹魏初(约220)治淮南郡寿县,仍今安徽寿县。孙吴占据江南扬州主体,治丹杨郡建业县,即今江苏南京市。
西晋承曹魏扬州,太康元年(280)平吴后一度移治丹杨郡秣陵县(今江苏南京市),旋还治淮南郡寿春县,仍今安徽寿县。
东晋初(约317)扬州南迁丹杨郡建康县,仍今江苏南京市。
隋初承北朝扬州,治寿春县,仍今安徽寿县。开皇九年(589)平南陈,改陈扬州为蒋州,改原扬州为寿州,又改原吴州为扬州,治江都县、邗江县(双县附郭),即今江苏扬州市,自此广陵正式上位。大业改郡时期扬州改置江都郡,邗江县改名江阳县。
唐初江都郡先后改名前扬州、兖州、邗州,至武德九年(626)复称扬州,治江都县、江阳县,仍今江苏扬州市。天宝改郡时期改置广陵郡,治所不变。
公元919年,杨隆演称吴国王,建元武义,升都城扬州为江都府,治所不变。南唐昇元元年(937),江阳县复旧名广陵县。后周显德三年(956)攻获南唐东都江都府,复为扬州,仍治江都县、广陵县,即今江苏扬州市。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广陵县废入江都县,扬州统淮南东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置扬州路,治江都县,仍今江苏扬州市。
元末朱元璋先改扬州路为淮海府,又改为维扬府,丙午年(1366)改名扬州府,治江都县,仍今江苏扬州市。
至清末扬州府辖宝应、兴化、东台、扬子、江都-甘泉六县与高邮、泰两州,治所不变,甘泉县为雍正九年(1731)增置的附郭县。
民国初废府留县,扬州府废,保留原附郭江都县,甘泉县废入江都县。
1949年1月,江都县城解放,析城区与近郊设县级扬州市。1983年3月,与扬州地区地市合并。
地级扬州市基本继承了清末扬州府的核心地区,可看作是扬州在今天的继承者。以及,可以看出来南京扬州本质是六朝扬州,纯图一乐,论正统扬州还得看江北(手动狗头)。
3. 荆州—湖北省荆州市
《禹贡》言“荆及衡阳惟荆州”,“荆”即今湖北荆山、“衡”即今湖南衡山,则荆州显然是包括今鄂、湘两省的中南地区。
荆州是汉末十二州之一,当时辖域约等同于现在的豫西南、湖北大部、湖南全境、贵州东部与两广北部,治武陵郡汉寿县,在今湖南常德市东北。
东汉初平元年 (190) 荆州刺史刘表迁州治于南郡襄阳县,即今湖北襄阳市。建安二十四年(219),樊城之战后孙吴占据原荆州大部,治南郡江陵国(县),即今湖北荆州市。
西晋初沿曹魏荆州,治南阳郡宛县,即今河南南阳市;太康元年(280)平吴后移治南郡江陵县,仍今湖北荆州市。
南梁太清三年(549),雍州刺史萧詧附魏。绍泰元年(555)于江陵称帝,史称“后梁”或“西梁”,先后为西魏、北周、隋之附庸。后梁广运二年(587),隋文帝废梁国。
隋唐承荆州,大业和天宝两次改郡时期分别改置南郡、江陵郡,仍治江陵县,在今湖北荆州市。上元元年 (760)升为江陵府,治所不变。
南宋淳熙元年(1174)短暂改名荆南府,治所不变。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设江陵路总管府,天历二年(1329)改为中兴路,仍治江陵县,即今湖北荆州市。
元末甲辰年(1364),朱元璋改中兴路为荆州府,仍治江陵县,即今湖北荆州市。
至清末荆州府辖宜都、枝江、松滋、江陵、公安、石首、监利七县,治所不变。
民国初废府留县,荆州府废,保留原附郭江陵县。
1949年7月,沙市解放,析江陵县沙市镇设沙市市,由省直辖。1994年9月,与荆州地区合并为荆沙市;1996年11月,改名荆州市。
地级荆州市基本继承了清末荆州府的主体,可看作是荆州在今天的继承者。
再多说两句
实际上,州名能不能挺下来基本是看中唐到元这一段时间,这期间府制兴起,不少地位较高的州都会置府。尤其唐宋时“州”还没有广泛固化为专名的一部分,府往往不会用“某州”这种名字,都是另寻两字名,或是旧郡县名,或是新取。
上述十二州当中只有三个(营、冀、徐)未遭受升府之劫。这之后就是看能不能再降回州(兖、扬),或者靠朱重八重整元末政区时把州名拽回来(青、荆)。明清两代内地政区一脉相承,挺过明初基本就可以延续至清末,近现代可能会没落,但只要设市就有高几率回归。
最后做了一个十二州继承者(地级市)的简图,供大家娱乐。
十二州地级市
参考资料(非规范格式):
1. 周振鹤.中国行政区划通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 华林甫. 中国地名学源流[M].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2.
3. 刘盛佳. 《 禹贡》——世界上最早的区域人文地理学著作[J]. 地理学报, 1990, 57(4): 421-429.
4. 陈剩勇.“九州”新解[J].东南文化,1995,04 13-17.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官网-全国行政区划信息查询平台-历年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
6. 部分表述参考自部分地方史志和地方政府官方网站,恕不一一列明。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